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纪录片:回望·现实·融合

来源:文艺报 | 魏天达 张雅欣  2020年01月15日16:11

纵观2019年纪录片,无论是致敬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我们走在大路上》、献礼片《变化中的中国:生活因你而火热》、庆祝澳门回归20年的《澳门二十年》,还是以科学纪录片视角出发的《手术两百年》;无论是画面精美的《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还是网络热捧的《原声中国》,都在接合的文化碰撞中迸发出新的火花。有学者研究认为,大众文化是一个“非接合——接合”的过程。可以说,2019年是中国纪录片文化主动与世界文化接合的一年, 是现实主义视域下真实性同诗性接合的一年,也是纪录片文化和互联网文化深度接合的一年。

在世界故事中回望中国

过去,国产纪录片比较偏重对自身题材的挖掘,其国际传播也是从“我”到“他”的单线传播,缺少对他者题材的关注,更较少意识到从“他”向“我”的回望过程。从2019年的优秀纪录片作品中我们可以发现,一方面纪录片继续紧跟国家和时代的主旋律,另一方面更加注重国际合作和国际传播。这一年,中国纪录片从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转向让世界认同中国转变,开始了与世界文化的深度接合。

首先,纪录片不仅继续发挥着讲述中国故事、弘扬时代主旋律的重要作用,也不断地传播着中国声音,在外交领域崭露头角。作为国家级媒体,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推出的纪录片站在国家层面,用恢弘的故事完成对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献礼,弘扬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我们走在大路上》把新中国成立以来70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取得的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作为主线,歌唱祖国、礼赞时代。作品展现了大量珍贵且吸引观众的历史素材,深入反映共和国一路走来的感人故事和重要事件,倾情呈现亿万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不懈奋斗谱写的壮丽史诗。《澳门二十年》拍摄历时一年,全景式展现了澳门回归祖国20年来,具有澳门特色的“一国两制”成功实践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和未来的良好前景。

在西方国家发布虚假涉疆言论、干涉我国内政时,中国环球电视网连续播出了两部以新疆反恐为主题的纪录片《中国新疆反恐前沿》和《幕后黑手—“东伊运”与新疆暴恐》,不仅在国际上引起反响,还成为外交部新闻发言人华春莹回击外国记者的有力论据。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报道,两部纪录片播出后一些阿拉伯国家的政府官员、学者、媒体人纷纷发声,支持中国在新疆的反恐政策,驳斥西方媒体对新疆的不实言论。中国纪录片已经开始助力我国的外交事业,在国际舞台上一展风采。

除了国家媒体外,也有一些优秀的国产纪录片从其他角度体现着中国影响力。陈晓卿团队拍摄的《风味原产地·潮汕》已被全球颇富影响力的流媒体平台Netflix买断,同时在全球190个国家同时上线。中国餐桌文化也在挑逗着全球观众的味蕾。

其次,2019年的国产纪录片呈现了对全球性话题的关注,展现着世界故事的中国表达。以《手术两百年》《被点亮的星球》《稻米之路》《生命之盐》《我们的动物邻居》等为代表的纪录片,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角度,向世界讲述中国人和全人类的共同故事,展现了中国纪录片人的世界情怀。这些纪录片的共通之处在于,它们都是在中国众多题材中寻找人类共享价值的素材,将自我表达隐藏在共同表达之中,从他者中回望,体现了中国纪录片与世界观众的对话和互动。

《手术两百年》是国内首部全景展现人类与疾病抗争的科学纪录片。摄制组历时3年,走访12个国家,70多家医院、医学院、博物馆,采访了50多位国际顶级专家。这部将科技的变革和人类的光辉展现在观众面前的纪录片不仅广受好评,也是一部将自我表达和共同表达结合的影片。例如,片中讲述了来自中国的刘鸿章医生为尼泊尔癌症患者雅达治病的故事。当雅达真诚地说出“所有医生都不愿为我做手术,只有刘医生对我特别好,我特别高兴”时,一个负责任的中国医生形象便留在了观众们的心中。

优酷和国家地理联合出品的纪录片《被点亮的星球》更是从宇宙视角出发,带我们穿越了6大洲、45个国家和195个地区,用一个个生命奇迹的故事,唤起观众对全人类共享家园命运的深刻认识,激发出维护生态平衡、尊重自然环境、共筑地球未来的美好情怀。

腾讯出品的《明天之前》是一部从个人角度讨论整个人类族群共同面临的科技、社会、人文问题的纪录片。影片中曾宝仪和拍摄团队到访了近20个国家,拍摄了自我是否应该拥有退出生命的权利、机器人能否进入家庭成为人类的伴侣、正在逐渐到来的人类永生科技、不同群体的人类该如何相处等四个关乎每个人未来的命题。在片中,曾宝仪与准备执行安乐死的104岁的澳大利亚科学家大卫·古道尔的拥抱一度成为西方各大媒体的头条,被媒体称为“代表整个世界拥抱他”。

