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人民文学》2019年12期|杨文丰:澳门莲花地

来源:《人民文学》2019年12期 | 杨文丰  2019年12月26日07:39

杨文丰:农业气象学专业学士。二级教授,文学创作一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南粤优秀教师,任教于广东省科技干部学院。

倡行“形神和谐,启智启美”的散文观,引入自然生态、科学思维求真启智审美视角创作的系列“自然笔记”风格自成一家。

已出版生态散文集《自然笔记》《蝴蝶为什么这样美》《自然书》和《病盆景》等。散文被选入《新中国70年文学丛书 • 散文卷》《中外生态文学作品选》和高中《语文》《大学语文》等大、中学教材十余种,并被选用于中、高考语文试卷。部分作品被译为英、日、蒙文。

曾获老舍散文奖、冰心散文奖、在场主义散文奖、丝路散文奖、全国优秀科普作品奖和《散文选刊》年度华文最佳散文奖等。

既不容卑污,亦和美包容,乃莲的大德。

——手记

澳门被誉为“莲花地”,源自清人张甄陶著《论澳门形势状》,是张甄陶读华官所绘的澳门图时,惊喜发现澳门的地理形貌恰似“莲花地”。今天你拉近卫星地图俯视,同样可见澳门,像极了莲花:莲根长在珠海前山,那条经珠江水挟泥沙堆积宛若脐带般崛起的长长沙堤,则像莲茎,将内陆和莲芯澳门骨肉相连,那大小十字门、氹仔、九星洋、多星山和马骝洲,无疑就是莲花瓣。

澳门几日,你和团友镜海观澜,穿行大街小巷,深感“莲花地”许多街巷地名,都缀“莲”字:莲花路、莲花街、莲径巷、莲花园形地、莲花海滨大马路、莲径围、莲花径,还有荷花围……那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旗、区徽上,更是有“莲”。随处可观可感的莲,教你惊喜、沉思。

那天午后,无风,威而酷的太阳,晒人如蒸桑拿。大家刚走进驻澳部队营外的树荫,你便惊喜地发现坡下,是莲叶连绵的大片湿地。

大家也发现了,都惊喜着,鱼贯而下坡。

你凭栏细看,看后才知道这水域面积竟达百余亩的莲湖,除了湖心蓝幽幽地倒映天光,余皆为莲的世界,水柔柔阔阔远远连绵的一朵朵绿,你拥我靠的……你刚感觉清凉,就听得身旁的团友说:“这澳门,寸土寸金的,居然舍得让这么一大片湿地,来种莲花!”

你很有同感,突见一团团湿漉漉的人工雾从莲间喷出。

你突然想明白这是个什么所在,就转过身来,却见莲湖岸上静立着一排翠绿安静的葡式小别墅,一问,竟还是澳门城区世界文化遗产的一部分——“龙环葡韵”!导游告诉你,“龙环葡韵湿地”已属澳门八景之一,还入选了“中国十大湿地”。

你随喜而赞叹,却想这么个好景致,倘若雨天,坐在葡式别墅廊下,看雨中朦胧的莲,或者在晴日,湖畔凭栏,品赏荷叶的清凉、自在和洁美,可真是人生至乐也!

自然是精神的象征。

——爱默生

离开葡式建筑后,大家沿莲湖畔小草挤满石缝的路径,北行,转了个小弯,你眼前突然一亮,原来出现了更为阔大的莲花世界,一朵朵盛开得难见边际的莲互相簇拥着,于炎阳下,似在团体祝福什么,你明白:进入澳门“莲花节”主展场了。

你很久以来都期盼欣赏到连绵无边的莲,你认为唯阔大无垠的莲,方能极致地展示莲的形神大美!

