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军旅报告文学的时代担当

来源:解放军报 | 丁晓平  2019年07月11日08:32

新时代为军旅文学尤其是报告文学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作为文学的“轻骑兵”,报告文学如何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为人民群众和广大官兵奉献更多优质的精神食粮,是摆在军旅报告文学作家和军事记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脚板底下出作品。“七分采访,三分写作。”人们常把报告文学形容为“行走的文学”。这就要求报告文学作家必须有强健的脚力,迈开双脚到基层去、到群众中去、到官兵中去、到实践中去;这就要求报告文学作家要有敢于吃苦、能够吃苦、甘于吃苦的精神,才能走千山万水,历千难万险,用“脚板”加“笔杆”高质量地创作出反映社会正能量、呼唤社会良知的好作品。增强脚力的过程,其实也是军旅作家和军事记者与时代同频共振,自我锻炼、自我提高、自我升华的过程。

从创作的题材和内容来看,报告文学对时代脉动的把握、对现实生活的介入具有更加直接、有力的文体优势。“轻骑兵”的属性决定了报告文学必须快速、真实、生动、准确地报告社会的存在、时代的进程和历史的发现,因此它是一种时代文体,是时代、社会的“史记”。

在中国报告文学作家队伍中,一代代军旅作家、军事记者是雄壮、整齐、有担当、有力量且具有光荣传统的一支战斗队。他们不仅仅是“轻骑兵”,而且是一支敢于战斗、善于战斗的“前哨部队”,奉献出了众多经典的作品,并被历史所铭记。改革开放以来,军旅作家和军事记者以自己强健的脚力,在抗洪抢险、抗震救灾、抗击非典等重大非战争军事行动中表现突出,创作了《唐山大地震》《兴安岭大山火》等诸多名篇佳作。2008年汶川特大地震发生后,解放军出版社推出了长篇报告文学《惊天动地战汶川》《万众一心建家园》,这是军旅作家“集团冲锋”完成的时代报告和精神史志。

进入新时代,军旅报告文学作家更要有一种不畏风雨的精神;要“沉得下去、站得起来”,走进基层走进官兵,深入军营深入前线,与时代同步、与官兵同心、与祖国同行;用真诚生动的笔触展现军营生活的多彩和强军事业的伟大;在为伟大祖国、为人民军队、为基层官兵立言中成就自我、实现价值。由笔者策划的“强军进行时报告文学丛书”,正是响应党在新时代的强军目标的召唤,组织军旅作家和军事记者深入基层一线采访创作的最新成果。该丛书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展现了全军官兵在新时代的强军实践和强军风貌,是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的军旅报告文学系列新作。

几十年来,军旅作家和军事记者在军旅题材报告文学创作中,始终把满足官兵精神文化需求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把官兵作为表现的主体,把为兵服务作为天职,创作了一大批优秀的报告文学作品。在新时代,如何继承发扬优良传统,创作出更多的优秀作品以鼓舞士气,更好地服务于备战打仗、提高战斗力、提高军事文化的软实力,这是军旅作家和军事记者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衡量一个时代的文艺成就最终要看作品。文艺是铸造灵魂的工程,文艺工作者是灵魂的工程师。好的文艺作品应该能够启迪思想、温润心灵、陶冶情操,能够扫除颓废萎靡之风。报告文学是反映真人真事的文体,更应该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作为创作的主旋律,引导读者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做中国人的骨气和底气。几十年来,军旅作家和军事记者创作的报告文学,在题材内容的选择、叙事形态的创新、思想深度的开掘上,都凸显了前瞻性、针对性和现实感、历史感,打通了讴歌与批判之间的隔阂,充分发挥了报告文学文体的特色和优势。

在新时代,军旅报告文学作家应当密切关注新军事革命的进程,对人民军队在强军征程上的崭新实践给予大力描绘;应当具有问题意识和反思精神。描写军营的人和事,既不回避现实矛盾,也不掩盖那些让人忧心或焦虑的弊端,而是经由颂扬、剖析、思考的汇合相融,及时发现、呈现和阐释新时代的军队已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变化;应当善于倾听来自基层的真实声音,并作出科学的、独立的、理性的和富于启发性的判断,展现文学的丰富性和深刻性,从而使作品具有更为广阔的时代意涵。

毫无疑问,新时代是一个需要报告文学的时代,也是报告文学大有作为的时代。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部分作家和作品已经跟不上时代的步伐,甚至出现了落伍于时代、落后于人民的危机;难以适应时代发展,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如何跟上时代步伐、把握时代脉搏、引领时代风尚,是广大作家需要共同面对的问题。因此,在全媒体时代,军旅报告文学作家更应该自觉发挥“轻骑兵”的作用,坚定“四个自信”,不断增强“四力”,做到“四个坚持”;对重大问题发出正义的声音,对已经发生和正在发生的伟大变革作出及时、科学、准确的诠释;以更多优秀的作品凝聚起民族伟大复兴和强军兴军的磅礴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