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作为文艺跃进与生活反映的轻骑兵 ——以1958 至1959 年“小小说”为中心

来源:《中国当代文学研究》2019年第5期 | 慕江伟  2019年09月25日14:35

内容提要:受文艺大跃进的影响,1958 年初在老舍的倡导下,一度销声匿迹的“小小说”再次走热,迎来了短暂的丰收期。“小小说”在这一阶段的创作主要承接20 世纪三四十年代解放区“墙头小说”的写作传统,重点突出政治工具性。一时间众多刊物都纷纷刊发“小小说”及其评论文章,进入1959 年下半年,随着政治运动的转向,“小小说”也进入了落潮期。对于“小小说”来说,文艺跃进仅提供了写作的机会,并未丰富其内容及其思想性,其更多是扮演了一个快速反映生活的文艺轻骑兵的角色。

关键词:文艺大跃进 小小说 工具性 发展脉络

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产生了一种比短篇小说更短的小说,许多刊物1将这一文学体裁称为“小小说”2,并纷纷登载,这一情形一直持续到1940 年代。新中国成立初期,这一文学写作样式隐匿了,直到1958 年一场如火如荼的文艺“大跃进”,作为文艺政治运动载体的“小小说”才迎来了新一轮的短暂辉煌。

一 1958年文艺界的转向

1957年10月27日,《人民日报》社论《建设社会主义农村的伟大纲领》第一次提出了“大跃进”的口号。11月13日,《人民日报》在社论《发动全民讨论四十条纲要,掀起农业生产的高潮》中再次提出“大跃进”。《新华日报》紧随其后,在12月6日发表社论《要不要跳,能不能跳,敢不敢跳》。12月12日,《人民日报》又发表了《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对“右倾保守思想”的各级领导人进行猛烈批评:“背离了多快好省的方针,变成了经济建设上的懒汉。”3由此一场在各个领域史无前例的生产发展“大跃进”正式开始,在一片热热闹闹的氛围中,迎来了一个“神化”时代——1958 年。4 1958年春天,毛泽东一次次将“大跃进”推向了高潮,“大跃进”成为了时代精神,文艺界为配合国家政策的走向也紧随其后开始调整文艺方向。1958年2月13日至16日,中华全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及其各协会、各研究会分别召开会议,讨论进一步发展文艺创作以适应全国大跃进形式的有关问题,老舍、田汉、阳翰笙、欧阳予倩、曹禺、周扬、赵树理、吕骥、贺绿汀、吴作人、戴爱莲等出席此次会议。《人民日报》在2月19日的第1版发表了会议纪要《让文艺创作来一个大丰收》,指出:

大家认为……在文艺创作方面也来一个大跃进,是全国文艺工作者普遍关心的问题。……他们说……文艺创作者……一方面也应该多写一些短小精悍的作品,及时地把时代的面貌反映出来。……周扬认为推动创作的重要关键之一是开展文艺评论工作。他……提倡短小、精悍、及时的短评。(文中着重号为笔者所加)

这篇会议纪要对1958 年的文艺方向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文艺工作者要以1957 年的文艺收获为基础把“大跃进”与文艺创作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二是文艺工作者要坚持为工农兵服务的原则,深入生活,拿出一些好作品,特别是一些短小精悍的作品,及时地把时代的面貌反映出来;三是文艺评论要有活力,要敢于打破常规,开创新局面。

1958年2月下旬,《文艺报》(半月刊)第4期上出现了一篇鼓吹文艺“大跃进”的文章《文学工作能不能跃进?》,文章一开头晓蝉就以决策者的气势宣告了文艺“大跃进”的可能性:“文学工作能不能跃进?不进,则退,不跃进,就得慢条斯理地走。……不管你想不想跃进,敢不敢跃进, 归根结底,必须跃进。”5 当然作者还留有一丝理性的思考,进一步阐释了经济的多、快、好在文学创作中的呈现,认为“文学工作不同于工农业生产,它的跃进的指标,无论在数量和质量方面,都不能向工农业生产那样准确。……但是,我们的生产——文学创作,能不能更多一些呢?能不能写得更快一些呢?工作更好一些呢?我看是能够的。这种多、快、好,就是跃进。”6结尾部分,作者又着重点明文艺跃进的方向和原则,“我们的跃进,向哪里跃进呢?当然是为了社会主义,沿着工农兵方向,当然要遵照‘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原则”7。

