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长江文艺》2020年第2期|东君:骑马去看山(外一篇)

来源:《长江文艺》2020年第2期 | 东君  2020年02月14日08:50

要写马,显然与父亲那张老照片有关。那天,父亲从一本布满灰尘的相册里取出一张老照片递给我,照片上的他骑着一匹矫健的白马,那架势,与眼前这位弯着腰坐在小板凳上的父亲几乎判若两人。我问父亲,你那时骑马去哪里?父亲说,去山那边看看。他也许是随口一说,但我却觉得“骑马去看山”是一件叫人神往的事。仔细看照片,马背后是一片阡陌交错的田野,田野尽头是浓烟般起伏的群山。我同时注意到了那个躲在马尾后面露出半截脑瓜的小孩。我有一种错觉,那个小孩就是我。在那个骑着竹马或木马的年龄,我就一直渴望骑上真马,去继承古代骑士的傲慢。

有一回,祖父说要带我去舅公家做客,我兴奋得不得了,因为我早就听说他家有马。就像我们这个村子早年是以撑船为业,舅公那个村子(确切地说是舅公那个家族)则是以养马为业。舅公家养着两匹马:一匹母马,还有一匹小马驹。两匹马一律浑身雪白,毛色纯净,记忆中它们仿佛凸出于地面的两堆雪。当我看到它们在草地上尥蹶子或欢快地跑动,就向舅公提出了骑马的要求,但舅公却用一碗新鲜的马奶堵住了我的嘴。马奶在碗里泛起一层厚厚的泡沫,我忍不住伸出手指,搅和了一下,然后就可以吸吮到混和着青草气息的马奶。我舔着嘴角那片泡沫的间歇,舅公已把马牵到后院。听人说,马蹄的第三趾异常坚硬,足以把一个人踢出几米开外——舅公有一回就曾被一匹种马的后蹄踢中滚到田坎里——可我宁愿冒着被马蹄踢踏的危险,也要过一回骑马的瘾。单为这,一个十来岁的小孩就懂得怎样编织种种理由赖在他家不回去。

依旧记得那个黄昏,整个村庄仿佛一盏缄默的油灯,被一张无形的嘴悄然吹熄,四下里顿时一片黑暗——在最后一缕炊烟即将飘散之前,似乎还听得轻微的“嘘”的一声。我穿过一座黑色深渊般布满暗影的院子,听到披舍后面的马厩里传来的马鸣,循声过去,看到舅公正用竹耙把草料挑到马槽里。空气中弥漫着干草温热的苦香。两匹马在幽暗的灯光中泛着白光,它只管低头咀嚼着干草料,散落的鬃毛频频抖动……我从后院的田头随手薅了一把苜蓿草,小马驹驯服地把瘦长的脸伸到我跟前,闭着眼——因为怕草芒刺疼眼睛——张口舔去了我手中几根稀疏的草叶,但随即又吐了出来。舅公提醒我说,马是不吃苜蓿草的。果然,小马驹转过头,又跟母马一道,嚼起了干草,那种咀嚼声听起来仿佛皮靴踩进雪地里发出的声响。吃完了草,母马和小马驹又先后把脑袋伸进木桶里喝麦麸水,喉咙间发出咕咚咕咚的声响。待它们吃饱喝足,舅公就用一根绳子把小马驹系到另一头,以免夜里索奶。而母马静静地站在那里,耳朵一动不动。舅公弯着腰,在那里添加草料,用作母马的夜草。马灯挂在屋檐下,他的影子看起来像另一匹老马。待他收拾妥当,我听到母马发出了鼾声。舅公说,这匹马走了一整天的路,看来是有点累了。

你今天牵着马走了一天?

是的,走了四五个村庄。

可我下午怎么听到后院响起小马驹的叫声?

母马外出卖奶,小马驹只能留在家里。

为什么不带小马驹出去?

它还小,要是带上小马驹,我这一趟小买卖算是白做了。再说,现在是大乳期,奶水正足,一年间也就指望这个时节能卖点马奶了。

这样,小马驹就没能吃上马奶了?

平常晚上回来,母马也能喂它几口奶的。不过,它现在这个时节可以吃点干草了。

那么,我今晚那一杯马奶如果不喝,就可以拿来喂小马驹了是吧?

