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岩》的传播与影响
1961年12月,《红岩》由中国青年出版社正式出版,迄今在该社已印刷了170多次,社会总发行量超过1000万册,并被翻译成英、法、德、日、朝等多国文字。
根据小说《红岩》改编的舞台剧出现后也引起了很大反响:1962年8月,青岛话剧团、四川话剧团、北京人艺等相继把它搬上了话剧舞台。1964年l0月空政文工团演出歌剧《江姐》,短短几个月时间内在全国连续公演256场,主题曲《红梅赞》广为传唱。1967年4月,由汪曾祺、阎肃根据《红岩》改编的革命现代京剧《山城旭日》彩排成功(未公演)。同时还有沪剧、婺剧、越剧等地方戏和曲艺改编。新世纪以来,有空政歌舞团演出的大型现代舞剧《红梅赞》(2001年),中国京剧院排演的现代京剧《江姐》(2001年),并在2002年由张元导演拍成电影,中国评剧团排演的《红岩诗魂》(2001年),天津京剧团排演的《华子良》(2003年),浙江越剧团排演的《红色浪漫》(2007年)等。
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烈火中永生》1964年拍摄完毕。1985年和1999年,《红岩》被两次改编成电视剧。2003年拍摄了根据小说改编的黄梅戏《彩霞满天》(7集电视连续剧),它们都曾在中央电视台播放。曲艺家袁阔成、李鑫荃、刘兰芳分别播讲过评书《红岩魂》《红岩》《双枪老太婆》。
《红岩》问世以来,出现了多个连环画版本,其中较为著名的有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两个版本。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将《红岩》改编成八本连环画册,分别是《山城风暴》《沙坪事件》《烈火红心》《曙光在前》《前仆后继》《威慑群魔》《揭破阴谋》《黎明时刻》。
(郭超整理)
更多
孙甘露:淬炼文学经典,攀登文艺高峰
“正是上海‘海纳百川、追求卓越、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孕育了上海的文学历史,孕育了上海的作家,使他们在激烈的变化中包容并蓄,并对时代的要求作出积极回应。”
更多

丁玲:书写“女劳模之德”
丁玲让劳动模范杜晚香也成为了“有机知识分子”的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