政治的基础,作家的参与,思想的规约,为文艺“大跃进”的创作实践提供了理论准备,随后文艺界的各个领域都刮起了“大跃进”之风,小说领域也不例外,“小小说” 的出现就是小说领域的一次“大跃进”尝试。

二 一篇创作宣言的诞生

1958年《新港》第2、3期合刊的“小说专号”中发表了老舍撰写的《多写小小说》,这是一篇宣言式的文章,因为它唤醒了一种已经沉寂了七年的文体。作为一位全程参与了文艺创作以适应全国大跃进形式的见证人,老舍深感文艺创作大跃进的艰难,他将“小小说”这一文体再次引入大众视野,也是为了让小说创作能够快速地反映政治的变化,不至于因小说创作周期过长而使文学工作者处于政治被动的境地。

老舍首先指出1958年重提“小小说”的迫切性,“为了报刊的活跃,和文艺作品更能及时地反映新人新事,我想啊,大家似乎应该多写些小小说”“从社会需要方面来说:我们的国家正在百废俱兴,积极建设,所以人人忙,处处忙。在这种情况下,短的作品更能及时地反映飞跃前进的现实,教育广大的读众。……社会主义的建设要快要好,所以作品也要短而精。虽然我们也需要长篇,但大势所趋,我们的时代到底是短篇的时代”8。

那么,为解决这个迫切性的问题,“小小说”应该具备怎样的要求呢?老舍给出了四条“标准”:第一,“小小说是最短的短篇小说,比如说每篇至多不超过两千字”。第二,“小小说是小说,不是随感或报导。它短小,可是还有人物。这可就不简单了。写这种小说,作者需要极其深入地了解问题和人物,并能够极其概括地叙述事实,用三言五语便刻画出人物”。第三,“希望把小小说当作一个新体裁看待,别出心裁,只用一二千字就能写出一篇美好而新颖的小说”。第四,“无须顾虑时间性。及时地反映现实是作家的责任。而且,只要写得精,便能传留久远”。9

综上所述,老舍较早地将政策层面的文艺“大跃进”要求转换为文学创作层面的操作,给小说作家提供了一条向政治决策快速靠拢的路径,以此实现党中央对文艺界的期望。从老舍给“小小说”赋予的时代任务来看,1958年呼唤的“小小说”已经与20 世纪二三十年代“小小说”的写作目的发生了巨大的转变,艺术追求让位于政治解读;同时老舍也降低了“小小说”的艺术审美,只把它作为一种快速反映1958年社会“大跃进”的一种手段和工具,已经完全不同于阿·托尔斯泰所强调的“小小说,这是最棘手的一种文艺形式”10。

老舍的“宣言”发表之后,各地报刊纷纷响应,《人民日报》《人民文学》《新港》《萌芽》《作品》《北方》11《长江文艺》《长春》《解放军文艺》《山花》《安徽文学》等报刊杂志都发表过“小小说”。《解放军文艺》在1958 年第7期推出十个短篇小说,其中多篇是两千字左右的“小小说”,如黄知义的《雷达连的指导员》、黄文彩的《小班长》、纪云的《秘密》、王恺的《破浪前进》、傅泽的《在雪坡上》等,编辑部在卷首语《短篇小说创作要大跃进》一文中指出,“它们的两个明显的优点,我们却是可以肯定的。第一个优点是:短。……在大跃进中,时间是十分宝贵的,像这样的短篇小说将更适应形势的需要。第二个优点是:快。反映现实生活迅速、及时……它们使人读起来特别感到亲切,具有‘立竿见影’的现实教育意义”。12同期,还刊发了一篇关于十个短篇小说的座谈会文章《业余作者座谈“连长”等短篇小说》,部队战士结合自己的亲身经历对《秘密》进行了热烈的讨论,有人指出:“‘秘密’这篇文章很及时,能结合两队训练任务。特别是在‘鼓足干劲、力争上游’的号召下, 挑战竞赛多,而发生这样的事儿不少(当然没有这么严重),读了这篇作品,就会得到很大益处。”13到了第8 期,《解放军文艺》继续推出十个短篇小说,其中有八篇是两千字左右的“小小说”,包括邵国明的《海防两炮手》、赵增元的《空投前夕》、罗德钊的《连长教歌》、朱斌的《坦克新兵》、佳光的《一个小镜头》、权宽浮的《第一条林带》、朱定的《夏收夜》,以及卫民的《智破调虎计》。同期,还推出了“笔谈七月号的十个短篇”专辑,不难看出编辑部对“小小说”的重视。总体来看,《解放军文艺》这两期推出的“小小说”都是关于部队日常生活的故事,目的在于打破部队“训练生活不能写”的迷信14,希望用这种短小精悍的文艺形式快速地将特殊时期部队建设的新人、新事、新生活呈现出来,通过文艺“大跃进”来反映部队建设的“大跃进”。

