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烛照社会生活,突显时代叙事 ——2019年中国报告文学创作综述

来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2期 | 李朝全  2020年03月30日23:07

内容提要:2019 年度报告文学最突出的成就主要体现在“新时代叙事”或“新时代纪实”方面,注重书写和反映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和中国建造方面的新成就。存在的突出问题是文学性需要不断提升,须更加注重对人物的刻画、故事的挖掘、情节的铺陈和细节的捕捉,让报告文学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同时,报告文学参与现实的能力亦需增强,要更多关注现实问题。

关键词:2019 年 报告文学 创作综述

脱胎于现代新闻业的报告文学最鲜明的特质在于实录现实、追求真实,基本的属性是新闻信息性和文学艺术性。脱离了新闻性,报告文学便失去了报告和报导之功能;丧失了艺术性,报告文学就无法被称为文学作品。

一、新时代叙事引领创作风尚

2019 年度报告文学最突出的成就基本上体现在“新时代叙事”或“新时代纪实”方面,注重书写和反映中国制造、中国创造和中国建造方面的新成就,包括对新时代的重大事件、重大工程、重大科技创新突破、重要人物、重要进展予以集中、详尽而生动的反映。报告文学创作的这一主潮也折射反映到了相关评奖和评选的价值取向及导向上。在2019年评选的第15 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奖中,获奖的报告文学大多是正面描写和反映新时代的作品:纪红建全景式反映脱贫攻坚时代大决战的《乡村国是》、劳罕的《心无百姓莫为官—精准脱贫的下姜模式》都是关于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主题,曾平标的《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则是关于新时代的一项重大的国家工程的实录。只有刘统的《战上海》是描写上海革命历史题材的纪实。

新时代叙事和革命历史题材皆可归入主题创作。在当下报告文学领域,主题创作几乎独步天下。这一现象的出现无疑与党和政府的鼓励奖掖倡导,与文学理论评论的大力褒扬,与媒体宣传的积极推动密不可分。

主题创作十分重要。一是因为其题材和主题重大,涉及重大历史、革命历史或时代的重要课题。二是主题创作对于实录历史、记录时代的作用不可或缺亦不可取代。历史题材主题创作可以通过对史料的新挖掘和新探究而作出新的梳理归纳与评判揭示,而现实题材的主题创作更是可以直接跟踪书写当下鲜活的经济社会发展历程,为当代历史留下书证。因此主题创作无疑具备史志性、文献价值,具有认识价值、思想价值和教育价值。

二、倾力书写时代大决战

在新时代纪实中,对于脱贫攻坚的书写,报告文学作家最为不遗余力,占据相当可观的份额,在2019 年间推出了一批作品,如凌翼的《井冈山的答卷》,曾哲的《经纬滇书》,肖勤的《迎香记》,王宏甲、王琰的《庄严的承诺: 甘肃脱贫攻坚纪实》,鲁顺民、杨遥、陈克海的《掷地有声》和鲁顺民、陈克海的《赵家洼—一个村庄的消失与重生》、沈洋的《磅礴大地—昭通扶贫记》、梁庆才的《时代答卷》等。

《井冈山的答卷》就像作者自己所言是要传递新时代的扶贫好声音,讲好新时代中国好故事。作品基本上分成三大部分,以总书记讲话来谋篇布局。第一部分是“时代是出卷人”,紧接着便是“开卷”,然后“答卷”,从卷一直到卷十,井冈山扶贫干部群众大家一起上,共同将这份时代卷子答好。最后一部分是“人民是阅卷人”,扶贫成绩由人民群众说了算。这种结构浑然天成,相当巧妙。选材也很独特,选井冈山这样一个革命老区,它是我党1927 年创立的第一个农村革命根据地,从1927 年到2017 年2 月全面脱贫正好是90 年。以前对这些老区我们欠债太多,如今,经过90 年,井冈山这个老区让我们欣慰地看到,通过上上下下的共同奋斗,它彻底告别贫困,奔向小康,成为革命老区脱贫致富的模范。井冈山是全国500 多个贫困县第一个宣布脱贫的县,革命年代井冈山带了很好的头,在脱贫攻坚新时代井冈山也带了一个好头。《井冈山的答卷》表现的另一大主题是永葆初心,牢记责任和使命,这是立党之本、立党宗旨。书里写到,从老革命到今天的驻村干部、乡村第一书记,党的干部一以贯之,全都一心一意为百姓谋脱贫致富。革命圣地的这种传统在今天得到了很好的弘扬。作品将红色的主题贯穿始终,用永葆党的初心为红线串起了历史和现实。历史照亮现实,现实告诉未来。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是个老区,是个红色地区,是精神的高地,党在这里创立了井冈山精神,这种精神犹如不熄的灯塔一直在得到发扬光大,但是它却是经济的洼地,一直以来都是较贫困地区。这些年来井冈山不仅通过发展经济摆脱了贫困,更难能可贵的是井冈山走的是一条绿色生态发展之路。作者不仅写井冈山的绿色脱贫,还关注老百姓的安居乐业,关注乡村文明、文化传承和精神文明的脱贫,重视红色文化和革命精神的传承发扬,塑造了许多红军的传人—在今天就是一大批的扶贫干部、驻村第一书记的形象。作品很好地凸显了民心就是最大的政治,老百姓和人民是最牢靠的根据地、最牢固的江山这一主题,从而赋予了作品以鲜明的时代意义和历史价值。

