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新留学青年》

来源:中国作家网 | 廖元辛  2019年07月09日16:27

《新留学青年》

作者:廖元辛

出版社:作家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8年11月

ISBN:9787521201710

定价:52.00元

《新留学青年》用引人入胜的真实故事,描绘出新一代留学生在国外学习生活的酸甜苦辣。我高兴地向留学家庭和有意出国深造的朋友推荐这本书。读一下,你会知道自己准备好没有,你要面对的是怎样的世界。

——俞敏洪 推荐

作者简介

廖元辛,1990年1月生于北京,北京大学政治学、经济学与哲学专业毕业。

2012年8月至2015年5月,就读于美国马里兰大学(University of Maryland)公共政策学院,获公共政策硕士学位。

2016年7月回国后任财新记者,现供职于一家英国咨询公司。著有长篇小说《风雨潇潇》。

内容简介

这本书不是留学指南,也不是“金字塔尖”的成功人士的励志指导,只是一群新时代留学生的诉说,讲述光环和非议之外的真实留学生活,关注心理成长,探求留学的真正意义,告诉想要出去闯闯的人,你将要面对的是怎样的世界。

目 录

第一章 成 长

005 · 丁 丁

013 · “他们的忧愁不是忧愁”

026 · 虚幻与真实(上)

038 · 虚幻与真实(下)

049 · 洋插队

第二章 融 入

065 · 窗前的升旗手

072 · 我在美国的三个贵人

085 · 美国化与世界化

096 · 海报设计师

第三章 城 乡

115 · “纽约是我的家”

125 · 置身事/市/世外的都市青年

140 · 乡村爱情

第四章 选 择

157 · 当我们谈论PhD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175 · 出走还是留下

186 · 君子与庖厨(上)

197 · 君子与庖厨(下)

第五章 性 灵

217 · 不只是寂寞

229 · 抑郁青年

240 · 信 徒

第六章 归 来

255 · “你在这儿,本身就是一种力量”

270 · 归国老板

280 · 返 乡

305 · 后 记

写在前面

改革开放以来,数以百万计的中国人前往美国学习、工作和生活。其中,占比最多的是留学生。据2017美国门户开放报告统计,仅在2016-2017学年,就有350755名中国学生前往美国的高等教育机构学习。这一规模庞大的赴美留学群体,不仅继续牢牢占据中国留学人口的半壁江山,也日益构成了美国高校国际学生群体的主力。

这些留学生,有的会一毕业就回国,有的会留在美国工作几年再离开,有的则会在美国定居乃至入籍。但无论他们最终如何选择,他们来到美国,就是选择了一种与自己的成长环境截然不同的生活方式,选择了面对、接触乃至融入一个新的社会。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有怎样的思考与感受,享受过哪些欢乐,又经历了哪些身处国内的父母和朋友难以想象的痛楚与心酸?他们在美国笑吗,为什么笑?哭吗,为什么哭?他们在美国谈恋爱吗,以一种怎样的方式谈恋爱?他们在异国他乡、在远离城市的“大学城”里是否感到孤独?他们想家吗,他们想回到中国吗?如果想,为什么很多人依然决定留在美国……

这些问题,需要有人记录和回答。然而,当我在网上搜索有关留学美国的文章时,我所看到的,要么是成功申请哈佛的留学生如何登堂入室、面试牛人怎样在美国升职加薪的“成功学”故事,要么是披露某些“官二代”“富二代”开跑车住豪宅的报道,下面往往还免不了网民对整个留学生群体的口诛笔伐。的确,这样的文章会吸引不少眼球,而一个普通的留学生在想什么,在为什么问题担忧和焦虑?甚至在竞争激烈、远离亲人的美国大学中是否会产生抑郁——这样的问题除了他的父母、老师和朋友外,自然少有人关心。但我想,如果我们不能把这些问题回答清楚,不能真正走进一个个普通留学生的内心,我们就无法真正走进这上百万留学生群体的生活,就无法真正地理解他们,也就无法真正理解这二三十年留学热的意义。

在这方面,老一辈的留学者已经做出了表率。20世纪90年代的“出国热”,造就了曹桂林的《北京人在纽约》、钱宁的《留学美国》、张丽玲的《我们的留学

生活》等一系列经典作品。在他们如实的记录中,我们目睹了那一代留学生出国的艰难,体会到他们在国外的心酸,感受到“留学”二字在国人心目中持久的光环。他们,用凝聚着自己异乡生活艰辛的心血,描绘了一个巨变时代的沧海桑田。

