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施建伟《林语堂传》的童年叙事与林语堂的文学选择

来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20年第1期 | 赵焕亭  2020年01月19日12:07

内容提要:施建伟的《林语堂传》对传主的童年经历作了充分叙述。这种叙述主要 包括林语堂童年所处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这里的自然环境是指雄山秀水的闽南 平和县坂仔村;人文环境是指中西文化交融的家庭与中西合璧的杂色教育。传记的 这种叙述带来了重要的启示:自由快乐的童年体验促使林语堂形成了幽默、豁达、 宽容、开放的性格,这样的性格直接影响了林语堂的人生选择和人生走向。林语堂 1930 年代创办《论语》《人间世》和《宇宙风》,提倡幽默轻松的性灵文学、林语 堂选择与鲁迅迥异的人生道路等都与其经历过快乐的童年有关系。

关键词:施建伟 《林语堂传》 童年叙事

童年是指一个人从幼年到少年之间的时间段,年龄范围一般在6岁至13岁。童年对于一个人的价值在于它是陶冶性格的第一张温床。童年虽然是短暂的,但作为个体生命的开端和全部人性的最初展开,它却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记忆。相对于人生其他阶段,童年显得尤为重要,它是一个人性格形成和发展的基础。“童年经验是指一个人在童年( 包括从幼年到少年 ) 的生活经历中所获得的心理体验的总和,包括童年时的各种感受、印象、记忆、情感、知识、意志等。”1年经验决定性地 影响着作家的个性特征和创作风格。因此,透视作家童年有助于揭示文学作品的秘密。 一般的作家传记对传主童年的叙述都力求准确、详尽,这种专门叙述从细节、深度等方面远远超过了文学史叙述甚至直接弥补了文学史的不足。鉴于童年经验对于作家创作的特殊影响,传记关于作家童年的叙述对于研究传主创作、个性等都有重要的启示价值。优秀的传记不仅仅满足于对传主一生事迹的叙述和对传主个性的展示,更注重揭示传主人格的形成及发展的原因。对于传主童年的记述,往往能够揭示出传主人格的形成及一生成就的最根本、最基础的原因。杨正润在《论传记的要素》一文中说:“科学研究的实质就是探索原因和结果的关系,只有在这种关系之中, 才会显示出事物的意义。传记是关于传主的科学认知和艺术再现的统一,传主的活动及其活动的背景,只有显示出内在的联系才是有意义的。”2照杨正润的这种说法,我们可以进一步认为,那些能够揭示形成传主性格及成就 之原因的传记则更具有科学元素和人文价值。 作家的童年经验往往是其一生创作的源头活水。作家传记的重要价值之一在于它全面展示了作家童年的经历,详尽解读了作家的家族渊源、父母宗亲等,从作家的出生环境到童年伙伴,从教育环境到童年趣事,无不叙述备至。而作家的童年经历直接影响了其人生的走向、性格的形成、作品的风格等。童年经历往往以各种显性的或隐性的方式出现在其作品中,甚至会反映在其日后的行为处事上面。因此说,那些对于作家童年进行详细、客观描述的传记为我们发掘了作家人格形成的秘密,提供了诠释作家创作行为及其作品风格、作品蕴含的密码。施建伟的《林语堂传》就是这样的传记。本文主要探讨施建伟《林语堂传》所记述的传主童年经验及这种童年经验对其性格、创作的影响,也就是研究传主身上童年的人生历程、艺术熏陶、教育环境等所留下的痕迹,从而证明传记在童年叙述方面的重要作用。

一、施建伟《林语堂传》的童年叙事

回忆童年可以印证自我本体的存在,可以慰藉心灵的创伤,抚慰人生的沧桑,可以使人性返璞归真,因此,许多作家都留下了关于童年的记述,有的是以回忆录的形式,有的是以自传体小说的形式。这些记述成为作家传记 常用的材料。林语堂关于童年的作品有:《回忆童年》《八十自述》《赖柏英》等。施建伟 的《林语堂传》关于林语堂童年的描写资料多来源于此。那么该传是如何叙写林语堂的童年的呢?从传记的第一章《头角峥嵘的梦想家》 和第二章《生活在杂色的世界里》可以获得答案。传记主要从林语堂童年生长的自然环境、朦胧的初恋、中西文化交融的家庭、接受杂色的教育这四个方面来叙写的。

