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昔日墙子河

来源:今晚报 | 航 鹰  2019年11月22日08:02

墙子河沿岸有许多桥。

昔日墙子河跃然回流眼前,源于近代天津博物馆创作的一种独特的艺术品——手工镶嵌彩色玻璃窗。

博物馆展厅一般不设窗子,全靠灯光和展品营造历史氛围,而“近代馆”地处“五大道”,重建时市规划部门要求其建筑风格与周围老房子保持统一,总不能在“五大道”修筑一座没窗子的碉堡吧?于是,“近代馆”展厅有了许多又窄又高的窗子。这下子,布置展览时可难坏了我们,该如何处理这些明亮耀眼的自然光线呢?苦思冥想,我们决定移植古老的西方艺术之花彩色玻璃镶嵌窗。和西方教堂彩窗的宗教故事不同,“近代馆”展厅20多扇窗户镶嵌了30多座逼真的天津小洋楼,一下子把观众带回了百年前的老天津。在设计旧犹太会堂画面时我们遇到了新的难题:窗子很窄,若要使建筑物整体“入框”只能把它缩小,但教堂缩小以后画面下端有一大块空白,填充什么景色才好呢?无奈中灵感忽现:当年犹太会堂门前是波光粼粼的墙子河呀!于是,这扇窗呈现了教堂映在水中的倒影,非常漂亮。

不过,年轻的观众认不出来这是哪里了。他们奇怪地问:南京路上哪儿有水呀?当他们听说这里曾经有一条横穿天津的河流时,个个表情愕然。老年观众却一眼就认出了当年的市容,墙子河呀,伴随我们度过青春岁月的墙子河呀……

墙子河消逝于1970年4月7日,明年春天就是它告别天津50周年了,正像那首歌的歌词:如果有一天我悄然离去,请把我埋在这春天里……随着时代的变迁,墙子河水变臭了,那是它被填埋的原因之一。“文革”中期几万名天津人都陆续参加过“7047”地铁工程义务劳动,万众齐心一锨一镐地埋葬了墙子河,借用河床修地铁。如今南京路囊括了原先墙子河河床、两岸河堤及西岸的上海道,变成了宽阔的交通干线。那桩动用万人之力的地铁工程若是放到今天,有了盾构机等先进的自动化挖掘设备,也许就不必牺牲一条城市景观小河了。

僧格林沁亲王的河

欲说昔日墙子河,不能不提起晚清名将僧格林沁(1811-1865)。他是今内蒙古科尔沁旗人,历经道光、咸丰、同治三代帝王,率领蒙古骑兵为清廷征战,屡建军功。

1859年时逢第二次鸦片战争前夕,西方列强依仗坚船利炮北上进犯,逼近京城门户天津。僧格林沁亲王奉旨到天津督办大沽口防务,率部日夜修筑海防工事,训练将士,严阵以待。英法联军藐视清军军力长驱直入闯入大沽口,企图驶入海河(旧称白河)直扑天津。僧格林沁亲临前线下令反击,清军一举击毁敌舰3艘击伤敌舰数艘,敌军死伤464人,其司令贺布受重伤,联军舰队仓皇溃逃。此战诞生了一个后人应用广泛的词儿——血浓于水,用它表达本民族的同胞情谊。对那次敌舰入侵人们说惯了“英法联军”,其实也有美国军舰。美舰上有个军官看到英国官兵死伤惨重,高喊着“血浓于水”参战,体现了英国人与美国人之间的血脉关系,也证实了早在160年前美国就把屠刀挥向中国了。

那场大沽口保卫战,是1840年以来中国军队面向西方列强侵犯所取得的首次大捷,震动朝野名扬中外。革命导师马克思撰文评价:“中国当局反对的不是英国外交使节前往北京,而是英国军舰沿白河(注:即海河)上驶。”“那么中国人抵抗英国人武装远征队,毫无疑义的也是有理的。中国人这种行动,并没有破坏条约,而只是挫败了英国人的入侵。”(请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二卷“对华战争”一节)