我们每天都会留一点马奶给小马驹的。

不管怎么说,我觉得自己在无意间抢了小马驹的母乳配给,心里隐隐有些不安。母马是的确有些累了。一只飞虫停在马耳上,也是一动不动。那时我就感觉,马的耳朵睡着了,马站立着的四条腿也睡着了。

曾梦见过一匹马,也不知道是不是舅公家那匹马。它伫立于一箭之地,一动不动。在黄昏低矮的光线中,我提着马灯轻声将它呼唤。它离我是那么近,仿佛只要它跨出那道马栏就能取代我的形象。

多年后,我在村口的马路边瞥见一个老人牵着一匹年迈的白马迎面走来。马走得极慢,每走一步只落下一个蹄子的清脆声响,没有平常所听到的那种轻快的答答声。经过我家屋角,老人的脑袋从马脸旁边伸了出来,那张脸上长着一个通红鼻子,我一眼就认出是舅公。而且我发现,他的神情、步态,同那匹马竟有几分相似。跟他打招呼时,他照例要送我一瓶马奶。正是冬天,他让我进屋子把瓶子先用开水烫一下,再拿来挤奶(因为新鲜的马奶是不宜加热喝的)。这一回,舅公要进村子找我祖母,因此,他就把马系在我家的道坦里。还记得这匹马?舅公抚摸着修长的马脸说,你早些年到我家准见过它。我说,我第一次见到它的时候,它才一丁点儿大。是么?舅公说,一晃十来年都过去了。令我失望的是,眼前这匹母马老而且丑,身上还长着一块小疥癣。它低垂着头,两块肩骨上端耸起来,一副疲倦的神态。舅公走后,我就在院子里看着这匹马。它用一种怯生生的眼神看着我,耳朵转来转去,显得有些不安。在我眼里,它跟一头奶牛或绵羊并无本质上的区别(在字典里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称呼:草食役用家畜)。浑浊的马眼映现出一个头发杂乱的失业青年,他跟马一样,置身于这个世界似乎显得有些茫然。

舅公过来牵马的时候,我向他坦言:小时候族里修谱,长孙可以骑在马背上,我看了非常羡慕。现在呢?他紧接着问我,还想骑马?

我望着眼前这匹腰腹松垮的母马,摇了摇头。

生活在大西北的朋友告诉我:只有来到大草原,你才能看到真正的马。因此当我走进草原深处,我就笃定地相信:一匹骏马,已在远方等我。我称之为马的动物,仿佛就是“自由灵魂”的象征。寻找它,也就是寻找另一个流浪在外的我,一个脱身于庸常之物的我。一个人坐在椅子上与骑在马上自然是有所区分的。坐在椅子上他的血液只能集中在上半身,骑在马上的时候,血液就在全身流动了——马的血液与人的血液仿佛在奔跑中形成了一个大循环。因此,在我的想象中,真正的马必须与草原、西风、骑手以及青铜匕首连成一体。

日暮时分,一群老人和小孩在弯腰捡拾一坨坨牛粪堆,正准备点火。晚归的牧民唱着苍凉的赶马调,离我不远的地方,一位老牧民吹奏着鹰笛,风中弥漫着一个热血型民族的豪气。一位年轻的牧民指着那位吹奏鹰笛的牧民告诉我,他年轻时是这一带著名的骑手。老牧民穿着一身黑色皮袄,一根红丝穗在头上绾成一个英雄结。一缕阳光照在他手上,让人忽生敬意。老牧民与我谈到他的祖先时,从腰间拔出一把蒙古刀,据他说,这是一把祖传的好刀,刀把上是由红铜、牛角、虎骨垒叠打制成的花纹图案,呈现了一个游牧民族的古老业绩。老牧民的祖先是一个部落的首领,他率领的军队最终全部死在马背上(他还强调了一句,没有一个男人死在床上)。现在,那块流血之地已变成流奶和蜜之地。而我想知道的是,散布在这里的马匹是否也有着古代骏马的神圣血缘?当我向老牧民提起马,他更是难掩自豪之情,目光注视着远方说,我有一匹白色的骏马,由我的小儿子骑着,现在他该要回来了。于是,我就坐在草地上,静静地期待着那匹白马的出现。

