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流浪地球》如何出奇制胜 

来源:光明网-文艺评论频道 | 何志锋  2020年01月23日09:18

改编自刘慈欣同名小说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成为2019年度华语影坛最闪亮的一匹“黑马”,一部当之无愧的现象级作品。有学者指出,该片成功地推动了国产科幻电影的发展进程,开启了国产科幻电影“元年”。那么,《流浪地球》成功的背后,有着怎样的秘诀?个人认为,成功的类型改编,是出奇制胜的关键。

《流浪地球》讲述了在太阳即将自爆的末日危机之下,人类运送整个地球逃离太阳系的故事。电影继承了原著小说的核心概念:拯救地球。电影的第一幕,就解释了危机来临的原因,“流浪地球”也因此成为最重要的故事背景和科幻概念:人们依靠核聚变技术制造发动机,推动地球飞向太空深处。看得出,导演无意于在电影中对科幻概念做过多解释,而是撷取核心内容,按照类型片模式集中精力讲好主线故事。事实证明,这种改编方式更容易被大众理解和接受。

第二幕里,电影把原著小说中与木星擦肩而过的一个小片段改编为地球将受到木星潮汐力的影响,从而引发了灾难。在大的故事背景和剧情设定下,电影在主角身上加了另外一条叙事线——儿子刘启与航天员父亲刘培强、驾驶员姥爷,以及没有血缘关系的妹妹朵朵之间的亲情。这种双线叙事策略,在改编过程中相对更好把握,此前迈克尔·贝执导的《世界末日》就是一个范例。而且,讲述亲情的合家欢主题正好契合了春节档观众的观影心理需求。

电影的另一条叙事线——儿子刘启与航天员父亲刘培强、驾驶员姥爷

以亲情线为依托,影片在结构上的处理也十分精彩。片头交代了父子关系出现裂痕的原因:父亲为了保全姥爷和儿子,不得不放弃已经病入膏肓的母亲。而父子亲情关系的转变过程,也成为叙事上的重要节点。另外,影片开头设置了韩朵朵对班干部关于希望的发言不屑一顾的场景,塑造了一个叛逆的形象;在结尾的重要救援中,韩朵朵终于领会了希望的珍贵,并用同样的一段话完成了人物形象的转变。同时,也以首尾对照的方式强化了影片关于希望的主题。

值得一提的是,导演有意识地强化了爱国主义情结,这也成为大众观影过程中的重要兴奋点。例如,当俄罗斯人吹捧百年前建造空间站的丰功伟绩时,刘培强淡定地看了看写着made in china的空间站舱门;在灭世危机来临前,唯一坚持到最后的中国救援队激励其他国家的队员继续奋战,并在中国航天员刘培强的牺牲下拯救了地球。

导演有意识地强化了爱国主义情结

技术方面,因“地木相撞”而引发的诸如地震、冰原崩塌、岩浆渗入等灾难,更容易以电影特效的形式呈现,也更能体现中国电影的技术水准。例如,废弃的城市地标建筑在广袤冰原上的崩塌,让观众叹为观止,惊呼中国电影特效技术的进步。除此,视觉呈现也可圈可点。地下城的展现布景考究、装饰精致。昏暗而混乱的地下黑市,彰显了危机下人类生存环境的窘迫——科技虽然十分发达,但生存环境反而倒退了。前半段,冰原崩塌时,大片的雪白色场景渲染了末日的凄惨和悲情氛围;后半段,“地木”即将相撞时,改造发动机过程中出现的暗黄色与木星爆炸时的暗红色呈现得十分逼真,仿佛在衬托人类文明的顽强。人类的团结,可以在一片冰霜中点出希望的火种。遗憾的是,最后一场戏中的交叉剪辑并没有营造出“最后一分钟营救”的紧张感,反而弱化了情节的重点。

对小说里的场景进行完全还原

爆炸时的暗红色呈现得十分逼真

《流浪地球》主要包含科幻和灾难两大元素,但从世界观呈现及文本结构来看,前30分钟用一定笔墨解释“流浪地球”计划,展示了北京地下城风貌及人类的生存状态,科幻元素和概念较为丰富。但30分钟之后的剧情,开启了灾难类型片的叙事模式,围绕着“地木相撞”的危机事件展开,对科幻概念的提及和运用,以及人类在极端环境下的思想变化展现得比较少。从这个角度来说,作为灾难片,它是一部兼顾故事完整度及精致特效的高水准之作;但作为科幻片,科幻元素稍显薄弱。

瑕不掩瑜。总体来看,《流浪地球》以独特的中国叙事方式,讲述了一个在科幻概念下的灾难故事,同时传递了积极向上的价值观,歌颂了温馨感人的亲情。该片在工业技术与类型结合方面的亮眼表现,正是不少国产电影所欠缺的。这种开拓创新、精益求精的态度,使其理所当然地成为一部好口碑、高票房的商业佳作,值得研究和学习。

(本文作者系暨南大学艺术学院硕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