黄昏,回到下榻的宾馆,你急忙翻开澳门慈善学校赠阅的《民政资讯》,果见上载:

澳门回归祖国后,每年六月都要举行荷花节。今年作为“第三十三届全国荷花展览暨第十九届澳门荷花节”,澳门各个地方请来了包括国内各省、市的荷花数万盆,荷花主展场设在龙环葡韵,以五千盆莲花构筑“大唐盛世”主题风情画……

对于我们中国人,“莲花地”之说无疑大有深意,会教人联想起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虽然《爱莲说》只道及莲“出淤泥而不染”,并未说及出污泥,更未说出污水和污气,其实想想就明白,莲叶一出水面,面对的,仍是不很洁净的空气社会。

何况,水之下的污泥,那经由工业革命激荡的传统污泥,已嵌入化学异质和细菌,成分复杂,已是问题污泥,污泥里的水乃内涵丰腴的“肉质水”。

——这些都表明,莲欲成就高洁,并不易。要出污,必须有大包容之心,那包容方式,还得有“自生式”、“自觉式”和“屈辱式”……

也是一个下午,大家来到了妈阁庙。妈阁庙,原称妈祖阁,别称天后庙,面朝大海,背山沿崖筑就逾五百年,是澳门最古久的庙宇,也是澳门最著名的名胜古迹之一。

相传五百多年前有位福建商人,乘船航澳门,中途遭遇恶风骇浪,幸得妈祖显灵相救,转危为安,商人赚得大钱后,遂出资建起这座庙。

那天一样烈日似火,陆海之上空气奇稳,闷热异常,你攀上山门,入庙,迎面的石壁上,多是数代官员和墨客骚人见证沧桑的摩崖石刻,石阶和曲径相连,古树与花木错杂,奇石沉稳古朴庄严,颇有园林的典雅幽静。

你突然想起妈阁庙属道教,本该称“观”,可庙里却既供奉天后妈祖,也供奉佛教的观音菩萨,而更让你惊觉的,是山门前那片临海的不平之地——古码头,竟就是葡人首次“进入”中国的“登岸”点。一念及此,你不禁想起闻一多先生的《七子之歌·澳门》:

你可知妈港不是我真姓?

我离开你的襁褓太久了,母亲!

但是他们掳去的是我的肉体,

你依然保管我内心的灵魂。

那三百年来梦寐不忘的生母啊!

请叫儿的乳名,

叫我一声“澳门”!

母亲!我要回来,母亲!

原来,给澳门烙上殖民印记的“妈港”,其出处,就在这妈阁庙前假菩提树巨大的广场上。

那是一五五三年,葡人将船停泊于妈阁庙前,自言献皇帝的贡品遭海水打湿,请求上岸晒干,得允后问这是什么地方,岸上的福建人不懂葡语,以为是问庙名,便操福建话答“妈阁”,葡人即以谐音“马港”称呼澳门。

“马港”,从此被澳门屈辱“包容”。

如果说妈阁庙见证了葡人殖民澳门,从澳门鸦片首次进入中国的历史,那么,澳门的莲峰庙则是林则徐禁烟威震夷酋之地!

说不清是否巧合,莲峰庙也冠一“莲”字。

进入莲峰庙前,天转微凉,还飘起了雨雾,远远地,你就望见了香火的鼎盛。

一八三九年九月三日,钦差林则徐得密告,将有大量的鸦片要从澳门进入中国内地。当时的澳门,虽已被葡人所占,但清政府尚存某些主权,林公就是在这座莲峰庙里,以凛然气度威震庙宇,对澳葡当局进行了严正的训谕:英人义律必须从这里驱逐;鸦片烟必须悉数查禁;葡人不得与鸦片贩子相互勾结;澳葡当局必须配合中国方面的行动!

复习着这段历史,你踏进庙门,迎面供奉的还是雍容华贵的妈祖,里殿供奉的是观音菩萨,左侧殿则供着关帝,右侧的仁寿殿内奉祀神农始祖,观音殿后的文昌殿则供奉苍颉和金花娘娘及痘母娘娘——妇婴的保护神。

妈阁庙和莲峰庙,供奉的竟然都不止一种“神”!

天,飘起了细雨,你不想马上走出庙门,而走近一池莲花,心想:每年夏日,这池莲花必定盛开吧,香远益清,而妈阁庙和莲峰庙多元文化宽容并包,会给世人哪些启迪呢?

并非只是为了寻找答案,我们现在的目光,仍继续投向莲。

那天在龙环葡韵观湖莲,你曾想起植物学家对莲的说法,有所悟,即与友人道:打在莲叶上的聚雨或露水,只能凝为圆润的玉珠,各蹲一席之地,平和相处。

莲有规则,亦有立场。

天气奇热,当时你还俯身伸手去抚摸莲叶,莲叶清凉、柔和,颇有水绿弹性,得弹性,就颇得中国古圣先哲推崇的柔软。

你看普天下的莲全都力顶一片柔软,如天穹下微颤的绿盘,以接纳、开放的姿态,上接高远空茫。

这莲的柔软里,有容纳万物的“柔软心”。

莲叶田田,连绵得有多辽阔,静气就有多辽阔,团结就有多辽阔——谁见过莲们相互侵吞、倾轧,似藤类植物那般彼此绞杀?

