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中国学派”重建与动漫品牌打造学术论坛在杭州举行,专家表示—— 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动画的根

来源:文艺报 | 徐健  2019年07月08日07:29

《大闹天宫》

《九色鹿》

《大圣归来》

《宝莲灯》

《山水情》

动画艺术在中国的诞生和发展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并且诞生过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堪称经典的优秀作品,那就是以《小蝌蚪找妈妈》《牧笛》《山水情》《大闹天宫》《哪吒闹海》等为代表的“中国学派”动画。然而,这一让我们为之自豪的“中国学派”在今天却没能延续她的辉煌,而是不可遏止地衰落下去了。与此同时,2004年起步的中国动漫产业在经过一阵盲目的粗放式的规模扩张之后,不少人发现这些年我们大量的动画创作不是像日本就是像美国,唯独不像自己。也就是说,虽然我们中国的动画年产量已位居世界第一,成为了动画大国,而实际上却并没有创作出真正的“中国动画”。于是转型升级、国产动画的品牌打造被提上了议事议程。那么,何为转型升级?中国动画品牌的打造还需要攻克哪些难关?面对当下动漫业界和学界共同关注的话题,日前,由良渚新城管委会主办,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动漫游戏专业委员会、浙江大学影视与动漫游戏研究中心、浙江大学人文学院文化创意研究中心等单位协办的以“‘中国学派’重建与动漫品牌打造”为主题的学术论坛在杭州举行。数十位业内专家围绕既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又具备时代气息与时代精神的动漫作品的创作理论、创新方法、品牌打造等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所谓转型升级实际上就是从原来的追求产量转变为追求质量,从盲目的粗放式规模扩张转变为精控式、高质量的动漫品牌打造。”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动漫游戏专委会主任、浙江大学教授盘剑说,“要真正提高质量、打造动漫品牌,首先就必须具有自己独特的民族艺术风格。”盘剑表示,我们今天通过转型升级进一步推动中国动漫产业发展,过去的“中国学派”显然就是我们今天打造“动漫品牌”无法绕开的一座高峰,这也是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文化、艺术营养,包括特定经验、教训的一大宝库。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名誉会长章柏青认为,重提动画的“中国学派”建设问题,是基于我国动画的优良传统,特别是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涌现的一大批优秀动画电影。这些作品融入了我们民族特有的意象之美、意境之美、天人合一之美,具有独特的形韵、神韵和情韵,体现了中国鲜明的文化品格、精神特质和美学追求。在章柏青看来,“重建”意味着对新时代变化的适应,中国学派应该抱有自己的品牌精神,蕴含新时代中国精神,汲取中国文化的营养,表现出中国的美学特征及文化辨识度,才能获得新的活力。

“虽然对于中国学派的诞生说法不一,其留下的艺术成果却有目共睹。然而,‘中国学派’动画如今也不得不面临着人才培养组织结构不全、故事讲述方法不够巧妙、注重作者性忽略观众性等一系列困境与难题。”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研究所所长丁亚平谈到。在新世代流行趋势及审美倾向的诉求下,中国动画如何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难题?国产动漫品牌如何汲取优秀传统文化的营养进行传承与创新?在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策划创作部工作了30多年的动画编剧贡建英表示,中国学派动画的实践体现在对传统文化选题情有独钟、美术风格上的追根溯源、情节中蕴涵中国式哲思、不断创新的理念以及对艺术品质的精益求精等多个方面,所有这些探索都离不开严谨认真的创作态度。以“美术风格上的追根溯源”为例,当年为寻找创作动画片《九色鹿》的灵感,冯健男和创作团队沿着古丝绸之路,历经两个月长途跋涉前往莫高窟,在莫高窟住了23天,采风收集素材。在24分钟的成片中,创作者们画了近两万张动画,仅动画片中的背景就画了200多张。这部作品在美术设计上很好地保持了北魏壁画的独特风格。为了创作《金猴降妖》,70岁的特伟还坚持到福建、浙江一带,爬高山,拍摄各种险境,寻找创作素材。贡建英认为,尽管现在“中国学派”动画因为种种原因衰落,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但却为我们现在的动画产业发展提供了反思借鉴的经验。在今后的发展道路上,我们要从深入生活出发,在学习优秀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有新的创造与发展,找到中国精神文化国际化、现代化的表达方式,坚持做品质动画,以适应新时代观众心理及精神方面的需求。

“‘中国动画学派’在国内最早是由中国动画家阿达提出的。”北京电影学院教授曹小卉回顾道,“当年,阿达在北京科教电影制片厂讲课,说到他去萨格勒布动画电影节当评委,那里有个世界公认的‘萨格勒布动画学派’。有国外评委觉得中国动画短片与其他国家创作理念不同,艺术风格迥异,就说:其实你们也是个‘中国动画学派’。‘中国动画学派’的提法就此逐渐流行开来。”曹小卉认为,谈论中国动画学派的问题实际上是在谈论“民族化”,民族文化、传统精神与美学观念孕育了“中国学派”动画,并在动画作品当中反映了蕴藏在中国人生活中文化的点点滴滴。“1956年,动画大师特伟提出‘探民族风格之路’,《骄傲的将军》在中国动画片民族化道路上迈出了第一步,确立了中国动画民族化风格的发展方向。1960年,水墨动画《小蝌蚪找妈妈》诞生,1964年,《大闹天宫》完成,此后,《牧笛》《哪吒闹海》《三个和尚》《九色鹿》《鹬蚌相争》等一批优秀作品涌现,‘中国动画学派’逐渐形成。”曹小卉谈到,“中国学派”的美学观念重在构建真实物理世界之外的“意象世界”,强调“异”的魅力与意蕴传达。如今,民族化仍然是当今中国动画创作的基石,像《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等一系列动画作品都是在民族化道路上不断探索创新的作品。

“近年来,也有一些所谓‘民族化’、‘中国风’的动画作品,但这些作品仅仅是古代题材、古装打扮而已,其实既无传统文化,又远离现代生活。”曹小卉认为,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国动画的根,重提“中国动画学派”目的是要重建和明确我们的文化自信。“我们真正要确立的其实并不是一个‘艺术流派’,不是一个‘评价体系’,更不是‘规范’一个创作模式,而是一种精神,要靠这种精神打破言必称‘麦基’、‘好莱坞模式’的束缚。”曹小卉说,“打造‘新中国学派’,归根到底是要创作出新的代表性作品,把过去的东西转变为现在观众喜欢的,把我们的传统文化转化成全世界观众都能接受的,找到中国与世界的一个共同点,创作出像《千与千寻》《东京教父》《养家之人》《大坏狐狸》等思想性、艺术性俱佳的中国动画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