脱贫攻坚题材的创作数量已经不少,目前面临的最主要的问题是亟需克服在创作上存在着的概念化、模式化、同质化和抽象化、说教化的缺憾,努力去挖掘刻画出新颖的、鲜活的“这一个”,塑造出有情有义有个性的人物,开掘出具有特殊地域性、民族性色彩的生动感人的故事情节,提炼出更加精辟独到的主题立意和思想内涵,为历史留存几部堪当扶贫脱贫史记的大书。2019 年9月,中国作家协会正式实施脱贫攻坚题材报告文学创作工程,组织了25 位作家深入全国二三十个省市区,集中采写一批反映脱贫攻坚战的长篇报告文学作品。这些作家大多为全国知名作家或获得过国家级奖项的作家,既有主要从事报告文学创作的作家,也有小说作家、散文作家和诗人,相信在这些作家将来的创作中能够涌现出一批有分量的新作。

关于重大科技突破和成就的书写是新时代叙事的一个重要方面。王宏甲的《中国天眼—南仁东传》无疑是其中可圈可点的一部新作,对南仁东的生平事迹、家国情怀和中国天眼建造历程的描述比较精到、准确、动人。通过讲述南仁东曲折坎坷的科研人生,弘扬了其矢志不渝的报国奉献、拼搏奋斗的科学家精神。作者随后将其改写成儿童读本《你的眼睛能看多远》,以儿童视角重述天眼和南仁东的故事,亦受到普遍好评。何建明的《大桥》重点聚焦港珠澳大桥总工程师林鸣的事迹,情节生动。陈新发表了描写中国大飞机的《C919,飞向蓝天》。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创新报国70 年”大型报告文学丛书的组织出版。这是由中国科学院、中国作协、中国科协等单位联合发起和组织实施的一项创作工程。首批推出了叶梅的《大对撞》、许晨的《耕海深洋》、杨丰美/ 纪红建的《世界屋脊的光芒》和李春雷、李艳辉、李青松、裘山山、董立勃、薛媛媛、葛水平、陈应松、武歆、杜怀超等人的作品,反映和描写新中国成立70 年来科技领域的重大成就和重要人物,弘扬了科技报国和科学精神,为科技题材书写增添了华彩乐章。

三、全方位呈现时代巨变

新时代发生的重大事件、重大变革也是作家们关注和着墨较多的领域。解放军出版社推出的“强军进行时报告文学丛书”是近年来军事报告文学的一个可贵收获,包括黄传会讲述中国海军从也门撤侨的“红海行动”的《大国行动》和江永红的《中国蓝军》、王秋燕的《正在发射》、赵雁的《筑梦九天》等。周桐淦《智造常州》阐述了关于中国制造2025 主题的思考,李朝全《最好的时代》对浙江长兴改革开放40 年发展历程特别是浙江省实施“八八战略”15 年来发展过程作了形象记录,蒋巍《行走的村庄》反映湖州农村发展进程,长江《明月村的“月亮”》描述四川一个新兴乡村的新风貌,任林举《晋江,奔流向海》揭示了晋江发展模式,等等。作家们将笔触伸向了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为时代进步留下了真实的印记。这其中,禾素的《春天里的人们》、王立新的《多瑙河的春天:“一带一路”上的钢铁交响曲》和李鸣生的《敢为天下先》值得特别关注。

