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搭乘艺术档案的时光机,穿梭新中国文艺精品长廊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艺术档案见证新中国艺术繁荣与发展”系列活动在国家大剧院开幕

来源:文汇报 | 彭丹  2019年09月09日09:04

系列活动中的“海报展区”。

本次活动遴选出了上千件展品,通过丰富的文字、图片、影像和实物,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让我们重温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摇曳生辉的伟大艺术作品。这些珍贵的艺术档案充满了历史感与故事感,在让观众眼界大开之余,更聚合成一幅新中国文艺发展的壮阔图景,照见了70年来中国人的精神旅途与审美变迁

百年留声机、敦煌复原乐器五弦琵琶、《黄河大合唱》乐谱手抄谱、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道具、京剧大师梅兰芳舞台艺术影像……日前,由国家大剧院和北京市档案学会主办,联合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中央民族乐团、中国国家话剧院、中国交响乐团等艺术院团和高校协办的“‘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艺术档案见证新中国艺术繁荣与发展”系列活动在国家大剧院开幕。这些珍贵的艺术档案充满了历史感与故事感,在让观众眼界大开之余,更聚合成一幅新中国文艺发展的壮阔图景,照见了70年来中国人的精神旅途与审美变迁。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新中国的成立,掀开了我国文艺事业的新篇章:众多艺术机构、院校纷纷成立,一批又一批汲古铸今、反映宏伟历史和现实生活的优秀作品应运而生。本次活动的展览部分分布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的二、三、四层,各参展单位从数以万计的艺术档案中遴选出了上千件展品,通过丰富的文字、图片、影像和实物,结合现代科技手段,让我们重温那些在历史长河中摇曳生辉的伟大艺术作品。

纸质文献 最为宝贵的艺术档案

文字一直是人们传情达意最基础的表达方式。艺术家在创作过程中,其字形大小、着力轻重以及文字排列组合的不同,都真实地记录着艺术家彼时彼刻的情感变化。故而,手稿就因其实时记忆和不可复制的特点,成为艺术档案中最宝贵的组成部分。走进国家大剧院四层的“手稿展区”,观众能见到郭沫若创作的话剧《屈原》手稿、曹禺话剧《日出》的手稿、京剧《三岔口》副本手抄本、《黄河大合唱》第一小提琴分谱手抄谱……这些布满删改痕迹的作品再现了艺术诞生背后的灵光乍现、精雕细琢,让人仿佛看到各领域的艺术巨匠们踱步案前、为一名之立而数月踟蹰的身影。

正是靠着苦心孤诣的创作精神,无数力透纸背的作品得以诞生。新中国成立后最初的七八年间,是中国话剧发展最快的几年,整个戏剧界处在一种蓬勃向上、热情高涨的态势之中。上个世纪五六十年代,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以演出郭沫若、曹禺、老舍、田汉等人的作品而闻名,此次手稿展区的许多话剧原稿便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或中国国家话剧院所贡献,可以一窥前人对戏剧美学和戏剧道德使命的不断探索。展览中展出的《日出》手稿,曹禺在剧中描写了陈白露等人的悲剧命运,启发人们反思畸形社会对人的命运的影响;郭沫若的《屈原》最早上演于抗日战争时期,国仇家恨借古人之口宣出,剧中屈原的愤怒也激起了场外同仇敌忾的回声。

除了戏剧,音乐中也响彻着时代的风云激荡,记录着社会进步的苍劲脉络。例如,“手稿展区”展出了传世之作《黄河大合唱》的第一小提琴分谱手抄谱——1939年,刚到延安的诗人光未然感慨于当地的雄奇山川和抗日将士的英勇,挥笔写就长篇朗诵诗《黄河吟》,后又在旁人建议下改为洋洋洒洒的400多行歌词。听到歌词朗诵的冼星海当即决心为其谱曲,在位于延安“鲁艺”山坡上的一个小窑洞里,没有乐谱纸的冼星海请妻子帮忙划格子,利用当时所能找到的各种乐器——提琴、二胡、三弦、笛子、军号、大鼓等,因陋就简写下这首有着浓郁民族风格、磅礴雄浑的音乐,成为中华民族流传不息的音乐史诗。

1940年,冼星海被派往前苏联,负责电影《延安与八路军》的作曲配乐并配合电影的后期制作。在莫斯科,冼星海又腾出时间对1939年《黄河大合唱》简谱手稿做了整理、加工和修订,以便让高水平的专业合唱团和大型管弦乐团来演奏。可就在《延安与八路军》的后期制作进入尾声之时,苏德战争爆发,冼星海辗转流浪到蒙古,1942年,正找机会从新疆口岸回国的他已身染重疾、别无长物,身边只有一把小提琴、一个塞满作品手稿的枕套布袋和一个装生活用品的小皮箱。1945年,冼星海因病情恶化被送去莫斯科抢救,最终在异国去世,年仅40岁。而他随身携带的包括《黄河大合唱》的手稿也流落在了苏联,直到一年之后才由中央设法将这些手稿运送回国,珍存至今。

