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观话剧《林则徐》:“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中华风骨

来源:中国文艺评论网 | 王芳  2020年01月16日11:39

编者按:

文章起笔于话剧《林则徐》,以“公无渡河”的典故,结合编剧郭启宏此前话剧《李白》《杜甫》,深入思考认为,“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是支撑中华文脉的风骨。

文章层次清楚,详略得当,说理透彻,中心突出。

文章遣词用典,恰到好处,文笔流畅,一气呵成,有一定的思想深度。

话剧《林则徐》海报

2009年12月14日始,由郭启宏编剧、王筱頔导演的话剧《林则徐》在国家大剧院首演8天。

2019年是著名编剧郭启宏的丰收年,有《杜甫》《林则徐》等多部大戏投排。无疑,《林则徐》这部由国家大剧院和广州话剧艺术中心共同策划的收官之作是重头戏。

这部戏以林则徐(濮存昕饰)虎门销烟这一历史事件为轴,前溯后延,讲述林则徐人生中最精彩也是与中国历史命运休戚相关的一段。上半场,从道光帝看到林则徐那振聋发聩的奏折开始,“则不用多久,数十年后,中原既无可以御敌之兵,国库且无可以充饷之银,能无股栗?”由此而氤氲了一丝悲剧气氛,也由此开启了虎门销烟的序幕。下半场,从林则徐与妻子郑淑卿的分别开始,到王鼎尸谏再到林则徐流放伊犁,无不渗透着一个王朝颓败的气息,以及“三千年未有之变局”中国家和人民的命运走向。上半场激荡风云,如导演所说是讲述那个时间节点上的民族尊严;下半场开启睁眼看世界的曙光,也确实如主演濮存昕所说:林则徐因为失败而激发出的思想撑起了全剧下半场。

话剧《林则徐》剧照:官员吸食鸦片,朝堂震动

林则徐那一句“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当得起千古名句。但我认为如果还以此句作文章,此剧便没有了新意,实际上,郭启宏的主旨也不是这句,而是落脚在一个飘渺的却又是深奥的、久远的却又是鲜活的、简单的却又是意味深长的“公无渡河”。

“公无渡河”即《箜篌引》,是汉乐府《相和歌辞》之一,据崔豹《古今注》记载:一天早晨,汉朝乐浪郡朝鲜县津卒霍里子高去撑船摆渡,望见一个披散白发的疯癫人提着葫芦奔走,眼看那人要冲进急流中了,他的妻子追在后面呼喊着不让他渡河,却已赶不及,疯癫人终究被河水淹死了。那位女子拨弹箜篌,唱《公无渡河》,歌曰:“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其声凄怆,曲终亦投河而死。子高回到家,把那歌声向妻子丽玉作了描绘。丽玉也甚为悲伤,于是弹拨箜篌把歌声写了下来,听到的人莫不吞声落泪。丽玉又把这个曲子传给邻居女儿丽容,其名即《箜篌引》。

林则徐的妻子郑淑卿(徐帆饰)是吟唱着《箜篌引》出场的,《箜篌引》即“公无渡河”,她每次出场都会唱起,且不说我们现在的吟唱是不是旧时《琴操》所记载的调子,编剧所给出的,是用剧中人的口启发观众的神思。也只有与林则徐生死相依、相濡以沫的妻,才更能理解林则徐的思路和去舍存留,由她来吟,她有切肤之痛,我们便有心头隐痛。

在此剧里,林则徐就是汉朝典故里那疯癫人,郑淑卿就是那疯癫人的妻。郑淑卿是进士门第,依然选择嫁与家境不甚好的林则徐为妻。林则徐则未娶妾室,只对郑淑卿一人。两人恩爱甚笃,确实有弹箜篌女子生死相随之志。

“公无渡河,公竟渡河!堕河而死,其奈公何!”廖廖16个字,看起来平常,却不是寻常文思。“公无渡河”是劝诫,不能渡河啊!“公竟渡河”是质疑,怎么就超越生死去渡河?“堕河而死”是结局,悲剧还是发生了,“其奈公何”是追思,你怎么就渡河了?你为什么渡河?16个字,提出伟大的哲思,究竟为什么呢?这样明知不可为而为之?有人给出答案,是强大的信念。

历史由汉而魏晋,到了伟大的唐朝,这个沐锦绣而有霞光的王朝有个伟大的诗人李白,绣口一吐,便有一首《公无渡河》:

黄河而来决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旁人不惜妻止之,公无渡河苦渡之……

山河汤汤,这个伟大的诗人发出的浩叹比汉乐府更有激荡的力量!

