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拜访沙湾有收获

来源:天津日报 | 肖克凡  2020年03月05日08:15

到达古镇沙湾,导游语重心长告诫游客,进镇参观紧跟团队,一旦掉队你会迷路出不来的。如此说来,沙湾古镇当是里巷纵横街道错落,规模辽阔内涵宏厚了。于是急忙阅读镇前“生存之门”石牌上的文字:“自公元1233年何族始迁祖者何人鉴定居沙湾。这里有山可樵,有草可牧,有水可渔,有田可谷,故而何氏于此生活繁衍。数百年来,何族经报承围垦大量沙田,发展成为享誉广东的著名族群。经过王、何、李、赵、黎等氏族的辛勤劳动和智慧创造,沙湾成为以耕读文化名贯岭南的富裕乡镇。”

读罢牌文,得知何姓乃是沙湾旺族,兴业建镇功莫大焉。进镇经过路旁的美食摊位,不由得移神走思。沙湾古镇就是个美食盒子,一股脑儿装满各种风味小吃。游客极易沦为它的拥趸,即使特殊材料制成的机器人也会嘴馋。光是沙湾牛奶制品便是花样繁多:姜埋奶、炒牛奶、炸牛奶、牛奶浸津白、水牛奶炖竹丝鸡、芒果牛奶冰、酸奶芋圆、原奶挞……更莫说满街叫卖的鸡仔饼了。

其实,种类繁多的风味小吃,只是古镇细节而已,沙湾以建筑雕塑艺术、广东音乐、龙狮鱼灯、漂色艺术闻名。镇里的石阶、石巷保存完好,保留着大量明、清以及民国时期的建筑。探寻沙湾古镇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那是绕不过著名的何氏大宗祠的。

何氏大宗祠大门前,有十数尊石牌依次竖立,形成方阵规模,这正是古镇的“旗杆夹”景观。在科举年代,沙湾学风甚盛,学而优则仕的传统价值观,激励着辈辈学子青灯黄卷、皓首穷经,执著地追求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几百年以来,每有何姓子弟科场考取功名,便在大宗祠前竖立旗杆,便到大宗祠内悬挂金匾,以示光宗耀祖之举。就这样,一尊尊记载着何氏士子获取功名的旗杆夹,便在何氏大宗祠大门外排列起来。有“乾隆乙卯 恩科中试第十五名会魁钦点翰林院庶吉士”,也有“同治壬戌岁贡生何柳立”,还有“光绪十一年乙酉科乡试中式第十二名副贡何维城立”……不可尽数。遥想当年金榜题名旗杆竖起,真可谓“知识改变命运”的早期版本。有道是:“昔时仕子远逝去,此地空余旗杆夹。”如今远望,这处景观宛若巍巍碑林,已然成为科考体制的文化遗存了。

何氏大宗祠也称“留耕堂”,是沙湾何族的始祖祠,初建于南宋德祐元年(1275),为五开五进格式布局,历经元、明、清朝代不断扩建修葺,保存了不同风格的砖雕、木雕、石雕等建筑艺术,布局严谨、造工精巧,被我国文物考古学界称为“岭南古建筑综合艺术之宫”。大堂内对联“阴德远从宗祖种,心田留与子孙耕”,已然成为世代传家祖训。

何氏大宗祠好似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博物馆。大宗祠内的“诗书世泽”牌坊,四字坊额乃岭南名儒陈白沙题写,牌坊背面刻嵌“三凤流芳”石额,以彰显北宋政和五年何棠、何栗、何榘三兄弟同中进士,而何栗更是荣登状元,封翰林学士被徽宗招为驸马,官至尚书右仆射兼中书侍郎。沙湾何氏族群承自何棠直系,他们的始居祖何人鉴正是第55代传人。

穿堂过厅来到何氏大宗祠的第四进院落,堂内有“寿屏”引人驻足。原来沙湾何氏历来推崇尊老敬老的道德传统,从公元1729年创始,每隔10年隆重举办一次“联寿”大宴,俗称“饮锦”。是年,举凡族丁满甲子者,均可名列“寿屏”之上,阖家来到留耕堂入席就座,享受特赏待遇:年60岁者,可领得“荫”钱两份,年70岁者得三份,年80岁者则四份矣。以此叠加,年岁愈长,所得愈多。当日宴席年龄最长者,谓之“寿头”,享赏最高。

