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以来—— 少数民族作家队伍不断发展壮大

来源:文艺报 | 黄尚恩  2019年09月20日08:17

长期以来,党和政府高度重视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为其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和物质保障。中国作协和各团体会员始终将培养少数民族文学人才、推动少数民族文学繁荣作为极其重要的工作内容。特别是2012年,党的十八大召开,第五届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会议举行,少数民族文学事业得到进一步重视,“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全面实施,少数民族作家、评论家、翻译家迎来了良好的文学发展机遇。如今,我们欣喜地看到,一支多民族、多语种、多门类、多梯次,具有实力和才华的少数民族作家队伍已经形成,并不断发展壮大。一些少数民族作家成为当代中国文坛的领军人物。少数民族青年作家不断崛起,人才济济。我国少数民族文学呈现出队伍大团结、创作大繁荣、事业大发展的喜人局面。

少数民族作家队伍的发展壮大,首先体现在会员发展工作的成效上。从2012年以来,又有515名少数民族作家成为中国作协会员。目前,在中国作协12211名会员中,有少数民族会员1464名,约占会员总数的12%。55个少数民族都有中国作协会员,都有作家获得全国少数民族文学创作“骏马奖”。中国作协各团体会员单位在发展会员时,也特别注重吸纳少数民族创作人才。特别是在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作协会员所占的比例非常大。例如,新疆作协有2405名会员,其中少数民族会员有1473人,约占会员总数的61%;广西作协有2202名会员,其中少数民族会员有896人,约占会员总数的40%;宁夏作协有1150名会员,其中少数民族会员有330人,约占会员总数的28%。在发展会员的过程中,新疆、西藏、内蒙古、广西和吉林延边等地作协加强对以母语创作的作家的关注。例如,在内蒙古作协的2993名会员中,用母语创作的少数民族作家有671人,占总人数的21.5%;延边作协的会员总数为797人,其中,朝鲜族652人,90%以上的朝鲜族会员用母语创作。这样一支多民族、多语种的文学队伍,为少数民族母语文学和汉语文学的共同繁荣兴盛提供了人才保证。

在会员发展工作中,中国作协和各团体会员单位十分重视吸纳少数民族青年文学人才,以及网络作家、自由撰稿人等新兴文学群体。在目前的中国作协和各地作协会员中,少数民族青年作家、网络作家、自由撰稿人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他们中的很多人熟悉现实生活,对社会人生有着新颖的理解,能够以多样的艺术形式和艺术手法创造出独特的文学世界。中国作协与各地作协、各文学刊物,通过举办作家培训班、改稿班、研讨会、翻译会议等活动,给予少数民族文学新人、文学翻译人才以各种学习提高的机会。在主题采访、作品扶持、文学翻译等各项工作中,注重向少数民族作家,特别是少数民族青年作家、网络作家、自由撰稿人倾斜,让更多基层文学写作者参与进来,共同促进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发展。

文学事业的持续繁荣,需要有厚实的人才根基。积极培养后备文学人才,成为中国作协、各地作协、各文学刊物推动文学事业发展的重要举措。中国作协“文学照亮生活”全民公益大讲堂多次来到少数民族地区,在各地播撒文学的种子。鲁迅文学院的系列培训班注重吸纳来自基层的少数民族文学新苗。《民族文学》杂志社在多地建立基层创意写作与大众阅读中心,将杂志发行到偏僻的山村、牧区。云南作协举办“云南人口较少民族青年作家培训班”和“云南农民作家培训班暨作品研讨会”,挖掘更多基层文学人才。延边作协在“文学名家”和“文学新人”两项工程之外,另设“文学苗圃”工程,与延边州教育局等部门合作,通过举办座谈、论坛、讲堂、文学写作营、文学采风、文学评奖等活动,培植文学新苗。与此同时,随着教育程度的普遍提高,越来越多的少数民族文学爱好者借助于便捷的网络,加入文学创作的队伍,构成了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事业的重要力量。

这些年来的少数数民族文学发展证明,作家是文学创作的生产力,少数民族作家是繁荣发展少数民族文学的主力军。少数民族文学的质量和影响,取决于少数民族作家队伍的综合素质。目前,我国的少数民族作家队伍可谓“五世同堂”,正是因为有着一支庞大的、高素质的创作队伍,少数民族文学事业才能够取得如今的辉煌成绩。在当今全球化背景下,少数民族文学越来越显示出自己独特的优势,相信在各民族作家的共同努力下,我国少数民族文学会成为一道更加靓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