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星火》2019年第6期目录及主编手记

来源:《星火》 |   2019年11月07日20:59

目 录

主编手记

痛饮生活的原浆/范晓波 4

原浆散文27家

狐狸的礼物/陈年 5

入静/林文钦 11

多余的老婆/第广龙 17

候诊区/王晓莉 21

旷野的耳语/籽落 28

住江边/半文 35

悬空/丘脊梁 42

琥珀色的旧事/杜怀超 50

一根角铁的生活/蒲素平 56

请你说话/朱朝敏 60

落尘埃/朝颜 69

父亲,父亲!/陈果 77

秘境/蔡瑛 84

疼痛的肋骨/田宁 89

异乡/存朴 96

漏/漆宇勤 99

纵酒/耿立 103

轮回/王明明 110

阳台记/赖韵如 115

教师手记/梁炳青 121

北风扬/彦妮 128

榕树下的董老/林长芯 136

紫背菜/未央 141

左耳右耳/骥亮 145

沙漠里的荆棘(外一篇)/连亭 148

笼中兽/闫萌 154

荒原狼(外一篇)/许侠客 157

痛饮生活的原浆

范晓波

作家不可能一直使用第一手经验写作,这样的资源有限且不易短期再生,文学生命长的作家必然会从一手经验向写二手、三手经验转场。这几乎是所有成熟作家的共识。

不过,就散文而言,在砌字手艺相当的情况下,在一手生活经验里深度开掘的写作,更容易接通读者的心肺和泪腺。

这是《星火》自今年5月初发起一手经验散文征文的初衷。没有哪本综合性文学期刊缺少散文来稿,但报刊上,那种穿着华美服饰隔岸观火的散文比例太高了,对编辑的职业荣誉感构成巨大质疑。

“作品题材不限,但要求使用作家的直接人生经验或社会观察,不依赖搜索引擎和文史资料,像乡村酿酒一样使用真本实料,高投入低产出。尤其期待经历了十年磨一剑的沉淀和发酵后,把个人经验和时代烙印融为一体的厚重之作。”

征稿启事里的要求直白得像是呼救,呼唤有诚意的作者一起拯救散文栏目,拯救正在消散生命元气的散文写作。

“直接人生经验或社会观察”是对原材料的要求,“经历了十年磨一剑的沉淀和发酵后,把个人经验和时代烙印融为一体”是对工艺的提倡。征稿启事唯一没标注的是一手经验发酵出的散文叫什么。

原浆散文是我在审稿时偶然想到的。我有个爱喝酒的小说家同事,前段时间发现本省一款名气不大的老牌子白酒又投产了,极力向大家推荐。这酒价格便宜,喝多了不上头也不口渴。口感和体感比市场上许多名酒好很多,它是用高粱酿制的原浆酒。

粮食通过酒曲发酵,完全不勾不兑形成的原始酒液叫原浆酒。以此类推,我们用一手经验创作的散文不就是原浆散文吗?

短短两个月,我们收到近两千篇来稿。

诚实地说,很多作者未完全悟透征稿要求,关注点更多地停留在“直接人生经验或社会观察”上,忽略了“十年磨一剑的沉淀和发酵”。或者说,使用一手经验是相对容易的,但“十年磨一剑的沉淀和发酵”是难的。许多人难在对发酵技艺和火候的掌握,许多人难在心态。这年头用十年时间磨一个长篇的人都很少,怎么指望有人用十年磨一个散文呢?

我们最期待的是那种精神与现实交缠,命运与时空交响的多维度展开的浑厚之作。但来稿里更多的是对某个人生章节的描摹,单线条,单向度。像一杯杯用物理方法现榨的果汁,爽口,但少回味,因为少了至关重要的发酵程序,还不是酒,更谈不上原浆。

这或许正是散文写作的现状,很多人轻易跨进了门槛,脸上洋溢着赶集的自得。只有很少的人领悟到散文的难度和特质所在。

本期选出的27位作者属于较少的那一部分。从文字水准来说,本可以选入更多,但不少人的作品在题材上与已选篇目撞车。只能择其一二作代表。

本期发表的作品,有的体现了十年磨一剑的耐心,更多的展示了自我打开的诚意和勇气。大多数作者在文坛并不知名,但因为他们,我们割舍了一些名家。

这样抉择,一是因为在原浆散文的概念面前,越资深的作家往往越缺少资源优势。更重要的一点是,我们深知,读者打开这期专刊,不是来参观明星派对,而是痛饮生活的原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