我们置身当下老龄社会,观望寿屏,品味饮锦,不禁感慨。两百多年前,何姓族人以办“联寿”形式,开创“老有所养”的崇老范例,这在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同时,也足以令坊间“欺老不欺小”的市侩哲学汗颜。

沙湾古镇现存古建筑很多,新锡堂、峙思堂、光裕堂、志观祠、珠海祠、三稔厅……游览沙湾古镇不可错过的景观,当数坐落车陂街的衍庆堂──何炳林院士纪念馆。何炳林先生1918年生于番禺沙湾,先后就读沙湾象贤私塾、广州培正中学、西南联合大学,1948年与妻子陈茹玉赴美深造,于1952年夫妻同时获得美国印第安纳州立大学化学博士学位,然而适逢朝鲜战争爆发,伉俪无法为国效力。1956年在周恩来总理帮助下,终于携家返回祖国怀抱。早年毕业于由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组成的西南联合大学,因此,何炳林陈茹玉夫妇对南开母校感情很深,从美国归来多年,执教于张伯苓先生创建的这所学校,可谓名副其实的南开人。

走进何炳林纪念馆大厅,迎面立有主人半身铜像,黑色大理石基座镌有先生(1918—2007)生卒纪年,落款为南开大学敬赠。何炳林纪念馆正厅前檐挂有“誉隆九州”黑底金字匾额,以彰显院士学术成就,正厅悬有“垂范青萝”横匾,概括何炳林教授桃李满天的教学生涯,可谓实至名归。

纪念馆的讲解路线,沿袭何炳林先生的生命轨迹,设有学成回归、科研进取、教学育人、学术家庭、精英辈出、风范长存……总共10部分,将这位“缔造一个行业、奠定两个领域”的“中国离子交换树脂之父”,一生献身祖国科研教育事业所走过的道路,全面详尽展现在我们面前,令后人们得以瞻仰先贤风范。

我在“情牵祖国,学成回归”展板看到这样的细节:何炳林、陈茹玉夫妇在美深造期间,1950年次子出生。为了不影响学业早日学成报效祖国,只得忍痛将孩子寄养在一个美国工人家里。就在何家与美国工人家庭的合影照片里,那个站在前排短衣短裤手持球杆儿的孩童正是何家次子。一瞬间,他的名字跳进我的眼帘:何振墀。

这个似曾相识的名字,倏地唤醒我的记忆。我转而打量展板里他青春时代的照片,确认这位何家二公子就是我曾经的同学何振墀。那是1976至1979年间,我在位于天津杨柳青镇南的“一机工大”读书,学习铸造及热处理专业,我们来自工厂、农村以及部队,都是基层推荐来的“工农兵学员”。记得何振墀来自天津市工具厂,他高我一届,学的是机械制造专业。

我是学校篮球队中锋,因此结识了何振墀。他中等身材,司职球队后卫,动作敏捷,速度极快,出手投篮令人猝不及防。大二那年暑假,学校球队参加天津机械系统篮球联赛,我向学校团委书记请了假。何振墀听说我不能参加联赛,便不无遗憾地说道,你有家庭负担要照顾老母亲啊。我更正说不是老母亲是老祖母,而且向他解释我已买了火车票要去很远的地方。

就这样,我没有参加那年机械系统篮球联赛,失去跟何振墀共同登场参赛的机会。由于他高我一届,第二年就毕业了。我印象里他待人友善,很有教养。那时听说过他父亲是南开大学教授,他却没有出身名门的少爷气派,埋头读书不事张扬。我在“风范长存”展板里看到何振墀近年照片,他定居美国年逾花甲,然而眉宇间依然可见当年气质,想来也是事业有成吧。

跟随团队走出何炳林纪念馆,听着古镇响起的广东音乐,切实感受到沙湾深厚的历史文化积淀,培育出一代代成就斐然的科学艺术人才。沙湾先后荣获“中国历史文化名镇”“中国民间艺术之乡”,宛若镶嵌于岭南大地的明珠,闪烁着新时代的光芒,令人神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