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方言进课堂彰显文化开放和自信

来源:中华读书报 | 吴学安  2019年12月16日16:21

“吃嘎嘎、打嚯嗨、好行实、牙尖……”近日,成都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开设了一门《四川方言》选修课,引发了同学们的广泛参与和热议,并成功登上微博热搜榜。记者了解到,学校把四川方言当做一门课程属全国首次,初次开设便有一千多名学生选择,课程更是获得了绝大多数外地学生的青睐(四川新闻网2019年12月4日)。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多样,方言作为一种独特的民族文化具有丰富的特色文化底蕴,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方言生动、形象,有着丰厚的文化底蕴。每种方言都能表达出使用者所在世界观、思维方式、社会特性以及文化、历史等,都是宝贵的文化遗产,若方言没落了,那么蕴藏其间的语言艺术、乡土文化、人文历史,也就随之湮灭了,这无疑是一种巨大的文化损失。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年轻人用普通话交流越来越多,传统方言“登场”的机会越来越少,甚至有的方言在日常生活中已经消失不见。倘若我们任其发展,方言就此断绝,我们的文化根脉也必将受损。事实上,方言保护已经上升成为国家行为。早在2011年,国家颁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明确规定,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国家教育部和国家语委2015年启动了“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方言保护进入实施阶段。

方言作为地方文化的重要载体,经过千百年的传承,拥有丰厚的文化底蕴。推广普通话固然重要,但在日常生活的交流中,方言的重要作用不可缺失。方言代表了本地地域文化和地域特色,对于事物的表述功能比普通话更强、更细和更加具体。很多时候,方言能最贴切地表达出人的思想感情和心理变化。大学课堂是不同地区多元融合的大家庭,在这样一种开放包容的大环境中,鼓励学生们重新捡起方言、记住方言,值得提倡。

作为植根于民间的文化形态,方言并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它代表一种生活方式,一方地域文化。保护方言不仅是传承中华文化、保持民族文化多样性的应有之义,更是厚植乡土文化之根的举措。文化包容性越大,越有魅力和影响力,方言理应得到珍惜和保护。大学之“大”在于其强大的包容性,在基础课程之余引方言进课堂,通过教学互动的方式来进行方言的学习和传播,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也体现了文化强大的包容性,不失为一种呼唤文化自觉、树立自信的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