居港傣族女作家禾素的报告文学新作《春天里的人们》是一部有助于人们认识和了解香港社会的当下实情及其未来发展走向的具备新闻性价值的作品,讲述的是数十年来在香港地区孜孜不倦推广普通话的一群教育工作者平凡的经历。她们的经历也是芸芸众生的一种经历,但是她们都有一个志向和愿景,都以教授普通话、推广普通话教育作为个人事业、生命寄托和实现个人价值的一种主要方式。这些人大多来自中国大陆,有许多是外嫁到香港地区的内地女子,她们的经历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她们为这座城市带来了新鲜的声音,这些声音会引导这座城市与祖国内地更加紧密地融合,加速香港地区的去殖民化。这些人都是普通人,她们的身上未必有自觉的家国天下情怀,未必有强烈的爱国主义情操,但是她们个人的奋斗和作为,却对维持香港的繁荣稳定,推动香港的进步,促进香港和内地的融合,保证香港的可持续发展,作了自己独特的贡献,践行了一个热爱国家的普通人的职责,体现了公民意识,其生命的价值和意义也在这项工作中得到了彰显。推广普通话的这批工作者,她们自觉或不自觉地汇入了这场传承传统文化的时代大潮。她们都是小人物,她们看似微弱的基础性的工作实际上也是在参与创造一部香港的新历史。

李鸣生从熟稔的航天题材转向为珠海20年的国际航展写了一本书《敢为天下先》。航展是珠海最大的一张名片,珠海因为有了航展,于是有了很好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航展变成了珠海的形象和品牌,它的品牌效益早已溢出航展本身。航展实际上也是珠海改革开放成就的一个表现。因为珠海航展有着很高的国际知名度,影响力大,故此它也是展示中国形象、展示中国力量的一个重要的窗口,是对国家形象的一种塑造。

王立新的《多瑙河的春天》题材独特、令人惊奇,涉及“一带一路”建设这个重大主题,其所要描写的正是 “一带一路”成功合作的一个典范。作者的高明之处在于他描写河钢塞钢收购行为的成功,更注重描写塞方的反映,不是写中方从收购中获得了什么,而是写对方认为自己获得了什么。在这方面,作者从三个层次进行剖析。首先是总统怎么看,塞尔维亚两任总统尼克利奇和武契奇都认为,河钢塞钢是塞尔维亚成功进步的典范,是塞尔维亚变革的一大成就。其次,作者采访了斯梅代雷沃的市长亚斯娜,她讲述了一个小故事,斯梅代雷沃钢厂旁边有一户居民家院子里进水了,市长都解决不了,她向河钢塞钢求援,公司派出了大型机械,将堵塞住的多瑙河道疏通了,解决了那位居民的困境。在塞尔维亚人民看来,中国人是来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帮助他们发展的,河钢塞钢挽救了斯梅代雷沃。第三个层次,作者引用了几位塞尔维亚工人及其家庭成员的讲述。有的说,以前我们都不知道日子该怎么过了,因为企业停产高炉都熄火了,现在河钢团队来了以后,他们又有了稳定的工作,甚至盖起了新房子—市长讲,这些工人原来都不敢多生孩子,现在斯梅代雷沃市的生育率在全国排第一。作者写塞方的反映,从最高首长一直写到了普通老百姓,视角很独到。

这部作品的另一个亮点在写人上,注重写河钢塞钢团队。他们的身上体现了中国人的作风,带去的是中国人的形象。在塞尔维亚工人看来,中国人很不一样,他们没有专车,虽然是公司领导,但却跟普通工人一样,吃就在工厂的食堂里,不住到首都贝尔格莱德市区,而是直接就住在钢厂里。塞钢团队还特别尊重当地人的习俗,尊重当地人休假的习惯,对困难家庭进行家访,给予补助等等,这些做法不仅人性化,而且也贴近当地人的诉求。中塞双方的互利合作实质上也是一种文化的交流,塞尔维亚人加深了对中国的好感和认同,也加深了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同。