一群马在灰雾中出现了,它们踩踏着枯萎的侏儒植物从远方汹涌而至,整个草原就这样滚动起来。我恍惚觉得这些马像巨大的石块从空中滚落,压迫着我的呼吸。带头的是一匹白色的骏马,马背上的牧民——这牧民的名字在这一带准是像马蹄那样不同凡响——在挥鞭吆喝,把马群赶进了栅栏。老牧民来到我身边告诉我,那名年轻牧民就是他的小儿子。随即,他过去牵来那匹带头的白马。那匹马约有十五六手之宽,显得十分高大。他问我:你敢试一下?我点头示意,老牧民便扶我上马。我的双腿夹住柔韧的马肚,轻轻挥动了一下缰绳。马依旧伫立不动。老牧民教我用两腿使劲压一下马的肋骨,马竟然只是步履沉缓地挪动几步。我骑在马上,自觉像个沮丧的马车夫。于是又灰溜溜地爬下来。

马是认主人的,老牧民说,它还知道谁是真正的骑手。

在西北草原,我没有见过传说中的野马。有人描述过蒙古草原上的最后一匹野马,我想它跟世界上的第一匹野马是一样的:没有马勒、马甲、马鞍、马镫,也没有从眼前掠过的鞭影。它们只是为奔跑而奔跑。风与自由是它的同伴。当人们懂得如何用一种叫做“活索”的长皮带套住野马的脖颈和四肢,它们从此就有了另一种称呼——“鞍马”或“辕马”。在很多马身上,一种古老的野性已随风消逝。它们几乎就像褪尽了草莽气息的顺民,走着规形矩步。现在,即便在草原上也很难觅见马的野性之美。马术表演场里迈着慢步或快步的马类似于博人一哂的小丑,它的野性在哪里?赛马场里迈着袭步的马则类似于跑车,它的嘶鸣混杂着马达的噪音,它的野性又在哪里?我说的野性,就是马之为马的自由天性。

曾问过一位北京的军旅作家,现在西北一带是否还有军马。他说,军马还是有的,但经过驯化之后从它们身上已经看不到那种原始的野性了。我在内蒙边境一座牧场见过一匹臀部烙有印记的军马,听说已经退役,不堪大用,主人习惯于称它为“牲口”。他掰开马嘴说,你瞧瞧,这牙都磨平了,老了,不中用了。时间足以把一匹烈性马磨成慢性马,它的骨架松垮了,它的血液也变冷了,不再像年轻时代那样表现出曲颈脱轭、挣脱笼头等反抗姿态,唯有眼神中那一丝衰竭的傲慢告诉我们它昔日所拥有的荣光。

也曾驱车去北疆看马。同行者里面有一位经济学家,还有一位历史学家。历史学家谈的是马如何被人驯养、马镫的发明如何改变历史进程、蒙古最后一匹野马是如何消失的,等等。而经济学家谈到了畜力的作用:在农耕时代,一匹马能胜任七八个人的工作。经济学家还告诉我们马与牛就完成等量的工作而言,牛的成本要比马高百分之多少。但他最后还是带着惋惜的口吻说:老马的价值极低,不比老牛尚可供屠宰……

转到北庭故城遗址附近,我看到了七八匹马,散落在草木间。远远望去,感觉那些飘扬的灰尘会转化成一个个古代骑士,突然跃上马背,绝尘而去。正午的阳光让我恍惚了一下。一名中年男子从树荫间走出,牵着一匹白马迎面走来。想骑马?他问道,这可是在赛马场上夺过名次的骏马。我打量了一下,它算得上是一匹大型马,胸廓深广,脑袋低垂着,牙齿之间的受衔部沾满了口沫和草屑。显然,它已超过劳役年龄,走动时老态毕现。这老态里面既包含了年迈体衰后带来的倦怠,也包含了它对主人的顺从和对游客的抵触,更多的,是一种动物性的麻木。从它身上我一点儿也感受不到马背上曾经刮过的雄风。那时候,我只能很具体地把它跟骑乘拍照收费诸如此类的事件联系起来。

想骑马?

不想骑。

为什么?