1860年,武装到牙齿的英法联军(当然也少不了美舰的加盟)在北塘登陆,直扑天津,北京随即发生了“火烧圆明园”那一幕国耻大剧。战前,僧格林沁亲王在天津城厢以南做了防御濠墙,取土筑墙而成护城河,即是后来的墙子河了。可惜天不佑大清,当时清朝发展滞后,那位令人尊敬的蒙古亲王毕竟属于马背上的民族,熟悉冷兵器作战而对西方列强的炮火杀伤力估计不足,濠墙最终被侵略军攻陷了。

英国记者雷穆森(O.O.Rasmussen)在《天津插图本史纲》书中对最早的濠墙做了描述:“这是一条长约13公里的高高的土围墙,僧格林沁修建它是准备用来保卫天津的。”“这条长长的围墙的最后遗迹如今成为墙子河沿岸的河堤。”“据传说,这道土围墙有11个营门,但到了1922年只剩下一个西营门了……先前在马场道附近,靠近现在平安电影院(注:今音乐厅)的地方,也有一道营门。”老天津人还知道小营门、大营门、南营门……但只是留下一些地名而早就没有军营和城墙了。

潺潺流水

河名为“墙子”,指的是濠墙,也就是说那是一条人工开凿的护城河。其实“墙”不过是土埝,天津版图南北狭长,地势低洼,它是南部唯一的一条高地。后来的城区不断向南扩展,它就成了一条横断而立的“腰带”,粼粼河水宛如腰带上镶嵌的珍珠。再到后来,高高的河堤上林木成行,众桥列队,为一马平川的海河畔平添起伏错落的一景,这又是僧格林沁亲王始料不及的了。

早年墙子河的水清澈见底,说明它是流动的活水,那么它的水源来自哪里呢?当初,海光寺以西河道分岔一路向北流经南营门、西营门连接老城墙外护城河,再往北通往子牙河,到了三岔河口可达北运河与海河。在海光寺外分岔的南路水道通往卫津河,到了卫津河就能和(今)复康河、南围堤河等相通相连了。也就是说,当年的墙子河是天津河网水系的一员,活水源头汩汩来,汇入海河滔滔去。

很多“老天津卫”不无遗憾地追忆他们儿时河水是如何的清亮,他们下河游泳,岸边有人垂钓。他们还信誓旦旦地说起当年有渔人在哈密桥桥底下捞上一条30多斤重的大鲤鱼来呢!小小河床怎么能养育那么大的鱼呢?我想很可能是海河里的大鱼误入墙子河逆流而上了。

到了冬天河水封冻,河面成了孩子们滑冰和撑冰排子的乐园。女一中出了校门就是河,学生们爱在河面上打出溜儿。校方怕冰薄危险,在靠近河畔的校园一角开辟了冰场,我是那里的常客。大多数同学都买不起冰鞋,体育老师订制了一批钉上冰刀的木板鞋底儿,俗称“呱嗒板儿鞋”,鞋帮儿有几条布带儿系在你自己的鞋上,就可以滑向冰面满场飞了。

20世纪30至50年代,墙子河畔住着一位特殊的名人——清朝末代总管太监小德张。他少年入宫在“南府戏班”学戏,勤学苦练成为一名优秀的武生演员,受到酷爱京剧的慈禧太后的赏识而逐步高升,到了隆裕太后执政时升为总管大太监。长期受到宫廷文化的熏陶,他还成了无师自通的建筑设计师,赶在清王朝覆灭之前全身而退到天津当寓公,亲自设计并监造了一座中西合璧的豪宅。庆王载振以高价买了豪宅,即是今天所称“庆王府”。小德张又在今湖北路设计监造了一座豪宅,这里毗邻墙子河,也是一所中西合璧的庭院式公馆。大院子的园林布局比庆王府更为讲究,除了假山、太湖石、凉亭、奇花异草之外,还有一湾荷花池和一条小溪通往墙子河。引入了活水水源,在老天津的别墅府邸中独占鳌头。小德张在面积宽阔的楼顶阳台上练武功、打网球、骑自行车,他尤其喜欢在露台上铁铸凉亭里闲坐品茗,居高临下俯瞰墙子河蜿蜒流淌的美景。

昔日雄踞墙子河畔的那座华美庭院,可惜于1976年地震时受损,最后全部被拆除,盖上了新大楼。如果留下那所庭院与“庆王府”相映生辉,那该有多么丰厚的历史文化价值,兼有多么大的旅游价值啊!