三 写作“传统”的接续

1958 年“小小说”的写作风格并非在老舍等人的倡导之下便立即形成的,它延续的是1930年代初“墙头小说”开启的写作传统,即艺术的政治工具性。作为一个历经历史实践充分检验的文体,当机会降临时便再次焕发出了活力四射的生命力。

“墙头小说”一词在中国出现时间大约在1930年,这与“左联”的积极倡导密不可分。1932 年《北斗》第二卷第3、4期合刊集中刊登了白华的两组“墙头小说”,包括《夫妇》(墙头小说四篇)和《墙头三部曲》15,都是千余字的小说,而且编者在“编后”中指出“虽然还说不上好的新作,而很幼稚,但出之于拉石滚修筑马路的工人白华君……这是值得特别推荐的……如果在正确的路线上发展,特殊是白华君,前途是很有希望的”16。对业余写作者的鼓励,奠定了“墙头小说”后来的群众创作路线和群众生活反映路线,调动了业余作者创作的积极性和可能性。随后一大批报刊,如《文艺新闻》《文学月报》《文学杂志》《文学青年》《海星》《文艺工作者》《世界日报》《觉今日报》《今日报》等,都刊载过“墙头小说”。其中以《文学青年》最为活跃,编者在1936 年创刊号上的“征稿简约”中写道:“尤其希望获得下列三种新型的创作:(1)报告文学。(2)墙头小说。(3)生活的或斗争的通讯。” 随后在第一卷第二期就发表了怀紫的“墙头小说”《孩子的死》,同期,刊载了M.I 的《解答几个问题》一文,作者细致梳理了中国1930 年代初“墙头小说”的来源及其发展, 认为:

墙头小说,大概发源于现代劳动者手编的宣传用的贴在墙头上的壁报上的短篇小说。苏联十月革命后的学校中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工厂与集体农场里,最风行一种手写的或印刷的小报,即名叫做“Wall Paper”或“Factory News”的东西上:常常有短篇的极泼辣而又尖刻,讽刺的或写实的故事体裁的作品发表,它的特点是须采用最经济的手段,最迅速的Tempo,最煽动的笔调来勾勒引人的注目。它的题材总是片段的,事件的一点或一面的刻画。作者总是大众自己,生活集团中伙伴的一个。它往往连同着漫画或特制的补图来一道发表,是极有趣味的事情。……我们中国呢?九·一八以至一·二八以来,壁报这个东西也广泛的有过,墙头小说也出现过。今日所以我们特别来提倡的,是国防文学的现阶段上,真正大众的或适合于大众的作品是应该多量的产生。便是从墙头移印在纸上,或从纸上抄写到墙头上去,这都是何等有意味的一章事。17

“墙头小说”在抗战期间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小说内容以适应战争形势的需要,用艺术的手段来反映当时的社会事件,“短小泼辣……是富于战斗性的一种文体”18。特别是在解放区,“墙头小说”被赋予了极为重要的地位,1940年9月孙犁在《关于墙头小说》一文中指出:“墙头小说与街头剧、墙头诗是边区三支文艺轻骑队,是年轻的文艺三姐妹。”认为“边区最需要这个形式”,因为“边区各村,各工厂,各机关,各学校都有自己的墙报,边区的印刷条件还不充分——这一切条件,都说明墙头小说这种形式可以在边区广泛应用”。在与报告文学关系的讨论中,孙犁提出了墙头小说的四个特点:一是能立马反映事实;二是具备较强的政治性;三是“在形式上更有头有尾、生动有力,更大众化,更具有民族的形式和风格”;四是篇幅短小,“可以用单张的纸写出”。19这些特点在1958 年被“小小说”完全吸收,继承中并有所发展,比如字数要求就没有那么严格了,字数范围有所扩大,多数以两千字左右为主。

