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李斛:人生有限 艺术千秋

来源:文艺报 | 李晓晨  2019年11月15日07:54

女民警(纸本水墨设色,1960年)

江中作业(纸本炭笔,1954年)

11月7日,由中国美术馆主办的“融象创真——李斛百年诞辰艺术展”在中国美术馆举行。展览汇集了中国美术馆、中央美术学院、北京画院及李斛家属收藏的李斛经典力作百余件,包括中国画、油画、素描、速写、雕塑等艺术作品,全面立体地呈现了李斛的艺术风格和艺术成就。

中国美术馆馆长吴为山介绍,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美术,在“民族救亡”和“中西合璧”的艺术风潮中,涌现出一批杰出的画家,他们关注社会现实,关注民族命运,以中西融汇的写实方式和形神兼备的审美理想创作了大量的现实主义作品,不仅鼓舞、激励着人民,也使中国画这一古老的艺术形式迸发出时代的精神,从士大夫文人的个人诗性和陈陈相因的表现程式、画法中脱颖而出,使得中西绘画在对话中,丰富与发展了中国画的表现力。李斛便是这一时期具有代表性的画家,他是徐悲鸿的高足,徐悲鸿曾为之题词:“以中国纸墨用西洋画法写生,自中大艺术系迁蜀后始创之,李斛仁弟为其最成功者。”

李斛1919年生于四川省大竹县的一户贫苦农家,社会动荡、清贫如洗,他的成长生活轨迹就在时代的巨浪中沉沉浮浮。但他没有自怨自艾,而是奋发图强,求知若渴。青少年时期李斛就表现出对绘画的浓烈兴趣, 1942年考入中央大学艺术系,师从于徐悲鸿、傅抱石、谢稚柳、李瑞年等先生,绘画水平和艺术思想均有长足提高。求学期间他关注民生、关注现实,面对迥异于传统人物画的现实主义内容题材,不断探索谋求绘画技法的创新和艺术表现的真实性。引西润中,用中国画纸、笔、墨糅合西洋素描造型技法和科学色彩知识,描绘底层人民的苦难生活,创作了一批具有批判现实主义精神和人文关怀的艺术作品,引起了广泛关注与好评。

新中国成立后,李斛应徐悲鸿之邀赴北京执教于中央美术学院。李斛生长于巴山蜀水间,受四川的地理风物、风土民情浸润滋养,他观察敏锐,心思缜密,表达细腻,尤善抓住人物的性格特征和内心世界。他的课堂示范和下乡写生作品,往往从平凡琐碎的现象中挖掘出抒情的诗意和感人的气息,创造出神采各异、形神兼备的人物形象。李斛在实践中不断探索造型意识,升华自己的艺术技艺和表达样式。他更注重以色彩塑形,将水墨皴擦悄然融汇进色彩的塑形之中,真正实现了色与墨在水的调和下的混濛交融。他将传统的线造型融入到素描写生和中国画创作中,无论是轮廓线还是衣纹处理都体现着形体的结构,强调由面到线的转换,以线的虚实、疏密、粗细、张弛等节奏来表现空间和结构的转折。如《印度妇女像》《女民警》等作品,人物头面部浓墨重彩的谨细描绘与简洁舒朗的衣纹线条,对比强烈,收放自如,形成了新的审美意趣。墨色交融的人物画风格也成为李斛广为人知的代表画风之一。

李斛融汇中西实践,凸显艺术家精湛的造型能力。同时,他亦非常重视学习传统和师法造化。1958年拜李苦禅为师,学习大写意花鸟画。1961年赴敦煌莫高窟考察,临摹敦煌壁画。对传统笔墨和色彩特质的研究,使他的艺术创作既有西洋画的严谨精确,又兼容中国画的笔墨意韵,创造出以现实主义为基础、具有浪漫主义情调的独特风格。在中央美院任教期间,李斛经常带领学生深入群众,从事劳动,体验生活,千锤百炼,提炼笔墨,留下了大量表现瑰丽风光、人文建筑、建设场景的珍贵山水画作品。他巧妙地把传统山水画的笔墨语言与西洋画的明暗、色彩、空间透视等造型方法结合起来,使画面既有意境美又有真实感,既有笔墨韵味又有光感和整体感。

李斛曾书:“人生有限,艺术千秋。”此句恰为他人生的写照。令人扼腕痛惜的是,李斛于艺术创作盛年与世长辞,终年56岁。他没有充足的时间来实现自己艺术追求上的宏愿,但他留存下来的艺术作品和已取得的艺术成就以及他倾毕生心血为新中国美术发展作出的卓越贡献,都值得后人肃然起敬,深入研究。

展览开幕式当天,李斛家属秉承先生大爱无私、乐于奉献的精神,向中国美术馆捐赠了20件代表作品,这些作品将成为珍贵的历史和时代见证,与更多观众见面。

本次展览将持续至11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