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从人民中来 到人民中去 ——《我的塑料花男友们》创作谈

来源:文艺报 | 月斜影清  2019年12月25日09:22

我算是网络小说较早的从业者之一。2007年,我的第一本小说《凤城飞帅》获得新浪原创大赛大奖;2008年1月,《拐个皇帝回现代》成为新浪原创上架的第一本书,后来改编网络剧,成为2014年同时段热播网络剧第一名。网络文学,从某种意义上说改变了我的命运,所以,我非常热爱这个行业。

十余年间,穿越、宫斗、玄幻、仙侠、总裁、女强等等热门题材从极度的兴盛到饱和,一时间,大家都在寻思转型。现实题材的转型,便是在这种背景下应运而生。驾驭现实题材其实是有难度的,而要把现实题材写好,更是难上加难的一件事情。

我的姐姐是一名乡村教师,她告诉我,学校的留守儿童比例很大,这是一个特别需要关注和关爱的群体,并给我讲了许多相关的故事。有一次她问我:你能以“留守儿童”为背景写一本小说吗?当时,我摇头,因为我并不擅长这种类型,而且怀疑读者对这种类型不会感兴趣。

后来,我每次回老家都要去当地的中小学看看,发现许多情况出乎我的想象:比如,乡村中小学生中的留守儿童比例非常高,而留守女童的比例又高于男童;又比如,重男轻女的思想在当下的农村普遍存在,如果家里有两个孩子,那么父母往往选择把男孩子带去打工的地方读书(只能选择一个的情况下);再比如,农村彩礼高也是现状,受害者其实并不仅仅局限于男性,许多女性更是直接的受害者,媒婆们的目光甚至已经盯着十五六岁的中学生,以高额彩礼引诱她们的父母,让许多女孩子早早退学,能坚持上高中的都已经越来越少了;此外,还有一批“女德”分子沉渣泛起,以各种早已被扫进垃圾堆里的陈旧观念误导女性,甚至再次宣扬“女子无才便是德”……

上述种种,是生活在大城市里的人们很难想象的。如何真实地展现这个群体的生存状态,引起社会对她们的普遍关注?于是,有了《我的塑料花男友们》这本书。

客观地说,要从以前擅长的穿越、宫斗、仙侠等古代题材中顺利转型,并不那么容易。一来缺乏生活经验和生活阅历,二来缺乏对现实生活的深刻认识。我们每天被影视动漫以及各种泛娱乐包围,众人乐于围观的都是明星、网红们的高奢浮华生活,至于弱势群体,谁会对他们感兴趣呢?许多平台也反应,现实题材类作品往往点击率低、读者群体小,很难出成绩。

在写《我的塑料花男友们》之前,我先到各大平台上阅读了许多现实题材作品,发现了一个问题:许多现实题材作品之所以读者少,要么是故事弱化成了报告文学,失去了小说的吸引力;要么回到了老套的叙事方式,也就是板着脸说教或者诉苦,读者当然不会感兴趣了。

身为网络作家,我们面对的读者基本上都是在网络环境下成长起来的年轻人,他们对“网感”(网络语境)的要求特别强烈,甚至许多乡村中小学生都有手机,有自己的抖音账号,他们对动漫以及各种小视频的兴趣超乎寻常……全民网络时代,早就在不知不觉中彻底普及了。也就是说,并非读者不喜欢现实题材,而是现实题材必须迎合他们的阅读习惯。

了解这些情况之后,我决定换一个思路,以更具网感的方式来讲述故事。《我的塑料花男友们》从标题到故事到主角的人设,都遵循了网络化阅读习惯。文中的女主年子,是一个具有透视异能的都市女孩,她能“鉴渣”——从别人的眼睛里看到他(她)第三者的倒影。最初,年子只想利用这个“金手指”鉴别自己的男友卫微言对自己是否忠诚,后来,通过大学同学柏芸芸了解到大批留守儿童的现状,便打算转而用这个“金手指”来帮助这个弱势群体。

柏芸芸是一个出生在重男轻女家庭的典型“扶弟魔”,但是,柏芸芸又不是一般的扶弟魔,因为受过高等教育,知道分界线在哪里,愿意尽力帮助原生家庭,但不能无底线。

年子和柏芸芸几次走访乡村小学,发现留守儿童中又以留守女童的处境最为艰难。比如文中的女童秀秀,她只有8岁,却被独自留守在家,不但生活困难,还随时面临各种危险,而她的弟弟则可以被父母带到打工的大城市,在当地接受教育。当有外界援助的机会时,她的父母也总是优先选择弟弟,因为儿子才是自己人,女儿总要嫁出去,对一个家庭的价值不那么大。