(一) 生长的自然环境:雄山秀水

林语堂出生于闽南平和县坂仔村,坂仔村位于西溪河谷,是群山环抱中的一块肥沃的 盆地。关于坂仔又名“铜壶”的来历以及坂仔的山水,传记做了详细的介绍。坂仔又称“铜壶”,在坂仔村附近有座“铜壶宫”,是当地林氏的族庙。对于坂仔别名“铜壶”这一说,传记专门作了详细的注释:“林语堂在许多中文著作中都说‘坂仔又名东湖’。 因为‘东湖’和‘铜壶’语音相近,林语堂久离家乡,只记住发音,而把‘铜壶’写成‘东湖’,这也是可以理解的。”3这一注释对于正确理解林语堂作品中的“东湖”是非常关键的,比如,林语堂在《四十自叙》中用一首诗描绘自己家乡:“我本龙溪村家子,环山接天 号东湖;十尖石起时入梦,为学养性全在兹。” 按传记的注释,这首诗中的“东湖”是“铜壶” 的谐音,就是坂仔,这样是符合实际的,因为 林语堂的家乡没有一个所谓的“东湖”。 对于林语堂家乡的石尖山与石起山,传记不仅仅描绘了它们的巍峨高大,而且写到了 关于石起山的一个美丽传说,称这大自然的幻术为幼年的林语堂构筑了无数神奇的梦想。对 于林语堂家乡的溪水,传记把它描绘成林语堂弟兄们幼年时嬉戏的天堂:鹅卵石、沙土、水 牛、洗衣、洗菜的妇女,构成了坂仔独有的民情图和风景画。传记认为正是这样的山水成了林语堂日后创作的不竭源泉。家乡的山水已经成为他艺术生命和思想信仰的有机组成部分。比如,林语堂儿时登上高山,俯看山下村庄里的人们像蚂蚁一样在方寸之地上移动,这情景不仅使他感受到了大自然的壮美,而且感受到了人的渺小。这自然影响到了他观察事物、体验生活的方式。传记对此给予了充分关注,认为林语堂的思想、性格、观念等很大程度上得 之于闽南坂仔秀美的山水,坂仔是林语堂艺术 生命的一个源头。

(二) 朦胧的初恋

对于林语堂来说,坂仔的山水秀美除了自然因素之外,还有心理因素,这就是他对坂仔山水的美好记忆。而这美好的记忆还与林语堂童年的一个小伙伴紧密相关,这个小伙伴就是林语堂自传小说《赖柏英》中写的赖柏英。传记在第三章《曲折的浪漫史》中写到了赖柏英的情况。当然,资料来源于小说《赖柏英》:

赖柏英的母亲是林语堂母亲的教女, 如果按照封建的辈分来排,林语堂还是她的长辈哩。可是,这一对同龄的伙伴,自幼青梅竹马,两小无猜。

林家在山谷底的西溪河畔,和半山上的“鹭巢”相距五六里的样子。村里逢集时,赖柏英下山来赶集,给林家带来新鲜的蔬菜、竹笋或者她母亲做的糕点。炎热的夏天,山上凉快。林语堂就上山去玩。赖柏英俨然以“鹭巢”的女主人自居, 拿荔枝来招待客人。

……

赖柏英喜欢赤足。她经常静悄悄地 走过草地,站在林语堂身后,猛然蒙住林语堂的眼睛,天真地问道:“谁?” “当然是你嘛!”林语堂说着,一把抓住她的手,她敏捷地挣脱开,逃走了, 他在她后面追赶……

…… 他注视着她那双飞驰着的脚——在情人眼里——这是一双举世无 双的美足!5

传记认为林语堂失恋之后,他把对赖柏英赤足的偏好移情到自己的脚上。他喜欢赤足在地毯上行走,他宣传赤足的优越性,专门写《论赤足之美》的文章。传记还认为,林语堂 在不同的场合,曾多次把家乡青山的力量夸张 到神秘化的地步,奥秘就在于:“他以乡情,乡思、乡恋为载体,寄托了刻骨铭心的初恋之情……把爱情寄托于乡情,爱情和乡情互为表里;通过对家乡山水的痴恋折射对赖柏英的思念,于是自然美和爱情美融合为一。”6传记的上述认识揭开了林语堂对家乡山水痴迷的原因。他日后走过了许多名山,但他认为都不如他家乡的山好看。原因不在山,而在人。人们思念某个地方,往往不是因为那里的景物,而是因为那里的某个人。林语堂痴迷坂仔的山,也是这样的原因。传记对林语堂初 恋故事的揭示使我们更容易进入林语堂诸多作品的堂奥。

