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深植民族精神与时代经验 书写各族人民的伟大创造 ——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代表感言

来源:中国作家网 |   2019年10月14日18:46

10月14日上午,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在北京开幕。中国作协主席铁凝致开幕辞;中国作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钱小芊作工作报告;国家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郭卫平致辞。

开幕式上,代表们凝神注目,认真聆听,既感受到来自党和政府的深切关怀,来自中国作协和文学界的深厚情感,也为各民族作家近年来共同创造的文学成就而自豪,为正在行进的火热生活和创作实践而感奋。他们畅谈“团结”、“时代”与“创新”,期待报告中令人振奋的工作举措得到落实,思考未来创作的方向,探讨解决问题的路径,表达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信心。他们说,在新中国成立70周年召开本次大会,意义非凡,对各民族作家来说,既要深入挖掘各族人民创造的辉煌历史,更要勇担使命、用心书写现实生活,为中华民族创造属于我们时代的伟大史诗。

叶梅(左)在会议现场

叶梅(中国少数民族作家学会常务副会长):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今天开幕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少数民族作家代表齐聚北京,群情振奋。中华文化从古至今是由亲密无间的各兄弟民族共同构建的,新中国成立以后的文学繁荣也是由56个民族共同创造的。铁凝主席和钱小芊书记在今天的报告中进一步明确了新时代少数民族文学的目标,我们要以团结、创新的姿态融入时代,扎根人民,深情关注民族的进步与发展,创作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的力作,努力攀登中国文学新的高峰!

陈川在茅盾文学奖颁奖典礼现场

陈川(重庆作协党组成员、主席):当我们还沉浸在欢庆新中国成立70周年的喜悦心情中,又迎来了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隆重召开。作为一名少数民族作家和文学工作者,深感在这个伟大的时代,民族文学必将焕发出新的活力,谱写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的辉煌篇章。重庆是唯一辖有少数民族自治县的直辖市,民族文学是整个重庆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贯彻落实本次会议精神,把握时代脉搏,反映民族地区深刻变迁,用优秀作品为新时代增光添彩,推动重庆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再上新台阶。

冯艺(右二)在会议现场

冯艺(广西作协名誉主席):开幕式上几位领导同志的讲话和报告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中华民族要实现伟大复兴,首先是文化的振兴;而文化要振兴,需要大批有民族自尊和文化自觉的各民族作家共同努力。我国是历史悠久的统一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是先人留给我们的丰厚遗产,也是我国发展的巨大优势。中华民族文化与中国各民族历代先祖的生活经历等密切相关,是一代又一代人辛勤创造的,所以我们理应对中华文化根脉怀有温情和敬意。因此,在写作中,我始终把壮族文化放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大格局中体现,坚持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努力在自己的作品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我想,这样的写作,才会像美丽清澈的一股清流,汇聚入浩浩汤汤的中华长江,历久弥新,生生不息。

郭雪波在会议现场

郭雪波(华文出版社编辑室原主任):听了开幕式上的讲话和报告,我感到很荣幸,很激动。我是一名已经参加过三届大会的老代表了,每次都感觉到新气象、新高度、新繁荣,听本次大会的致辞和工作报告,更是感到十分振奋。报告高屋建瓴,全面概括总结了十八大以来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取得的丰硕成果,又指明了未来进一步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学工作的方向,以及具体部署、举措,令人非常期待。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每一朵花都绽放着民族文学灿烂的色彩。我会继续坚守中华民族优秀文学传统,把文学创作之根深深扎进人民和民族的泥土里,汲取营养,创作更优秀的作品。厚重的土地拒绝浮浅的写作,一个作家必须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文化观、世界观,才能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民族,无愧于人民的优秀作品。

向云驹在会议现场

向云驹(中国文学艺术基金会副理事长、秘书长):这是一次意义深远的大会。70年来民族文学与各民族的进步同步发展,它也以自己朝气蓬勃、丰富多彩、昂扬向上的气质和才华,展示着各民族发展进步中的精神力量和精神面貌。在祖国大家庭的关爱下,在汉民族和各民族互相之间的帮助下,大多都具有和经历过跨越式发展的历史进程。2020年全面完成脱贫攻坚任务和全面小康的实现,将宣告各民族又一次实现历史性跨越式发展。民族文学也将迎来新的历史使命,面临新的历史发展机遇,接受新的历史考验和挑战。这次会议吹响了新时代民族文学的集结号,参加会议的各民族作家代表都是当下民族文学创作的骨干和中坚力量。

会议体现了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高度重视,寄托着各族人民对本民族文学家的殷切期望。我认为,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史本身就是人类史上的一个奇迹。55个少数民族全部拥有了自己优秀的书面文学作家,有些还是具有国际和国内重要影响力的作家;各少数民族也拥有了自己的民族文学史,极大地丰富了中国文学史;许多少数民族的文学遗产获得文明殊荣和国家级文学奖,如《格萨尔》《江格尔》《玛纳斯》三大史诗成为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茅盾文学奖、鲁迅文学奖频现少数民族作家作品等。国家进步、民族团结是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信心之源,丰富的心灵、多情的气质、独特的生活、敏锐的感觉是少数民族的文学天赋,良好的教育、开阔的眼界、世界的高度、人类的情怀,是奏响第一提琴的资质。少数民族文学所达到的高度、所展现的繁荣,是中国奇迹的重要表征。

