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刘醒龙:文学激情的体验与表达 ——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照亮生活”全民公益大讲堂走进延安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李英俊  2019年08月23日23:59

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照亮生活”全民公益大讲堂走进延安

8月19日下午,由中国作家协会、陕西省作家协会、中共延安市委主办,中共延安市委宣传部、延安市作家协会承办的中国作协“文学照亮生活”全民公益大讲堂在延安市学习书院举行。湖北省文联主席刘醒龙作了题为《文学的激情》的专题讲座,并结合具体作品与文学爱好者交流了文学创作中的情感体验、表达、书写等问题。来自延安市各区县的作协会员、延安大学部分师生以及文学爱好者300余人参加活动。延安市作协党组书记霍爱英主持活动。

刘醒龙作讲座

为人民发声,写平常的人与事

刘醒龙在讲座中说,越是平常的人与事,越能体现出文学的激情。在他看来,此处的“激情”更多的是一种创作冲动、一种情感的体验与表达、一种紧贴人物的认同与理解。写作者要完成创作,必然会和书写对象建立联系,只有在面对平常的人与事时,写作者与书写对象才有最大可能实现共通互融。他以毛泽东名篇《为人民服务》《纪念白求恩》《愚公移山》为例,认为其中“村上的人死了,开个追悼会,用以寄托我们的哀思”“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后来他给我来过许多信,可是因为忙,我只回过他一封信”“昨天有两个美国人要回美国去,我对他们讲了,美国政府要破坏我们,这是不允许的”等句子朴实、亲切、感人。作者也是信手拈来,让人感觉不到“激情”,因为此时的“激情”已经消失,写作者与书写对象实现了互融。刘醒龙说,名篇之所以是名篇,就在于名篇易懂、明了,人人都能明白。

作为写作者,刘醒龙认为,只有融入时代洪流之中,从社会大众的日常生活出发书写平常人平常事,才能写出让人民群众感同身受的作品。文章千古事,激情也好,理性也好,归根结底是要将自己的位置摆正,无法摆正个人位置,就不可能创作出具有超越性的作品。

现场听众认真聆听讲座

亲身体验,写出的文字才更有力量

一部文学作品,能否打动千千万万读者的心,首先在于作家有没有亲身体验,有没有在作品里倾注全部情感。刘醒龙说,深入现场观看是一回事,在纸上写是另外一回事。项羽兵败垓下,于乌江自刎,这一历史悲剧引发后世诗人们感慨并写诗评说。杜牧的《题乌江亭》与王安石的《叠题乌江亭》虽然对项羽败亡寄予了深切同情,但还是集中在对“历史事件”的评说上,并未充分发挥和调动写作者的主体情感,这就造成杜、王两位诗人与项羽“隔江相望”,难以引发更深层次的情感共鸣。而李清照的《夏日绝句》将爱到骨髓、恨到骨髓、痛到骨髓的生命经历和情感体验融入其中,流露出对败亡的深切体悟。刘醒龙说,结合当时特定的历史背景与李清照的个人经历,一句“不肯过江东”,既写出了对项羽败亡的惋惜,更写出了李清照对丈夫赵明诚“不肯”坚守弃城而逃的复杂情感,引人深思。

谈及自己创作的一篇散文《抱着父亲回故乡》,刘醒龙讲到,“不经历生死,我写不出这样的作品”。《抱着父亲回故乡》涉及生死主题,讲述父亲叶落归根,“我们面对生死尤其是家里亲人与世长辞时,产生的那种切肤体验可以调动感官,一定程度上激发出创作的灵感。”刘醒龙对死亡有如此刻骨铭心的印象,这与“目睹爷爷去世”有关。他提到爷爷去世前的明显特征是胃口衰败,由吃饭、吃粥、喝米汤、喝牛奶,到喝葡萄糖,最后打点滴,直到再也打不进点滴。“这个经历对我来说极为特殊,我第一次亲眼目睹着一个人如何一步步走向死亡。这些经历铸就的文字,才会充满文学的力量。”

刘醒龙为文学爱好者签名赠书

据悉,中国作家协会“文学照亮生活”全民公益大讲堂主要面向全国基层文学爱好者,旨在让文学走出自我陶醉的个人化、沙龙化、边缘化,更多地走进基层,走进大众,更多地为人民服务,让文学真正起到照亮生活、服务社会的作用。自2016年举办以来,全民公益大讲堂已开展了27期,在文学界和社会上引起强烈好评与反响。(文/图   中国作家网记者 李英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