它太老了。

每每见到老马,我都会情不自禁地想到舅公。瘦小个子。一张寡苦的脸。与马朝夕相处,那张脸似乎也变成了马脸。他这辈子大部分时间就是牵着马四处游荡,偶尔还会站在树荫下,对着马哼唱一支又一支小曲。村上的人都说,他哪里是去卖马奶,分明是遛马嘛。

舅公卧病后,依旧舍不得卖掉自家的两匹马。一匹是老马,另一匹是小马驹。白天时分,他让家人把两匹马系在离卧室不远的地方,每天只要听一听两匹马嘶鸣的声音或马铃碰撞发出的丁当声,他就放心了。我和父亲去看望他时,他背后刚刚敷了药膏,侧卧床上,脊背弯曲着。那一刻,我竟想到了“老骥伏枥”这个词。舅婆说,早先时节他让一匹发情的马踢了一蹄子,在床上躺了整整一个月才出门。这一回他要是能坐起来,往后只有靠轮椅了。舅公翻过身来拍着床板说,他宁可让一身老骨烂在床上,也不愿意坐着轮椅出来丢人现眼。舅公这一番话是面朝我们说的,但分明是说给舅婆听的。他就嘴硬,舅婆说,他早年牵马出来卖马奶不是也觉着丢人现眼?后来习惯了,一天不牵马出来转一圈就受不了。再说,坐轮椅被人推着跟他当初牵着马有什么区别?也不问问马当年是不是也觉着丢人现眼?舅婆把这番话说给我们听,显然是生怕直接反驳会激怒舅公。说到马,舅公就来了劲。据他说,他的祖上是武举人,以前家中养的是那种可供骑乘的公马,平日里大都是骑马去上班或访客;到他祖父这一代,家道衰落,公马已经派不上用场了,不过,养母马卖马奶的老行当倒是传到了他手里,每天走马,好歹也可以赚点钱。舅公在弥留之际,跟我们唠叨的,不是自己的身后事,而是那两匹马如何处置的问题。我们一直照顾着他的情绪说话,但他还是发出了一阵沉重的叹息。

舅公去世后,我们全家都赶了过去。老台门斜对面的路边堆放着一张破椅、一领草席、几块床板和一堆旧兮兮的日常生活用品。有一条土狗在边上嗅嗅,就离开了。我知道,这些都是舅公的遗物,依旧俗,一个人死后,本该丢弃的都要丢弃。还有那匹小马驹,听说也已找到了买家。送葬归来之后,我看见有人一手牵着小马驹,一手抚摸着它的脸。料想他就是新主人了。至于那匹母马,听说已被舅婆赶到了后院,以免小马驹恋母,不愿离开。马绳就系在门外的一个铁环上。小马驹用不安的眼神看着走来走去的人们。边上一个小男孩想爬到马背上,可大人一把扯住了后领。这时,在一阵锣鼓声中,木主、香炉已升至中堂几案,酒席也已经在道坦里外摆开了。新主人拍拍马脑袋说,吃完这一顿饭,我们就可以上路了。

外一篇

偶尔说剑

你为什么每天都是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我在寻找一样东西。

什么东西?

一件没有重量、也没有体积、看不到、也抓不着的东西。

这件东西很重要吗?

当然很重要。

那是什么?

是几句紧要话。

这几句话有那么重要吗?

当然,是师傅当初传给我的,可我把它忘在脑后了。

你指的是那些剑法口诀?