那莲花柔软柔韧,即使花苞期,也呈包容之姿态。

莲,既自立又共荣,求深入齐发展,永远是那么润泽干净、自在淡定。莲也自珍自重,即便走到生命尽头,也不脱叶,枯了就改朝水土缩闭低垂,感恩水土的养殖。

莲更是现世唯一属花、果(藕)、种子(莲子)共于一体的植物,是孕育、希望和成功的共同体,与我佛“法身、报身、应身”“三身”同驻的理念,可谓天然相通。

莲中有佛,佛在莲上。

只要还有生命,莲就葆有出污的净绿,这是善心恒在的慈悲色,生命大度包容、自尊自爱、自适的“通行色”!

今天,澳门的莲,已委实成为“双莲”:既是地理和植物学意义上的“实莲”,亦是“虚莲”,乃精神的雕像,精神的象征,其精神文化基因,已广植“莲花地”!

这一切,都属必然,因莲本非俗物,佛典上说佛祖释迦牟尼甫一降生就屹立莲叶上,觉悟成道后,更是步步莲花。莲佛互生,觉悟尘寰,出离污染之愿,从佛诞之日,已天授神予。

而澳门的“莲”,不是也上升到宗教的高度了吗?

至少,就我接触的澳门人的精神庙宇而言,“莲”,已然成为其崇尚膜拜的“神”。

澳门几日,我们天天接触的澳门文友就有几位,都崇“莲”拜“莲”,且让人感觉澳门人对事业执着平稳扎实推进的品格,心怀家国有容乃大不高调不张扬的情怀,彰显清洁热情助人不重私财善良慷慨的气度……

由于鸦片战争的爆发,清政府的腐败孱弱,外患内忧,葡人便趁火打劫,武力扩张与文化渗透并施,以种种手段,对澳门居民强行收取地租、商税、人头税和不动产税,其间中葡虽未发生大规模的流血战争,但也爆发过包括华人沈志亮成功刺杀澳门总督亚马喇在内的一次次抵抗,最终,澳门还是一步步沦为殖民地,华人丧失澳门主人的地位。

史实表明,葡人经过碰壁,已然明白,欲长期殖民澳门,还得讲究策略,需适当尊重中国文化,注重推崇中国人可以接受的元素。

这从耸立在新口岸人工岛的澳门观音像,可得到印证。

穿过宋玉公园,你就能看到的这座总高度三十二米的观音像,造型简洁流畅,其设计师是葡人建筑师、雕塑家李洁莲。

谁一看,都明白这尊观音像与中国内地庙宇供奉的观音容貌相去甚远:戴一袭全无装饰的头巾,背向大海,背对西方,双目微开俯视脚下的土地,那容貌,却是玛丽亚的,尽管脚踩莲花宝座。

你不知道澳门人觉得这座观音像美不美,你只明白,这座观音像,今天所体现的,实属“莲花地”对历史、对不同文明的包容。

类似情况,在澳门的地标式建筑大三巴上,也能看到。

你们走近大三巴那天,正是澳门入夏以来最热的一天,赤日似火,一点也不留情地舔炙着光裸的大三巴,它似乎并不怕炎热,依旧静立。它奠基于一六○二年。站在这教堂牌坊的正立面下,你仰头上望,既可见到文艺复兴时期流行的对称,也可见到较为随意的建筑组合,混带前巴洛克时期矫饰主义和耶稣会的特点,蕴含宗教意蕴的浮雕栩栩如生,历史的真实与神话的虚构交融,也算是东西方文化艺术融合的结晶。

突然,你眼随导游导引,竟看见在大三巴的第三层,赫赫然居然有两列浮雕式中国汉字:“念死者无为罪,鬼是诱人为恶”!全然是中式庙宇楹联的形式。

这不就是萄人殖民澳门时期宗教建筑的代表吗?可谓极富象征意义。中西文化元素在上面,表面看真是既各自尊重,又各有表达,似乎很显得协调,这不完全属建筑艺术了!

