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体现文明的和谐交流与共同繁荣
——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

来源:人民日报 | 王镛  2019年09月08日08:36

 一带一路之中欧班列(综合材料) 孙剑(中国)

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之际,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于8月30日在中国美术馆开幕。文明多样化背景下,如何打造具有中国特色的艺术双年展?如何以艺术联通世界?本届双年展围绕“多彩世界与共同命运”主题,以视觉艺术的形式发出中国声音,提出中国方案。

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创办的初衷,就是要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艺术双年展经验,搭建世界文化艺术交流的平台,实现真正平等的艺术对话,掌握当代国际文化艺术交流中的自主权和话语权,增强当代中国文化艺术的国际影响力。

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借鉴威尼斯双年展经验,但并没有照搬其模式,而是逐渐形成了既有国际视野又有本土特色的中国模式。其中,最典型的品牌特色就是坚持以绘画、雕塑等架上艺术为主。随着装置、影像、新媒体等艺术的兴起,绘画、雕塑等架上艺术在西方正逐渐被边缘化。在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上,世界各国大批富有绘画、雕塑才能的艺术家,找到可以展示自己艺术水平的天地。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已成为当代世界绘画、雕塑艺术交流展示的中心。

从2003年举办首届双年展至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参展国已从45个增加到113个,中外参展艺术家累计近5000人,观众总数逾百万。2017年第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参展国数量为102个,已打破国际艺术双年展的世界纪录,2019年第八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参展国高达113个,更是遥遥领先,从侧面反映了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国际影响力在扩大。

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的策展理念,一直重在倡导文明交流互鉴,建设和谐世界,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历届双年展的主题,如“创新:当代性与地域性”“当代艺术的人文关怀”“色彩与奥林匹克”“生态与家园”“未来与现实”“记忆与梦想”“丝路与世界文明”“多彩世界与共同命运”,都体现了人类对和平的美好追求。

今天,世界各国艺术家站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制高点上俯瞰一切,不再纠结于东方与西方的观念异同,或传统与现代的两难选择,一切艺术形式都可能被创造性地转化为饱含时代精神的新艺术形式。本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参展的中外作品,充分彰显文明多样性,突出展现文明交流互鉴成果。作品既保有各国文化艺术的传统特色,又吸收了其他国家文化艺术元素,一方面“以我为主、我自为我”,另一方面“我中有你、你中有我”,呈现多元互补、异彩纷呈的艺术风格。比如,法国艺术家娜塔莉·梅尔综合材料作品《世界和谐》,既有法国野兽派画家马蒂斯的色彩风格,又有东方艺术形式,东西方艺术元素共同构成多彩的和谐;奥地利艺术家埃尔玛·安东·佩因特纳油画及铅笔画《孩子的脚和梯子》表现出画家的美好愿景,即希望儿童踏着和平的阶梯,迈向光明未来;伊朗艺术家马尔扬·莫塔扎维丙烯画《和平的未来》中,想象波斯细密画中的一位公主与一位中国唐代工笔画中的簪花仕女在花园中相会,体现出文明的和谐交流与共同繁荣。

各国艺术家通过具象形式表达抽象观念,从不同角度对“多彩世界与共同命运”这一主题进行了多元化解读。这些富有全球视野与人类情怀的艺术作品,以独特的视角和个性化的艺术语言,表达出他们共同的愿望,即希望全人类同舟共济,共渡难关。这也正是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所期待的——架起东方与西方的桥梁,编织传统与现代的纽带,以彰显世界文明多样性的艺术形式,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想境界。

(作者为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策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