是的,那些口诀……

如果你忘了那些口诀,就听从右手的教导吧。

这是我少年时代写在练习簿上的一段莫名其妙的对话。彼时一直浸淫于武侠小说,也曾幻想自己成为一名剑客——世上的不平事,会使我手中冷静的剑突然变得暴怒,我的剑无论架在谁的脖子上,周围的空气就会变得稀薄,他们的呼吸就会变得急促,仿佛大水就将漫过他们的脖子……被翻涌的血气提升到脑部的幻象让我如此迷恋。一次次,我提着一柄木剑率众顽童四处游荡,寻找着自己的假想敌,即便未曾碰上,内心也渗透着一种没有对手的孤独感(后来乍然读到堂吉诃德持矛挑战风车的故事,不禁为自己当年的天真举止哑然失笑)。八十年代初期,我们整个家族还保留着一种尚武传统,我也或多或少地受了几分濡染。我曾从父亲的玻璃柜中翻找出一本残破的剑谱,煞有介事地学习剑法套路,里面的四字口诀读来像古诗一样朗朗上口。因此,背诵口诀成为我每日的晨课,但我学得并非那么“得气”。有一天清晨,我醒来时手指触摸到了稀疏的唇髭。我知道自己已经长大了,不应该再沉迷于那种孩子气的举动了。那一年,父亲教会我的,不是剑术,而是如何用飞鹰牌剃刀刮胡子的技巧。此后,我竟抛掉了手中的剑鬼使神差般地迷上了诗歌,也写下了一些充满刀光剑影的诗句。再后来,我就变成了一个举止迟缓(说得更准确点是“反应迟钝”)的书呆子。眼镜架在鼻梁上,成为脸的一部分;剑挂在墙上,成为墙的一部分。一柄剑,就像卜居山林的隐者,长久地把锋芒封存于木鞘,我很长时间未曾触摸过它。那些我曾经翻阅过的剑谱、拳谱之类的也混同一沓旧课本被虫啮鼠噬不知所终。心中无剑,诚不知江湖在哪里。再后来进入单位,才恍然明白,单位就是江湖,龙争虎斗,刀光剑影,也算见识过几回。有那么一次,我发现有人在背后用小计谋中伤我,觉着自己蒙受了莫大的羞辱。但我又能怎样?也无非是在黑暗中虚构一柄剑、一道月光、一片落叶,以及停在古树边的一匹马;甚至还可以虚构一个黑衣人,他是那么猥琐,又是那么强悍……我把一柄剑抛过去,誓要与之决斗一番……在想象中,我把他打得落花流水,但我不屑于用几滴血来稀释自己的仇恨……不知有多少回,我依然跟少年时代那样,想象自己生活在一个豪侠的年代,一个冷兵器的年代:由于偶然的机缘,我跟一名异人学会了几招剑术,我的命运就此彻底改变了,以后我碰到的好像都是一些不得不用刀啊剑啊解决的事。但我也做过这样的恶梦:黑暗中有人打量着我,他的目光几乎会将我的皮肤灼伤。从走廊尽头,那人向我缓缓走来,提着一柄冰冷的剑……风吹过,听觉里的黑暗一点点凝聚……清晨醒来,发觉自己的头颅还在枕上安放着。

这世间绝少侠客,但不乏做侠客梦的人。在血气方刚的年龄,我曾渴望能得到一柄好剑。仿佛我拥有一柄好剑之后,身上就会生出几分侠气。但我有时也不免疑惑:为什么人们谈到侠客的时候,脑子里想起的便是剑,而不是刀?

事实上,自从汉代环柄铁刀出现之后,剑就自行退出制式武器序列了,其主要功能就是用于防身、表演、赏玩、捉妖、镇宅。在某些时候,它跟服饰、玉佩一样,成为一种身份的象征。刀与剑的分野由此出现:如果说刀适用于战阵格杀,代表的是一种群体的力量,那么,剑代表的是一种个体的力量。一把刀很容易湮没于众刀,但一柄剑往往因其自由、独特而获得流传于世的美名。因此,我们总能看到古代的文人们喜欢借梅花的一段雪韵与剑的一泓秋水自标高格——如果是在冬天,一张被剑映照过的脸或会显得更高冷吧。我也说不清古人为什么那么喜欢把剑悬在腰间,或斜插在背后,那是否意味着剑是他们体外延伸的腰骨或脊骨?当然,我们也可以说:他们佩剑仅仅是为了增添一点装饰性魅力。再往深里说,一个人的气质若是真的与一柄剑相合,那么,佩剑则不啻于灵魂附体——剑的灵魂附于人身的那一刻,人的灵魂也将附于剑身。