船与岸

墙子河还曾行船呢!

我采访了好几位早年居住在河畔的老人,他们都对河上往来的船只记忆犹新。我老伴的五叔93岁了,他不仅记得各种不同的船,还亲手绘出了长长的运输船的图样。那是由两槽对接的木船,两头收拢成尖形,中间对接处为方形槽。在海河、运河那样的大河上,我还见过中间对接了好几个方形槽的木船,长长的跟一列小火车似的。墙子河河道很窄,拐弯时不方便,似乎只有两槽组成的船才畅行无阻。船帮两侧各有一条贯穿船头与船尾的木质甲板,是供船夫撑船时行走的。

墙子河上的船大都不设帆桅,也少见纤夫在岸边拉纤。因为河上桥多,桥拱高出水面的距离很矮,船儿穿过桥洞时船上的人都得蹲下身子。所以,船是靠船夫走在甲板上拄着长竿把船撑向前方的。他们站在船尾一竿子扎入河底原地踏步把船撑到船头,提起竿子走回船尾重新再撑,循环往复,比行船要多走一倍的路程。那样子就跟今人玩跑步机似的,但那不是游戏而是繁重的劳动。当年墙子河上的船有许多是运砖的,货载沉重,两侧甲板上各有一对船夫撑船,才能把吃水很深的砖垛运送向前。

早年水上公园(旧称青龙潭)、卫津河那边有许多烧砖的土窑,青龙潭水域不断扩大的原因之一是烧砖取土形成大大小小的洼地。卫津河有运砖装船的码头,我在女一中上初中时参加过义务劳动,十三四岁的女孩子们搬着一摞摞红砖走在颤悠悠的翘板上,干活不亚于半大小子,哪像如今的小公主们这般娇气!

墙子河上还有供人乘坐的小木船,相当于水上出租车,用句时髦的词儿叫它“水的”吧!沿河设有几处码头,如今我只记得四平道河堤有码头,顺着高台阶下到河边就能上船了。我上小学时学校组织过一次春游活动,在老师们率领下同学们上船顺着河道西去,到了杨柳青,或是杨村,那时候我太小闹不清到了哪里,反正是一片美丽的郊野,那是我快乐的童年记忆。

听老人们说他们年轻的时候,墙子河上的小木船还有游艇的功能。有钱人租上一天“水的”坐在船上打麻将,一打打到青龙潭,在(今)水上公园泛舟打“阵地战”,那才叫会玩儿呢!

在墙子河上乘过船的人如今健在者不多了,但七八十岁的老人提起河堤来还是津津乐道。老西开教堂至哈密桥那段河边儿很热闹,穷苦人搭了一溜儿棚屋做各种小买卖儿,紧靠桥头有一对老夫妇卖炸蚂蚱、炸卷圈儿、炸黄米面儿豆馅儿炸糕,大人孩子都喜欢买了到河堤上一边看玩意儿一边吃。清晨的河堤上总跟赶集似的,遛早儿的、练武术的、摔跤的、变戏法儿的、拉洋片的、练拳耍枪举砘子的……当年只能“撂地儿”为生的曲艺艺人赵佩茹、吉平三、荷花女等都来堤上赶早场演出。还有一群提笼架鸟的大爷占据了不远处僻静一点儿的堤岸,把各式各样精致的鸟笼挂在树上,天天都有鸟儿们的歌唱比赛。

我有幸赶上了墙子河水清澈碧绿的时代,高高的河堤(其实是最初的濠墙)也成了我们这一代人终身难忘的美景。

那个时候的小河两岸绿荫掩映,倒影憧憧,风光旖旎,一步一画。小白楼至西开教堂一段的景色最为精致,河堤高高,南京路低低,而且南京路是用一种少见的紫红色“钢砖”铺地的。堤坡上修筑了石阶、矮栅、花坛、草坪,红色的马路托举着翠绿的堤岸,高低呼应,错落起伏,丰富了城市的空间布局。

