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的你,如此美丽》:绽放心中最初的善
编者按:王玉玊、孙佳山在《2019年我国网络文学IP影视改编的特征、成绩及趋势》一文中指出,网络文学IP的影视改编已经有能力产出价值观积极正向、制作精良、水准出众的高质量大众文化产品。
2019年10月25日,根据玖月晞所著小说《少年的你,如此美丽》改编的电影《少年的你》在中国内地上映,总票房为15.58亿。2020年2月13日,《少年的你》提名第3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最佳影片、最佳编剧、最佳男女主角、最佳导演等12项奖项。电影上映之后,原著小说也受到关注,一时之间还出现了不少围绕小说的争议,比如小说是否涉及了“融梗”、“抄袭”等问题。
中国作家网记者采访了原著作者玖月晞,希望能通过与作者的直接交流,提供不一样的思考和视角。网络文学著作权纠纷或者争议越来越多,希望这次的讨论也能促进标准的建立和创作者的自律,保护原创的积极性,维护良好创作生态。
电影《少年的你》聚焦校园霸凌这一敏感主题,从家庭、学校、社会等诸层面呈现校园霸凌问题的复杂性与危害,不同于既往国产青春题材电影常见的青春伤痛主题,将主人公的生活与外部世界紧密联系起来。《光明日报》文艺部副主任李春利认为,《少年的你》打破了以往青春片惯有的怀旧思维方式,对原生家庭以及社会存在做了深度思考。这样的“全民议题”使得观众在观影的同时,完成了和作者共通的情感体验。
那么,作者为什么选择了这样的主题?和电影相比,小说本身有什么特别之处?网络文学的影视化之后能否发挥更强的社会价值?
现实主题成为了写作的内在驱动力
中国作家网记者:《少年的你,如此美丽》是在什么样的契机下开始创作的?
玖月晞:好像是2015年暑假的时候吧。我从没写过短篇,在外面度假的时候忽然想写一个短篇练练笔,就是《少年的你,如此美丽》。
中国作家网记者:为什么会选择校园霸凌主题?
玖月晞:那段时间关于校园霸凌的新闻很多,也看到了一些新闻视频,给我的冲击非常大。从某种意义上说,我是一个需要外部刺激的写作者。当我看见,或者我关注的事情在脑海里留下印象,并持续产生诸如难受、同情、悲悯、敬仰、钦佩、困惑之类的情绪和思考时,我才会有内在的驱动力去写一本小说。
我其他的小说也都是这样类似的创作动机。可以说,不是我选择的校园霸凌这个主题,是这个主题推动并帮助了我的写作。
中国作家网记者:在这一主题上,当时做了怎样的细节构思呢,包括人物、情节?
玖月晞:我想试着探索校园霸凌产生的原因,家庭、学校、社会分别扮演着怎样的角色,所以有了李想、魏莱、郑易这些人物。小说的故事主线很简单,高中生胡小蝶的自杀事件引起警方调查,知道内情的陈念害怕遭报复缄默不言。但 在自己成为下一个目标后,报了警。可施暴者肆无忌惮,陈念走投无路,请求小北保护,却因小北的一次不在场陷入万劫不复。小北赤胆到仿佛不真实,陈念站在少年和成年的边界上踟蹰不知何去。小说的核心是校园暴力背景下,两个无助少年的彼此守护,是冷酷大背景中的微小温暖,是成人的保护迟到的角落,是历经一切苦难后回归本善的初心。
残酷的生存世界里有共生的美好情感
中国作家网记者:文中用了一些生物学知识,比如小丑鱼和海葵的共生关系。您是想用生物关系表达什么呢?是想说明某种生存的艰难性吗?
玖月晞:我是理科生,高中时生物课本上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生物学术语就是生物间的关系——共生、竞争、捕食。这些基本的生物关系不仅概括了自然界动植物之间的生存规则,也精准地描绘了高等动物——人类的关系法则。我在思考为什么小孩、少年在进入成人世界之前会露出“恶”、“欺凌”的属性时,找不到答案,后来我发现,或许答案就在生物的自然规则里——共生、竞争、捕食。
少年的世界就是残酷的成人世界,也是残酷的生存竞争世界。欣慰的是,自然界里除开竞争和捕食外,还有共生的动植物,而人类世界里也有共生的美好情感。陈念和小北被世界遗弃,相互依偎、取暖。隔着一段距离送陈念上下学,不仅是小北给陈念的保护和依靠,更是陈念给小北的信任和衬托。
中国作家网记者:陈念被欺负,被嘲笑,被丢进黑暗中。但除了读书、考试、上好学校,她还想保护世界。包括看起来是“不良少年”的小北,实际上也并没做什么坏事。这种“被世界吻之以痛,却想报之以歌”的人物塑造是在呼吁一种人的善性吗?
玖月晞:我想要探索的是,当一个人在最脆弱、最无还手之力的少年时代,遭遇最丑陋残酷的打击后,他的人生将如何继续,他将如何面对未来?是就此冷漠冷酷,报复世界;还是在跌落深渊之后,咬着牙爬起来,含着泪继续相信?陈念身处残酷的暴力世界,她挣扎,“不想长大后变成自己最讨厌的那类人”,她找到了一丝善、一束光,那就是小北。两个被世界遗弃的人相互依偎,取暖。
陈念是“成年”的谐音,“念”字拆开,是今心,是“亦余心之所向兮 虽九死其尤未悔”的初心。这颗初心,是本文最美的存在,是陈念心中最初的善。世界很残酷,但没关系,你往前走,别怕,别迷茫,你要继续相信这个世界。这也是我作为创作者,在探索之后,给出的答案。所以,小说叫《少年的你,如此美丽》,而不是少年的你,如此悲哀,如此凄惨,如此绝望。
影视改编,从一些感触到一种思考
中国作家网记者:什么样的机会小说被挖掘改编成电影?当时确定《七月与安生》原班主创人马制作,您本人有没有觉得惊喜或是感到压力?