纪录片《我们的动物邻居》则以城市里的野生动物为主要观照对象,启发人们的环境保护意识,思考更为合理的城市发展之路,为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贡献中国智慧。

一则则关于人类共同命运的恢弘故事呼之欲出。从“向世界解释中国”发展到“向世界解释世界”的转变,体现的是中国纪录片人的文化自信。中国纪录片正在关切着人类共同的命运、接合着世界文化,从多元差异中讲述着全球性的同一主题。

在现实题材中发掘诗意

纵观2019年的优秀纪录电影,从讲述普通人物故事的《四个春天》,到展现少数民族原生态乐曲的《原声中国》,现实题材纪录片和普通人物的故事越来越受到欢迎。延续了2018年现实题材重磅回归的趋势,2019年涌现了很多现实题材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不仅关注人间疾苦,更善于捕捉人物的情感关联性,用克制的写实风格描绘平凡人物的内心世界,用理性的声音观照社会,体现了现实主义纪录片诗性和真实性的统一。

由2018年大热的《生活万岁》和《极地》的原班团队制作的纪录片《原声中国》仍然延续了对现实题材和平凡人物的关注。本片讲述了民族歌声中的故事,这些未经粉饰、从未登上过舞台的歌声与歌手,却在生活的大舞台上唱出了歌声与生活的关系,让我们思考关于生活的意义。

由张景导演的《寻找手艺2》在4年后以一部72分钟的网络电影的形式再次回归。这部被导演戏称为“失败”的纪录片,曾用一个个手艺人的普通故事感动过许多观众。而这一次的《寻找手艺2》更像是一个“寻人启事”。与第一部的《寻找手艺》结合在一起,观众会发现,大多数手艺人的生活并没有因为一部影片的广为关注而变得更好:山东做土陶工艺的刘新文忘记了曾经去拍摄过的张景;藏区佛像铸造师土旦一如往昔,捐赠佛像不收寺庙一分钱;被网友戏称为手艺“当场失传”的胡大拜尔地老人已经因车祸去世,他的手艺真的彻底失传了……通过《寻找手艺1》和《寻找手艺2》两部纪录片的对比,让我们更直观地感受到人间冷暖,也让我们体会到纪录片独有的能够记录时间的魅力。

2019年1月上映的纪录电影《四个春天》也展现了导演个体经验和记忆。该片以导演的真实家庭生活为背景,讲述了整个家庭20年来的变化。15岁离家的导演在异乡漂泊多年,而在为数不多的回乡的时间里,用一个家人的身份记录了父母生活中的日常。没有过分描写家庭中的变故,而是在父母的普通家庭故事中,描绘了一幅温馨的生活画卷,在普通的现实生活中挖掘出诗意。

值得一提的是,在现实题材纪录片叙事手法的影响下,今年一些宏大叙事的文献纪录片也开始在叙事中注重情感的表达。湖南卫视播出的文献纪录片《国歌》,在叙事上的重要特点就是采用平视的视角,用历史人物的个性代替单纯的赞颂、用历史事件的细节代替说教。作为《义勇军进行曲》的词作者,田汉先生的故事在片中有着十分重要的地位,但《国歌》并没有一味用华丽的辞藻对田汉进行歌颂。在一名伟大的爱国者之前,田汉是一位忠诚的挚友,这位坚强的汉子在得知聂耳去世时悲痛地流下眼泪,写出了“一系金陵五月更,故交零落几吞声”的诗句;他还是一位慈爱的父亲,给儿子田申上战场前的寄语是“莫负平生志,田家父子兵”。影片通过对历史细节的触摸,准确地找到了普通大众和英雄人物的契合点,也展现了创作者“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的艺术情怀。

在深度融合中创新形式

媒介融合研究学者亨利·詹金斯认为,融合代表着一种范式的转换,这种转换表现在,以前是媒体独有的内容,现在是内容横跨多媒体渠道流动,各种传播体系的互相依赖日益加深,自上而下的公司媒体和自下而上的参与文化之间的关系也更为复杂。2019年的互联网纪录片注重跨国合作、跨界合作、台网合作的同时,努力与互联网文化接合,并在融合和对话中创新了很多纪录片新范式。

如果说网生纪录片在2018年是充分拥抱互联网,那么2019年则是深入接合互联网文化并创造互联网文化的一年。2019年各大视频网站纪录片观看用户数量不断突破,仅在B站活跃的纪录片观众人数就已经超过了6500万人。人数和产业增长的同时,与2018年相比互联网纪录片一方面在不断通过国际合作寻求高水平制作,另一方面也通过纪录片不断和互联网文化的接合以获取更多用户。