显然,这真和殖民末期的澳门观音像如出一辙,可视作是葡人被“莲”“教化”之“作为”吧……

澳门回归祖国后,静气祥和,繁荣兴旺,个中原因方方面面,但你觉得,这至少与澳门人善于如莲般出污,消解曾经的屈辱有关。

爱莲、崇莲乃至嗜莲,自在而包容,这在今天的澳门,难道仅是文化现象吗?即便在山间小食店,也有中葡式餐饮,新郎新娘刚从牧师主婚的教堂出来,不久就中式锦袄现身于中式酒店的喜宴,拜天地、拜父母、夫妻对拜。

那天黄昏,在路环岛,大家从名声远扬的安德鲁蛋挞饼店经过,香港女团友眼尖,最先发现饼店并购了一大盒请众人品尝。看着掌中的蛋挞,外酥里嫩,焦黄的蛋茸,窝在小盘子似的薄酥饼托内,真有些舍不得进口,还想:这小盘子似的酥皮,不也似莲叶吗?而蛋挞,整个儿不就也像成熟的莲蓬吗?

而今,在“莲花地”,莲,不但已是大自然的代表,且其静美、祥和与兴盛,已表征着澳门人对物质和精神的双重呵护。

澳门回归母亲怀抱的翌年,澳门龙环葡韵那一带,突遭全球最危险物种之一——“薇甘菊”的入侵,澳门人立即行动起来,毫不留情将薇甘菊斩草除根,还很快将五片水域连成绿汪汪的大湖,湖中植入睡莲、畦畔莎草、风车草、三白草等水生植物,当然种植得最多的,还是其膜拜的植物——莲。

在科学被奉为人类社会真正大神的今天,澳门人仍能秉承万物有灵的民族根性,仍似敬畏神明般敬畏莲,真可谓“得天独厚”、臻入人生的大智慧境界也!

如今,中国人只要踏上“莲花地”,就必能感受到澳门人与祖国那份“子与母”般的深情,必能感受到本是同根生、血浓于水的情怀。

这一切,与澳门面朝大海,与澳门人心中拥有中华文化的自豪感,与澳门人念根爱根的归属感,与澳门人推进“多元文化共生体”的襟怀,均有内在联系。

来到澳门,许多人都会去综艺馆前,看那尊中央政府赠予澳门、一九九九年十二月二十日澳门喜归祖国时揭幕的大型雕塑——“盛世莲花”!

这尊盛世莲花亦称金莲花,高六米,最大直径三点六米,青铜铸造,贴金,红色花岗岩叠合的基座形如莲叶,意寓澳门三岛。

——谁能说金莲花,不是莲花大世界的最高代表呢?不是在象征、祝福“莲花地”的祥和与繁荣呢?

看着金莲花,你陷入了沉思:并不是任何一个地域、任何一个城市,都能产生出精神膜拜物的,因为精神膜拜物客观上表征着一个地域、一座城市的精神美质和高度。

澳门人天授神予尊莲崇莲,膜拜精神辉光四射的“莲”,不但客观上认同,而且将“莲”推上了膜拜的精神高度,如此和美的抉择,与澳门的地理人文秉性,真是契合得天衣无缝。这是最高的,更是唯一的、幸运的、幸福的抉择。何况莲还有异常给力的阔大圆润善于光合作用的叶,还有深深下扎的根,良性的能量生成供给系统,在“自然与人”生态大系统里,总能相适相融和美一体。

而在你看来,人与自然(莲)的关系,和美才是至为理想的。说人与自然的最佳关系是“天人合一”,不如说“天人和美”更能精准表达自然与人的最美好关系。

莲=荷=和

久久地仰望着金莲花,你油然幻生出阔大而奇妙的想象:在这片神奇的“莲花地”,正有无数物质和精神谐和的莲花,去污、包容、奋进和祥和的莲花,一朵接一朵,宛如连绵涌动的五色祥云,正簇拥着、烘托着这朵世界上最大的、最结实的莲花……

今天,回看我们的地球村,依然算一个乱世,各种文化冲突、各种利益争斗,风波常生,波诡云谲,可在实行“一国两制”的粤港澳大湾区南端的澳门,却繁华而宽松。澳门,正日益成为这个星球上最祥和、最独特、其乐融融的“多元文化共生体”的典范!

澳门“莲花地”,正迎来世界越来越多的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