1941年,金振在6月29日的《新华日报(华北版)》上发表了《提倡墙头小说》一文,继续鼓吹墙头小说的战斗性,强调墙头小说“是一支文艺轻骑队,它要迅速地驰骋到各处,以新的胜利带给大众新的喜悦,以新的动员,组织新的力量;这是一种灵活的,锐利的武器。它要及时暴露敌人的阴谋与丑恶,及时地斧正前行中的缺陷与偏差;这是当大众参与了政治斗争,在文艺大众的实践中所创造出来的新的小形式之一,它是属于大众化的,并应成为大众认识生活,批判生活的工具”20。金振的这篇文章可以说最终完成了墙头小说在文艺创作中坚不可摧的地位,也使它在1958年苏醒时,依旧坚持着大众化的角色。

1958年,“墙头小说”的写作传统被“小小说”全部继承,同时《萌芽》和《北方》杂志也接过了墙头小说的原始传统,分别开设了“墙头文艺”和“墙头小说”栏目。至此,“墙头小说”(或“小小说”)作为一种写作文体完成了两个时代的呼应与传承。

四 《人民文学》的介入

1957年12月起,张天翼正式接替严文井成为了国刊《人民文学》的第四任主编,经历过1957年的“双百方针”“鸣放”,以及“反右”运动,张天翼吸取了前任的教训,变得更为谨慎,因为冷暖交替的文艺政策,以及《人民文学》因作品定位的失误多次处于被动批判位置的经历,促使他“调整”组稿方式,督促编辑们深入“生活现场”组稿,以配合文艺“大跃进”的要求。

所以当老舍提出“多写小小说”的宣言后,《人民文学》也迅速作出反映,从1958年第4期就开始大量登载或转载小小说,并一直持续到1959年第6期,例如1958年第4期有《卖酒女》(徐怀忠);第5期有《典型报告》(李德复);第6期有《七根火柴》(愿坚);第7期有《过客》(李纳);第8期有《踩电铃》(万国儒);第9期有《磨刀》(肖玉);第11期有《村医》(王汶石);第12期有《一封电报》(许以)。1959年第1期有《一根铁筋的故事》(吴克);第2期有《老工人汉斯》(刘祺宝);第3期有《草原日出》(张长弓、沙里夫);第4期有《房东》(李克英);第6期有《北京来客》(周立波)。21

在重视实践的同时,《人民文学》也强调相关理论的提升,茅盾两篇关于短篇小说的评论,其中就有“小小说”创作业绩及其特色的归纳总结。

一篇是发表于1958年《人民文学》第6期的《谈最近的短篇小说》,茅盾精细地分析了“小小说”《七根火柴》和《进山》22,归纳出了《七根火柴》作为“小小说”的四个特征:一是字数少,两次强调“全文共计不过两千字”;二是篇幅虽短,但同样具备人物、情节、环境三要素,“全篇人物形象是鲜明的,故事的发展也很紧凑”“作者还能腾出一手来写环境”;三是典型化写作方法的运用,“无名战士的形象使得这篇作品发生感人的力量”;四是笔法生动,小说“生动而有力地描写了草地行军的艰苦,刻画了忠心耿耿的战士在将要断气的一瞬间还专心致意地要把他所保存的七根火柴连党员证交托同志转呈上级”。23

另一篇是发表于1959年《人民文学》第2期的《短篇小说的丰收和创作上的几个问题》,茅盾在文章第一部分用“一鸣惊人的小小说”八个字概括了他对1958年“小小说”的总体感受。文中讨论的九篇“小小说”24选自不同的文学刊物,极具代表性, 涵盖了1958年“小小说”的创作走向与时代特征,表现在五方面:一、“这些‘小小说’的极大部分出自业余作者(包括工人和农民)之手”,“他们是事件的参与者,他们和故事中的人物是朝夕共同工作的。”二、“小小说”的内容“反映了总路线鼓舞之下劳动人民的冲天干劲,密切结合生产和中心任务”。三、“小小说”短小精悍,“结合了特写(如果我们认为这是主要以真人真事为描写对象)和短篇小说(如果我们不认为它以概括为基本方法)”的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四、“小小说”的任务是“及时和迅速的反映”“每时每刻出现的奇迹,数不尽的新人新事”。五、“小小说”的前景比较好,“它是群众文艺运动中最适宜于群众业余的文学体裁之一”“‘小小说’和诗歌一样普遍化,将不是太远的事”“‘小小说’仍将以特殊的文学体裁继续存在和发展”。25

