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横山道情

来源:天津日报 | 蒋子龙  2019年08月08日08:12

峁塬情深

说横山,道横山……须先讲横山之“大情”。情之大者,乃天地造化的成全、大自然日积月累的馈赠。榆林市横山区,得名于横山。横山绵延千里,脉络巍然,牵领着陕西北大大小小8000余座山峦,成就并护持着横山区及整个榆林,使其整体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与中国西北高东南低的地形地势何其相似!

横山东界有黄河护卫,中部是700公里的明长城横贯东西,长城以北为风沙草滩区,与毛乌素沙漠南缘接壤;占一大半的长城以南,则是黄土丘陵,地势高亢,峁塬宽广,土层深厚,土厚才好藏宝。再加沟壑纵横、梁涧交错,历来被视为大漠边塞,除去被兵家看重其战略地位、连年征战之外,长期被商品社会忽视。

正因为被忽视,才好积蓄,才能深藏。野气矇眬,却蕴藉无穷。当国人的资源意识悚然觉醒,正为资源的浪费痛心疾首,为资源会枯竭的忧虑日益深重,并开始认真计算经济发展的资源成本……包括横山在内的榆林,石破天惊地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接续地”,被世界上称为“中国的科威特”。

──顾名思义,“接续地”就是为国家的继续发展提供动力、注入活力,使发展有强大的后劲,得以继续。榆林是中国的福地,有榆林是中华民族的福气。这是怎样的一种福气呢?类似一个急等用钱的人,意外地发现自家的地窖里竟埋藏着无数金银珠宝:

拥有“世界七大煤田之一”的“神府煤田”,以现在最先进的开采量,可供开采200年。而横山地下的岩盐储量,是煤储量的22倍。岩盐既可提炼最纯净的食用盐,又是化学工业的重要原料,中国陆上的最大整装天然气田,横山正处于腹地之中,于是责无旁贷地成为亚洲最大的净化装置及火电、甲醇生产基地。

包括横山在内的榆林,土地面积43578平方公里,土地下面井然蕴藏着世界少有的侏罗纪系的优质动力和化工用煤、石油、天然气、岩盐,其资源组合配备之好,国内外罕见。

中国房地产大热已经有许多年了,买房子要以平方米计算,横山作为“榆林缩影”,每平方米下面便有:煤6吨、石油115公斤、天然气140立方米、岩盐40吨……真可谓寸土寸金的宝地!

横山苍苍,地脉奇绝,千峰藏宝,万壑聚福。这么多能源、矿产富集一地,老天真是待我们这个民族不薄!历朝历代糟蹋了那么多资源,老的资源基地将要枯竭,新的更大的资源宝地又被发现。由于长期深藏不露,至今方横空出世,这叫后来居上。如今人们的资源观念跟从前的浑浑噩噩大不一样了,社会的文明程度毕竟在提高,有后劲,才是最大的优势。

前几年,我曾去一个知名的老产煤区采访,煤区中心大城市通向四方的公路,被运煤车轧得坑坑洼洼、破破烂烂,空气严重污染,煤区地面塌陷……我写过一篇短文《黑色的温暖》,产煤区为国家输送了几十年乃至数百年的温暖,国家是不是也该给产煤老区以应有的温暖,甚至是应有的感恩之举。

近年来,国家有个耳熟能详的巨大规划──“西气东输、西煤东运、西电东送”。“西”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横山正在建设的国家能源化工基地,而“东”,就是“广东、上海、江苏、浙江、京津冀地区”──这不就是整个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吗?但愿同气连根的“东”与“西”,不会因发展的差异而产生人们司空见惯的傲慢和健忘。

最近,我们在横山走了很多路,登峁塬、穿沟壑、寻古堡、访大院……在近一周的时间里,一直是天空清湛,白云悠闲,空气沁凉。当地人不无自豪地讲,横山每年有近300天空气优良,偶尔才会有扬沙天气。无论疾驰于公路、土道,还是在峰峦沟壑中穿行,都未见一块块如大山疮疤似的采煤窑,以及一个个的煤堆,还有被遗落在路边的稀稀拉拉的煤渣、煤灰。横山的旷野莽原,草木静默,山霭苍苍,全无一点浩大的富矿区迹象。以往我见过的产煤区,路边相隔不远就会有一片煤堆,远处山坡上被挖得千疮百孔……

