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乱世宏图》:乱世中的铁血与柔情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橘子  2019年10月24日13:14

类型评价:

历史是宏大的叙事,但是历史故事可以从细节的地方描绘。在真实历史的框架中,半架空的演绎其中的王朝更迭,爱恨情仇。小人物与枭雄的并存的乱世,铁血与柔情深切的打动每一个看客。《乱世宏图》一书中细腻温和的表达给予故事一种历史的厚重感,以主人公的成长为线索,兼顾多层级背景的描写,故事的展现更加立体。王朝更迭,又展现出作者对于历史反思。家国情怀和个人命运的交织,引导读者以深入的思考。

作者简介:

酒徒,本名蒙虎,中国作家协会会员,2018年获首届梁羽生文学奖;2017年获首届茅盾文学网络文学新人奖;第一届网络文学双年奖银奖、第二届网络文学双年奖唯一金奖;2009获 "网络文学十年盘点十佳人气作品"、"网络文学十年盘点十佳优秀作品"、"中国网络原创作家风云榜"、"中国文学畅销书作家实力榜"获奖作家4项大奖;2008年获中国国际版权博览会"最具商业价值原创网络文学奖"、首届"中国网络原创作家风云榜"获奖作家" 、10大优秀作品奖"。代表作包括《明》《指南录》《隋乱》《开国功贼》《盛唐烟云》《烽烟尽处》《隋乱》《男儿行》等。

故事简介:

本文以半架空的形式讲述了公元947年到公元955年,后汉到后周王朝的更迭以及君臣博弈的故事。后晋亡国又失忆的皇子有情怀有抱负,被历史的潮流裹挟,首先完成了一个自我追寻的认知和确认,之后从一隅之地逐渐发展自己的势力,逐鹿天下,终结乱世。

文本评析:

一、真假之间的故事

作者以真实的历史为依托,从公元947年刘知远企图建立后汉称帝开始,将群雄争霸,政权更迭的王朝故事清晰地讲述,利用历史中模糊身份的人物构建主角,并借机给予其成长赋予合理性和逻辑性。

从大框架上讲,所有的历史都能对上,但是生动的细节却是作者的演绎。在历史限定的框架内,精准地描补刻画细节,去让刻板的历史变得鲜活,拉近了我们对历史的感官,从而切实地触发我们对于真实的探寻热情,使这类小说具有更加深远的影响力。

失忆的男主在一开始的时候就不断被追问“他是谁”以及问自己“我是谁”。这种宏大的命题的在那样的环境下真的是很难回答。一个玉牌带给他某种身份信息,于是被汉王的部下以二皇子的身份,绑架去太原,以方便汉王“挟天子以令诸侯”。幸运的是青梅竹马在汉王发现其身份的象征意义并不够(毕竟一个短命不得民心的政权实在不需要什么名正言顺和师出有名)之前将其救走了。从此男主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身份,也许他还在追寻,自己到底是谁,但是更多的时候,已经进入了下一个阶段,我能做什么,我要做什么。

不仅仅男主有这样的特质,作者的刻画中许多的反派也是具有这样的生命力,后汉,后周的两位开创者都是大头兵出身,许多非著名的反派也都是从底层挣扎出来的,过程之艰难让人印象深刻。故事中没有一个呐喊“王侯将相宁有种乎”但是大家确乎那样做了。

在解除生存的威胁的警报之后,大家都在问我能做什么,我要做什么。那种对于生命的热忱也很儒家,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几代枭雄共同的愿望都是结束这个乱世。

稳重的行文依然没有过分压抑这种隐藏在布局中的热血和挣扎,是这个文最有特色的一个地方。活下去是所有人的根本愿望,看似朴素,但是在这种朴素之下有一种超乎寻常的生命力。理解这种求生欲驱动下的多元的价值选择的本质则是对于个体价值的认可和尊重。是一种尤其难能可贵的精神品质。

二、深刻的历史反思与悲悯

历史故事中,顶层的政治生态构建,是作者持续不断思考的一个问题。长达70年的战乱之后,原有的政治秩序遭到严重的破坏,乱世法则就是胜者为王,谁的拳头硬听谁的。不断更迭的王朝的政权,就是在一次次的背叛和战火中新生的。当然毋庸置疑的是其超乎想象的短暂存活期。

