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凝聚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少数民族文学理论、评论及翻译界代表感言

来源:文艺报 | 教鹤然  2019年10月16日09:42

新中国成立70年来,随着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日渐繁盛,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批评及翻译的队伍也已然初具规模。

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学者、回族的白崇人是此次最年长的参会代表,他曾参与1980年“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的筹备和组织工作,近40年后,他再次参与到第六届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中。谈到这次的参会感受时白崇人表示:“会议展示了新中国成立70年来少数民族文学取得的成就,并为其今后的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目标,必定使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在新的历史洪流中取得更大的进步与繁荣。”他进一步提出了作为一名文学理论家应有的专业素养,不仅包括深厚的文学理论基础,还需要有系统的政治理论、哲学理论以及全面的历史文化知识。白崇人认为,当下研究和评论少数民族作家及作品的学者以汉族为主,培养对少数民族历史、风俗、文化更为熟识的多民族文学理论和评论人才也非常重要。

此次参会,不仅有少数民族文学理论批评界的资深专家,也有密切关注当代文学现场的青年学者。“80后”满族学者黄平表示,非常荣幸能够作为上海代表参加创作会议。近年来,他在高校从事当代文学研究与评论工作的一个重要方向,就是关注当代文学写作怎样能够更有效地凝聚共同体,即在尊重各自差异的基础上,通过文学的“共情”达到充满包容性和创造力的团结。他特别指出,通过学习这次盛会的相关材料及领导讲话,青年学者有机会与各地文学同行进行深度交流,不仅进一步强化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而且进一步理解了文学所在乃是大义所归。同为“80后”的土家族学者魏巍也在思考这种“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内涵及指向,他认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必须回答文学与时代、文学与人民、文学与中华民族命运共同体,以及文学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系问题,既要立足于民族,同时也应该具有超越民族的文化视野。对于少数民族文学工作者来说,少数民族文学既是族群的文学,也是整个中华民族的文学,更应该有走向世界的阔大胸怀。真正把民族的、世界的文学有机结合起来,既要有民族文化自信,也要有包容他者文化、容纳其他民族文化的胸怀,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民族的民族文学。

在从事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土家族学者杨彬看来,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创作70年来,形成了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凸显民族团结主题、开掘民族文化内涵、探索多元创作手法的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特色。经历了作家队伍从单一到群体、主题内容从政治到文化、创作方法从一元到多元、成就地位从边缘到前沿的历史巨变。她把从事少数民族文学创作的作家团队生动地比喻为“像石榴籽那样紧紧地抱在一起”,在未来将共同肩负着为各族人民提供精神食粮的使命,创作出更加丰富多彩的少数民族文学作品。

除了对于少数民族文学研究和创作的整体评价以外,许多学者从本民族文学研究历史和发展现实出发,呈现出不同地区少数民族文学生态的复杂性和多样化。内蒙古作协主席、蒙古族学者满全在此次参会的过程中,深度思考了本民族文学研究的现状与困境。他谈到,内蒙古文学研究的问题根本在于内蒙古文学的文化基因或文化身份的特殊性,即“欠发达”地区文化。许多作品在思想深度、哲学思考、宇宙认知、题材挖掘、情节处理等方面,与一流文学作品存在着明显差距。正因如此,满全认为当代内蒙古区域文学“仍在崛起的路上”。

多年来,潜心致力于青海地区民族文化研究与文学评论的“70后”土族学者毕艳君认为,作为西部少数民族的聚居区,青海有着特殊的地理环境、历史变迁以及多元的民族文化生态,青海少数民族文学作品以对地域文化和民族文化的独特表现,在丰富了青海当代文学的同时,也形成了别具风格的文化内涵与艺术走向。毕艳君对于新时代少数民族文学的发展前景,有着较为乐观的期待:“各少数民族作家在国家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良好氛围下,应该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关注现实,抒写这个时代的伟大,为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做出重要贡献。”

与内蒙古、青海等地区一样,新疆地区的多民族文学也是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柯尔克孜族女作家、学者赛娜·伊尔斯拜克着重谈到:“新疆多民族文学创作和研究的繁荣发展,需要强化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深化文化认同,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和视野,提倡超族别意识的中华民族叙事,才能实现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在新疆多民族文学的建构。坚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塑造新人物,书写新故事,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优秀作品。

好的翻译作品带有纯粹而美好的文学光芒,能够为读者送去心灵盛宴,甚至还能以它的真善美,引领一代又一代人的成长。有着13年文学翻译经验的蒙古族翻译家哈森,正在着手译介蒙古国的诗歌以及国内蒙古族作家们的母语作品,同时也向蒙古国系统译介中国当代优秀的诗歌作品。对文学的热爱,对民族文化的自信,是哈森走上文学翻译道路的动力源泉,她认为,文学翻译必须忠实于原文,应该把原文所表达的思想内涵、情感基调、结构图谱、文体风格等要素完整再现给译文读者,才能让异域文化陌生而新鲜的气息互动起来,真正达到“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文化境界。

对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前景报以希望与期待的同时,我们也应该注意到可能存在的问题。学者白崇人表示,当下少数民族文学理论建树不足、文学批评相对薄弱,缺乏更深刻的挖掘分析,仍有较大提升空间。彝族学者纳张元认为,在新中国成立初期,少数民族文学就勇敢承担起了“窗口”和“桥梁”的使命和任务。但是,从近年来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作品的整体面貌来看,部分写作者对当代中国社会现实关注不够,缺乏对现实题材的提炼和驾驭能力。纳张元特别强调:“我们应该重新辨析民族文化的价值。因为民族文化的内部优劣并存,其中许多被假象遮蔽的真理容易招致曲解和误读,它们是沙子里面的黄金,需要我们去重新认识、开掘和提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