《人民文学》的创作实践和理论引导,“使来自地方文艺期刊的小小说成为了其时重要的小说形式”26,不过随着“大跃进”的退潮,《人民文学》也迅速调整编辑策略,自1959 年第6 期之后“小小说”也不再出现。

五 忠实的坚守者——《新港》

《新港》是1956年7 月由中国作家协会天津分会创办的文学月刊,“创刊词”中《新港》编辑部明确表达了办刊风格和时代职责:“‘新港’——这将是文学创作事业上的‘新港’”“‘新港’这将是青年文学创作者的‘新港’”“它将力求及时地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大胆提出生活中的新问题”“使它成为一块艺术的花园”27。经历了短暂的“双百”文艺政策之后,1958年随着文艺“大跃进”的到来,《新港》也迅速调整办刊理念。

1958年《新港》第1期发表了方纪的短论《大跃进》,强调“跃进就是革命”28,第2、3期合刊发表老舍《多写小小说》,号召多写“小小说”,于是把《新港》与文艺“大跃进”紧密地结合在了一起。因为《新港》是“小小说”创作口号的发源地,所以从第4期起,《新港》几乎每一期都会出现“小小说”的身影,或多或少,例如1958年第2、3期有王愿坚的《七根火柴》、第4期有周骥良的《大年三十晚上》、第6期有老舍的《电话》、第12期有孙喜贵的《妇女运输队》;1959年第1期有周修文《四排的秘密》等。

1959年下半年从“庐山会议”起,中央高层开始初步总结“大跃进”带来的经验教训,接着全党开展了一场“反右倾”斗争,政治转向,文艺“大跃进”减弱,“小小说”也进入了落潮期,最明显的表现就是发表的刊物越来越少了,“虽然在《安徽文学》《长春》等杂志上还可以看到小小说,但为数已经很少了”。“到了1961年其他杂志几乎都不刊登小小说了,可《新港》仍然坚持刊登”。29这一时期的“小小说”总体处于低迷状态,万力在《小小说选集》后记中勾勒了这一阶段《新港》登载“小小说”的情况,“在一九五九年——一九六一年九月以前这段时间里,我们虽然也发表了一些小小说,但比较少,也不经常”30。

从1961年9、10月合刊号起,《新港》专门开辟了“小小说”专栏,刊登了夏寿邦的《梁师傅》、纪流的《出国前》和孙洪福的《小武和小眉》,此后每期发表三篇,一直持续到1964年11月、12月合刊号休刊,共登载了117篇“小小说”。大部分作者都是业余作者,“其中有工人、农民、战士、学生、在乡下的青年知识分子、干部、中小学教师等”。因此它们反映的生活面也相当广泛,“有反映工厂生活的十六篇(包括钢铁、纺织、地毯、邮电、铁路等工人的生活,人物有老师傅、新学徒、工程师、技术员、投递员、辅助工等);反映农村生活的有十一篇(人物有老农民、基层干部、在乡青年知识分子、妇女、儿童等);反映部队生活的有两篇;反映中小学教师和学生生活的有三篇;有反映商业、盐场、渔场等生活的各一篇。有些题材、人物和生活,在其它形式的作品中还是很少接触到”31。万力充分肯定了《新港》“小小说”专栏所取得的成绩,不过这一时期“小小说”的艺术成就并不高,少有优秀之作。

周宁、魏金枝、万力等人对《新港》“小小说”的评论文章,也是《新港》的一大特色,他们的见解看法对这一时期“小小说”的延续发展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周宁的《小小说琐议》是对1963年《新港》发表的36篇“小小说”的漫谈,指出这些“迅速反映火热现实斗争生活的小小说”“最适宜迅速地歌颂新人新事”“是文艺战线上雄厚的后备力量”,同时也认为“它们在思想性、艺术性方面,都还有待提高”。32魏金枝在《再谈小小说》中将“小小说”看作初学者“最好的练武场”“要是没有它,要写小说的人和作家较一日之长短,那是相当吃力的”。33并重点讨论了初学者创作“小小说” 应注意的写作问题。万力的《群星灿烂花似锦, 万紫千红满园春——〈小小说选集〉(暂名) 后记》一文是对1960年代《新港》“小小说”登载的总结,在老舍、茅盾观点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如对“小小说” 字数的看法,认为“它不需要而且也不可能规定一个数字标准,但是,它必须比目前流行的一般短篇小说还要短小一些”;强调“小小说”的“结构应该有起伏,有转折,有头有尾”。34当然万力这篇后记对“小小说” 创作的现实引领并未实现,随着新一轮政治运动的开展,“小小说”最后的阵地《新港》也于1964 年底休刊。

