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长江丛刊》创刊40周年刊庆号|李修文:新时代的文学新路

来源:《长江丛刊》 | 李修文  2019年09月06日07:25

大概在三十年前,我第一次读到《长江丛刊》,其后,整个中学时代,我便成为了这本杂志的忠实读者。其时之它,先锋与传统俱在,文脉与风气并包,和其他优秀的文学期刊一起,构成了别样而瑰丽的文学景观,启发和培养了一大批来自全国各地的优秀作家。

几经更迭之后,而今,《长江丛刊》站在了一条新路上。作为创作版和评论版俱全的文学期刊,它既不忘初心,满怀深情地守望和扶持着最基层的作家,也在尽力建设和活跃着正在行进的湖北文学现场,其情其志,均可铭可感。

我一直认为,在思想相对封闭的年代里,一大批优秀的文学期刊代替当时的中国人进行了文学维度的美学探索,我们的文学之所以呈现为此时此刻的样貌和风骨,文学期刊功莫大焉。作为一个曾经的文学编辑,我甚至还有这样一个执念:到目前为止,新媒体尚未能提供令人足够信服的文学标准,传统文学期刊的精魂依然构成了当代文学最重要的内核,献身于此,是值得和幸福的。

现在,文学与生活俱新,和许多有志于在一个新的时代里重新发现自我道路的作家们一样,《长江丛刊》一直在努力:它在努力成为作家们的同伴和知音,与作家们比翼齐飞;它在尽可能使自己成为通往新的文学可能之路上的一座驿站,去收留,去接纳,去呵护,也因此,它自身就是可能性;它还将努力在新时代里端正气象,投身于丰富而广阔的时代境遇,发现、厘清、擦亮这个时代的关键词。

再宏大的志愿,也有萌发和坚守之地。在过去的几年中,《长江丛刊》对湖北文学生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众多基层作家通过它第一次发表作品,众多关于湖北作家的第一篇评论文章或评论小辑被它推出,众多来自全国的作家和评论家通过它第一次与湖北文学发生联系,所以,它有理由得到肯定和赞美。

新路还在继续:如何更深地投入生活现场,如何有勇气去梦想和靠近一种与我们的今日处境相匹配的文学,如何在今天使得一个作家的真正命运水落石出,以上进程中,作家们不会缺席,《长江丛刊》也定然不会缺席,仅以湖北文学为例——几代作家正在持续地以众多优秀作品彰显现实主义精神,与此同时,更多新的地方性和探索性元素也在不断地、强劲地生长。我们有理由相信,在湖北文学向前行进的路上,《长江丛刊》会秉持过往的操守,怀抱一颗对文学的恒常与忠贞之心,继续充当作家们通向文学正果的桥梁、铺路石和守护者。

祝愿《长江丛刊》准确地寻找到新时代的文学新路,祝愿《长江丛刊》始终保有锐利的勇气和坚实的底气,一路向前,行远登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