至此,广大乡村重男轻女的根源就很明显了:父母是以子女的实用性来决定家庭资源的倾斜程度。可以说,中国的男性自从出生的那天起,便可以凭借性别优势轻易得到许多东西:家庭资源的巨大倾斜、在社会上生存相对容易。而女孩子尤其是乡村的女孩,则往往沦为家庭的垫脚石。

要解决这个几千年的大难题,光靠说教其实没用。奥地利一个关爱女孩协会曾经有一个非常著名的提问:如果一个家庭有一双儿女,但只有一笔教育经费,你投给谁?他们的答案是:投给女孩。为啥?答案是:因为教育了一个男孩,你只教育了一个个体。而教育了一个女孩,你就教育了一个家庭,教育了一个民族,教育了一个国家。

这句话便是本文的核心思想。女孩受教育以及受教育的程度,对于一个民族的整体素质提升是极其重要的。尤其放眼看看世界更会明白:但凡发达国家,基本上都是女性也能受到良好教育的国家,四只手打拼总是胜过两只手,如果倡导“女子无才便是德”,那就是自废武功,先去掉了一半的劳动力,于国于家都是很不利的。

扶贫先扶智,民智不开,光援助一点物质或者金钱,作用其实不大。年子企望从教育上改变女童以及她们的家长们的思想。否则,女童们长大了,也会延续这种可怕的思想,让她们的女儿继续成为下一代牺牲品。为此,年子和一帮志同道合的朋友,不仅从物质上向留守儿童提供帮助,更积极帮他们引入大城市的优质网络教学资源,通过远程教学,让乡村的教育质量大大提升,更让乡村的孩子们明白大城市的孩子是如何学习如何努力的——大城市的孩子也不光是在吃喝玩乐,事实上,他们学习的压力也是很大的。

教育的资源平等,是教育平等很重要的一个步骤。如果落后区域都能引入这种教学,我认为对国民教育的整体提高大有裨益。而且现实生活中,也有一些学校已经做出了可供参考的成功案例:比如成都七中“利用互联网+”的现代科技,将成都七中的语文、数学、英语等主要科目的教学内容直接引进远端学校课堂,让远端学校的学生和老师一起通过教室的大屏幕,直观形象地实时分享优质教育资源和教学内容。小说来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文中年子等人设法为乡村中小学提供“远程视频教学”,就是取材于这个故事。

在关注留守儿童这条路上,年子和她的朋友柏芸芸是不孤单的,比如,有暗中援手的卫微言,有热血青年赵理想和方胖子……一帮年轻人,为了改变乡村孩子的命运,做了大量的努力,也有了文中许多精彩的故事。

文中还有一对籍籍无名的老夫妻:退休教师老杨夫妻。这也是根据一个真实故事改编的。退休教师老杨利用自己的退休金在当地建立了一个“留守儿童课外作业辅导教室”,让无人辅导的孩子都去他家里做作业,甚至提供免费饭食,也因此,把老两口都“吃穷了”……

不要忽略普通人的小善,小善汇聚,甚至可以改变一群人的命运。终于有了稳定受教育机会的女童秀秀和她的同学们、自身命运得到改变的柏芸芸、以及文中“女德”(腐朽)代表们的彻底倒下……文以载道,小说创作也不例外,总要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给人们一点希望和鼓舞。如果通过小说创作,可以表达某些理念,引起一部分读者的共鸣,那么,对作家本人来说,当深感欣慰。

《我的塑料花男友们》中,还融入了很明显的地域文化因素。我本人是四川人,定居在成都,所以对成都特别熟悉。成都本身就是一个著名的网红城市,可以说是一个具有“网感”的典型代表。本文正是以成都为背景,描写了成都以及四川省各地的风土人情、生活习惯、饮食构成等等,加入地域背景有个好处:那就是描写自己熟悉的生活场景时,写起来会更加得心应手、更有代入感。

事实证明,哪怕写同样的一个故事,你只要换一种表达方式,符合读者的阅读习惯,那么,读者也是会买账的。《我的塑料花男友们》刚刚发布,就登上了火星小说网(我签约的网站)女频类第一名,连载期间,无论是销量还是月票,都在排行榜第一名、。这本书还荣获中国作家协会2018年网络小说上榜作品、四川省2018年十大影响力作品,并售出影视版权。

其实,如何把现实题材和“网感”有机结合,许多严肃媒体已经给出了成功案例:他们在官微上一反昔日的古板,熟练地“卖萌”、用“网络语境”和粉丝无障碍沟通,并顺利赢得了海量的粉丝。这也提醒我们,在创作的时候,一定不要因循守旧,哪怕是同样的题材,完全可以采取“旧瓶装新酒”的形式,跟上时代的潮流。

综合来看,现在整个网络文学都处于转型期,如何成功转型,也是许多作者必须要面对的问题。但无论如何,扎根现实生活创作更好的作品,从人民中来到人民中去,才是一个作家的本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