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火热的党小组会

来源:解放军报 | 张国平 曾伟  2019年09月04日08:00

天高云淡,秋风习习。一天上午,笔者走进北京西山八大处某部干休所,碰巧遇到这个所一个党小组在开党小组会。在走廊里就听见吵架般的声音,似乎火药味很浓,再细听内容又让人感觉很温暖。每次党小组会,三个具有传奇色彩的老兵都是主角,发起言来像战争年代打“机关枪”一样嗓门大,一波接一波,停都停不下来。几十年风霜雪雨,一路坚定地跟党走来,支撑老红军强勇和老八路赵凤朝、尚继辰这三个老兵前行的动力,就是他们入党时的初心和对祖国的无限热爱。

心有所信,才能行远。时光回到1934年6月,年仅11岁的强勇参加了红26军红3团少年先锋连,成为一名“红小鬼”。1939年2月,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从那时起,强勇就坚定了为党的事业奋斗到底的初心和信仰。1937年9月24日晚,14岁的强勇随部队冒着大雨急行军开赴平型关,准备在那里伏击日军。他当时担任团里的司号员,紧跟在团领导身边,随时听候命令,吹响冲锋号。第二天拂晓,日军进入了强勇所在部队的伏击圈。这时,团指挥员命令他吹响冲锋号。强勇毫不含糊,用全身的力气吹响等待已久的冲锋号。战友们在冲锋号的激励下,纷纷跃出战壕和日军展开激烈的拼杀,把日军打得七零八落,狼狈不堪。激战到傍晚战斗结束,全歼了敌人,缴获了大批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

每次提到这一仗,强勇总是那样动情。这一仗,强勇所在的115师充分发挥了夜战、近战、山地战的优势,打出了名气,打出了共产党、八路军的威风,更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鼓舞了全国军民的抗战士气。千千万万个像强勇这样的爱国青年喊出了郁积已久的心声,“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

在以后的烽火岁月里,强勇在党的培养教育下,在战斗里成长。他先后参加了广原战斗、汾离公路战斗和滨海战斗,荣获三级八一勋章、独立自由奖章和三级解放勋章。战争年代,强勇多次受伤,但他轻伤不下火线。哪怕战斗再残酷,条件再艰苦,他都英勇顽强地和战友们一起并肩战斗。和平时期,他历任各级领导,虽然岗位和职务不断变化,但他入党时的初心不变。1981年,强勇从原北京军区装甲兵技术部顾问岗位离休。强勇离岗不离党,离休不离志,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担任了多家学校的校外辅导员,义务为中小学生讲传统、作报告。前不久,他在病重住院期间,还用颤抖的手给山西吕梁革命老区希望小学的孩子们写了一封信。信的内容是一篇传统教育的讲稿。强勇原本计划在开学后,要亲自去给孩子们讲这一课的。现在身体情况不允许了,只好用写信的方式,与孩子们沟通交流,鼓励他们好好学习,将来努力建设祖国。

和强勇同在一个党小组的八路军老战士赵凤朝,同样有着刻骨铭心的战斗经历。在解放石家庄的战斗中,赵凤朝所在的晋察冀军区第3纵队第12旅31团,是从石家庄西部向市中心进攻的,目标直指大石桥国民党守军指挥所。

石家庄国民党守军工事坚固,一时很难突破。巧合的是,和强勇一样,赵凤朝当时也是团里的一名司号员兼警卫员。不一样的是,他一般不吹号,主要是通过电话传达团领导的命令。这位当时只有19岁的小战士,战斗打响后传达的第一道命令就是通知部队用面袋子装上炸药,炸掉国民党守军的铁丝网。接到命令的我军战士们一个个从掩体内跃出,把一个个装有炸药的面袋子扔向敌军的铁丝网。随着一声声爆炸,一段段铁丝网被炸开。赵凤朝和战友们越打越勇,一直沿着石家庄的中山路打到了火车站附近,包围了位于火车站附近的正太饭店。当时,在这个饭店的大楼内约有国民党守军的一个营与我军负隅顽抗。团长让赵凤朝通知炮兵连打它几炮。不一会儿,几发炮弹炸过之后,敌军就从窗户内打出了白旗,扔出了枪支,百十个人全部缴械投降。