视频展区 动态记录前人身影

伴随着科技的发展,影音记录为艺术档案留存开辟了新的可能,呈现了更为生动直观的舞台记录。除了手稿等纸质文献,在国家大剧院音乐厅二层北侧,观众能在电视墙上见到国家大剧院、北京人艺、中国交响乐团、中央芭蕾舞团、中国国家话剧院等众多参展单位的剧目创作、交流活动、名家传记等影像片段,从黑白影像到彩色映画,从纪录片到电影电视剧,那些充盈可感的细节让人如临其境,如晤真人,是对新中国各文艺领域声色俱全的见证。

在电视墙的靠右上角,由中央音乐学院带来的影像资料——纪录片《郭兰英》吸引了不少观众驻足:片中有一幕剪自1956年张骏祥任总执导,由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出品的《春节大联欢》——在这出被称作新中国最早的“春节联欢晚会”里,评剧大师新凤霞、京剧大师梅兰芳、相声大师侯宝林、人民艺术家老舍、巴金等人都留下了宝贵的镜头。郭兰英则在众人簇拥下唱起了歌剧《刘胡兰》里的插曲《一道道水来一道道山》——这也是她为数不多的年轻时的动态影像。作为新中国民族声乐的开创者、代表者、传承者,郭兰英的歌跨越了解放战争、新中国成立等一系列历史节点,无论是歌颂祖国波澜壮阔的山河,黄土地上庄妍并集的人生、炽热滚烫的信念,她的作品始终浸透了韧性与希望,不仅成了新中国民族声乐的发展见证,更升华成了整个国家的集体记忆,传唱至今。

除了视频资料外,环绕电视墙的四周展柜还陈列了梅兰芳与唱片公司签署的《玉堂春》录制协议、中国唱片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第一张密纹唱片《黄河大合唱》封面、用曾侯乙编钟真品演奏的《千古绝响》唱片封面、收藏家汪世林捐赠的古董级留声机等,这些独具象征意义的实物展品远远超出艺术本身,涉及社会、文化、生活的诸多方面,为描摹、观察近现代中国社会提供了具体而微的切口。

舞台之外 一窥中外交流盛景

除了艺术作品本身的展示,此次展览还设立了“舞美展区”“海报展区”“手模展区”和“签名照展区”,透过这些舞台之外的艺术或艺术周边品,观众或可以梳理一条时代风貌与审美变迁史,或可以一窥中外艺术交流盛景,近距离感受中外艺术家的个性与风采。

在音乐厅三层南侧的“舞美”展区,各参展单位选取了不同历史时期的舞台设计手绘图、舞台设计模型、服装、道具等。其中一方展柜里展出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红军步枪道具与女主角“琼花”的军装——“枪口”处细细的磨痕和略微泛白的蓝色军装道出其悠久的演出历史:1963年,著名作家丁玲之女、时任北京舞蹈学校实验芭蕾舞团(中央芭蕾舞团前身)编导的蒋祖慧在周总理的一次启发下,决定探索革命题材的舞剧。在时任文化部领导的支持下,中央歌舞剧院专门组建了以蒋祖慧等人为编导、马运洪为舞美设计,著名作曲家吴祖强、杜鸣心为音乐创作以及白淑湘等人为主要演员的创作班子,一行人前往海南体验了一个半月的当地生活,几经构思修改完成了剧本,又吸收京剧中的艺术手法融入西方芭蕾中,由此诞生了《红色娘子军》这部民族芭蕾的经典之作,1964年甫一首演,便大获成功,当时不少有着切身遭遇的妇女在观看此剧时都流下了眼泪,之后该剧又几渡重洋,常演不衰。

与舞美作品类似,“海报”不仅仅是服务于电影宣传的附属品,几米见方的空间限制反而激发出独具一格的想象力,不同年代的海报,其创作手法、制作工艺不尽相同,也反映出不同的时代风貌和审美特质。在位于音乐厅四层北侧的“海报展区”,《茶馆》《四世同堂》《李白》等剧目海报,或浓墨重彩,或冲淡闲远,或如中国画般清旷简洁,在耐人寻味的留白中开启观众对故事的想象空间,浓缩了70年来中国原创剧目发展历程;而钢琴家郎朗的签名、世界级指挥家杜达梅尔的手模、法国殿堂级演员朱丽叶·比诺什在国家大剧院演出《生如夏花》时留下的亲笔信——“手模展区”“签名照展区”则映照了艺术家的十足个性与风采,让人有“见字如面”般亲切。

据悉,本次活动将持续至10月10日。展览期间,国家大剧院还将邀请各单位著名艺术家进行多场专题讲座,讲述艺术档案背后的历史故事,畅谈新中国70年的文艺发展历程和取得的辉煌成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