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在1300米矿井下为矿工写生 画家廖勤为光明使者“塑像”

来源: 北京日报    | 王广燕  2019年09月12日09:15

头戴矿灯,身穿大棉衣,从头到脚黑乎乎——廖勤在矿井之下拍摄的照片,让人无从看出他的身份究竟是矿工还是艺术家。他还曾深入南疆戈壁、漠北草原、黔南山林表现民族同亲,远涉印度、埃及考察古老文明。

9月9日,中央美术学院博士教学观摩系列展——廖勤“不惑之际,一画一会”在中央美术学院开展,展示了这位80后青年艺术家在写意人物画道路上留下的一串串脚印。展览展出的是廖勤2010年留校任教之余,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用寒暑假时间考察中西文明创作的作品,共有5个系列、53幅水墨创作。

从2010年至2013年,廖勤多次下到1300多米深的煤矿井底,为矿工们现场造像。作为南方人的他,最初是因为在北京学习工作接触到暖气,开始思考暖气从何而来,进而关注河北的煤厂、山西的矿井,以及里面工作的人。

一开始他到井下写生,为担任模特的每一个矿工准备了答谢酬金,但他们都拒绝了。后来,廖勤发现大家在矿井下吃的都是凉饭凉菜,就把钱换成了保温桶,矿工兄弟们终于欣然接受了,“这对我来说是表达了一种心情,希望社会各界人士能够更多地关心他们,关注他们。”

下井写生困难重重,廖勤要和矿工兄弟们一样背上沉重的求生设备,“有矿帽、矿灯、氧气瓶等,而且因为矿井底下的温度跟地面存在着巨大差异,身上的棉服也非常厚。”在嘈杂的环境中,廖勤在矿灯的照明下写生,矿井里还有危险的瓦斯气体。但廖勤说,这些对他来说并不是困难,“我最大的愿望就是直面矿工的眼睛和面孔。”

矿工们因为在煤堆里工作,从头到脚都是黑乎乎的。廖勤跟他们在一块,从头到脚也变得黑乎乎的。但廖勤却为作品取名为《光明使者》,因为“他们把地壳下的能源带上来,让我们在大城市里有了温暖的居所。他们是为我们带来光明的人。”

2017年,廖勤被学校派往新疆艺术学院,进行为期五天的写生活动。活动结束后,廖勤一人一车开进了广袤的南疆。“27天,我开了5000多公里,将南疆的风土人情收入到画稿之中。”他要用水墨表现民族团结、相亲相爱的图景。

在沙漠和戈壁之中,没有任何后援力量,廖勤经受了恶劣自然条件的考验。在沙漠里行驶时,下午四点左右温度最高,这时候廖勤就会停下来,在树荫底下让车熄火降温,以防爆胎。路过南疆的村庄,廖勤走进“大巴扎”(当地的集市),村民们很热情地邀请他到摊位上尝一尝自家的食物,还有村民要杀羊款待这位外来写生的画家,这让他十分感动,“大家就像一个大家庭。”廖勤还在印度、埃及等文明古国写生,“我想用中国的水墨艺术语言,表现‘一带一路’上不同国家和民族的风情和文化。”

在此次展出的作品中,还有一件值得关注的《老者如鹤》,老者,不知其名,在中央美术学院做了40年模特。廖勤在2007年冬天画他,他叨咕自己岁数大了,大伙不愿让他再来工作。后来,人们没再见到他,这是他在美院做模特最后一瞬的留念。有人说他摔了,有人说他走了,如今只留下画中的身影。

廖勤认为艺术家对芸芸众生的关切情感十分重要,不管是在自己的创作还是在教学中,廖勤都在践行这一信条:“艺术家在当代创作中的取向,就是要以人民为中心。离开了人民,不管任何艺术形式的创作都将是空洞、乏力和无味的。”展览将持续至9月2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