一个王朝的建立需要军队,需要武将,但是在国家建设时期,武将又变成了一把双刃剑。五代时期各国帝王需要面对的一个现实就是他们所建立的帝国不是一个全然统一的帝国。他们需要武将帮助他们继续开拓疆土,目标是收复九州,但更严峻的问题是,自己作为一个君王,对手握重兵的高级将领会失去信任,毕竟他们本身政权的夺取就是靠着背叛旧主得来的。进退两难,信任做不到,甚至创始人在的时候勉强控制局面,换到继承人的时候,基本局面都会失控;猜忌又加速恶化了高级将领之间的关系,形成恶性循环。

但是乱世的规则已经深入人心,在没有人有能力结束这个乱世的时候,新的政治秩序的建立几近于痴人说梦。后周政权进入相对稳定期之后,作者给予的一种理想主义的设置是男主作为手握重兵的一方将领主动将自己的权力分化,之后得到上位者的奖赏,引导全部的高级军方将领自动放弃手中的权力(或者用手中的权力换取巨额的财富和帝王的放心),最终以达到政治稳定的目的。这种理想主义的构建并非不现实,在虚构的故事里能看出其可爱的一面。不过有趣的是真实历史中赵匡胤“杯酒释兵权”的做法妥善的解决了这个问题,也流传千古;但是在作者的笔下,对赵其人却有暗藏的小小不认可。

酒徒笔触以其擅长的方式以小见大的展示普通小人物的悲欢离合,用普通小人物的对话、情感变化来侧面描写大事件,一方面非常的细腻可信,另外一方面也把酒徒设计的“乱世”中底层群众的心理变化表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在其他所有作品中难得一见的,普通农户、士兵、仆人、山贼、俘虏……他们的喜怒哀乐与八卦,随着情节的推进随之变化,把酒徒作品中忧国忧民的价值感大大提升了起来。

三、有血有肉的配角描写

土匪是故事中多次出现的群体,但是在作者细致的刻画下,又让人感受到不同。最开始就出现的土匪,他们聚集于破庙,开篇就以割契丹的人的人头换钱为生,或者他们其实也没有更好的生存方式,只不过刚好有人给了他们这个机会而已,在知道可以从军洗白身份的时候,他们纵使知道自己被当成了炮灰也毅然决然的加入汉王的部队,最终接近团灭。

还有一种土匪是呼延那样的,他们已经吸纳足够了人,只不过师出无名,和各大势力处于僵持阶段,生存状态更接近于雇佣兵,去做一些地方势力不方便亲自做的事情。

最后一种土匪就是无事可做,为了活下去只好上山做土匪的人。男主岳父在被明升暗降去做节度使的时候,手底下的兵将就遇到这样的一群土匪,他们处于两个政权的缓冲地带,两不管的地方没有官府,除非入山为匪,联合当地的富户一起剥盘百姓,否则就活不下去。被正规军铁血碾压之后,跪地求饶。收编的将军强硬的表示,皇帝换人了,此地盘已被接收以后要遵守秩序的时候,无知稚子问“皇帝还会换吗?”没有人可以给出确定的答案。二十四年换了六个皇帝。

稳定和太平像个遥不可及的梦想,长期处于这种应激反应中的人们已经对战乱麻木。无论以怎么样的方式,只要能活下去是这些人发自肺腑的诉求。太平盛世那些规矩和讲究对他们而言太奢侈。因为所有的价值取向和观念冲突的背后都隐藏着生存的需求。

郭允明就是其中的代表,他狠毒狡诈,但是又充满悲剧色彩。乞丐出身,在一次次凌虐中逆袭;从乞丐到鹰奴,最后良民,每一次都是用身体做的敲门砖,甚至在做了后汉官员之后依旧,为了讨好继承人最后能交换的还是自己的身体。所以在最后选择玉石俱焚时候他真切的表现出那种绝望。“自打生下来,他就没从这个世界获得过任何善意。一直到死,这个世界也甭想从他的身上获取任何善意的回报。”他大约是做到了的。

历史的故事,虽然波澜壮阔,但是具体到每一个个体生命的时候又显得残酷而冷血。“宁为太平犬,不做乱世人”,是这六卷文字每一个字都在倾诉的事情。宏大的历史叙事,我们可以讲述那个时代对于民族融合的意义,对于后世的深远影响。但是作为个体,我们的感受是复杂,倾巢之下岂有完卵,个体的命运被时代洪流裹挟,无力抗争;但是在一些时候,又能充分发挥生命的主观能动性,获取个体生命的尊严和价值。

最后只有一句,愿世界和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