玖月晞:小说写完之后不久,版权就通过晋江文学城出售了。一开始以为会拍网络剧,到2016年的时候,我被告知会由《七月与安生》的原班主创人马制作电影,感觉特别惊喜,也很荣幸。
中国作家网记者:我很早就看了《少年的你》的预告片,在看文的时候也总是代入易烊千玺和周冬雨,宣传也说这是“实力+流量”的顶配,电影上映后也引起了很大反响,您觉得这两位演员能赋予文中主角什么样的生命力呢?
玖月晞:两位都是我很喜欢的演员。周冬雨的演技毋庸置疑,她是一个会给自己的每个角色都带去惊喜的演员。比如安生那个角色,恰到好处,真实得令人心疼。《少年的你》里,她的演技依然很棒,比如在教室里回头含泪的那一幕。当然,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她在小北摩托车后座上的那一幕,觉得特别特别美。
易烊千玺我看过他的一些综艺节目,礼貌、平和,有点儿腼腆,觉得他是一个可塑性很强、很有想法的少年。有时候看着感觉他心理的成熟度会比真实的年龄要大一些。少年太成熟,就会惹人心疼,这一点感觉有点儿像小北。可塑性强是一件很好的事,可能也跟演员自身愿意钻研、对生活仍充满好奇有关。
中国作家网记者:通过两位受年轻人喜欢的明星,让人物典型化,把校园霸凌的话题扩散开,也许能有效引发社会广泛关注,提升青少年保护意识。对此,您有什么期待或者忧虑呢?
玖月晞:不论小说,还是电影,都是一种艺术表达形式。从创作本身来讲,讲好一个故事,让书本、荧幕对面的受众有所思、有所感触,觉得这是一部好的作品,这就很好了。但如果看到的人除了有所感触之外,还更深入地探讨思考校园霸凌的问题,更多地关注这个现象,参与到保护青少年的行动中去,我也会觉得非常庆幸和感激。随着电影热映,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和重视到校园霸凌,这种关注一定能在未来帮助更多少年。这比什么都重要。
写作之路,惟有少年心
中国作家网记者:您一直是一位不大露面的作者,当初为什么会开始写作呢?
玖月晞:我之所以步入写作这一行,喜欢看书、追剧、阅读如交友。从某种程度上说,关于人性、关于爱的一切,关于伟大与渺小、高尚与卑劣、大爱与仇恨的思考,都是共通的,也是人类永恒的话题。
中国作家网记者:我之前看过一些讨论的文章,其中有篇文章叫《<少年的你>到底“融梗”了没?》。文章说到,无论抄袭还是融梗的认定,都是非常专业的事情,融梗至今都不是一个法律概念。作者呼吁对“抄袭实锤说”保持审慎的态度,把“融梗”当成一个道德棍棒肆意挥打反倒会造成群体的撕裂。要让保护原创成为一种机制,归根结底需要更严谨的法律规定。
玖月晞:说实话,我比任何人、任何作者都希望有一个准确且专业的标准出来,这个定义如果一直混淆,让它合理化、扩大化,每个创作者都有可能成为被指责的受害者。那是对创作自由更大的伤害。
中国作家网记者:网络文学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与重视,您觉得在这样的时代机遇下,自己要如何面对网文写作?
玖月晞:我在晋江文学城写文有六七年了,能很明显感受到网文的飞速发展。无论是作者还是读者的数量都在呈几何增加。尤其现在很多网络小说的成功改编,更是为网络文学吸引了更多的目光。
我觉得,更多的关注和重视是一件好事。写作是一个作者和读者互相交流的过程,读者的反馈也能给作者很多的灵感和启发。另外,更多的关注对行业本身是一个良好的促进。不过,我最近感觉,现在的网络文学发展似乎进入到了一个瓶颈期,并没有朝想象中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反而更加模式化套路化。这是我自己觉得需要寻找突破和时刻警醒的。
中国作家网记者:您目前在写新作品吗?
玖月晞:目前创作的《南江十七夏》正在晋江文学城上连载,讲的是一群80年代末90年代初出生的孩子在一条巷子里共同生活、成长的故事,算是“80后”、“90后”集体成长回忆的一个故事。关于父母、友情、亲情、爱情;关于成长、童年、和逝去的怀旧时光。
中国作家网记者:今天的青少年物质条件更为充裕,面临更多的冲击和诱惑,在您看来,和您书写的时代相比,少年成长问题更突出了,还是有所缓解?
玖月晞:每个年代的少年都有每个年代的问题。比如80后没长大之前被人抨击为叛逆的一代,90后被人戏称为荒唐的一代,00后又被人说是宠坏的一代。但我觉得,每一代人都有他们各自的成长轨迹,不必从大人的角度去要求少年。
做一个快乐而善良的好人,保持童心,保持对生命的敬畏,对知识的渴望,对未知的好奇,对梦想的热血。这样的话,无论在哪个年纪,都很好。(中国作家网 虞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