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云蒸霞蔚的长篇小说

来源:《长篇小说选刊》 | 蔡东  2019年09月27日18:28

经常听作家朋友们说,熬过一部长篇的人再来写短篇简直就是纯享受。我暂时跟这样的享受无缘,只能羡慕、想象、神往。这次就从阅读的角度来讨论长篇吧,简单谈几句。

阅读能够称之为长篇的作品令我产生了一种感觉:像走进莽莽苍苍的原始森林。这样的虚构作品秉有真实生活的一大特质 :无限。或者也可以说,长篇小说创造另一个真实的世界,众生,万物,日月星辰,流逝的时间。

如果说短篇是一星火花,长篇就像彻夜烧着的温热火堆。有些短篇真是难忘,火花一亮,瞬间的夺目光彩让人印象深刻,多年后仍时时在脑海中闪过,曾是惊鸿照影来。读长篇就不是惊鸿一瞥了,日日夜夜相处,小说成为一部分的生活。回想读大部头的日子,我确确实实地,就生活在一部小说里,那是一段段生命跟小说相互占据、难分你我的时光,从小说里再走出来时,常有恍如隔世之感。这类精神体验其实很容易上瘾,几年前重读《安娜 • 卡列尼娜》大概就是为了重温沉浸和迷醉在另一重世界的感觉。当然,成瘾总归是因为痛苦,包括写作和阅读的成瘾。

这些年长篇小说的成就突出,相伴相生的问题也不少。有一些小说从字数上看够了,形似长篇,但读完了略感尴尬,倒不是小说有奋力抻长注水之嫌,而是感觉上扁扁的,撑不起来。这个“扁”指向的不仅是架构,还指向人物情感和体验的轻浅。长篇不在篇幅,不在处理时间的长短或跨度,不是写群像并跨越半个世纪就算得上皇皇巨著,很多时候“长篇感”的产生,与情感体验的深刻程度相关。比如作家尹学芸的《李海叔叔》,不过几万字的作品,真正写出了这些年的世事变迁和人心进退,小说的时空拉得很开,架子宏大而小处诚恳,笔触回旋复沓、细小精微,写尽了传统中国人内心的沟壑与微澜,写到了世情的最深处,把什么都穿透了。记得读完的那个晚上,合上小说只觉得荡气回肠,意味袅袅不尽,仿佛走过漫漫长路,经历了一段悠长缓慢的岁月,多少沧桑世事人情世故,都在一部中篇里了。

再就是某些以长篇名义出版的作品,并不具备这个文体应有的复杂性和结构感。以前读《安娜 • 卡列尼娜》的时候,很讨厌列文那条线,列文一出现小说就开始变得郁结难解,大段大段的心理活动,拖拖沓沓的,后来再看的时候才咂摸出滋味来。这便是长篇,繁复,重叠,映照,变奏。列文的存在,列文的精神探索,让小说的厚重感出来了,也让安娜的生命和爱情变得更深邃。我甚至觉得,假如没有了列文,安娜还像安娜吗?《红楼梦》也不是只有宁荣二府,还有太虚幻境,人物呢,有真人有俗人也有梦中人,因此云蒸霞蔚、万千气象。再比如科尔姆 • 托宾的一个短篇《长冬》,小说的内部空间比某些长篇要宽广。开始以为小说的主要走向是寻找雪地里失踪的母亲,一个出走与寻觅的故事,谁知道突然转向另一个境地,写父亲和儿子如何在母亲失踪后学会生活,好像道路在前方一转,眼前豁然开阔,重建生活的维度令小说开拓出更舒展的空间。

很难说清长篇小说与其他体裁的根本区别体现在哪里,但作为读者,一说长篇,自然对内容、结构、思想和情感的冲击力有更高的期待。长篇的体量和规模不是用字数来衡量的,写得长,不代表具备长篇小说内在的气韵和构造,也许一个很小的模子就装得下。结构意识对长篇很重要。有时候读到一类长篇,读了很久还是在平地上来回,谈不上高低屈曲,一章章瘫着,随时有散开的风险。何为结构意识呢,以珍妮弗 • 伊根《时间里的痴人》为例吧。读前几章的时候还以为是短篇集,到了后面,发现这部小说并非十几个短篇的随机组合,而是体现为一种立体多棱的结构形式,每篇可以单独拿出来读,同时精妙地深度嵌合在一起,远远近近地照应、补充,构造而成一部当之无愧的长篇小说。

说到这里,想起前几天和邓一光老师的聊天。他的长篇小说《人,或所有的士兵》七月份出版,谈到读书分享会的事情。邓老师说起,这部小说在讲述上分成七部二十五章,有十个叙述人,主要叙述人七个,每个叙述人都是故事的感知者,叙事主题一致而表达各异,可以看成一部复调结构的交响曲。进一步的,他细说分享会的设计,准备四种乐器,小提琴、大提琴、小号、长笛或定音鼓,活动开始和结束时,合奏一段曲目,每个话题开始前由一种乐器演奏 1 分钟暖场,做结构。我想,这大概就是长篇思维吧,以此为基础的小说方有云蒸霞蔚之繁盛绚丽,更有希望给予读者复杂交织的审美体验。

最后想聊一聊长篇小说独创性的问题,私以为不必把独创、突破、发明一种写法挂在嘴边。作家自然要有这个志向,只是高远志向也要有打底的东西,很多时候,对前人的研读和吸收远远不够,要真把伟大小说领会透了已经不容易了。就我的阅读视野而言,能目之为佳作的,并没有超出长篇小说已有的样式,哪怕一些注明为实验作品的,可能之前也有人这样那样实验过了。没什么好焦虑的,谁也不是天外飞仙,在我看来,突破自己远比突破文学史更重要。

并无写作长篇的经验,谈论这个话题难免忐忑,几点个人感受而已,就此打住吧。

【作者系小说家、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