(三) 中西文化交融的家庭

传记从林语堂的出生地——教会生活区内的一间平房写到林语堂的父亲母亲。林语堂 10 岁前就生活在礼拜堂、钟楼、牧师楼以及荷花池、兰花树、水井、菜地之间。他的父亲 林至诚既是个虔诚的基督教牧师,又是一个崇拜儒家同时又具有维新思想的人,因此,在林 家,两种文明并存。传记写道:

四书五经、圣贤经典和教会的圣经放在一起;

《鹿州全集》《声律启蒙》等线装古籍和美国传教士林乐知介绍西方文化的译著、油印的各种报纸共同占据着书架的空间;

林牧师在教堂布道时所穿的黑色长袍和牧师太太的裹脚布同存一屋;

客厅里,一面挂着一幅彩色石印的光绪皇帝像,一面挂着一幅外国人像画,画上一个年轻的西方姑娘笑盈盈地捧着一顶草帽,里面装满了新鲜的鸡蛋; 林太太的那只古色古香的针线篮里,一个中国主妇所必备的全套缝纫工具和一本美国妇女的家庭杂志常年放在一起; 外国杂志的光滑的画页被林太太利用来 存放各种不同颜色的绣花线。7

这就把林语堂幼时家庭中西合璧的特征 描述得绘声绘色,在这种家庭长大的孩子,自然不同于一般的农家孩子。

传记还写到了林语堂的父亲,林语堂的父亲一开始是一个善于经营的小贩和有耐力的挑夫,为人正直善良。他 24 岁时进入教会神学院,以后才得以做了一名牧师,他是漳州平和县坂仔礼拜堂的首任牧师。这位牧师幽默诙谐,时常在传教时讲笑话。他思想开明,热心西学,主张维新,他决心把全家所有的男孩子都送进教会学校,直到出国留学。他常常挑起油灯、口吸旱烟,津津有味地向孩子们讲述柏林大学和牛津大学的情况,介绍各国的风土人情、科技发明。他虽然没有见过真正的飞机, 却能够讲出它的构造原理、结构形状等,这一切都来自教会寄给他的那些书刊。他是个充满幻想又脚踏实地的人。从开始编织理想图案的那天起,他就顽强地奋斗不息。他忍痛变卖了在漳州的唯一祖产,凑足学费,把林语堂的大哥、三哥送到鼓浪屿的救世医院医科学校就读,把林语堂的二哥送到上海圣约翰大学学习。这 是一位了不起的父亲。

传记对林语堂母亲的记述是这样的:她是一位有八个孩子的母亲。勤劳、朴实、善良,见到烈日下汗流浃背的路人,她会请人家到家 里来歇凉。平时让农民到家来喝茶也是常事。她还能够看懂闽南语拼音的“圣经”。关于她 对林语堂的影响,传记借用林语堂自己的文章 来加以说明:“说她影响我什么,指不出来,说她影响我,又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大概就 是像春风化雨。我是在这春风化雨母爱的庇护下长成的。我长成,我成人,她衰老,她见背, 留下我在世。说没有什么,是没有什么,但是我之所以为我,是她培养出来的。你想天下无 限量的爱,是没有的,只有母爱是无限量的。这无限量的爱,一人只有一个,怎么能够遗忘?”8

总之,和睦友爱的家庭给予了林语堂快乐的童年。说到家庭,不能不提及兄弟姐妹的手足之情对林语堂心性的滋润。他终生都会记得是二姐放弃了求学的机会,让他到圣约翰大学读书,临别时二姐从身上掏出四毛钱,交代他要做一个有用的人、一个有名气的人,这话让他充满了力量。林语堂日后的成名与二姐当年的鼓励不无关系。