然而,在横苍苍的山区诸多古堡和窑洞前的旷场上,都像过去的柴火垛一样码着一个煤垛,煤块竟都像长城砖一样有棱有角,呈长方形,垒砌得整整齐齐。真不知这些煤是从哪儿采的,又是怎样翻梁越沟地运过来的?有一天,气温摄氏零下15度,我们在武镇看横山老腰鼓的表演,打腰鼓的农民从四面八方的村子开着汽车来到镇前的广场上。他们的汽车都还不错,因为要经常爬坡过沟,须具备一定的越野功能,最显眼的是一辆“路虎”。真是地有宝藏,人长精神。

农民用很少的劈柴,在广场四周点燃了三个不大的煤堆,那煤块锃亮而纹路清晰,仿佛用根劈柴一敲就碎。煤烟不多,火焰却很旺,距离一米多远就烤得皮肤有烧灼般的疼感。我算真真切切地感知了横山“长焰煤”的厉害,一个多小时之后,老腰鼓演出结束,那煤堆最底层的煤块还没有烧透。如果不是人为地用水浇灭,我估计那煤堆得烧上一整天。

黄土有情

人人都知道黄土高原,可知道黄土是怎样的一种土吗?横山的黄土因干燥缺雨,昼夜温差大,土很洁净。洁净到什么地步?过去,婴儿及瘫痪在床的老人,都是用炒热的沙土代替现在的“尿不湿”。农村的大人孩子受了伤,顺手抓一把黄土捂在伤口上,消炎止痛,过一两天就好了。

60多年前,河北也有这样的土,我下洼割草或帮着家里做些力所能及的农事,手脚割破了也是抓把土堵血。想不到,横山的土竟然60多年没有退化,没有毒化!

横山缺雨,不等于缺水。俗云,山有多高,水有多深,有山就有水,有水就流成河、积成湖。秋天,在横山区数万亩稻田区的稻田沟里,螃蟹很多,有个水洼就会拣一兜半大不小的鲫鱼或小肉棍鱼……

──谁能告诉我,如今还有哪里的稻田沟里会有螃蟹及小鱼小虾?人都快被毒死了,别说螃蟹、小鱼了,食物不净毒害的不仅是人的肢体,伤害最重的是良知。世界上最牢靠的先进,就是没有成为先进的牺牲品。是不是可以说,横山人的心地相对会质朴、敞亮得多?

“千年老根黄土里埋”──当下还有多少人把土地当作民族之本、生命之根?中华民族的传统智慧是先养地,养好地,地才养人。地是根,地是本,“重本务农,国之大纲”。即使是西方古典经济学的经典之作《谷物传》,也认为“土地是财富之母”。

横山的黄土高原,元气淋漓,天高地厚,万物变化精醇。深处藏金,浅表献粮,养育了历史,也养育过革命……今人着实应该思量,如何不辜负这片黄土高原腹地的深情厚意?

“无定”盛情

或许是唐宋边塞诗的盛名远播,或许是一般人的孤陋寡闻和想当然,总觉得西北边塞都是沙翻大漠,乱石飘风,荒僻苍凉,寸草难生。须知,早在西汉时,横山是“水草丰茂,羊群塞道”。而今,横山仍是“全国畜牧百强县”之一。

这还是得益于千里横山,它不仅牵领着古边塞的各大峁塬,还孕育出错综密布的大小115条河流,其中尤以千年古水无定河最大。它见证了横山的沧桑,被奉为“横山的母亲河”。

仅在横山境内,无定河就蜿蜒近100公里,一级河道之宽1000至1500米,河谷最宽可达2200米,若加上漫滩如雷龙湾至响水花虎滩一段,宽阔竟达55公里,再加上诸多支流及外沿,其流域面积为11480公顷。可以想象,在雨季这是怎样的一条锵然大河。从长春岭东麓奔腾而下,浩浩荡荡,千折百回,确是“无定”。但最终以西北黄土高原上最大的支流身份注入黄河。