四、热情刻画时代新人和文学新人

新时代叙事另一个重要方面是对时代新人的倾情刻画。时代新人囊括了全国评选出的各类“共和国勋章”和国家荣誉获得者、“改革先锋”“最美人物”“最美奋斗者”、全国道德模范、时代楷模、“中国好人”“感动中国”人物,以及各行各业、各地所评选表彰的各类先进典型、优秀人物等。尤其是对时代楷模和英雄模范的塑造与描写报告文学着力甚多。在这方面,2018 年以来,中宣部宣教局和中国作协组织了60 余位作家采访创作关于中宣部发布的全国重大宣传典型“时代楷模”的故事,发表和出版了一批反响强烈的作品。诸如杨黎光的《英雄背后的英雄》描写“人民英雄”麦贤得和他的妻子李玉芝的英雄故事,徐剑的《永远的军姿》描写隐姓埋名的耄耋英雄张富清,郑彦英的《玉石滚子》讲述乡村校长张玉滚的生动事迹。而陈霁的《雀儿山高度—其美多吉的故事》,紫金的《一个人的灯火》,李春雷的《北京榜样》《县委书记》《海棠花开—“时代楷模”吕建江纪事》《中国钾—“时代楷模”李守江纪事》,许晨、臧思佳讲述崔善根和亨通集团故事的《“民企”国魂》,阿勒得尔图抒写内蒙古乌兰牧骑历史事迹的《红色文艺轻骑兵》,鹤蜚描写中船重工英雄集体的《致敬,“8•20”抗灾抢险的英雄们》等作品,不少都发表在《求是》《人民文学》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主流媒体上,有几部还出版了单行本,产生了很大社会反响。刘笑伟、王志国的《万里瞻天红旗扬—“人民楷模”王继才》和陈聪、李响的《守岛:寻找烈士王继才》都是描写终身坚守国防前哨开山岛的民兵王继才的长篇纪实。杨年华、葸青华《家是玉麦,国是中国》和唐大山《情系玉麦》,都是关于西藏为国守边姊妹花卓嘎和央宗感人事迹的描写。阮梅的《文秀,你是青春最美的吟唱》则是关于30 岁即以身殉职的青年扶贫楷模黄文秀的动人书写。唐朝晖的《百炼成钢》逐一采访钢铁行业数以百计普通工人的经历和处境,聚焦普通劳动者和奋斗者,特别难得。于清丽的《你的样子:讲述雷锋》是一位女性作者关于雷锋的一种“另类”的书写,令人耳目一新。这是追寻雷锋人生历程,重新发现雷锋,重新讲述和书写雷锋,鲜活地再现雷锋感人形象的生动可读的一个真实文本。作为一名电视台媒体记者,作者跟随摄像机采访的过程,追寻和重拾雷锋的出生成长、少年青年时代走过的一个个脚印,采访一个个历史的见证人与知情者,探析、甄辨真伪,力图为读者还原一个真实的雷锋形象。这个栩栩如生的活的雷锋正是作者心目中的雷锋,是作家用身体,用情感,用心灵去一一触感历史的体温而写下的一个有温度的亲切可感的英雄形象。

前有焦裕禄,今有廖俊波。李春雷的《县委书记》是关于“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生平事迹的一部报告文学。作家通过深入细致的采访,全面梳理了廖俊波生前的经历和诸多感人的事迹,讲述了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一个新时代的人民公仆的人生历程和精神成长史。在作者笔下,廖俊波并非生来优秀,他的童年曾经身体欠佳,他的青少年时代基本上是一个平常的甚至是被认为有点“问题”的学生。但是,在他开始步入社会,接受第一份工作—在大埠岗乡中学担任乡村教师时,傅校长教育鼓励他到乡政府去工作,从而能有一个更宽阔的平台和更远大的前程。而曾在乡政府工作过的父亲则教育他:老百姓更弱势,更无奈,要尽最大力气帮助他们,千万不要为难他们,不要吆喝他们。在受到这些教育之后,再加上自身的经历体会,廖俊波在工作中总是兢兢业业,勤勤恳恳。在乡政府担任资料员时,他在信息资料工作和新闻稿件的发表方面很快便跃居邵武市全市第一。到市政府工作后,廖俊波又受到了市长林小华积极的影响,树立了正确的领导观;到拿口镇担任镇长期间,廖俊波致力于水灾后的重建,几个月时间都坚守在工地一线,圆满完成了任务……在南平工作期间,廖俊波白手起家,积极招商引资,引来了新型合成革企业,建起了荣华山工业园区。同时,他深入挖掘地方特色饮食,抓中学宿舍建设,抓学生食品安全,改建县医院,从而赢得了百姓的口碑,被推选为“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在提任南平市副市长、常务副市长后,廖俊波更是忘我地工作,全力投身武夷新区的建设之中,促建软件园区,最终因车祸不幸英年早逝,天人齐悲,感动了整个南平市。

《县委书记》刻画的廖俊波是新时代的新人典型。在他身上,既有传统的优秀县委书记焦裕禄一样的精神品格:心中装着全体人民,装着百姓福祉,为了群众的利益熬白了头发,熬垮了身体,过早衰老殉职。与此同时,他又非常珍惜家庭,珍爱家人,在处理家与国、忠与孝的关系上,努力做到忠孝两全。他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讲究仪表形象,衣服总是熨烫得整整齐齐,他深爱妻子,经常为她买新衣服且乐此不疲,在妻子生日时为其送上红玫瑰和白百合。作品揭示了廖俊波的精神世界,树立了新时代县委书记的标杆和榜样。