民主的父亲、慈善的母亲培养了林语堂弟兄们的调皮习性,也培养了他们的创造力。林语堂成了“头角峥嵘”的孩子,顽皮、恶作剧、敢想敢为,他与兄弟们轮流拉响教堂的钟声与庙里击鼓的儒生分庭抗礼。他通过认真实验,调配了一种治疗外伤的药粉,取名“好四 散”,他依照虹吸原理尝试过发明抽水机。他还梦想过长大后开一家“辩论”商店,像摆擂台似的,提出辩论命题,向人挑战或者接受挑战。他梦想成为一个世界知名的作家,写一本闻名世界的书。8 岁的他就自编了一本图文并茂的幼儿教材,首页内容是:“人自高,终必败; 持战甲,靠弓矢。而不知,他人强;他人力,千百倍。”9这本书被兄弟姐妹争相传阅。对于林语堂从小敢于梦想敢于尝试的精神,传记评论道:“1975 年4月,在国际笔会第四十届大会上,林语堂被选为国际笔会总会的副会长 , 他的长篇小说《京华烟云》也在这次大会 上被推举为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作品。当年小 梦想家不知天高地厚的梦想竟奇迹般地变成 了现实。”10林语堂童年的一些行为与 他日后的成就联系起来,准确地把握了林语堂 成名成家的早期因素。林语堂的经历印证了“从 小看大,三岁看老”这句俗谚。一个人对童年 所经历的事情会像海绵一样吸水般地接收,他 所朝夕相处的人的每一句话、每一个动作都可 能会深深地烙在其心灵深处,这一时期的梦想 往往就成为他人生的奋斗目标。所以说童年是 一个人性格形成和能力培养的关键期。这是我 们从《林语堂传》对林语堂童年的叙述中所得 到的启示。

(四) 接受杂色的教育

传记第二章《生活在杂色的世界里》主 要写了林语堂从小所接触的书籍、所受的教育 是多元化的,既有儒家文化的底色,亦有西方文化的熏陶。林语堂的家乡自古以来就是中外 交往的走廊、中外文化碰撞的交会地带。这里既有朱熹当年政绩的遗风:每家都挂竹帘子, 男女授受不亲,也有就住在林家楼上、吃牛油罐头的洋教士。林语堂的启蒙读物是四书五经、《声律启蒙》《幼学琼林》《鹿洲全集》,但对幼年林语堂精神影响最大的是传教士林乐知的著作。林乐知的英文名是 Allen,Young John,他长期从事著述、翻译和出版,主要著作有《五洲女俗通考》《中东战纪本末》《治 安新策》等。他还创办中文教会期刊《教会新报》,后改名《万国公报》。他的许多著作由住在林家的范礼文博士夫妇带来,使林语堂一 家人兴奋地畅游于异域文化的殿堂。

林父羡慕英国维多利亚后期的光荣,决心要他的儿子个个受西洋教育。林语堂是在中西文化杂糅的环境中接受教育的。正如传记所说:“看来,大红大紫,黑白分明,这只是画家调色板上的色彩,而历史的色彩,从来就是杂色的,因此,不必期望生活在杂色世界里的 人只呈现出一种色彩。”11林父本人就是一个中西合璧式的人物。传记写了这样一件事情: 1907 年,坂仔新教堂落成时,林语堂见父亲特地赶到漳州城里,取回一副朱熹手迹的对联拓本,精心装裱在教堂的新壁上。用儒家的格言来装饰宣扬基督教的讲台,这就是林至诚牧师亲手缔造的“中西合璧”。对此,传记议论道:“数十年后,林语堂以‘两脚踏东西文化’而闻名于世。其实,这中西文化融合观的始作俑者,与其说是林语堂,还不如说是他的父亲林至诚,正是:有其父必有其子。”12传记以实例说明了林语堂父亲的睿智,他不随世俗、敢于创新,这种品格自然对于林语堂后来走上中西文化兼收并蓄之路起了一定的作用。

林父为了让林语堂兄弟接受更好的教育,在林语堂10 岁的时候,就把他和他的两个哥 哥一起送到了鼓浪屿的教会小学住读。林语堂在鼓浪屿念完小学,又升入厦门的教会学校“寻源书院”读书。在鼓浪屿他看到了外国俱乐部里的舞男舞女,在厦门他看到了各色的外国人:着白衣的传教士、酗酒的外国税收和坐轿子的外国商人。他对美国校长的讨厌与对校长夫人的着迷同时存在,他学习成绩优异,考试前却故意偷考卷。真可谓杂色的世界造就了杂色的林语堂,他从来不是个循规蹈矩的孩子。林语堂日后能够走向世界,出版三四十种英文著作,被美国文化界列为“20 世纪智慧人物”之一,这与他童年时期所接受的杂色教育有很大关系。