河堤上垂柳成行,长椅排排,紫穗槐、蔷薇、丁香、珍珠梅、迎春花铺成斑斓绚丽的护堤植被。每到桥梁两侧,还有色彩不同的马缨状细叶灌木,一种银灰色,一种银红色,闪闪发光簇拥着桥拱,与水波清漪交相辉映浑然一体。有人说维也纳森林是谈情圣地,对于老天津人来说在海河带状公园建成之前墙子河堤就是青年情侣们的天下了。

最能代表人杰地灵城市骄傲的“凤栖之林”当属耀华中学地段的堤岸了,耀华桥就是因面对耀华中学而得名的。曾在河堤上留下青春足迹的名人数不胜数,仅举几位国之栋梁:曾任北洋大学校长,时任耀华中学校长的爱国人士赵天麟,于1938年被日本特务暗杀;“中华三钱”之一的钱伟长,中科院院士,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氢弹之父、物理学家于敏;中国工程院院士、雷达与通讯专家王越;梁启超之子、导弹控制专家梁思礼;中国工程院院士、飞行器导航制导控制专家冯德培;2003年中国国家最高科技奖获得者金怡濂;著名翻译家、国际政治及美国研究专家资中筠……此外还有深受公众喜爱的文艺界人士石挥、黄宗江、蒋大为、刘欢……

梦中的桥

19世纪后期,墙子河沿岸曾经是一派小桥流水人家的田园景象,20世纪以后出现了许多钢筋水泥中型桥;那是因为随着天津城区南扩的开发,墙子河以南方向有了越来越多的街道房屋。自墙子河汇入海河的台儿庄路上溯,出现了德租界及其扩展界、英租界及其五大道新界、西开教堂附近的法租界、海光寺附近的日租界,沿河两岸随之形成了各国风格的建筑。因为繁华的购物商业街在劝业场一带,墙子河南岸新区的道路都要跨河通往市中心,于是出现了“有路就有桥”之独特的城市景观。

我少年时居住在马场道、小白楼,小学母校五区中心小学(后更名重庆道小学)、中学母校女一中(后更名海河中学)都在墙子河沿岸。参加工作到了天津人民艺术剧院以后,上下班或去位于南市口的人民剧场演出,也都要经过好几座墙子河上的桥,因此对河与桥都很熟悉。网上有资料说墙子河上共有16座桥,可我根据1970年以前的天津地图好歹一数就忆起了20座桥,而且还没数到海光寺以北上游的桥呢!它们分别是海光寺桥、万全(道)桥、鞍山(道)桥、哈密(道)桥、锦州(道)桥、独山(道)桥、张庄大桥、滨江(道)桥、耀华桥、山西(路)桥、河北(路)桥、成都(道)桥、新华(路)桥、郑州(道)桥、湖北(路)桥、平安桥、徐州桥、浦口桥、大沽路桥、解放南路桥。在不足五公里长的河道上排列如此密集的桥梁阵势,怕是江南水乡也望尘莫及了。

听长辈们说,那些桥初建时都是木桥,后来英、法、德、日租界当局在其辖区改造成几座钢筋混凝土桥。到了我小时候,记忆中似乎只有徐州桥是木桥了。我家住在徐州道与大沽路交口,小学在马场道与重庆道交口,每天上下学必过徐州桥。我喜欢在桥上蹦,你若乖乖走过去,它只是发出轻轻的吱吱声;你使劲蹦高儿,桥板就会发出嘎嘎声,让你以为踩漏了会掉下河里,煞是刺激!然而,涂着绿漆的木桥吱吱嘎嘎地横在河上多少年依然很坚固,直到被修筑地铁的大军拆掉,它始终是一座小木桥。它的安康无忧可能因为身旁有水泥哥哥平安桥的呵护,不知为何平安桥与徐州桥南端牵手,北端岔开,两桥形成V字。平安桥通往平安电影院(今音乐厅)、浙江路向东拐弯儿就是当时的市政府了,汽车大都选择那座较宽的钢筋水泥桥,旁边的小木桥只走自行车和行人了。