中华民族是多元一体的民族。各民族的文化也是多元一体的关系,是各民族互相贡献、互相融入的关系。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将续写这种伟大的民族关系和文化关联,以这种伟大的文化背景为文化自觉,创造出各民族新的文学史诗。

侯健飞(右)在会议现场

侯健飞(国防大学军事文化学院军事文学创作教研室编审):我们很幸运地行走在国家强盛、民族复兴之路上,但我们还需要一盏灯,当夜幕降临的时候,照亮前方的路,这盏灯就是民族文化传统和多民族智慧之合。中华文明之所以气质独特,是因为,在汉文化为主流的文化长廊中,永远镌刻着多民族文化的绚丽身姿。作为一个少数民族作家,我们既要熟悉历史,更要书写、讴歌现实。少数民族多居边远地区,但贫穷落后已成往事,脱贫致富和精准扶贫工程在少数民族地区得到坚决落实。70年来,少数民族文化不断被抢救、发掘、传承和发扬,少数民族作家作品得到特别重视和扶持,这一点从新中国成立后六次召开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就能看出。

我是一个穿军装的作家和军校老师,我清楚地知道,在共和国70年风雨历程中,少数民族作家和军旅作家从来没有缺位。如果问我军人为什么如此爱我们的少数民族兄弟,请从《星火燎原》系列丛书中寻找答案,在红军爬雪山过草山的时候,各族人民就一直与红军在一起,生死与共。

王立春在会议现场

王立春(辽宁文学院文学少年杂志社主编):今天上午听了大会报告,深受鼓舞,作为一个满族儿童文学作家,我对报告中提出的深入生活、扎根人民、关注现实、书写时代的论述感触特别深。

我一直搞儿童文学创作,2017年以满族当代少年儿童为题材创作了一部儿童长篇小说《蒲河小镇》,获得了辽宁省五个一工程奖,这是我第一次以小说的形式把笔触伸到本民族的孩子中间。写本民族儿童小说的自己应该具备了一些优势:我的父姓完颜,母姓瓜尔佳,先祖们从长白山走来,我的血脉里一直奔腾着祖先桀骜不驯的气息;我曾在2009年到辽西乡村小学体验生活,当下少数民族孩子的成长一直激荡着我;我那一直徘徊在童年的童诗叙述让我具备了一个写者的执念……只有把这些交融着的东西写出来,才能使自己心安。于是我写了,以孩子的视角诉说了一个当下满族儿童的故事,那里面有很多蓬勃的成长,也有无法掌控的命运,更有本民族的人们对命运的独特理解和把控。我的身后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少数民族每一个个体的生机必将丰沛这个伟大的多民族大家庭。我作品中的人物在成长,我的民族在成长,我也在成长。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在会议现场

格日勒其木格·黑鹤(黑龙江作协副主席):离开呼伦贝尔草原赶往北京的时候,草原上落了第一场雪,莫日格勒河已经结了薄薄的冰层。营地附近通古勒嘎大叔准备将羊群从夏营地赶回,迁往冬天的牧场。因河水太深羊群心生畏缩,踌躇不前,左突右奔,而且因为混乱拥挤,一些羊被踩在水下溺水。我直接跳下冰河,将溺水的羊救出,将逃跑的捉住。对于那些不愿就范的羊只,直接拎过河。在草原上,我从来不是生活的旁观者,我一直生活其中。

草原,从来不仅仅是绿野牧歌,这是一种严酷的生态环境,一种艰忍的生活。作为一个蒙古族作者,我一直在草原上,像真正的牧民一样生活。以呼伦贝尔草原和大兴安岭森林为背景地,我创作的自然文学作品,就是为了写下这些生活的故事。

马笑泉在会议现场

马笑泉(湖南作协副主席):民族的精神和气质是比服饰、饮食、风俗更深层、更长久的存在。在不可逆转的现代化进程和必须直面的全球化语境中,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作家融入到中文写作中,从语言出发,展开对世界和人心的想象与探询。在这样的历史语境中,民族文学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应是基于民族的核心精神和独特气质的转化与发展。体认此精神,培养此气质,以此去熔铸自身所遇合的一切鲜活经验,是我的终身功课。我深信,在民族精神与时代经验的互动中,能产生民族文化的新质,而这正是继承传统的真义所在——使它不仅活在当下,而且能延伸到未来。

严英秀在会议现场

严英秀(兰州文理学院文学院教授):正逢金秋十月,当我们依然沉浸在神州上下共庆新中国七十华诞的喜悦中时,又迎来了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的隆重召开。这是我国文学界的盛事。作为一名少数民族作家代表,我有由衷的光荣和深切的使命感。大会开幕式上聆听了铁凝主席和国家民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郭卫平的致辞,聆听了钱小芊书记关于少数民族文学发展的报告,全面了解了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取得的成绩,内心是激荡的,振奋的。在党和全国人民的深情关怀下,在中国作协的大力扶持下,少数民族文学园地已是拔节抽穗,满目收获。我们与会的每一位作家,以自己的成长见证了中华多民族繁荣共存的伟大时代。而未来,我们将更辛勤地耕耘在这片园地,以花开鸟鸣的好风景回报党和人民的阳光雨露,回报这片坚强多情的土地。我们将以更广阔、瑰丽的文学书写,讲好新时代的中国故事。而五十六个民族多样化的文学书写,必将以自己独特的色彩和芳香,共同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水草丰美的精神家园。(中国作家网王纪国、陈泽宇、冯海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