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宅家的日子

来源:新民晚报 | 甘建华  2020年03月05日07:21

农历鼠年这个春节,注定将深深地铭刻在人们的记忆中。

因为疫情,宅在家里的日子,不管你喜欢,还是无奈,它都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习惯于快节奏的都市人,至少在那些日子里,由焦灼而耐心,由紧张而镇静,难得地经历了一回慢生活的行云流水。置身于有限的安全空间里,生活是压进模子的面团,却是花样不一,多姿多彩,细细体味,时不时会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觉。

“宅家对我这个书法爱好者来说,那是老鼠跌在了米缸里。每天睁开眼睛,写到闭上眼睛。”自称米缸里“老鼠”的竺军,开着一家软件公司,整日忙得像陀螺。他酷爱书法,平日却只能见缝插针地“搨”上几笔,这回宅在家里,趁机狠狠地过了一把瘾,“大楷、小楷、行书一张张接着写”,写得天昏地暗!他的一手“欧体”书法,大气雍容,风神俊俏,里面有着“童子功”,也有他长年累月零敲碎打的努力,前些天,有几张字出现在微信群里,引来喝彩声一片!

若要活得好,情趣确实很重要。徐卫平对摄影的痴迷有口皆碑。原在区文化艺术中心上班时,牵头搞了个摄影沙龙,利用晚上时间,坚持每周活动一次。徐兄辅导或切磋从不藏着掖着,人也风趣,与成员们“日久生情”,围着他渐渐形成了二三百人的摄友圈。过年宅家,退休的徐兄闲不住,被战“疫”一线上的医护人员献身精神所感动,想起来要办个网上专题摄影展,用照片给白衣天使以赞美和鼓励。经筹划,在老单位支持下,他通过城区、区文化艺术中心和区摄影沙龙微信公众号,面向沙龙朋友,发起“‘致敬战士·天使’网上摄影展活动”,征集大伙儿平日拍摄的相关作品。从1月30日发出启事当天起,陆续收到反映医疗战线的摄影作品达700余幅,作者遍布上海长宁、闵行、浦东、杨浦、普陀、徐汇、静安、金山、嘉定等区域乃至外省和部队。有位徐兄称“王姐姐”的退休编辑,人在纽约儿子家,得知征稿事,连夜通过微信,跨太平洋隔空协助组稿,第二天发回了一组医护人员在抗击新冠肺炎一线的照片。自征稿的第2天起,活动连续10天推出了10集内容丰富的摄影专辑,然后还做了个回顾集。徐兄和两位同好忙得不亦乐乎,成就感满满滴。

朋友章君一家,喜欢旅行过年。今年初早早安排了去泰国过年的行程,到那里发现,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那边也是店家谢客冷冷清清,只得打道回府。保姆阿姨回老家过年了,所有家务得自力更生。章君的老伴,自孙女孙儿出生后,精力都花到了第三代身上。当下节骨眼上,她只得把一对小宝贝交给老伴和儿子,自己系上围兜,角色回归,带着儿媳买汏烧。用了全职保姆后,章嫂的家务担子一卸好多年,有些儿手生了,重新围着锅台转,楼上楼下收拾打扫,人像回到从前,手脚麻利起来,筋骨也灵活有力了,夜里一觉到天亮,竟比瑜伽、广场舞还灵!老章呢,陪孙女孙儿玩游戏看电视写写画画,乐不可支。退休一年多,因工作难脱手,单位回聘,加之忙于民间文化活动、外面应酬,他天天早出晚归,竟比“上班族”还忙。“疏远”了孙辈,两个小家伙冲爷爷瞪眼睛呢!天伦之乐缺了一只“角”,老章有时若有所失。这回在家躲疫情,他得以整天与一对小宝贝黏在一起,说是要好好表现,把平时缺的那只“角”补上去!论会说话,还得数老两口子的儿子:“今年这个‘年’,倒是原汁原味的,一大家子在一起,自己动手,丰衣足食,好像回到了小辰光!”

宅家的日子,何尝不可以过成一道道风景!

生活不会永远风平浪静,人生免不了遭遇灾难与困境。唯有坚强勇敢,直面挑战,而又淡定从容,随遇而安,热情地拥抱生活,我们才能更好地凝聚战胜疫情的力量。阴霾过去,还将是艳阳和煦、云淡风轻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