二、童年经历促使林语堂日后提倡幽默文学

传记关于林语堂童年经历的记述启示我 们思考林语堂在1930年代前期提倡幽默与其 童年经历的关系。通过考察传记对林语堂童年经历的记述,可以看出,在社会生活环境、家 庭生活环境以及教育环境综合作用下,林语堂在童年时期基本形成了自信、刻苦、灵性、幽 默、率直的性格。比如,《林语堂传》记述了林语堂父亲幽默诙谐的性格,他最喜欢讲外国 传教士塔拉玛博士在厦门传教时的一个笑话。该笑话的内容是:塔拉玛博士在讲道时,看到 男人打盹,女人聊天儿,他就幽默地说“诸位姐妹如果说话的声音不这么大,这边的弟兄们 可以睡得安稳一点儿了”。喜欢讲笑话,特别是喜欢收集笑话资料的人,一般来说,他自身 也比较幽默。传记对林语堂父亲幽默、快乐的性格多有记述。

林语堂从小所培养的机智诙谐、广博烂漫与其父亲非常相像。了解这些,对于我们理 解林语堂成年后的一些行为大有帮助。比如,他移居海外后用英文写的苏东坡传就命名为: The Gay Genius:Life of SW Tung-P'o(《快乐天才:苏东坡》)。再如,他在 1930 年代倡导小品文,提倡幽默、性灵,提倡既有味又有益的作品。为此,他先后创办了《论语》《人间世》和《宇宙风》杂志。幽默文学在我国异 军突起虽然有着特定的时代原因,但与林语堂 本人的性格也有莫大关系。

1932 年 9 月,林语堂与潘光旦、邵洵美、 章克标等发起创办的半月刊《论语》问世,这份以“幽默闲适”和“性灵嬉笑”为特点的刊物倍受欢迎,每期发行量很快达到三四万册。 继《论语》之后,林语堂于1934 年4月又创办了《人间世》半月刊,主要刊登“闲适”“性灵”的小品文。在刊载于《人间世》第十四期、题名为《关于本刊》的文章中,林语堂明确提出了《人间世》的办刊宗旨就是“提倡小品文 笔调,即娓语式笔调,亦曰个人笔调,闲适笔调,即西洋之 Familiar Style,而范围却非如古之所谓小品。要点在扩充此娓语笔调之用途,使谈情说理叙事纪实皆足以当之。其目标仍是使人‘开卷有益,掩卷有味’八个大字”。13这是对《论语》办刊风格的承接,是林语堂“性灵文学观”的继续发展。1935 年 9 月,林语堂又创办《宇宙风》。林语堂在《宇宙风》第1期(1935年9月16日)中的《孤崖一枝花》一文中写道:“想宇宙万类,应时生灭,然必尽其性。花树开花,乃花之性,率性之谓道,有人看见与否,皆与花无涉。故置花热闹场中花亦开,使生万山丛里花亦开,甚至使生于孤崖顶上,无人过问花亦开。香为兰之性,有蝴蝶过香亦传,无蝴蝶过香亦传,皆率其本性,有欲罢不能之势。”14这实际上相当于《宇宙风》的发刊词,它说明了林语堂办刊的率性而为,就像花树开花一样,应时而开,必尽其性。这种观念 不仅使我们想起传记对他童年和众弟兄一起与打鼓的儒生唱对台戏的故事——

那是 1907 年前后,坂仔的基督教堂竣工后,教堂前的钟楼上挂着一只美国人捐赠的大钟。每逢做礼拜,洪亮的钟声不断传递 着异域文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冲击波,这冲击波惊醒了、同时也激怒了沉睡中的坂仔传统社会。1908 年前后,由一个落第的儒生牵头,用募捐集资的方法,在教堂的同一条街上,修建了一座庙。一个礼拜天,教堂像往常那样鸣钟。忽然,从庙里传出一阵打鼓声,打鼓的儒生说:“耶稣叮当佛隆隆。”决心要用鼓声来压倒钟声。林语堂弟兄自然站在教会一边,拼命地拉绳打钟。……在儒生眼里,这场“钟鼓之争”有着深不可测的意义,而在林家兄弟眼里,这不过是一场有趣的游戏。15这是传记所记述的林语堂童年经历的一件事情。

