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聚焦文学地理学研究热点问题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报 | 李永杰 陈全黎  2019年08月30日15:19

中国文学地理学会第九届年会暨第四届硕博论坛近日在宜昌举行。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文学地理学的学科建设、数字文学地图平台研究、地理空间与文学景观等前沿及热点问题展开深入研讨。

中国文学地理学学科初步建立

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会长、广州大学人文学院教授曾大兴表示,一门学科的建立取决于三个条件:一是要确定这门学科的研究对象,二是要有学科的基础理论,三是要有一批从事相关研究的专业人才。按照这三个条件进行衡量,可以说,经过多年的努力,文学地理学学科已经在中国本土初步建立。文学地理学学科有三个突出特点:一是理论架构以实证研究为基础,二是构建了中国式话语体系,三是专业人才格局以青年学者为骨干。他表示,文学地理学学科在中国只是初步建立,尚未成熟,今后应进一步丰富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积极开展应用研究,同时加强国际学术交流,推动文学地理学学科逐渐走向成熟。

华中师范大学青年学者、此届硕博论坛论文一等奖获得者卢建飞比较了中西文学地理学的差异。他提出,“地理环境决定论”和“后现代空间批评学说”是当代西方文学地理学的思想渊源与学术逻辑基点,而中国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历史传统与逻辑起点却是“天地人合一”思想。中国文学的本体、审美、功用以及发生、传播、接受等活动程序,无不与中国“天地人合一”的根本思维方式密切相关。此外,西方文学地理学者受到空间理论和人本主义地理学、后现代地理学的影响,主要进行文学或文化的空间性研究,而中国文学地理学者以文学为本位,逐渐形成了“个案·整体·理论”多重建构的研究范式,主要包括以作家、文本为中心的个案研究,以宏观文学活动为视野的整体研究,以及以学科理论建构为核心的理论研究。

绘制数字化文学地图

近年来,文学地理学研究的兴起恰逢人文社科研究的空间转向和数字人文的发展,数字文学地图成为文学地理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成都理工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刘永志表示,数字文学地图平台具有跨学科研究特征,是文学与制图学、人文地理、计算机科学和历史学等学科相结合的产物,具有移动性、互动性、空时性、多模态性,有的还具有众包性和沉浸性特征。数字文学地图具有文学与文化方面的学术研究价值。数字文学地图以地理空间为中心,兼顾时间维度,具有直观性、可视性和整体性,开创了文学研究新方向,释放了与文学相关信息的关联价值,有助于发现新的学术问题和研究视角。

中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王兆鹏认为,重建文学的历史现场,可以更深入地了解文学创作、传播、接受的生态环境。研发文学编年地图,是为了可视化呈现文学历史现场。文学地图平台可以全面了解和呈现每个地方不同时间里作家的活动状态。王兆鹏主持制作的《唐宋文学编年地图》于2017年3月上线,该地图将作家活动和作品编年资料转化为结构化数据,融时间、地点、人物、事件、作品为一体,可视化呈现诗人一生的活动轨迹。

王兆鹏介绍,利用人工标引和信息挖掘技术,能够将唐宋文学的所有文献开发成关系型结构化数据库,既可以主题检索、时空定位、关联生成,又可以统计分析、可视化呈现。无论是做数据统计还是文本分析,无论是文献考据还是理论阐释,都可以利用这个平台提供的史料和数据。

强调客观性与实体性

文学空间与文学景观一直是文学地理学的热点领域。在韩国庆北大学教授郑羽洛看来,文学研究可以时间为基础,也可以空间为基础,前者可以称为文学史,后者则是文学地理学。文学地理学是作家所具有的空间感性的产物,这不仅在“韩国”或“韩国岭南地区”等地域单位上有所体现,而且在“岭南楼”或“观水楼”等具体景观上也有所体现。

内蒙古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教授高建新以巫峡神女峰为例,探讨了自然景观生成文学景观的过程。他认为,学科意义上的文学景观要想与一般的文学意象、文学场景、文学情境等清晰地区别开来,就必须强调其客观性与实体性,否则就会造成“泛文学景观”。

会议由中国文学地理学会、三峡大学、湖北大学、广州大学、江西省社会科学院联合主办,三峡大学文学与传媒学院承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