英雄是一个民族最闪亮的坐标。英雄的价值就在于他们身上所具备的强大的人格和精神的力量,信仰和理想信念的力量。他们代表着一个时代精神的高地,代表着一个民族精神的精华和标杆。我们崇尚英雄,就是要崇尚这种崇高的理想和追求,这种伟大的人格的力量,这种向上向善,向着人类未来和美好前景进发的愿景与抱负。一时代有一时代的英雄。谁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其实,英雄就在我们身边,英雄就是我们平凡人群中在关键的紧要时刻能够豁出来冲上去坚持住,舍弃私利,奋不顾身为民谋福的那些人,就是那些能够在庸常的生活里瞬间迸发与闪光的一群人,就是始终秉持着利他精神、积极服务社会、奉献牺牲的这样一群大写的人。对于生活中不断涌现出来的平凡英雄、凡人英雄,报告文学作家不遗余力地予以了生动的抒写和热情的赞美。

文似看山不喜平。在刻画包括当代英雄人物在内的时代新人方面,报告文学创作容易出现同质化、模式化和概念化等不良倾向。为了克服这些缺憾,作家们应该努力开掘一些以往作品所未曾有过的新人物或者从新人身上发现代表时代发展潮流和趋势的新品质新特征,亦即塑造出“文学新人”,为文学的人物画廊增添新元素,如黄文秀、廖俊波即可为代表。或者在文学技巧及手法上出新出奇,以不同的叙事方式等塑造出一个令读者既熟悉又陌生的“新人物”,如于清丽笔下的雷锋即属此类。

新时代叙事还特别重视对生态文明建设浓墨重彩的书写。这其中,譬如古岳的《冻土笔记——达森草原的前世今生》、李青松的《把自然还给自然》、陈启文的《中华水塔》《穿越共和盆地》关于三江源生态环境改善进程的描述,和谷、杨春风的《春归库布齐》对我国治沙成就的描述,都是比较突出的新作。

一言以蔽之,2019 年报告文学创作最耀眼的成绩体现在新时代叙事上。报告文学对新时代的书写几乎涉及现实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作家们的开掘越来越深入,发现也越来越独到,涌现了一批令人振奋的新作,为新时代文学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报告文学是文学的轻骑兵、侦察兵、尖兵,对社会问题的敏感、敏锐与深刻揭示,也是报告文学创作题内应有之义。这一年中,譬如关于养老问题,有韩生学的《大国养老》、修白的《养老院的故事》、侠子的《生命的最后一站—老年病房采访记》。关于汶川地震受灾者身体与精神创伤修复艰辛历程的,有杜文娟的《岩兰花开—汶川大地震伤残人员生存状况调查》。关于留守儿童及其社会照护问题,有长江的《“童伴妈妈”—中国的“赤脚社工”》。在西部地区出现的这一“代理妈妈”现象尤其值得全社会关注和支持,特别是在如贵州毕节这样一些较为落后地区以及存在着众多留守儿童的地方,急需像“童伴妈妈”这样具有奉献精神的社会工作者,对这个社会工作者群体的发现和深入采写或许是长江的一个贡献。 对于精神病患者、重症监护室里濒临死亡者的人性观照,有周芳的《在精神病院》《重症监护室》。这两部书非常独特,从作者选取的这些特殊人群身上,我们每一个健全人都能看到我们自己,照见自己隐秘的内心和灵魂,重新感悟生命的珍贵与稀奇。关于睡眠问题,则有李燕燕创作的《拯救睡眠》。南翔的《手上春秋—中国手艺人》和顾春芳的《我心归处是敦煌:樊锦诗口述自传》都是关于中国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的主题,既具现实意义又有长远价值。

五、忠实讲述和还原历史

在历史题材书写方面,白描的《天下第一渠》、潘小平等的《一条大河波浪宽》、罗达成的《八十年代激情文坛》、陈启文的《海祭:从虎门销烟到鸦片战争》、何建明的《革命者》、铁流的《“莱西经验”诞生记》、曾散的《半条被子》《第一军规》等都是其中值得关注的作品。《天下第一渠》讲述了郑国渠的前世今生,细致梳理了这条人工运河的历史发展脉络和水利与农耕文明的紧密关联,被评论家誉为是一部百科式的文学纪实。《革命者》通过打捞1921 年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直至上海解放前在这片土地上抛头颅洒热血的革命者的故事,弘扬高举理想信念、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八十年代激情文坛》堪称一份珍贵的文学史料。研究1980 年代文学浪潮、文学历史离不开包括罗达成在内这些名编辑的回忆文章,离不开具体的历史语境。通过这部书所提供的丰富的历史资料,我们了解到报告文学史上的许多名篇是如何出世的和一批优秀的诗人、小说家、报告文学家创作时的具体情境和过程,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研究解析1980 年代文坛和文学史。《半条被子》讲述当年长征过程中三位女红军将自己仅有的一条被子剪下半条留给乡亲的感人故事,追述了与这半条被子相关的后来发生的一系列动人的故事,凸显了党和红军同人民群众血肉相连的深厚感情。《第一军规》则梳理了解放军“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规定的来龙去脉,表现了军以规立、从严治军、政治强军的主题。

