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从3万余件捐赠作品中精选850余件展出,苏轼传世珍品亮相 中国美术馆奉上豪华艺术“年夜饭”
分享到:
来源: 北京日报 | 王广燕  2020年01月20日08:40

中国美术馆最大规模捐赠作品展览现场。本报记者 饶强摄

中国美术馆自建馆以来,在近一个甲子的岁月里,得到了众多美术家及家属、艺术机构和个人的支持和慷慨捐赠。在新春佳节来临之际,昨天,“向捐赠者致敬——中国美术馆藏捐赠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展,以大规模“晒出”捐赠作品展的方式向捐赠者致敬。苏轼、唐寅、仇英、齐白石、葛饰北斋、毕加索、大卫·霍克尼等众多艺术大师作品齐聚,为京城观众奉上一道豪华艺术“年夜饭”。

中国美术馆建馆以来,已有海内外千人次捐赠作品,每一次捐赠背后都有一个感人的故事。此次展览是中国美术馆建馆以来策划举办的最大规模捐赠作品展,是从目前已经整理出来的1200余位捐赠者捐赠的3万余件作品中,遴选出来的700余位艺术家的850余件作品。展览空间按照中国画、油画、版画、雕塑、书法与篆刻、民间美术与工艺美术、摄影、综合内容、国际捐赠9个板块展示。

本次展出的古代中国画作品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是苏轼的《潇湘竹石图卷》。这件作品是已知仅存两幅苏轼传世珍品之一,由中国著名历史学家邓拓先生捐赠,是学界公认的中国文人画典范之作。1964年,邓拓先生所藏145件古代书画珍品入藏中国美术馆,填补了中国美术馆藏品在中国绘画史上从宋代、元代至明清的空白,邓拓先生早年试图通过个人收藏重新梳理中国美术史的宏愿终于得以实现。这批捐赠品多属国之瑰宝,本次展览是邓拓捐赠作品入藏中国美术馆后的第一次全数展出。

此外,黄公望、倪瓒、吴镇、沈周、文徵明等赫赫有名的古代大家作品,也都在此次展览之列。从北宋的苏轼到元四家、明四家,再到清四僧等人的代表作,文人画的发展轨迹清晰可循,让观众可以直观地了解中国古代与近现代绘画的演进历程。

而在国际捐赠作品方面,喜多川哥麿、葛饰北斋、安腾广重、歌川国芳、凯绥·珂勒惠支、巴勃罗·毕加索、萨尔瓦多·达利等名家作品纷纷现身展览。1996年德国收藏家路德维希夫妇捐赠了89件(117幅)国际美术作品,其中就包括毕加索、大卫·霍克尼、安迪·沃霍尔、利希藤斯坦、安塞姆·基弗等艺术大家的精品力作,亦使中国美术馆真正形成了典藏欧美现代艺术史的国际性维度。

油画捐赠板块则涵盖了中国油画不同发展时期重要画家的代表作,从王悦之、潘玉良、刘海粟等人早期的油画作品,到吴作人、罗工柳、吴冠中、靳尚谊等新中国油画名家作品,是研究中国油画史不可多得的珍品。此外,版画、雕塑等其它板块的捐赠作品也均是星光熠熠,具有很高的艺术及学术价值。

展览将持续至3月28日。

访谈更多

温新阶:在生活的湖底采撷珍珠

“故乡,不是一个僵死的概念,她是涌动着生命活力的土地。因为有了人,在这片土地上生存、繁衍、创造,才让这片土地不会在人们的记忆中沉沦。”

原创推荐更多

散文 | 银钟暗哑

本文是一篇以自然感悟为主题的散文,通过一次山间漫步的细腻记录,展现了银钟花的静美与山野的永恒韵律。

诗歌 | 后来(外四首)

不知道月光和泪光 哪盏先亮

诗歌 | 高梁铺行(外一首)

人站堤岸 仰首看不到这座楼阁,唯有 置身最高层,和它一起放目 才是看见了清晖阁

散文 | 河流一样的故乡

《长江本纪》

散文 | 夏意脩然

这是一组描写乡村夏天的散文诗,也是一组寄居乡村的心灵小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