无定河流域以北,为低缓的黄土梁峁及冲积、洪积滩地,地表形态以各种沙丘、滩地、盆滩为主,沙丘之间自然就会有洼地出现,洼地长期积水就形成大大小小的湖泊,俗称“海子”。在北部沙漠草滩区,这样的“海子”无计其数,有名字的就多达200多个,最大的红碱淖湖,面积67平方公里,站在湖边,眼前绝对是一片汪洋。这些海子宛若嵌镶在沙地间的一颗颗琥珀,在阳光,尤其是在月光下,晶莹透亮,闪烁夺目,尽显横山的无限魅力。

世界上叫“沙漠”的地方很多,竟然也是千差万别,并不都是滴水皆无、寸草不生。横山的沙漠草滩上,就有长芒草草原、冰草草原、百里香草原……还有芨芨草、沙芦、赖草、三刺、羊草等等和根本叫不出名字的数百种野草,以及苍耳、茵陈、甘草、枸杞子等三百余种药草,和一蓬蓬像沙地护卫一样的沙柳、拧条、油蒿、臭柏等灌木丛,真称得上是“山花杂古今”“风梳野草香”。此外,在草滩区外围竟还有一片郁郁葱葱的国家沙漠森林公园,里面还有不少珍奇古木。请见多识广的人告诉我,将沙漠和森林、公园联系起来,是怎样的一种景观?

无定河湿地在横山区境内有80多公里长。湿地嘛,自然是鸟类的天堂,尤其是黄土高原上一片难能可贵的湿地,每年都有数十万只各种野生禽类在此栖息,其中不乏极珍贵的一级保护动物。湿地南缘就连接着横山著名的鱼米之乡,被誉为“赛江南”,有水库19座,宜渔的滩涂地14平方公里,宜渔的稻田27平方公里……横山南部梁峁上的平田,土厚、地有劲,所以成为陕北水稻生产第一大县,“横山大米冠塞北”的牌子数十年一直不倒。“赛江南”,实至名归。

其实,塞北的沙漠地只要有水,种什么都长得很好,无论长出什么来,味道都出奇的纯正。我曾在榆林治沙功臣石光银家里吃过两顿饭,他因卖掉全部家当买树苗,数十年在毛乌素沙漠成功植树造林三十多万亩,两次获得联合国粮农组织奖。在被树林封住的沙地上种粮食、土豆、蔬菜、药草,都长得格外好。他的妻子将自己种的土豆、茄子、辣子、豆角等一股脑放进铁锅里熬,熟了加点盐和油,哎呀,那个好吃啊!后来回到城里还老想那一口,仍旧是那些东西,无论加多少油、放进多少所谓高档调料,都再也熬不出在石光银的沙漠森林里吃过的那种味道!

古堡留情

到横山须先看古堡,并非因横山多古堡,而是横山的历史文化多半留在一个个式样各异的古堡里。

我们午后到横山,未在县城停留便直奔响水堡。既名“响水”,一定跟水有关,古堡建在无定河一个臂弯的山峰上,北、东两面临河傍水,城堡依山顺势而建,层层递进,步步升高,是方圆数十里内的制高点。登上古堡,居高临下,视野开阔,古边塞的莽莽铁岭、万里风烟,尽收眼底。结冰的无定河如一条白练,围绕于堡下。东侧是龙泉大寺,寺前石阶陡峭,直抵山顶;隔河相望是盘龙寺,“横江怪石,盘绕无定河边,远眺若踞水中,状如盘龙……”两座大庙祥云搭桥,瑞气交融,佑护着响水堡。

