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成功复制交付十二张古琴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藏珍贵古琴复制项目结项汇报

来源:光明日报 | 刘平安 韩业庭  2019年09月04日08:49

9月3日下午,中国艺术研究院展厅里的热闹气氛随着一曲古琴演奏重新归于平静。音研所研究员林晨女士优雅地拨动琴弦,大家随着悠扬的琴声沉醉于跨越千年的古音中。中国艺术研究院院藏珍贵古琴复制项目结项汇报展也正式拉开了帷幕。

中国艺术研究院院长韩子勇介绍,“院藏珍贵古琴复制项目”于2009年批准设立,旨在通过对最具代表性的“枯木龙吟”“鸣凤”“轻雷”“万壑松风”四张珍贵古琴,进行形制、材料、斫琴技艺、髹漆工艺等方面的深入系统研究,并在此基础上恢复古琴传统斫制技艺,依照古法复制出可以传世的古琴精品,进而延长珍贵古琴寿命,保留其千年古音。至2019年6月,“院藏珍贵古琴复制项目”组已成功复制交付十二张古琴,经国内古琴演奏、漆艺、音乐理论专家组成鉴定专家组从制作技艺、音质、音色等方面现场鉴定为优秀,圆满结项。

据悉,20世纪50年代以来,中国艺术研究院在征集古琴珍品,普查琴人、琴谱、琴社、琴曲、琴的遗存与分布,编纂琴学文献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收藏古琴近百张,包括唐、宋、元、明四代珍品五十余张。如唐代“枯木龙吟”,南宋“鸣凤”“轻雷”,明代“万壑松风”等,均属国家级珍品古琴。这些珍贵古琴藏品在对外展览、交流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然而,由于这些古琴珍品制成年代过于久远,即使收藏条件尚好,也难免自然衰朽,出现老化、髹漆脱落等现象。通过复制延长寿命,这也是本项目的意义所在。

本次展览主要展示了项目团队人员王亚雄、梁远、林晨、都本玲、朱蕾等历时十年复制古琴的心路历程和累累硕果。展览现场会集了艺术领域的专家,相关专业的学生和慕名而来的参观者。大家被项目团队十年磨一剑的工匠精神所打动,被精致美妙的古琴所震撼,也被优美动听的琴声所迷醉,展厅里的观众在展品前不断徘徊,久久不愿离去。

项目负责人王亚雄介绍,项目成果之一的十二张复制古琴已按程序交由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保管,未来可优选永久收藏,可用于文化交流展示,或演奏、教学使用。项目另一成果,图文并茂展示古琴复制技艺、古琴斫制技法的专著《斫琴》将由文化艺术出版社在年底前正式出版。据悉,本次展览将持续至9月20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