1991年,一名铸剑者从一块普通的花纹钢中看到了潜伏其中的锋刃之光,遂以铁锤与烈火将它浇铸成了一柄利剑。三年后,这柄剑从一名龙泉人那里流传到父亲手中。不知过了多久,父亲将它作为一份生日礼物赠我。当我将它从木鞘中拔出时,我期待的是这柄二十世纪末叶铸造的剑,能闪现出创世第一天的光芒——那时我便可以将屋子里的光暗齐生生地分开——但这毋宁说是一个人沉溺自我所引发的短暂幻觉。事实上,这柄剑还没开刃,看起来比镰刀还钝。我用牙膏拭去了剑背的几块锈迹,接着用机油涂抹了一遍,然后插回鞘中,就像是让一个人安安静静地回到黑暗中去。民间有这样一种说法:剑带三分煞气,命弱之人慎勿藏剑。它若伤人,不是锋刃,而是剑气。但这柄剑在我手中,好比一头驯顺的牲口,正等着主人给它赐名。我想了想,就照着一本篆书字典,在木鞘上刻了两个小篆:扶弱。对于我尚嫌单薄的身体,一柄剑无疑是一种补偿。我摩挲着剑柄,感受到一柄剑正以它的锋利荡开我身上的那一脉弱气。

我没有研究过刀剑的工艺,也不识器,偶尔也读过一些与刀剑有关的介绍文字,但仅得若干浅见。按照蒲松龄小说中一名异人的说法:甲铁所铸的剑为汗臭所蒸,只能算是剑中的下品。那么,什么样的剑方称得上好剑?中国古人有一妙喻:说是向剑刃上吹毛,其毛自断,就称得上是一口好剑。我同样欣赏日本人一个带有唯美主义色彩的说法:一柄好的日本剑撒手落下会把漂浮水面的睡莲整整齐齐地切成两瓣。日本的本阿弥家族“素以刀剑鉴赏、研磨作为家业”,这个家族曾出现过一位名叫光甫的刀剑鉴赏家,据说他的眼光比刀剑本身更锐利。当一名武土从古鞘中拔出一柄“铭文模糊、锈色斑驳的刀”时,光甫放在手中掂了掂,立即声称要以重金购买。区区一柄古刀能值几钱?但光甫却像相马士透过毛皮直见骏骨一样,以其锐利的目光铲掉古刀身上覆盖的锈迹,看到了隐而不露的锋刃——这就近于那种以“神遇而不以目视”的境界了。中国古代也有专门的“相剑者”,他们认为白色剑坚,黄色剑韧,黄白兼之方算好剑。可是“黄白兼之”这四个字里面包含了多少不足为外人道的学问?!早年见过一位酷爱收藏兵器的收藏家,也识剑。他曾不无夸示地说自己单凭嗅觉就能判别剑之优劣:好剑即使插在鞘中,也能闻到锋利的剑气,劣剑则有一股废铜烂铁的气息。他给我出示一柄开过刃的好剑。这柄剑显然是用高目数的磨刀石精磨过,刃面跟镜面一样锃亮。然而,我真正见识好剑,是在二十年后。

己亥夏日,我来到龙泉城。诗人流泉说,你来我的家乡,瓷器不能不看,剑不能不看。那天早晨,他带我拜访了唐人剑铺的一名铸剑师。彼此素昧平生,相逢说剑,不关剑术。这个年代,剑客早已消失,但铸剑师身上似乎尚存昔时的剑气。这剑气化为三言两语,也极豪爽。言罢,铸剑师忽地起立,打开匣子,拔出一柄剑。是汉剑。在我面前,剑身直立,剑尖指天花板,一缕晨光斜斜地照射过来,我便觉着自己仿佛正置身悬崖边缘,孤临深渊——那凹面的可怕的黑暗——起初是一种战栗的感觉俯冲而下,随之而来的是一种血脉的鼓荡,那一瞬间,即使从一根纤细的筋脉上也能感受到剑气的流布。这么说也许略带一点夸张,但那种我称之为“剑气”的东西,的确会让人莫名其妙地想到“积雪浮云端”或“城中增暮寒”那样的冷隽诗句。

