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见证影视文学的全面发展 ——《中国作家·影视》诞生记

来源:文艺报 | 艾克拜尔·米吉提  2019年07月17日08:43

2008年6月,我兼任《中国作家》主编。到任伊始,时任副主编萧立军对我说:艾克,咱们刊物其实应该再办一个影视版。这话我听进去了,也记在心里。我当时对他说,先不要急于做此事,等我熟悉了情况,明年可以先做一期增刊试一试,如果可行,从2010年开始做影视版也来得及。

《中国作家》由冯牧同志1985年创办时的双月刊,到2000年改为月刊,再到2006年增为半月刊,上半月文学版,下半月纪实版,已经是当时国内容量最大的文学刊物了。我刚接任主编,总得要有一个调查研究和熟悉的过程,之后再根据读者需求、社会和市场两个效益做决策才是。

2009年1月,我提出了“用最优美的中文,写最美好的中国人形象,为全世界热爱中文的读者服务”的办刊理念。我认为,《中国作家》作为国字头的文学期刊,就应该有与之相应的责任与担当,为繁荣发展我国的文学事业做出应有贡献。

2009年适值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我们的心思就用在了如何迎接这一大喜日子。我认为,文学不能简单的为政治服务,但是必须为国家利益服务,这是文学神圣的责任与担当。2009年2月7日,电影编剧王兴东发来短信:“艾委员,我是王兴东,上次我们谈到贵刊发电影剧本的事,我编剧的《建国大业》已开机了,这个剧本已有贾庆林两次批示,作为六十年重点作品,因此,很想在《中国作家》发表,你意如何,请指示。”春节前,在人民大会堂的迎春茶话会上,我与王兴东坐在一起时曾谈起过刊物是否应该发表影视剧本事宜。

当时王兴东很赞成,他说现在影视剧本很多,除了拍摄后与观众见面,文学脚本基本没有出路。如果真做起来了,会有几点好处:一是影视脚本与读者见面,对读者和观众市场是一个互动互补;二是对一些剧本写作者、初学者、爱好者提供了一个学习借鉴的园地和范本;三是有一些好本子由于找不到拍摄资金没有出路,而对持资拍摄者又没有好本子的一方,又提供了参考;四是对作者著作权是一个保护,以后无论谁剽窃或模仿,原发刊物就可以成为物证;五是刊物也将自然获得剧本的版权,对完善我国知识产权环境,维护著作权、版权都有好处;六是会产生一定的经济效益。

那次我们谈得很投机,之后接到他的短信,我觉得这是一个积极信号,也与我和萧立军当初的商定契合。

于是,我让萧立军着手操作这个增刊。中国作协老领导金炳华同志得知我的这一思路以后,也给了我一个剧本以示支持。这期刊物最终刊发了《建国大业》《穿越》等电影剧本。随之,这两个剧本均拍摄为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献礼影片,尤其《建国大业》,更成为了献礼大片,引领票房价值潮头,令人欣慰、令人鼓舞、令人慨叹,也为迎接新中国成立60周年和人民政协创立60周年献上了一份厚礼。

2010年7月,《中国作家》变为旬刊,即:上旬《中国作家·文学》,中旬《中国作家·纪实》,下旬《中国作家·影视》。三管齐下,推进《中国作家》全面发展。

2010年9月27日,在中国作协餐厅见到李冰书记,他对我说,《中国作家·影视》应该把明年影视作家深入生活的事抓起来。过了国庆,李冰书记要求把影视版办好,明年(2011年)期期都要有重头稿,除了中宣部抓的重大题材,还要有原创未曾摄制的新剧本,此外还应该发一些话剧剧本。我向他汇报,已抓到王兴东的电影剧本《辛亥百年》和柳建伟、刘宏伟的电影剧本《飞天》。由此,《中国作家·影视》开始形成影响力,而且是全国惟一发表电影文学剧本和电视文学剧本的刊物,后来又增加了微电影剧本等栏目。

第十二届精神文明建设“五个一工程”(2009-2012年)结果公布,是对《中国作家·影视》的一次集中检验。由《中国作家·影视》刊发的剧本有5部获奖:《建国大业》(王兴东、陈宝光)、《飞天》(柳建伟、刘宏伟等)、《信义兄弟》(丁兰策划)、《辛亥革命》(王兴东、陈宝光)、《惊沙》(小滨),根据《中国作家》刊发的纪实文学改编的电影剧本1部,在获奖26部电影中占23.08%。

在获奖33部电视剧中,由《中国作家·影视》刊发的电视文学剧本1部《辛亥革命》(王朝柱),另有两部根据《中国作家》刊发的纪实文学和长篇小说改编的电视连续剧《远山的红叶》(郝敬堂原著)、《湖光山色》(周大新原著),两项合计占33部电视剧的9.1%。

此后,《中国作家·影视》刊发作品多次获得各种奖项,成为我国刊发影视剧本的权威园地。

党的十九大以来,我国影视业迎来飞跃发展新时代。《中国作家·影视》也获得新的发展契机。在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重要讲话精神指引下,相信《中国作家·影视》版将会见证从高原走向高峰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