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迹北京问年华》
《寻迹北京问年华》
作者:陆波
出版社: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9年06月
ISBN:9787559431851
定价:58.00元
内容简介
本书走访北京的各处古迹,不仅追溯古迹的变迁,也探寻与之相关的历史人物故事。 你是否知道,今天车水马龙的双榆树,曾经有一座“桑榆墅”,它是著名词人纳兰性德家的西郊别墅。纳兰性德及其后人的往事,读来更是令人唏嘘。 著名学者王国维自沉昆明湖,他为何会选择鱼藻轩作为投水之处,死前又是怎样度过?该如何看待他的死因? 北京最古老的胡同叫“砖塔胡同”,因万松老人塔而得名。这座塔隐于闹市,而万松老人与耶律楚材之间,又有着怎样动人的师徒故事? 在皇家园林颐和园的脚下,有一座300多年历史的村庄——“大有庄”。从它与清室的渊源,到今天居民的生活往事,连缀成一部有生命力的村庄小传。 古迹与人物相映生辉,是本书的特色所在,它让北京这座古都变得生动起来,仿佛退进历史的深处,让停止在时光里的往事重现。也因此,让今天的北京多了几分老熟人般的亲切。
作者简介
陆波,1960年代出生,北京人。1985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法律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90年毕业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获民法学硕士学位,毕业后做执业律师20多年。近年专事写作,专注于寻踪古寺遗迹,辨析文化名址;着力于钩沉史海,体味世事无常。数年为“腾讯•大家”撰稿,亦有作品发表于《新华周刊》等报纸杂志。已出版《北京的隐秘角落》等,作品入选2018年“阅读北京”推荐好书。
媒体评论
陆波用笔记体叙写京华历史风物,文笔自然俊秀,叙述故事十分讲究关节点。辨史实,写人物,勾勒事件情境,也是明察秋毫,入情入理。整本书读来,多有感人之处。
——温儒敏(著名文学史家,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陆波是一位状物写人、寓情于景的高手。她行走于断井颓垣、残山剩水之间,却有无限思绪奔腾于脑海胸中,因此,她的历史散文,绝妙之处就在于观景非景,故能景中寻人,由景及人,景因人而生色;又能睹物思人,神与物游,人借物而显灵。而历史真相就在这细微之处、字里行间显现出来。
——解玺璋(著名文化评论家,近代史研究者)
目 录
自序:好奇之眼观望“物哀”世界 / 001
城 内双榆树:纳兰性德的诗意人生 / 003
紫禁城:苏州来的“蒯鲁班” / 019
万松老人塔:人间闹市里的斜阳塔影 / 029
什刹海:在一隅观照红尘 / 042
大公主府:大清公主的苍凉谢幕 / 055
珍妃之死:从两张照片的真伪谈起 / 072
王府井:苍茫往事话今夕 / 088
城 外公主坟:真假公主之谜 / 099
鱼藻轩:王国维的生死抉择 / 109
颐和园:乾隆造塔 / 132
清华轩:一方珍贵的卧碑 / 141
大有庄:夹在皇家苑囿间 / 150
幽幽山中,千年一刹 / 190
明朝的“玄奘” / 211
老北京人如何准备过年 / 229
兰陵王墓:壮烈赴死的北齐大将 / 239
秋水山庄:青楼女子的宿命传奇 / 252
参考文献 / 264
更多
张楚:探索微妙情感和时代横切面的复杂性
从清水,到桃源,再到云落,张楚不弃县城之微小,一路构建起了自己的文学故乡……
更多

丁玲:书写“女劳模之德”
丁玲让劳动模范杜晚香也成为了“有机知识分子”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