网络纪录片在题材上与用户兴趣高度贴合,继续推出优质续作。从2019年纪录片的百度指数上看,关注纪录片的主要人群集中在35岁以下的年轻群体,占比超过70%,其中20-29岁的群体占比接近50%。这与2019年腾讯视频年度指数报告中纪录片观看群体的人群画像基本吻合。根据腾讯视频指数,2019年具有本科学历的人群超过了50%。可见纪录片越来越受到高学历年轻人群的喜爱。从这些人群的兴趣分布看,他们关注的主要内容集中在旅游美食、书籍阅读、教育、医疗健康、影视音乐、游戏动漫。区别于电视纪录片的“老少皆宜”,2019年各大互联网平台推出的高分纪录片与网络纪录片人群用户的兴趣分布高度重合。

在2019年高分纪录片的榜单里,我们可以看到《但是还有书籍》这种满足互联网用户对读书爱好的作品,体现了纪录片用户在知识、审美方面的需求;有《十一书》《石榴花开》这样将主流价值观情感化表达的弘扬主旋律纪录片;有《都在酒里》《早餐中国》《丹程》这类关于美食和旅行的纪录片;也有《他乡的童年》这样探讨跨文化教育的纪录片。互联网纪录片题材的集中,既是市场资本的预判和选择,也是互联网受众的选择。

2019年互联网平台参与制作的纪录片的另一个特点是高分续作频出。综合考察豆瓣和Figure的高分榜单,可以发现2019年评分较高的纪录片作品有相当一部分都是上一年度优秀纪录片的续作。《水果传(第二季)》《人生一串(第二季)》《早餐中国(第二季)》等作品纷纷上榜,延续了第一季的优质水准。

其次,在表达方式上注重融合互联网文化,纪录片故事的讲述者从幕后走向台前已经成为流行趋势。区别于以往专业播音员的配音,演员或其他名人跨界配音已成为2019年纪录片的流行趋势。《原声中国》中张涵予的声音为影片增加了厚重的质感;《被点亮的星球》中,万茜和郎朗作为“星球讲述人”向观众讲述地球的故事;《生命之盐》中周一围为解说词赋予了丰富感情……这些观众在观看影片之前就早已熟知的名人,使得观众天然对纪录片产生了亲近感,弱化了解说词枯燥、缺少交流的不足,为纪录片增色不少。而诸如《丹程》《明天之前》《寻找手艺2》等纪录片更是让故事的讲述人走到镜头前,让观众随着讲述者的历程去体会故事的变化。

在形式上,许多互联网纪录片纷纷采用不同的模式进行“跨界”,尝试更符合互联网的表达方式。由哔哩哔哩出品的纪录片《但是还有书籍》就是一个典型例证,在解说词方面,该片采用了较为网络化的语言表达。诸如“豆瓣秃顶会会长”等网络化的词句频出,胡歌的配音也为该片增色不少。此外,在片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一些动漫元素。例如在讲述小说家朱越的故事时,影片首先给我们展现的是一个动漫版的朱越的形象,让人在忍俊不禁中产生对人物的好奇。尽管采用了诸多互联网用户喜欢的元素,但该片的幽默感恰到好处,并常常能提供给观众知识和深入的思考,让人们在碎片的信息海洋中感受到读书的魅力。

由腾讯视频出品的《风云战国之列国》创造性地将纪录片和电视剧融合在一起,两个看似相悖的创作方向,跨界融合成了一部评分超过8分的作品。该片以战国七雄和国家命运为线索,通过实景还原历史,邀请海一天、于荣光、王劲松等演员,力求通过表演还原真实的历史,可以说是一次大胆的尝试。但这种新形式在广受好评的同时也遭到一些质疑,例如有网友质疑影片对文献考察的不严谨、作为视频资料的“电视剧”代入感不强、情节有些拖沓等。

与前面两部作品相比,《历史那些事第二季》则做了更加大胆的突破和尝试。该片采用拼贴的方式,将纪录片和搞笑剧、热门广告、综艺节目等众多形式杂糅在一起,形成了一部具有实验性质的纪录片。

当然,2019年国产纪录片蓬勃发展的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进一步探讨的问题。从题材上看,过于集中拍摄美食和旅游纪录片可能有碍于内容创新,也不利于纪录片用户的增长。在形式上看,纪录片与互联网文化的接合只是赢得观众的第一步,请名人配音也只能吸引一时的热度;有些纪录片过于追求所谓的“网感”和娱乐性,甚至画蛇添足,丧失了纪录片应有的品质;还有些纪录片空有精美的画面,却少有动人的故事,最终流于形式。在制作上,过于依赖聘请国外导演可能会丧失国产纪录片的独立性。在传播上,如何主动以世界倡议者的姿态、设置纪录片的全球主题仍然任重道远。

总之,2019年的国产纪录片传统特色鲜明、受众年轻化趋势明显、媒介平台壁垒逐步被打破、国际合作持续深入,现实题材受到欢迎。从他者中回望中国、于现实中看见诗性、在融合中不断成长,中国纪录片正在以更富特色的积累与全新姿态,拥抱21世纪下一个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