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哪吒之魔童降世》:魔童降世,披荆斩棘

来源:文艺报 | 李萌  2019年08月16日07:49

2019年暑期档,一部横空出世的动画电影注定会被中国动画史记录在册。截至8月9日上午,根据猫眼票房专业版统计,《哪吒之魔童降世》的累计票房已达30.94亿元,刷新了此前中国动画电影票房冠军《疯狂动物城》的15.27亿元纪录。《哪吒之魔童降世》的最终预测票房为47.6亿元,有望与今年票房46.5亿元的现象级科幻电影《流浪地球》一决高下,甚至能够冲击中国电影史的最高票房《战狼II》的56.83亿元。

高票房和观众集体燃情的背后,是中国商业动画曲折的发展历程。追溯到20世纪八九十年代,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体制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在政策影响下,生活在计划经济时代、以创作实验动画短片为主的动画艺术家们开始面对市场,研究观众需要什么喜爱什么。然而从小作坊向工业化的转型之路并不顺畅,只有1999年上海美影厂推出了一部颇具争议的动画电影《宝莲灯》。此后若干年,中国再无口碑和票房均可与引进动画相抗衡的商业动画作品。

2008年对中国动画人而言是不平静的一年。引进动画《功夫熊猫》在中国市场获得了1.86亿元票房,这是继迪士尼制作了动画版《花木兰》后又一部由美国梦工厂制作的中国题材动画电影。《功夫熊猫》在国内学术界引起了一场激烈争论:连中国的熊猫都被梦工厂表现得活灵活现,为什么国产动画还是聚焦在功能与低幼类型上?为什么制作水准还是停滞不前?……《功夫熊猫》的成功,深深地刺痛了中国动画从业者,也令整个行业倍感焦虑。

2009年,转机出现了。无论在网络上还是在生活中,很多人经常谈论起一部三维动画短片,它的名字叫《打,打个大西瓜》。这部16分钟的动画短片用幽默的方式讲了一个反战的故事。这部短片就像一针强心剂,令经历了太多期望和失望的学生、从业者和观众看到了原创动画作者的能力与野心——没有扶持、没有投资、没有团队,仅仅依靠一个人的力量,在家潜心制作3年,也能做出令人振奋的作品。这部短片的导演是一个弃医从艺的跨专业人才,他的名字叫做Jokelate(饺克力)。

在此之后的10年,中国动画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试水。《魁拔》系列在商业上的失败令人扼腕,但是从《大鱼海棠》《大圣归来》《大护法》到《白蛇缘起》,越来越多在商业和口碑上获得成功的作品出现。直到2019年的夏天,我们一起迎来了《哪吒之魔童降世》。

尽管票房一路飘红,但影片的剧作争议很大。整部影片的高潮部分,不被世人理解的魔童哪吒喊出了最热血的核心台词:“我命由我不由天,是魔是仙,我自己说了算!”但哪吒在影片中的种种表现,却远没有这么超脱。

与1979年版的《哪吒闹海》不同,新版哪吒不再是那个拿着乾坤圈和混天绫、说着“爹爹,你的命我还给你,我不连累你”,然后自刎的浪漫主义少年。魔童哪吒变得更贴近现代人,他处处生活在现实之中:不仅在意村民的眼神与目光,甚至为了证明自己能够惩恶扬善,还放火烧了整个村子……这些情节不禁令人觉得十分现实,甚至现实得有点悲剧色彩。在影片中,魔童哪吒的对立面一直不停地变换:先与世人的眼光对抗、再与自己的师傅和父母对抗、与自己惟一的朋友龙太子敖丙对抗、最后再与天雷对抗……矛盾的不集中与变换,有时令人抓不住主题,有时又令人有些错乱:哪吒究竟是豪情万丈、超脱人情世故的“神”,还是渴望友情、留恋人间烟火的“人”?

或许这就是导演饺克力(现笔名为饺子)的真实写照:他要与命运抗争;他既要实现梦想,又要脚踏实地地生活。

影片还在上映,无论是瑕不掩瑜还是瑜难遮瑕,《哪吒之魔童降世》都是中国动画史上的一部重要作品。饺子生于1980年,今年已经39岁——这不禁令人感慨,中国动画从艺术到商业化的道路走得如此艰辛和壮烈。唯愿这些现象级作品能够逐渐成为可复制案例,帮助原创动画行业回暖,稳步建立工业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