古堡建于明正统二年(1437年),城墙依山势蜿蜒而建,周长约1700米,设有四座城门,内有瓮城,以青砖、石块包砌。城堡内有普通的民居、窑洞,也有窑洞四合院,于明清两代不断地得到修补、加固。响水堡人曹子正,于乙酉科(1885年)拔贡为官,曾写《盘龙诗》描摹家乡风貌:“桥水响流双浪开,寺龙盘塔绕河来。迢迢路远岸垂柳,樵唱晚舟鱼钓台……”当年的响水堡竟然有这样一种塞北水乡的胜景,两岸垂柳,渔樵两利,富庶而宁静。

我们依次又看了建于宋元时期的军事要冲波罗古堡、一向被视为“横山龙脉”的狄青塬、秦长城及秦直道、古银州故城、仰韶文化重镇贾大峁等等……古堡看得越多就越好奇:横山为什么会留存下这么多古堡?整个陕西省地图极像秦陵出土的兵马俑,而榆林市就是兵马俑的头。在中国古代,兵马是为战争而存在的。横山的古堡,实际就是古城堡和古碉堡的结合。

在1949年之前的数千年里,横山一直是中华民族的西北国防重镇、军事要塞,历朝历代的兴亡史,都少不了横山浓墨重彩的一笔。横山古堡的城墙,也可以说是中国西北部的大围墙。可是,任何墙都不能真正挡住想进去的人。还有一句老话说得也不错,堡垒最容易从内部攻破。不信就让我们从头说说中国的这道大墙,特别是横山这一段……

公元前212年,秦始皇派大将蒙恬修建秦直道,从秦都咸阳直通阴山下九原郡,全长900公里,沿途所经县境中惟横山里程最长,途经怀远堡、威武堡、清平堡……再加上五里一墩、十里一台,是中国第一条国防公路。直道是为了出兵快捷,秦长城是最大的墙,为了挡住来犯之敌。然而,从横山县(昔日红墩界镇统万城)发家的赫连勃勃,于公元407年自立为大夏天王,率兵夺取长安,在灞上称帝,建都统万。秦直道或许还为战事提供了些许便利,秦长城却几乎被战争忽略,无人提及。倒是对赫连勃勃,至今人们还在谈论,说他为政虽残暴酷烈,但雄略过人,他的统治对推动横山一带的农牧业发展和城防建设功不可没,特别是他创立的大夏国国都统万城,是凶奴族在人类历史上留下的唯一一座都城遗址,为研究十六国时期的文化及当地环境变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这也是吸引我们细看一个个古堡的缘由。

过了一百多年,隋末的鹰扬郎将梁师都,在横山西部的古夏州起兵,一会儿自称皇帝,立国号梁;一会儿又向突厥称臣,后被唐太宗派将剿杀。再过二百多年,党项族银州(横山党岔镇)人李继迁、李德明父子,拥兵自重,逐步建立起西夏国,到原本是拓跋氏后裔的李元昊手上,西夏已强大到与宋、辽、金鼎立,延续近200年,对促进西夏地区各部落进入封建社会以及我国民族历史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又是几百年后,横山石窑沟的李自成横空出世,自命“闯王”,竟“闯”翻了大明王朝,引来了满清300年的统治……

此外还有许多文才武略、一代俊杰,从横山的古堡或窑洞里走向历史舞台,创造或改变了历史。如宇文恺、张浦、狄青、杨宗气、胡茂桢……甚至近代,还从横山武镇高家沟的窑洞里走出了高岗,正像曾传颂一时的民歌里所唱的:“对面家沟里流河水,横山下来游击队”“刘志丹是清官,带着队伍上横山”……

先哲有言,一代一代的勇将就像树根,从那里作为枝条生出勇敢的民众和民风。可是,横山的古堡已经荒颓,人气稀疏,有些变成空堡或半空堡。

往事悄悄,浮云匆匆,古堡昔日的辉煌不再,其雄浑苍郁的存在却讲述着最实际的智慧。历史,就是这样让人们能更多地了解自己和把握自己。历史中横躺着未来的秘密,对横山来说,这个秘密就是:在过去是“国防比富裕更重要”;今天,古边塞将成为富裕和发达的象征。 题图:张宇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