我与墙子河上的桥的一次“亲密接触”,至今记忆犹新。1957年隆冬时节,天不亮我就骑车顺着河堤奔向总医院,外祖父母和我们共同生活,我赶早儿去给外祖父挂号看病。“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家里什么苦活累活都是我这个长女的。那天我的打扮说出来谁都不会相信,一件厚厚的日本长毛绒军大衣把我裹成一个圆球!我父母是进城干部,日本军大衣是他们参加八路军抗战的纪念品,天气太冷了,妈妈非叫我穿上。在中国迈入“五八年大跃进”的前夕,一个穿着日本军大衣的13岁女孩儿在雪后结冰如镜面儿一般的南京路上飞驶,那形象该有多滑稽!骑过张庄大桥时,因为桥坡倾斜度很大,我连人带车飞速顺着营口道滑了下去。我好容易止住不下滑,推起车子上了坡继续朝鞍山桥方向行驶。多亏那件式样古怪的大衣厚实,我一点儿也没觉得疼。

对我来说更为亲密的一座桥是解放南路桥,在女一中上学时朝朝暮暮都要经过它。那里是墙子河之尾了,从台儿庄路汇入海河,母校就位于两河交汇之角,解放南路桥也是墙子河下游最后一座桥了。学校主楼早年为德国兵营,欧洲古堡式灰砖建筑,因为出入都是女生又很像一座修道院。清晨去上学,在小桥上驻足眺望,只见从海河东岸升起的朝阳光束映衬着校舍的轮廓。黄昏放学踏上小桥,又见金辉夕照使得原本沉郁的灰色“修道院”披上一层闪耀的暖色……

那座小桥给我留下的最为难忘的印象犹如梦幻,有一天我凭栏东望,兀地看见海河上驶过去一张巨型船帆!海河接纳墙子河的这个地段比较开阔,没有高大的建筑物,你从路口桥上瞅见徐徐而过的比四五层楼房还要高的樯帆时,该是怎样的震撼!那巨帆绝非歌词里唱的白帆,当初它嫁给江湖风霜时可能是洁白的,可后来令人分辨不出它是什么颜色的了,灰?黄?褐?土不呛呛的帆布上缀满了补丁。

我急忙绕过小桥奔向校门,追到了海河边儿,那段路不长,但帆船已经乘风顺流驶出很远,朝着越来越宽阔的下游而去,出了市区前方就是渤海了。古语形容光阴流逝常用“白驹过隙”,我却难忘少年时的“大帆过街”,每每忆起,常觉自己很幸运,那该是天津城最后的海帆风景了!

归来兮,甘泉!

一百年前的天津本是北方泽园。

天上的银河别名“天津”,又称“天潢”,《晋书·天文志》载:“天津九星,横河中,一曰天汉,一曰天江。”总之,都是多水的意思。

昔日的天津河流多,海河水系五大支流潮白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卫河交汇入海之地,再加上南、北大运河、蓟运河、独流减河,号称“九河下梢”。若是再加上后来引入天津的滦河,就是十条河了。这还没算市区里的“二级河道”墙子河、卫津河、南围堤河、月牙河、普济河等多条水流以及后来命名的津河呢!当年说天津是“东方威尼斯”一点也不过分。

昔日的天津郊区“沽”多。海河古名沽水、沽河,所以其入海口名大沽口。市郊还有数不清的大小湖泊、水洼,因此地名多为塘沽、汉沽、咸水沽、葛沽、西沽、大直沽……故有“七十二沽”之说。1716年乾隆皇帝巡览畿南时写下一首咏叹芦台水泽的御诗:“我击鼓兮潭如,神之来兮七十二沽。我牲牢兮既荐,神之去兮九十九淀。”皇上视察芦台有感而发八成说的是七里海了。在天津出生长大的英国人布莱恩·鲍尔写的回忆天津的书取名《湿地的天堂》显然是对“天津”二字的硬译,却也满满盛赞了天津水泽。清朝道光至咸丰年间天津有位诗人华长卿,留下了佳句“七十二沽花共水,一番风味小江南”,有那么多的沽水与鲜花共长天一色,该是怎样生机盎然的美景!

意犹未尽,扼腕慨叹:为了下一个一百年,热切期冀“墙子河”们甘泉回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