结 语

从20 世纪“小小说”发展的总体脉络来看,“小小说”创作经历了萌芽(1949 年以前)—转向(“十七年”)—回归(1980 年代以来)三个阶段,其中“转向”阶段是“小小说”创作最为特殊的时期,“它和新民歌在文学战线上犹如钢铁战线上的小高炉”,肩负着重要的时代使命,政治意义远大于它的艺术成就。虽然它存在了六年之久,但仅有1958年到1959年上半年,是其短暂的辉煌期。这一时期“小小说”创作丰富多样,不仅仅发表在上述提到的报刊中,许多地方报刊文艺版面也都专辟“小小说”栏目,使得这一文学体裁一跃成为作家和业余作者及时反映时代现象的载体。可以说,作为文艺“大跃进”的一支,与“新民歌”运动一样,“小小说”作为风靡一时的文体也是值得我们关注的。

注释:

1包括《快活》《红杂志》《民众文学》《紫罗兰》《心声: 妇女文苑》《半月》《游戏世界》《朝阳》等刊物。

2 笔者查看杂志原刊发现,凡是属于“小小说”的小说,刊物都会特别标明,多数只有一页。例如《半月》杂志1924年第3卷第8期中载有胡亚光的《梦中》(小小说),编者专门在标题栏指出该文是“小小说”。

3 《必须坚持多快好省的建设方针》,《人民日报》1957年12月12日。

4 曹英主编《共和国风云五十年》,内蒙古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835页。

5 6 7晓蝉:《文学工作能不能跃进?》,《文艺报》1958年第4期。

8 9老舍:《多写小小说》,《新港》1958年第2—3期。

10 [苏联] 阿·托尔斯泰:《什么是小小说》,《论文学》,程代熙译,人民文学出版社1980版,第160页。

11此刊1959年改名为《北方文学》。

12本刊编辑部:《短篇小说创作要大跃进》,《解放军文艺》1958年第7期。

13《业余作者座谈“连长”等短篇小说》,《解放军文艺》1958年第7期。

14李永明:《要打破“训练生活不能写”的迷信》,《解放军文艺》1958年第8期。

15白华的《夫妇》(墙头小说四篇)包括《在厂门口》《传单》《早饭》《传令的人》;《墙头三部曲》包括《分离》《流荡》《回转》。

16编者:《编后》,《北斗》1932年第3—4期。

17 M.I:《解答几个问题》,《文学青年》1936年第2期。

18蓝海:《中国抗战文艺史》,山东文艺出版社1984年版,第90页。

19 孙犁:《孙犁全集》(第二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434—435页。

20 金振:《提倡墙头小说》,《新华日报( 华北版)》1941年6月29日。

21 《人民文学》上发表的“小小说”少于两千字的很少,字数多介于两千至三千字之间。

22 《七根火柴》(王愿坚)初刊于《新港》1958年第2—3期,《进山》(勤耕)初刊于《长江文艺》1958年第3期,《人民文学》1958年第6期转载了这两篇小说。

23 茅盾:《谈最近的短篇小说》,《人民文学》1958年第6期。

24 包括《谁是那“百分之十”?》《垫道》《踩电铃》《拆炕》《门板》《暴风》《师徒公司》《社长的头发》《敢想敢为的人》等九篇“小小说”。

25 茅盾:《短篇小说的丰收和创作上的几个问题》,《人民文学》1959年第2期。

26 李红强:《〈人民文学〉十七年》,当代中国出版社2009年版,第39页。

27 《创刊词》,《新港》1956年创刊号。

28 方纪:《大跃进》,《新港》1958年第1期。

29 [日] 渡边晴夫:《当代日中两国微型小说的发展及其特色》,《陕西师范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1997年第4期。

30 31 34万力:《群星灿烂花似锦, 万紫千红满园春——〈小小说选集〉(暂名) 后记》,《新港》1964年第11—12期。

32周宁:《小小说琐议——漫谈〈新港〉一九六三年的小小说》,《新港》1964年第1期。

33 魏金枝:《再谈小小说》,《新港》1964年第2期。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中国新文学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