在龙泉的几家老字号剑铺,我还曾见识过几柄生锈的古剑。很难想象,几百年前,那些土钢经过成千上万层的折叠锻打,熔铸了铁的韧性和钢的硬度之后,可以斫断数枚叠加的铜钱。这些轶事,曾一再被龙泉的铸剑师们提起。他们总是这样向我介绍:这柄剑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那柄剑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历史”这个词,能让一柄剑一下子就变得沉重起来。说,龙泉城中有山名秦溪,山南有湖名剑池,湖畔有七口呈北斗布列的古井,名七星井,此处,便是铸剑名匠欧冶子当年铸剑的地方。又说,自乾隆年十三年,一个名叫郑义生的铁匠以熔化生铁灌注熟铁的“灌钢法”煅炼出第一柄宝剑之后,剑铺就有了自己的字号,“千字号”、“万字号”、“沈广隆”剑铺相继出现,于是又有了分布于龙泉几条老街的钢铁阵列。又说,剑出龙泉,是地气使然。从同一个炉子出来的剑,有的高居庙堂,有的流落江湖,莫非又是命运使然?不管怎样,那些经历世变、见过世面的剑,终归要回到鞘中,光芒内敛,直至内部的青光也一点点销尽,就像流水在时间中远去。而且我发现,那些剑大都已将身外之物剥离:木质剑柄、丝穗、剑鞘、剑身上的铭文与花纹消失了,唯余剑身,回到赤条条的原初状态。但我透过斑驳锈迹,依稀可以看到它固有的正直品质,看到冈仓天心所说的“剑的清澈的灵魂”。

孟德斯鸠论及古罗马人的好战性格时说:自从单个对单个的战斗之风流行后,剑术就被看成是爱吵架的人才学的玩意儿了。战国时期也是一个好战的年代,比划剑术无论在朝中还是民间都曾风行一时。著名的刺客荆轲就是那个时期的人物。荆轲游历榆次,与另一名剑客盖聂探讨剑术,二人见解相左,盖聂勃然色变。为了维护剑术名家的声誉,他必须跟荆轲一决高下。那时盖聂没有立马拔剑而起,因为他的目光很快就变成了一柄锋利的剑。荆轲没有与之对视,也没吭声。为了避免一场不必要的单挑,他只能低头离开。盖聂派人去找他时,他已坐车离开了榆次,盖聂认为是自己的怒视吓跑了他。整个县城的人后来都知道:荆轲是个胆小鬼。事实上,荆轲这样的人正是田光所称许的那种怒而色不变的神勇之人,他不会在剑术上与盖聂争出个高低来,正如他不会在赌术上与鲁句践一决胜负。总之,他不会因为睚眦之怨而争于气力。这是荆轲之仁(忍)。

一个日与狗屠及高渐离饮于燕市的酒徒,看上去仿佛是胸无大志的。他把自己隐藏得很深,就像一柄利剑隐藏在一个毫不起眼的木鞘中。荆轲好战,但他很少会在剑术上与人一争高低;好赌,但他喜欢以小搏大。他知道秦王要什么,知道秦国接待外宾的仪轨,知道怎样通过秦宫的政审与安检,知道自己在秦王面前应该怎样冷静地操作行刺步骤:奉上地图,徐徐打开,直至图穷而匕首见……这是荆轲之智。一切似乎都可以按照牌理出牌,但史书告诉我们,荆轲出手那一刻,变数就出现了:秦王的袖子被他的左手抓住之后,居然可以挣脱;他奋力追击之时,秦王居然跑得比想象中还快……这个结局,荆轲或许也曾想过,但他在赴秦之前,还是毅然决然地将每一个规定动作演练过无数遍……这是荆轲之为荆轲的信义。

我们总是相信:在这个世界上,每个暴君手中都有一柄利剑,而在另一个地方,总会有一柄义人的剑等待着他。燕国的太子丹就相信这一点。他试图以一名刺客的冒险行动来终结一个王朝,只能加速燕国的灭亡;反过来说,他即便没有派荆轲去刺秦,燕国最终也要归于灭亡。而荆轲呢?早在易水饯别时就已意识到,燕国是没有一辆马车可以接他回去的。无论行刺成败,他都难免一死(而且会死得很不体面)。鲁句践以及后来的陶渊明认为荆轲刺秦王“奇功不成”的原因是剑术不精。事实上,剑术精湛与否还不是关键问题。要知道,秦王手中有一柄锐不可挡的强权之剑。他正是以这柄剑召告天下:臣服于他的人必须在他面前低头说“是”,胆敢梗着脖子说“不”的人都有丢脑袋的可能性。而荆轲偏偏就是那个敢于用手中的匕首说“不”的人。这是荆轲之勇。

