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十月·长篇小说》2019年第6期|小白:李庄的容量

来源:《十月·长篇小说》2019年第6期 | 小白  2020年02月10日07:54

在李庄沿河石板路上逛了一大圈,腿酸了。随便找了一家店坐下来歇歇。原来是家豆腐铺子。做豆腐是老法,所以那股豆味儿,很重,用筷子挑了一小块吃了,有点怪怪,可是加了蘸水之后,味道就不一样了。但对我们这些吃惯了精致豆腐的人来说,吃在嘴里仍觉得不习惯。

李庄名气很大,两千年古镇,岷江金沙江交汇后,长江陡然添了气势,李庄就在南岸。没来时做了一点点攻略,早知李庄到处都是古宅,连梁思成都称赞不已。旋螺殿、奎星阁、九龙石碑、百鹤窗,游客可以有一大堆打卡点,如果是建筑系学生,每天细看一幢,两个月看不完。

李庄曾是停靠在长江岸边的一叶方舟,在日军入侵的浩劫中保存了中国文脉。史语所、同济大学、营造学社,这些耳熟能详的文化史重要名词,都跟李庄有一段深厚渊源。

但是真到了李庄,却没有发现那种设计好了的“炫耀”,一切都很平淡。就是一个川南小镇,山山水水,古旧石板,木楼,稍事整饬,好像也全都是因为游客蜂拥而至,不得已造几处地方招待客人,开几家店铺让客人有地方坐,有纪念品买。仍旧是平常日子。

店家是一对老年夫妇,老太太看我不大吃,就问:“怎么不吃呢?不好吃?”

我也说不清,本来就很便宜,没有道理挑剔,说只是不习惯。

她说:“吃豆腐就吃个蘸水。”语气像是有很多抱歉。站在边上笑着看我,不肯离开。

这么朴实简单的好意,最让人难以招架。我只能推说不怎么能吃辣,把自己做成一个有几分好笑的异乡客人。

她果然笑了:“下次吃点别的。”

没有当即建议我另买,好像她是在跟个邻居做生意,不急不慌,下次再来。

李庄的好吃食物,白糕白肉,也都是那么日常。最著名长裙竹荪,炖了土鸡汤,鲜美异常,看起来却也如同平常日子偶尔隆重一下。

看了几处旧址,墙上有抗战到底的字迹,墙角有水漫的印渍,窄巷路面石板碎裂,用青砖打了补丁。小饭馆有人坐着打叶子牌,灶台就在饭桌边上。游客虽然不少,似乎也没有太多干扰到地方原有生态,至少没有把李庄改变成又一个看不到本地人本地生活的那种景点。

它的好客有一种邻里态度,好像觉得理当如此,也不用太当回事。不用特地收拾杂乱,也不用急着呈现什么,该干什么仍旧干什么。

只是大家都知道,李庄是有容量的。

1940年,日本侵略军又一次发动进攻,已抵昆明的同济大学等机构需要再一次搬迁,国民政府紧急向各地询问,希望有地方能自告奋勇,接纳安置这些避难机构。接到征询电报的地方,大多保持沉默。李庄乡绅们接到电报后,到羊街八号开了会,罗南陔、张访琴、张官周、罗伯希、宛玉亭、范伯楷、杨明武、李清泉、邓云陔,这些地方绅士一致决定,向政府发出回应电报,十六个字:

同大迁川,李庄欢迎。一切需要,地方供给。

不仅同济大学,李庄欢迎所有文化机构。这下,呼啦啦来了上万人,一住就是好几年。

而那个时候,李庄整个小镇只有三千居民。

小白,上海市作家协会专业作家。作品有随笔集《好色的哈姆雷特》《表演与偷窥》。长篇小说《租界》《局点》,中短篇小说《封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