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李伯安遗作《走出巴颜喀拉》展出

来源: 北京日报  | 王广燕  2019年09月07日09:44

21年前,一位呕心沥血、在寂寞中创作的画家倒在画室门口,留下尚未完成的长卷。次年在中国美术馆,他的心血之作横空出世,震撼世人。他就是20世纪后半期中国画界的传奇人物李伯安。昨天,“走出巴颜喀拉——李伯安作品捐赠展”在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开幕,李伯安历时十年苦心创作的遗作《走出巴颜喀拉》与观众见面。

巴颜喀拉山可谓中华民族的圣山,从这里走出了孕育中华文明的两条母亲河——黄河与长江。在李伯安生前,美术界皆知其为河南省著名的美术编辑,却未能充分认识其画才。1988年至1990年,李伯安连续三年三次奔赴青海和甘南藏区体验生活,搜集整理研究画报、摄影和文字资料。自1991年初,他开始在租用的两间弃置教室里动手创作长卷,几易其稿,在攀登艺术高峰的过程中上下求索。1998年5月,积劳成疾的李伯安突然病逝于未完成的作品前,享年54岁。

一年前,李伯安的家属将这件长达124米的作品捐赠给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此次展览是该作品入藏清华大学艺术博物馆后的首次亮相。这件作品借鉴了西方现代主义流派的艺术风格以及中国传统线描和水墨大写意等多种艺术语言,涵盖了雄伟的雪峰、浩瀚的云变、阔达的庙宇;也跨越了信仰与文化以及人性与心灵之间的沟壑,被美术评论界认为是20世纪中国最重要的史诗性水墨人物作品。展览同时还展示了大量《走出巴颜喀拉》创作草图。

“在20世纪即将终结之时,中国画诞生了一幅前所未有的巨作,在中国画令人肃然起敬的高度上,站着一个巨人。”中国文联原副主席冯骥才如是评价。“李伯安在寂寞中探索,在寂寞中创造,也在寂寞中成就了自己震撼画坛、永不会寂寞的杰出成就。”四川美术学院教授、美术评论家林木说道。

展览将持续至10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