一百多年后,太史公以手中之笔称颂了一柄古老匕首的业绩、一名剑客的辉煌的失败。但有两个细节,太史公有意无意地忽略掉了:一是与荆轲同行的秦舞阳究竟是怎么个死法;二是荆轲那柄投掷出去击中铜柱的匕首后来究竟落入谁的手中。从荆轲的下场我们可以推测,秦舞阳也未能幸免于难。至于那柄匕首,始终是一个颇费猜测的谜。

我们都知道,那把匕首是有来头的。它来自赵国,由铸剑名家徐夫人所铸。因此,匕首的名字就叫徐夫人匕首。徐夫人这个名字现在听来很女性化,但此人的确是一个男人,而且完全有可能是一个肌肉型男人。徐夫人匕首在当时的身份是百金,其身材并没有像剑那样修长,长相与剑相似,首形类如膳食器“匕”,它也可以用来取食,只不过,它是以血为食。与之相反,秦王佩的是一柄长剑(有学者说战国时期的长剑约有四五尺长,这是不可想象的,秦兵俑一号坑中出土的长剑最长也不过三尺),荆轲近身那一刻,秦王仓皇跳开,未及拔剑。当荆轲手持匕首环柱追杀秦王时,群臣在慌乱间高声嚷着:“王负剑!王负剑!”我读到这里,便有些犯疑,于是就这一动作,请教铸剑师译夫,他告诉我:负剑,就是把剑推到背后,如此拔剑,实在不得法。我见过秦兵马俑一号车御官的背视图,秦时官员佩剑都是斜挎腰后的。因此,正确的打开方式应该是:把斜挎腰间的剑转至身前,然后出鞘。那一刻,秦王若是负剑,等于是自速其死。我还见过河北毗卢寺壁画中的负剑小鬼图,宝剑斜插背后只是一种佩剑方式,这小鬼若是临阵出鞘显然相当困难。因此,以我推断,太史公所描述的负剑动作极有可能是想当然。反正秉笔而书的人是太史公本人,是否“负剑”,由他说了算。在《史记》中,秦王后来也确乎是“负剑,遂拔”的,而且把荆轲砍得很惨。荆轲呢?也不示弱。他在最后一刻“引匕首以掷秦王,不中,中铜柱”。从这一个“掷”字,我们不仅可以看到荆轲的神勇之处,也可以看到太史公假荆轲之手向强权所作的反抗。太史公似乎觉着这一“掷”还不够有力,于是就让荆轲索性倚靠在柱子上,把自己的笑声也一并投掷出去——这笑声同那柄匕首一样,定然是尖锐的,满含着悲愤与蔑视的。尽管行刺不成,但荆轲作为一名剑客面对强权世界所表现出来的勇气,已足够让一个不可一世的君王恐惧、羞愤,乃至沉默良久。荆轲死后,秦王也许会让那柄匕首伴随荆轲埋进土里;也许会把它挂在自己平素所能见到的地方,冷冷地瞥上一眼,暗暗地在心底里添一把怒火。我们甚至还可以猜想:这把被后人称为“徐夫人匕首”的短剑,很有可能会伴随那个蓬头散发血污游魂的荆轲出现在秦王的梦里……

有一柄剑,不为杀掉一个仇人或拯救一个好人而生,也不为征服世界或匡扶正义而生。它来到这个世界上,只是为了看到自身的一缕光芒。铸剑者的双手消失了,它在那里;藏剑的木鞘朽烂了,它在那里;一个国家消失了,它在那里。它在地球上某个隐秘的角落,它不需要被一双坚定有力的手握住,不需要被一双敏锐的眼睛发现。

一柄剑,无须与手相联就能行其独立的意志。没有人知道它在哪里,但它就在那里。这就足够了。

一个暴君深夜醒来,想到在另一个黑暗的地方有一柄剑正等待着他,那双沾过鲜血的手突然颤抖了一下。

剑,仍然在那里。一动不动。

东君,本名郑晓泉,主要从事小说创作,兼及诗与随笔。结集作品有《东瓯小史》《某年某月某先生》《子虚先生在乌有乡》《徒然先生穿过北冰洋》《立鱼》等。另著有长篇小说《浮世三记》《树巢》。曾获“第二届郁达夫小说奖”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