成年后的林语堂办刊的行为很有些类似童年在教堂打钟的游戏性质,这里面或许有意 气之争,但并无深刻的敌意。林语堂对于自己喜欢做的事情,他都愿意去尝试一下,从不克 制自己的天性。

三、迥异的性格是林语堂与鲁迅分道扬镳的重要原因

传记关于林语堂童年经历的记述也启示我们思考林语堂与鲁迅最终分手的个人性格方面的原因所在。林语堂与鲁迅迥异的性格来自他们各自不同的童年经历。自由、快乐的童 年经验促使林语堂形成了豁达、宽容的性格;祖父科场案、父亲病逝、族人欺辱的童年经历导致鲁迅形成孤傲、倔强、不宽恕的性格。不同的性格影响了各自的文学选择和人生走向。

林语堂在《无花蔷薇》一文中说:“杂志,也可有花,也可有刺,但单叫人看刺是不行的。 虽然肆口谩骂,也可助其一时销路,而且人类何以有此坏根性,喜欢看旁人刺伤,使我不可解,但是普通人刺看完之后,也要看看所开之花怎样?到底世上看花人多,看刺人少,所以有刺无花之刊物终必灭亡。”16这一段话其实也表明了他办刊的宗旨,反对杂文,提倡幽默,反对攻击,提倡和平。这又使我们想起他童年所接受的基督教教义,想起他那乐观的父亲和善良的母亲以及他那相亲相爱的二姐。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如何可以像鲁迅那样 长期致力于杂文写作呢?尽管他亲笔画过《鲁迅先生痛打落水狗图》,还写了《打狗释疑》《讨狗檄文》以及《泛论赤化与丧家之狗》等与鲁迅相呼应的革命性文章。但那主要是时代和历史语境造成的。林语堂的性格在本质上与鲁迅是不同的,了解林语堂的家庭和出身,有助于理解他为什么会与鲁迅从并肩作战到走向反目。道不同不相为谋是最根本的,至于有人认为是两人之间的误会导致了争吵,那是没看到问题的实质,真正相互理解的人之间没有那么多的误会。林语堂的“闲适”“幽默”,大概是鲁迅学不来也不屑于学习的。鲁迅的“投枪”“匕首”大概是林语堂很不能理解的。

林语堂深受西方人道主义影响,他身上有一种博爱、宽容的品格。同时,他又深受父 亲林至诚乐观、自信性格的影响,做事情绝不会违背自己的本能:“我可以每日行卅里,或 随意停止,因为我素来喜欢顺从自己的本能,所谓任意而行;尤喜自行决定什么是善良,什么是美,什么不是。我喜欢自己所发现的好东西,而不愿意人家指出来的。”17因此,他对于自己与鲁迅的疏离是很坦然的:“鲁迅与我相得者二次,疏离者二次,其即其离,皆出自然,非吾与鲁迅有轾轩于其间也。吾始终敬鲁迅;鲁迅顾我,我喜其相知,鲁迅弃我,我亦无悔。大凡以所见相左相同,而为离合之迹,绝无私人意气存焉……《人世间》出,左派不谅吾之文学见解,吾亦不愿牺牲吾之见解以阿附初闻鸦叫自为得道之左派,鲁迅不乐,我亦无可如何。鲁迅诚老而愈辣,而吾则向慕儒家之明性达理,鲁迅党见愈深,我愈不知党见为何物,宜其刺刺不相入也。然吾私心终以长辈事之,至于小人之捕风捉影挑拨离间,早已置之度外矣。”18林语堂这段话很有些冷静超远看人事的味道,明确了自己与鲁迅观念上的根本不同,一个追求儒家明性达理的人与一个坚持斗争哲学的人最终是要分道扬镳的。今天看来,就林语堂和鲁迅二人对于中国、对于世界文化的贡献来说,各有千秋,我们不能随意褒贬。鲁迅“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忧国忧民的情 怀是林语堂不能企及的,林语堂的作品也不仅仅是“为了笑笑而笑笑”的寻开心,林语堂对中西文化交流的贡献是鲁迅所不能代替的。当年二人关于小品文的论争,孰对孰错,很难定夺,只能说他们各自选择了适合自己干预生活的方式。