由潘小平、李云、余同友、许含章这四位分别出生于1950、1960、1970、1980 年

代的作者联袂完成的长篇报告文学《一条大河波浪宽:1949—2019 中国治淮全纪实》,是一部具有重要价值的作品。作品立意明确,就是要写一部史志性的报告文学。全书基本上按照时间的脉络,从1950 年淮河发大水,李秀英家遭水难,从那场大水开始写起,分成几个重要的段落:1951—1957 年、1958—1965 年……2011—2018 年,一直到最后结篇于2019 年。将70 年的时间划分成若干段落,作者敏锐且敏感地抓住了每个阶段的标志性成就—水利建设的标志性工程等成果,通过这些标志性的事件再来挖掘与之相关的新鲜的人物和一些独特的故事。譬如,1951年到1957 年这个时期最重要的一项成就是导沭整沂,还有修苏北灌溉总渠,作者写道:“长城是人修的,总渠是人挑的”,对当年的修渠治淮精神概括得很到位。作品力图真实地展现历史,淮河通过70 年的治理,从开始的“人和水争地”,到后来是“人退水进”,一直到今天走进新时代以后的“人水和谐”。作者描写这个变化过程就旨在表现这样一种治淮梦想,这也是我们治淮的终极目标—让淮河利国利民,造福后人。这是一部带有史志、史录价值的报告文学,也是一部全景式作品。它不光涉及浩瀚的漫长的历史段落,它所涉及的地域广、人口多,涉及国民经济、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单单淮河流经的区域就有5 个省,流域面积几十万平方公里,惠及人口几千万,同时还事关国家粮食安全的大问题。这部报告文学不仅仅涉及水利治理,同时也包括了科技、人文、民生、国民经济方方面面,因此是全景式全方位的报告。

这部作品写作的深度、广度和高度也值得称道。它具有鲜明的历史纵深感,比如开篇就写1950 年淮河发大水,正好赶上我国内忧外患,朝鲜的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我们国家要左右开弓,既要抵御外敌,派志愿军援朝,又要治淮治水搞好国内建设。作家选取的线索性人物非常巧妙,李秀英丈夫就是抗美援朝的志愿军战士,她开始时是受难的老百姓,后来变成了治淮英雄,这个人物亲眼见证了整个治淮70 年的历程,见证了淮河从水害变成水利这样一个漫长的过程。作品的思想深度体现在其抓住了民生的痛点。淮河对于老百姓而言原来就是一个祸患一条害河,带给百姓的伤害太多,1950 年淮河大水单是被毒蛇咬死的就有489 人,从历史上看淮河的危害就更多更大了,包括环境污染,淮河岸边出现过那么多的“癌症村”,对老百姓的生命健康、财产等造成了不可计数的损失。作者运用详实可信的数据说明治淮的成就。《一条大河波浪宽》还注重塑造人物,讲述故事。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其对群众英雄,对治淮过程中涌现出的百姓英雄的刻画。这些体现群众智慧和民间智慧的老百姓,他们可能没有受过高等教育,都不是专业人士,但是他们在实践中却做出了非凡的发明创造,这些群众英雄式的人物刻画都很成功。

铁流的《“莱西经验”诞生记》反映的是改革开放开启,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包产到户以后,老百姓分田单干,还要不要村干部,在基层建设改革发展过程中还要不要村支部和党的领导的尖锐性问题。“改革先锋”周明金当时只是莱西县里的一位科级干部,但是他通过自己的实地调查深入调研,摸索探究如何在改革的新时代、在农村转型的新时期坚持和巩固党的领导,加强和推进基层政权建设,凝聚民心与社会合力,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总结出了一些宝贵的经验。莱西经验表面上看起来只是一个村级政权的建设的问题,但是实质上却是一个涉及国家治理体系治理能力建设的问题,涉及党如何执政、国家如何进行治理、如何强基固本这样一个根本性的问题。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一次有益的探索,它对于加强农村建设,政权巩固,推进经济社会发展都有不可估量的推动作用。莱西经验在现实生活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也产生了巨大的效能。这是把我们的制度优势转化为行政效能和实际效用,铁流写的《代村人的好日子》就是一个典型的代表:党支部带头组织生产专业合作社,走集体化经营的道路,推动村民共同富裕。莱西经验又具有普遍性,它不仅适用于莱西一县一市,山东一省一地,它可以推广应用到全国各地,推广到党的建设、基层政权建设的方方面面。莱西经验也不只是一时的,而是具有长远性的价值,它不仅在过去,在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 年代是有效的,它在今天甚至今后很长时期都是有益和有效的。铁流的书写建立在深入细致的采访基础上,通过今昔对比,总结探究莱西经验的可贵和来之不易,以及它所产生的实际效能。作品语言朴实而生动,作者特别善于大量运用俚语俗语顺口溜,运用百姓鲜活生动的语言来描绘和表达,传递百姓心声,从而鲜明地强调了莱西经验来自于群众,是由群众摸索总结出来的,同时它也代表了人民的利益,代表了群众的心声。报告文学要短写精写。李春雷、铁流、徐锦庚等人近年在短篇报告文学创作方面的实践探索以及取得的成绩,为报告文学短章提供了有益的镜鉴。报告文学在语言上要追求简练凝练提炼,在思想主题上要进行凝集凝聚凝精提升。报告文学是经世致用之学,它对现实的参与功能是强大的。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实践过程中产生了许多有益的模式、经验和道路。譬如在经济发展方面,农村的有小岗村的联产承包责任制,有华西村的把集体经济做大做强……正是因为有了这些丰富的基层的探索、经验和总结,才丰富充实和完善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报告文学作为文学轻骑兵,长期致力于讲好中国制度的这些生动故事、鲜活实践,大力彰显中国制度的优越性,为讲好中国故事作出了重要贡献。