二十多年过去了,中国在变,留学生也在变。与二十多年前的那一批留学者相比,这一代留学生无论是成长背景、经济条件,还是思想性格、就业方向,都早已今非昔比。与此同时,出国人数的不断增长、低龄留学的渐受青睐、互联网时代的到来,以及中美文化交流的日益深入,都为今天的留学话题增添了新的色彩,也为试图记录这一代留学生的写作者提供了无比丰富的素材。

新的时代,需要新的作品。作为记录者,我是有一些雄心的:我希望通过自己的写作,去描述、揭示甚至反思最近二三十年的留学浪潮——这些人为什么要出国,他们在美国获得了什么,他们在留学浪潮中是被席卷、被挟裹,甚至被吞噬,还是“在风口浪尖紧握住日月旋转”?为此,从2015年12月到2016年7月,我走访了美国三十余所高校,访问了百余名不同背景的留学生。他们中的有些人,我原本就已熟识,有一些则是头一次见面。但无论远近疏亲,他们都真诚地向我敞开心扉,将这些年在美求学的酸甜苦辣娓娓道来。在饭桌上,在学校里,在他们或整洁或凌乱的住处,我与他们交谈、欢笑,为他们讲述的哪怕一点点微不足道的收获而感到欣慰,也为他们初来异乡时备受孤独的煎熬而心酸落泪。

这样的走访,也并非一帆风顺。在采写的过程中,我不断遭遇人们的质疑。他们问我:你所采访的这些人,是否真的具有代表性?是的,我承认,对于采访的对象,我没有面面俱到,也不可能面面俱到——我没有采访中途退学的学生,也没有采访沉迷游戏不能自拔的少年;我没有采访被媒体树立为典型的“成功人士”,也没有采访受父母委派来美“镀金”准备接手家庭企业的“富二代”……在采访的过程中,我无数次地扪心自问:如果这些形形色色的年轻人最终缺席,这样的一本访谈录究竟有何意义?而既然我所采访的这些青年学子只是百万留学大军中的九牛一毛,那么对于他们在美国学习、生活和工作的叙写,又究竟是一种见微知著的以小见大,还是不自量力的管窥蠡测?

这个问题,一度困扰了我很久。直到一个偶然的机会,我采访到央视《今日说法》栏目曾经的主编魏大航。他告诉我,做节目、拍电影,你要先把自己琢磨透了,要把你周围的人琢磨透了,要具备“把自己放平成一名观众的能力”。我

想,写作大概也是如此。要了解留学生在美国的现状,要理解华人在美国社会的所思所想,我们的确需要站到一个更高的角度去观察、去思考。但在此之前,先理解自己,理解自己周围的人,却是这一切的基础,也从某种意义上是这一切的最终归宿:只有理解了自己,理解了自己身边的人,我们才能理解我们所置身的这个时代;只有从更广阔的意义上理解了这个时代,我们也才能更深刻地理解自己、理解周围的人们。

在这一思路的指引下,我重新踏上了征程。2017年下半年,我结束了记者的工作,利用半年左右的时间,重新整理了这百余位受访人的采访记录,从中选出了一些令我印象深刻的故事,结合自己的留学体会和采访心得,整理成二十余篇,分成六个主题,呈现给读者。在为当代人留下小传的同时,我也希望以此增进国内读者对留学生这一群体的认识。尤其是,我真诚地希望那些正在计划留学的年轻人(以及他们的父母),可以从我所记录的这些故事中,看到一幅更为真实、客观和丰富的留学图景。同时,我也真诚地希望,那些正在留学生活中感到孤独、压抑或迷茫的年轻人,可以从我所讲述的这些同龄人的经历中,获得些许信心与力量。

记得在采写之初,我曾问一位在美国读新闻的朋友:“什么样的写留学生的书,你会有兴趣一读?”

她的回答只有两个字:“精确。”

精确,是一件笨重的事情。这本访谈录里记录的这些原原本本的故事,究竟是否能“精确”地揭示留学生活的本来面目?我才疏学浅,却依然愿意一试。

元辛

2018年5月17日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