纸戏剧,逐步走近中国小读者
阅读推广人高安静向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儿童图书馆小读者展示纸戏剧。
近日,在北京市西城区青少年儿童图书馆内,近百名小读者感受了一场不一样的故事体验——纸戏剧。此次体验剧目《长大,长大,越长越大!》是日本纸戏剧的经典之作,作者为日本绘本作家松井纪子,表演者是日本纸戏剧协会会员、儿童阅读推广人高安静。
起源于日本的纸戏剧,作为一种儿童读物,广泛应用于日本幼儿园、学校、图书馆的讲故事活动中,也被用于课堂教学。2016年,中国首次出现正式出版的纸戏剧作品。经过3年的本土化发展,纸戏剧的价值在中国逐步得到认可,并逐渐普及。
一种崭新的儿童读物
日本昭和时代的街头纸戏剧——平绘出现后,纸戏剧逐渐发展为街头纸戏剧、教育纸戏剧、国策纸戏剧等形式,现已被推广至法国、德国等欧洲国家。
《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在西城区青少年儿童图书馆现场观察到,纸戏剧的外观是放映机一样的木盒子,左右两片是它的“幕布”,绘有故事内容的卡片插在中间的空格处。不同于绘本、翻翻书等将画面、文字结合在一起的传统儿童读物,纸戏剧的画面与文字分别出现在卡片正反两面。
记者发现,小读者只能看到卡片正面的图画内容。卡片的背面是介绍图片的文字,在卡片的最右边一栏还会提示领读者怎样预热场面、使用什么样的语气讲故事,以及抽拉卡片的形式和速度。表演者可以根据文字提示,带领小读者根据图片内容进行联想与互动。
“通过这样一个木盒子,营造了与传统儿童读物不一样的氛围。木盒子缓缓打开,就好像戏剧的幕帘缓缓拉开。‘一场好戏’即将上演。”高安静告诉记者,纸戏剧通过看、摸、画的体验,增进了儿童对阅读的兴趣。这种儿童读物能够营造出共情、共感、回应性强的场景形式。领读者通过配合故事主题的“表演”增加内容的代入感。
纸戏剧逐步中国化
由后浪出版公司旗下童书品牌“浪花朵朵”出品、北京联合出版公司出版的“中国化”纸戏剧系列作品——《纸戏剧(木制舞台套装)》甄选了6部纸戏剧名作,分别为:《猫咪小白》《长大,长大,越长越大!》《心情不好的厨师先生》《小苹果的家在哪里》《小国王》《小虫子球球》。引进的作品均为日本童心社的经典纸戏剧作品。
“首都图书馆、西城区青少年儿童图书馆等公共图书馆均开设纸戏剧常设馆。近年来,在一些私营的绘本馆、商场设置的儿童阅读空间中也出现了越来越多的纸戏剧‘舞台’。”高安静介绍道,纸戏剧“舞台”的中国化发展步伐也逐步迈向江西、河南等地的市、县图书馆中。
“考虑到中日儿童阅读形式、兴趣点的不同和中日文化的差异。我们更侧重引进有关动物故事、儿童生活场景的纸戏剧读物,尽量避开谈论幽灵、死亡等内容的读物。”高安静坦言,尽管日本本土的纸戏剧出版物种类十分丰富,但也带有较强的地方传统文化色彩,并不都适合中国的小读者。她希望,未来的中国纸戏剧读物能够实现原创发展。
“中国传统民间神话、民间故事特别丰富,希望能用纸戏剧的形式传播。八仙过海、后羿射日这些传统故事,需要一代一代地传承下去,希望中国儿童未来也能够从纸戏剧中找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因。”高安静感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