很有意味的是,鲁迅最后对林语堂的评价是:“辜鸿铭先生赞小脚;郑孝胥先生讲王道;林语堂先生谈性灵。”19他把林语堂与前清遗老和伪满大臣相提并论,大概觉得林语堂很无聊,很浅薄。而林语堂对鲁迅之死的评价是:“然鲁迅亦有一副大心肠。狗头煮熟,饮酒烂醉,鲁迅乃独坐灯下而兴叹。此一叹也,无以名之。无名火发,无名叹兴,乃叹天地,叹圣贤,叹豪杰,叹司阍,叹佣 妇,叹书贾,叹果商,叹黠者、狡者、愚者、拙者、直谅者、乡愚者;叹生人、熟人、雅人、俗人、尴尬人、盘缠人、累赘人、无生趣人、 死不开交人,叹穷鬼、饿鬼、色鬼、谗鬼、牵钻鬼、串熟鬼、邋遢鬼、白蒙鬼、摸索鬼、 豆腐羹饭鬼、青胖大头鬼。于是鲁迅复饮,俄而额筋浮胀,睚眦欲裂,须发尽竖;灵感至, 筋更浮,眦更裂,须更竖,乃磨砚濡毫,呵的一声狂笑,复持宝剑,以刺世人。火发不已, 叹兴不已,于是鲁迅肠伤,胃伤,肝伤,肺伤,血管伤,而鲁迅不起,呜呼,鲁迅以是不起。”20从中可以看出,林语堂认为鲁迅是气死的,刺人伤己。全段排比的写法,使读者感到稍微有些揶揄的味道,大概林语堂觉得鲁迅的死很不值得,很为鲁迅惋惜。从鲁迅与林语堂彼此的评价,我们更可以感到二人哲学观、人生观的根本差异。各自的选择都出于本性难移,无所谓对与错。我们所能做的是既要正视二人的差异,也要正视二人曾有的友谊。至于那种随意修改他们在厦门时期合影照的做法,是不足取的。不管结果怎样,一个诗意型的文学家,与一个战士型的思想家,他们曾经是挚友,历史就是如此复杂。

林语堂本人对于自己童年体验的钟情是这样叙述的:“在造成今日的我之各种感力 中,要以我在童年和家庭所身受者为最大。我对于人生、文学与平民的观念,皆在此时期得受最深刻的感力。究而言之,一个人一生出发时所需要的,除了康健的身体和灵敏的感觉之外,只是一个快乐的孩童时期——充满家庭的爱情和美丽的自然环境便够了。”21《林语堂传》对于林语堂童年所感受到的家庭之爱和自然环境之美作了详细的描述,从这些具体的描述中,我们可以获得解读林语堂行为的密码,从而正确理解林语堂一生的取舍。这就是该传记童年叙事的重要启示价值。

注释:

1 童庆炳:《作家的童年经验及其对创作的影响》,《文学评论》1993 年第 4 期。

2 杨正润:《论传记的要素》,《江苏社会科学》 2002 年第 6 期。

3 5 6 7 8 9 10 11 12 15 施建伟:《林语堂传》,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 1999 年版,第 2、50、55、6、 11、19、19-20、23、28、16-17 页。

4 今天有多种资料已经证明林语堂的初恋少女不叫 赖柏英,而叫赖桂英,是赖柏英的姐姐。

13 林语堂主编《关于人间世》,《林语堂全集》(第 17 卷),德华出版社 1982 年版,第 228 页。

14 林语堂:《林语堂散文选集》,纪秀荣编,百花文艺出版社 2009 年版,第 254 页。

16 林语堂:《无花蔷薇》,《无所不谈》,陕西师 范大学出版社 2008 年版,第 17 页。

17 林语堂:《林语堂自传》,工爻、谢绮霞等译, 群言出版社 2010 年版,第 29 页。

18 20 林语堂:《鲁迅之死》,《林语堂文选(下)》, 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1990 年版,第 4、5 页。

19 鲁迅:《“天生蛮性”》,《鲁迅大全集》(第 9 卷),李新宇、周海婴主编,长江文艺出版社 2011 年版,第 133 页。

21 林语堂:《林语堂自述》,李辉编,大象出版社 2005 年版,第 3 页。

[作者单位:平顶山学院文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