六、传记创作进一步拓展与泛化

2019 年在人物传记方面,除了发表有一批时代楷模和当代英雄人物的传记之外,还有一些历史人物的传记亦让人印象深刻。譬如张子影的《洪学智》,讲述从大别山走出的唯一两次荣膺上将军衔的洪学智这位共和国将领的人生传奇,洋洋洒洒100 余万字,充分展现了洪学智非凡的人生历程和博大宽广的精神世界,应该说是本年度传记文学的一个重要收获。航宇的《路遥的时间:见证路遥最后的日子》以一个亲历者、路遥同事的身份,详细披露了路遥在人世间最后的人生片段,保存了一份珍贵的文学影像和史料,更启示人们热爱生活。

传记发展到了今天,早已突破以往“生者不立传”“死者才入志”的传统,出现了很多为尚健在者立传修谱的作品。传记还从原先主要是为包括文艺家、政治家在内的伟人、名人或作出卓越贡献、杰出成就的人物立传,到今天已普遍地为英雄模范、楷模人物、时代新人等作传,为各种明星、节目主持人、企业家立传,尤其是大量地为普通人、平凡人、寻常百姓立传。这是传记文学发展的一个新趋势。普通人开始拥有了更多进入到文学人物画廊中的机会,这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结果,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体现。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待传记的观念也已起了很大变化。以往立传被认为是一桩庄严慎重的事情,与作史、树碑(包括死后立墓志铭、纪念碑、塑像等)一样神圣,并非凡人均可“享受”的一种文化“待遇”。而到了今天,人们对于立传作史已然没有了高山仰止、可望不可即的心理,而是更多地采用了一种实用的、入世的、济国齐家的心理来看待。于是,在每个姓氏家族中,可以在修谱时为本家族的名人或有点影响和成就的人立传。在出版方面,也出现了不少为企业或企业家立传的作品—这,固然有经济利益驱动的因素,但也与人们看待传记已经失去了以往的敬畏感、庄严感不无关联。因此传记文学的内涵和外延的扩展成为了一个鲜明的特征,可以立传的人物对象越来越宽泛,越来越深入。

在这中间,作家传记大量涌现甚至被不断地重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譬如,关于路遥、陈忠实、贾平凹都出版过不止一部传记,特别是路遥的传记差不多已有十部。其他但凡获得国家级文学奖项或有全国性声誉的作家,往往都容易被立传。这或许是因为作家的生平经历及创作道路,对于其他的写作者和文学爱好者具有特殊的启示与感召意义,同时其又具有文学史价值。

传评结合,夹叙夹议,注重传记的学术性和研究性价值也成为传记文学创作的一个新的发展趋向。作家评传,艺术家评传,往往都夹叙夹议,往往都带有对传主的人生历程和学术业绩成就进行比较客观、全面评价的意味。这样的传记不仅是一种记录、记述、记忆和还原历史,还是对传主的一种研究评析。它可能对于推动社会科学和文学的发展,也会产生启迪推动作用。