我们都知道,编剧郭启宏曾在28年前写出话剧《李白》,并由北京人艺搬上舞台。《李白》即取材于李白入了李璘幕府,后被长流夜郎又遇赦的一段。李白在得知遇赦时,在朝辞白帝彩云间时,愤、怒、怨、叹、悲,由此长啸一句“公无渡河”,是有可能的。尽管话剧中并无这一段,可我想,那时,“公无渡河”便有可能种植在郭启宏心里了。

再想今年8月由北京人艺上演、郭启宏编剧的话剧《杜甫》,杜甫本可委身朝廷或权贵,却又不能丢掉士人风骨,于是只能“茅屋为秋风所破”。

这样梳理下来,我感觉,《林则徐》的戏眼在“公无渡河”。编剧是在他的剧作中,或者说他擅长并熟悉的文人系列中,触摸到一种形而上的东西。他把它拎出来,隐约地埋入戏剧中,成为一种精神的存在,一种名叫“公无渡河”的精神,一种从春秋时期便激荡在中国士人中的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精神,一种可以支撑中华文脉的风骨。

全剧便围绕“公无渡河”展开故事。林则徐上疏道光帝痛陈鸦片之危害,是心知绝境,想以己力救之;他虎门销烟是想以威力震慑诸夷,树我国威;他编写《四洲志》,又托同为“宣南诗社”的同僚魏源撰写《海国图志》,他在鸦片战争后开始睁眼看世界;他流放伊犁,在新疆留下了林公井林公车,为民造福;他不计个人得失,是心有众生,是苟利国家生死以。

这就像蝴蝶效应,没有虎门销烟,就没有第一次鸦片战争,就没有王鼎尸谏,也就没有林则徐流放伊犁时的坚强,也就不会有《海国图志》……历史一环扣一环,林则徐成为那个节点上至关重要的人物。

每一步,林则徐都在与旧势力对抗,举步维艰,还有粉身之虞。他面对的甚至不是道光帝,而是一种新的政治制度即将诞生前的黑暗,因此他的命运是悲怆的。在这样悲剧的命运之轮下,他和懂他的妻子郑淑卿告别的一场戏就分外让人动情。妻说:“少穆,回乡吧,福州的山水正向我们招手,就在我们蜗居的陋室,哪怕箪食瓢饮,待等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我给你铺纸溶墨,你就尽情地挥洒,一副副的对联,装饰我们的生活,这才是最大的快乐。”而那快乐在社会变革面前不堪一击。其奈公何!

即使是恩师王鼎为保林则徐尸谏朝廷,那也是“公无渡河”“公竟渡河”!

这一精神或者说风骨,浩荡了几千年,即使有暗哑有低落,却从未缺失,这才有了我们中华民族的顽强挺立。而这一点,对于我们这个处于巨变时期的时代,尤其重要。

此剧的二度创作与原剧本相比,是有很大出入的:去掉了原本的第二第三场,也就去掉了之所以虎门销烟的故事过渡和因缘,让现在的呈现显得平板,就象平铺直叙的文章;去掉了谪戌伊犁后的故事,让此剧发展到后面,缺了支撑;尤其让我遗憾的是,删掉了阿芙蓉(鸦片的化身,郭启宏将之拟人化,让她像魂灵一样穿梭,与人物交谈,也串联情节)这个更国际化、更有魔幻主义的角色,这种抽离处理,让艺术之魅减了两分。

当然,由于时长限制,是要删减的。这又引出一个问题,二度创作与剧本主旨是否契合?“公无渡河”的精神是否得到最饱满的呈现?

国家大剧院的制作自然是精良的,声光电运用自然,让舞台呈现出魅、媚和美,但也引出另一个话题,即今后我们的戏剧走向是以最大程度运用技术手段获人关注,还是应更关注戏剧内容本身,而减少技术手段的运用?

在万古长夜中,哪怕就是一盏微弱的光芒,也会让你身不由己地追随这光明,至死方休。也许这是林则徐的意义,也是话剧《林则徐》《李白》《杜甫》的意义。

评论作者:王芳,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映像》杂志副主编

摄影:邢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