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爱国热忱 赤子情怀

来源: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   | 魏青    2019年12月20日14:59

“在我的意象里,总觉澳门像一串糖葫芦,处于顶端的澳门半岛下面,串连着氹仔、路环两个岛。但从观光直升机上俯瞰澳门,却形似‘变形金刚’。三座跨海大桥以及连环状的环岛公路,将其铆固成一个顿挫有致、气势磅礴的整体,灵活而营运能力极强,且游刃有余……”

读到上面这一段,不禁为作家蒋子龙对澳门形胜的概括赞叹不已。我去过澳门,也曾透过飞机舷窗俯瞰澳门,却不能凝练如斯、形象如斯地状绘出我心中的澳门。作家从不同角度描绘的澳门,让去过的人感到形象,让没去过的人萌生想象。就好比“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澳门的美,不仅在她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更在很多作家的笔下。

《“我心中的澳门”——全球华人看澳门》(百花文艺出版社)汇集了蒋子龙、陈启文、阎纯德、曾坤、郑梓敬、梅仲明、叶周等多位华人作家、学者抒写澳门的32篇精彩散文,把澳门的神秘与神奇,栩栩如生、淋漓尽致地呈现出来——它的沧桑历史,它的脉脉温情,它作为现代城市的品格和性情,涉及到了澳门的方方面面,历史、文化、经济、风俗等等。这部文集入选“2019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可以被看作是了解澳门、理解澳门的一个窗口,对于那些即将与澳门相遇的人来说,它是一份不可或缺的导读,对于那些与澳门有过一面或是几面之缘的人来说,它是一次令人愉悦的重逢,而对那些情根深种,特别是在那里生活过或生活着的人来说,它无疑就是一曲百转千回、荡气回肠的老歌了。

从作家的笔下,我们会发现:澳门虽小,但却是一个奇妙的地方:平淡与诗意、苍老与新奇并存并容。一面是从容、曼妙的幽静,是舒缓、深长的呼吸,一面是数世纪沐风栉雨刻下的沧桑。20年来兼收并蓄造就的淡定,成就了澳门独特的魅力。

在本书中,作者们讲述了从最初的反抗到升起第一面五星红旗,“七子”之首回到母亲怀抱的历程,那中间及以后种种值得记忆的故事,桩桩件件承载着澳门人的爱国热忱、赤子情怀。

20年来,本着“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原则,澳门稳步发展,浓郁的文化特色和包容胸怀始终没有变,成长为了世界级的旅游城市,更加富庶,也更加富于活力,这不能不说也是一种“沧海”化为“桑田”。

通过这本散文集,我们也能了解到今日澳门人是怎样一个群体:做事低调,不张扬。“温良恭俭让”是大多数澳门人的品质。澳门人的生活张弛有度,因而总是气定神闲的,尤其善于用心感受种种细碎的幸福。每一个踏上这块土地的人,都会被澳门人的这种生活气息感染,被他们的节奏同化,变得恬淡、优游起来。从香港作家郑梓敬《我心中的澳门》及阎纯德的《澳门命运交响》等文章可看出,回归祖国以后,在保持经济繁荣的同时,澳门成长为一个充满生机的和谐宜居之地,她是一个“青山不老,历史年轻”的温柔之乡。如此种种,就是澳门被视为一块“福地”,令生活在那里的人难以与之割舍的原因吧。

为纪念澳门回归20周年特别策划由全球华人作家共同书写的这本书,满满记载着澳门从几百年前的小渔村到如今世界级旅游城市的厚重历史,让我们分享一份值得永久珍存的共同记忆,也让我们见证改革开放为粤港澳大湾区带来的重大发展机遇。今日澳门呈现的繁荣昌盛、安定团结的局面,不仅为中国的和平统一指明了方向,也为国际间解决历史遗留问题提供了全新思维,是对人类文明和进步的伟大贡献。

如果有一个地方可以微缩寰宇景观,既可九天揽月,又能阅尽人间春色,这便是澳门;如果一个人可以对一个地方一见钟情,愿意用脚步去丈量每一寸土地,用双眼去欣赏一草一木,这便是澳门。可远观、遐想,可浸染、回望,寄思于盛放的莲花,香气幽幽;流连于沉沦的过去,百转千回。我愿这澳门的繁华犹如这怒放的莲花,永远盛开,永不凋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