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投稿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专家研评电视剧《奔腾年代》 许国以梦 许爱以恒
来源:文艺报 | 许莹  2019年11月27日08:24
关键词:奔腾年代

11月20日,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电视剧司、总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电视剧《奔腾年代》创作研评会在京召开。作为总局百部规划项目,同时也是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国家广播电视总局“优秀电视剧百日展播”的推荐剧目,46集电视剧《奔腾年代》在东方卫视、浙江卫视播出以来受到广泛关注。该剧以江南机车厂为舞台,以电力机车发展史为背景,上演了一幕“许国以梦,许爱以恒”的传奇大戏。该剧描写了中国电力机车事业从无到有、从“跟跑”到“并跑”再到“领跑”的发展之路,歌颂了中国人民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英雄情怀,弘扬了中华民族“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谱写出一曲中国电力机车奔腾向前的赞歌。

研评会现场,该剧导演徐宗政、编剧王成刚、主演蒋欣、特别出演陈逸恒等主创人员分享了创作心路历程与经验体会。徐宗政谈到,拍摄《奔腾年代》不仅是为了镌刻一段浪漫、热血的时代印记,更是想把为祖国默默奉献的“铁路人精神”传递给当下观众,尤其是年轻观众,并让这种精神得以发扬和传承。王成刚介绍,《奔腾年代》立足中国发展,关注现实生活,其表现的是对这个民族炽热的爱和对奠基者崇高的敬意。蒋欣在分享创作感受时谈到,她特别注意角色肢体语言的运用,比如用背手、叉腰等大开大合的肢体动作来尽可能地与角色所处时代和人物身份相吻合。陈逸恒谈到他将自己的阅历与体验融入角色塑造中,最终塑造出了求真务实、平易近人的吴厂长形象。

与会专家围绕该剧主题表达、叙事手法、人物塑造等诸多方面进行研评,认为该剧在数十年的叙事跨度中沿着一条主要情节线向前推进,将故事的悬念与人物的情感推向极致,从而满足了观众的观赏期待与愉悦心理。剧中以常汉卿为代表的科学家,坚持科学求真,尊重理性,几十年矢志不渝自主研发、制造、测试国产电力机车的举动,洋溢着令人感佩的民族自信、科技自信与爱国主义情怀,正是他们的努力使中国电力机车的研发少走弯路、成功爬坡过坎,最终实现“弯道超车”。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到来之时,该剧对中国广大科研队伍以及公众科学精神的普及,具有重要启示意义。多位专家谈到,剧中《甜蜜蜜》《九九艳阳天》等音乐插曲,起到了烘托气氛、舒展情绪、升华主题等积极作用。也有专家认为,该剧在细节处理部分还有可待提升的空间,例如上世纪60年代并无“自主创新”这一说法,而应当是“自力更生”。另外,现阶段剧中次要人物的功能化现象比较突出,反衬意味更强,希望角色设置能够跨越好与不好二元对立的藩篱,在不同的好之间博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