激烈的巷战打得异常艰苦,赵凤朝和战友们继续向大石桥方向进攻。作为党员骨干,他早已把生死置之度外。当他所在的团打到大石桥时,敌指挥官刘英已被我友邻部队捉住了。赵凤朝亲手将血染的战旗插在了大石桥上……军旅生涯中,他参加大小战斗几十次,用勇敢的冲锋守护了自己的初心和崇高的使命。

与强勇、赵凤朝相比,老八路尚继辰的经历似乎更具传奇色彩。在解放张家口的战斗中,尚继辰所在的部队被国民党军挡在了位于张家口东南方向的河边上。三次打过洋河,又三次被敌人打了回来。第四次,依靠夜色作掩护,尚继辰和战友们边打边冲,蹚过零下30多摄氏度的冰冷洋河,切断了国民党35军逃回北平的退路。当时,尚继辰便立志要成为一名共产党员。

1949年4月20日,在攻打太原的战斗中,尚继辰已经成为一名党员了,还提了干,担任师机关的通信参谋。当他所在部队打进太原城后,因为电话联系不到从太原西门打进去的友邻部队,师长命令他去通知友邻部队会合的地点。尚继辰完成任务返回部队途中,遇到了被打散的国民党军约一个班的人马,还提着三挺机枪。尚继辰机智果敢,掏出一枚手榴弹大声命令这七八个国民党兵投降,这些人被吓愣了,没敢反抗就乖乖地举起了双手……事后,师领导对他的英勇和果敢大加赞赏,他还因此立了战功。这段战斗经历,也一直激励着尚继辰不断前行。1950年10月,他随部队参加了抗美援朝战争,荣立了二等功。1986年5月,他离休后住进了干休所。

党小组会上,三个久经沙场的老兵,虽然发言“火药味”十足,但其他党员都愿意听他们讲战斗的故事。几十年峥嵘岁月,南征北战、出生入死,他们互不认识。巧合的是离休后,这三个老兵都分在了一个干休所、一个党支部、一个党小组。老红军强勇担任校外辅导员忙得不亦乐乎,每次讲传统,强老都要把吹响冲锋号和小日本拼刺刀的这段故事讲给学生们、讲给部队官兵、讲给社区群众,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赵凤朝结合自己的战斗经历,收集了大量图片资料,编写的《红色征程》《三角阵》等3本红色教育书刊,在干休所、驻地部队、中小学校等单位广受欢迎。干休所的赵书军所长介绍说,受赵老的启发,他们号召全所59名离休老干部,人人都把自己的战斗故事写出来,由所里统一编排、印刷,集结成《红色档案》和《气势如虹》两本传统教育教材,供官兵学习。喜欢书法的尚继辰,离休后参加了老年大学书法绘画培训班的学习,练就了一手好的行草。丰富多彩的离休生活,让三个老兵更加充实快乐。

遗憾的是这次党小组会后不久,97岁高龄的老红军强勇走完了他平凡而又充满传奇色彩的一生。对于强老来说,他的生命将以另一种方式延续。

死亡不是失去生命,而是走出时间。以后没有了强勇参加的党小组会,虽然显得不够热闹,但赵凤朝、尚继辰充满激情的发言,依然闪耀着初心的力量、信仰的光芒,朴素的话语里有热情、有坚守、有牺牲,更有忠诚。

几十年里,三个老兵不知参加过多少次这样的党小组会。老红军强勇是三个老兵中党龄最长、军龄最长的。80年的党龄,初心和使命早已融入他的血脉,化作永恒。尚老和赵老也都是有着7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无论是战争年代,还是和平建设时期,他们一直保持着党员的冲锋姿态。

干休所政委孙玺告诉笔者,每次他们都会把干休所的工作人员组织在一起,参加各个党小组的活动,听听老前辈讲讲传统,回望初心。最近,干休所老所改造,盖起了新楼。那些转战南北、久经沙场的老同志都住进了宽敞、舒适的新楼房,日子越过越红火。

赵凤朝、尚继辰自豪地告诉笔者,强老虽然不在了,但他们的党小组会还要继续开下去。他们现在无比期待着新中国成立70周年这个伟大庄严日子的到来。到时候,他俩要替强勇老大哥向国旗、军旗敬一个老兵的军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