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第三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年会暨科幻作品学术论坛在京举行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尹超  2019年11月06日11:13

11月1日下午,“第三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年会暨科幻作品学术论坛”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

会议现场

11月1日下午,“第三届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年会暨科幻作品学术论坛”在中国科技会堂召开。《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中国科协科普部副部长廖红,《小说选刊》副主编李晓东,中国科普研究所副所长颜实,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林立,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秘书长陈玲,科幻创作研究基地副主任兼秘书长王卫英,以及来自全国各地的科幻作家、评论家、电影人、出版人与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主任、科幻作家王晋康主持会议。

《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在会上梳理了《人民文学》杂志与科幻文学之间的渊源。他谈到,1978年第8期的《人民文学》发表了《珊瑚岛上的死光》,这部作品成为第一个荣获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的科幻小说,并以此改编了第一部中国科幻电影。而今年的第7期表了王晋康的《宇宙晶卵》,这是在《人民文学》近70年的历程中,首次发表的科幻题材长篇小说。他认为,科幻首先得有科学之核,否则不能称之为“科学幻想”。但更重要的是,在拥有科学之核的同时,更应该有文化之核,最终通向的是生命之核。在某种意义上,科幻文学以此对所有文学寻找“硬核”起到了赋能、引领的作用。科幻文学和自然文学走出了人山人海的窄路,走向更广大处,走到和人的生命发生最感性也更实际的联系的地方。科幻文学在天然的未来视野里,最需要的是在生命为本的核质中爆裂出万千气象。

刘慈欣表示,国内科幻确实比过去更加繁荣,但我们也应该更深刻、更全面、更清醒地看到国内科幻文学整体的情况。科幻最主要的三样东西——作家群、受众群体、作品——都还处于最基础的起步阶段。只有作家数量多了,作品数量多了,才能真正产生出优秀之作。大部分科幻作家的影响力非常小众,缺乏真正有分量的作品,难以给科幻未来向影视、多媒体等提供有价值、有影响力的原创内容。另外,现在科幻作品的品种较为单一,上个世纪80年代的时候,科幻界力争把科幻文学从儿童文学和科普文学中挣脱出来,变成独立的、有自觉意识、真正的文学门类,这个过程很成功,但有些矫枉过正,以至于科幻界出现了儿童文学和科普的恐惧症,目前国内的儿童科幻和科普型科幻处于比较薄弱的状况,希望大家重视,让国内的科幻呈现更多元化的样貌,在更广阔的领域有所发展。中国科幻现在正处于类似美国科幻黄金时代那样的时代,我们应该有自己的发展轨迹。对世界科幻文学尤其是美国科幻的发展保持清醒认知,避免把美国科幻衰落的原因当成经验来汲取,要对此保持警惕和深刻的分析。

“我最美丽、最年轻的年华其实是在写科学童话。”童书作家杨红樱在会上分享了自己的创作经历,她一直想让大家认识一个不一样的杨红樱。大多数人都不知道她是因为写科学童话才走上创作之路的,她认为那是她最重要的一段光荣之路。写科普和科幻,需要大量的资料、知识储备,“我在当老师的时候,工资才三十几块钱,却买了一套一百多块钱的大不列颠百科全书。我把其中涉及儿童应该具备的科学知识都抄成小卡片,当时书桌的十个抽屉里全部放满了这种小卡片。” 她的作品《淘气包马小跳》的成功,并不是简单的好玩,任何一个孩子会坚持十几二十几年读一个作家的作品,一定是这些作品满足了孩子的很多需求,其中很重要的就是满足了他们的求知欲,很多小朋友在她的作品中不经意间学到了知识。如果一个作家有很多的知识储备量,就会在他的写作中不知不觉潜移默化地流露出来,不用去查资料,不用专门给孩子教什么,这就是科普科幻作家的功底和储备。

电话《流浪地球》的制片人龚格尔谈到,做科幻电影最大的乐趣和能起到最大的作用是持续保证大多数普通消费者和普通民众对科幻类型感兴趣,持续保持科幻的热度,持续吸引资本的介入,这是影视制作方最大的强项。但是作为科幻读者,他也意识到,科幻小说和科幻电影吸引消费者的点不完全一样。“我们看了很多科幻小说,也试图去寻找改编的契机,但是真正被吸引到的是作者的某种情绪或想象力的构建,作品剧情的高光点并不适合影视化。”《流浪地球》电影只用了小说最宏大的地球发动机的设定,而原著实际讲的是关于社会深刻变化,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变化,但对于影视创作者来说,那个设定是唯一一个能够感知、表达的东西。因此,影视跟文学的相结合,其实门槛不低。他将持续关注最新的科幻小说,以及经典科幻小说改编的潜力。“正如刘慈欣老师所说,科幻正接近黄金期起点。影视作品也要注意不能随意乱来,如果过多把跟科学想象力无关的东西附着在科幻载体上,会对科幻造成伤害。”这是科幻创作者要自律之处,而影视制作应保持科幻想象力的充分延伸,同时要尊重基础科学逻辑思维。

在研讨中,很多专家谈到,目前是科幻受到各界关注,应该繁荣发展的最好时机,但要防止急功近利,应以文学创作为基点,逐步将优秀作品延伸到其他方面,将科幻的内核结合最新的科学技术,多方面、多层次、多维度的呈现给大众,让更多的人能通过科幻,变得更智慧、更快乐、更美好。

科幻基地“杨红樱工作室”成立

会议由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科协科普部、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有限公司、北京市海淀区科学技术协会主办,中国科普作家协会科幻创作研究基地承办。孟庆枢、张之路、王泉根、刘兵、董仁威、杨红樱、刘慈欣、韩松、何夕、陈楸帆、江波、龚格尔、尹传红、张文武、姚海军、杨枫、李凌己、姬少亭、李墨波、凌晨、苏学军等参加研讨。(图、文:尹超) 

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