“泛传记”写作大量涌现。以往的传记,立传对象几乎都是人。如今,传记文学已从为人物立传扩展到为城市立传,为江河湖海洋立传,为大桥道路、沙漠绿洲立传,为一切自然有机体、建设工程项目和所有具有“生命”发展历程、演进演变过程和有自身来龙去脉、前世今生历史的事物立传。譬如李朝全的《最好的时代》为浙江长兴40 年改革开放历程作史立传,白描的《天下第一渠》为一条人工运河郑国渠立传,郭保林的《大江魂》试图为长江立传,张加强的《太湖传》为太湖作传,曾平标的《中国桥—港珠澳大桥圆梦之路》描写港珠澳大桥的前世今生,为一项工程立传,徐剑的《大国重器》则是为中国火箭军作传。这些新传记作传对象几乎都不是人物和生命体,而是工程、城市、部队、江河湖海渠等“泛生命体”。这些事物在作家眼中似乎都变成了有生命的物体和存在。他们大都通过细致深入地梳理具体事件事物的来龙去脉、发展历程,力求进行详尽准确的考据考证,在此基础上努力还原其历史面貌。这些作品往往具有鲜明的史志、史传、文献和学术价值。

传记文学在写作手法上也在努力寻求出新出奇,寻求突破。譬如在叙事人称上,有的尝试运用第二人称,如唐明华的《中国好莱坞》为横店影视城创始人徐文荣立传,阮梅的《文秀,你是青春最美的吟唱》都采用了第二人称,这样可以很好地拉近与主人公的距离,给人以更为亲切如话家常如朋友促膝谈心式的带入感。

与对待传记那种敬畏感、庄严感的淡化乃至丧失相伴随,人们包括作者和传主对待立传的态度和价值取向也有了微妙的但却是明显的变化,那就是“隐恶”甚至于“虚美”。按说,传记属于历史书写,秉持史家春秋笔法,“不讳善、不隐恶”,追求全面真实是基本的要求,但是,今天传记的繁荣或某种程度上的泛滥,也导致了人们有意地甚至是刻意地讳言传主之恶,回避其不光彩的往事、不愿公开的隐私。尤其是在为生者立传时,这种价值取向更为突出和普遍。今天我们读到的生者传记,几乎没有写到人物丑陋、阴暗或不美好的一面,很少写到人物的缺点、不足、遗憾。有的传记甚至为了拔高人物,还可能存在着一些人为编造美化、“涂脂抹粉”的成分。传记文学的这一发展趋向,尤其值得文学界和作家们引以为戒、高度警惕和自觉防范。作为史志的传记,应求真务实,正本清源,努力挖掘探究和还原历史真相,应该告诉世人准确的史实,提供可留存后世作为信史的资料,而不应一味曲意逢迎,甚至为五斗米折腰,为稻粱谋而牺牲文人与史家的品格操守。

七、未来走向与发展可能性

近年报告文学创作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人才匮缺。2012 年后,中国报告文学学会提出要打造“十百千领军人才”,中国作家协会通过重点作品扶持,中国报告、时代楷模、脱贫攻坚等创作工程,联合举办每年度的全国报告文学创作会等,推动对创作人才的培养、培训和培育。《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文艺报》《北京日报》《解放军报》等注重刊发报告文学作品,从而造就了“报章报告文学”热,吸引和培养了一批报告文学新作者。2010 年以来兴盛的非虚构创作潮,对报告文学构成了反拨与激发,使更多的人被吸聚到非虚构创作行列中来。通过这一系列的举措,扶植、吸纳和发展了报告文学创作队伍,许多记者,散文、小说作家,诗人纷纷加入报告文学行列,使报告文学后继乏人的问题得到了有效缓解。

在报告文学创作中组织创作越来越频繁,变成一枝独大、一木独秀。当下,多数报告文学作品是在宣传思想文化部门、出版社或相关机构、单位邀约下实施的创作,是一种组织化创作,作家们的采访创作得到了有效的扶持,被提供了种种便利和条件。组织创作和邀约创作在近年报告文学发展进程中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当然,在邀约创作中应力避片面性,追求全面真实,切不能让作品失真失实。作者还须努力保持创作主体的独立性,做到独立采访,独立调查,独立思考,独立创作,力避流水账、表扬稿、汇报宣传材料甚至类似广告作品的不良倾向。报告文学的文学性需要不断提升,须更加注重对人物的刻画,故事的挖掘,情节的铺陈和细节的捕捉,让报告文学更具感染力和吸引力。报告文学参与现实的能力亦需增强,要更多关注现实问题,反映百姓心声,推动社会发展,保持报告文学作为文学尖兵和侦察兵的鲜明特色,发挥其“短平快”,迅速、敏捷、有效地反映和揭示现实问题,引发人们思考,促进社会进步的重要功能。

历史进步和时代发展为报告文学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作资源。每一位有抱负有理想的报告文学作家都可以在这个时代里有所作为。发展进步大潮势不可挡,报告文学的前景生机勃勃。

[ 作者单位:中国作协创研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