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文学》2019年第6期卷首语、目录
卷首语
可以想象,在一个讲授文学赏析的教授眼中和一个沙中淘金的文学编辑眼中,文学呈现的样子不一样吧。前者在文学殿堂的百花园里徜徉、驻足、赏阅,感受伟大作品的强大魅力;而后者则在泥沙俱下的文学河流中躬身淘洗与挑拣,让如金子一般闪着光亮和稀有的作品不被巨大而浑浊的旋涡带走。
前者眼中的文学似星河灿烂——大师林立,言说不尽;后者眼中的文学如巨浪孤舟——颠簸飘摇,破浪艰难。文学的星河灿烂之美与巨浪孤舟之难,构成了经典文学与当下文学的两个存在维度。就此而言,当下文学巨大的创作数量和读者永不满意的苛刻批评,恰恰保证了当下作品在未来经典化的可能。能够冲出时间丛林成为经典的作品永远都十分稀有,而作为文学淘金者的编辑的劳作,多少呈现出孤独的文学英雄主义的色彩——尽管百分之九十九的作品会淹没于时空中,但让每一部有可取之处的原创作品面世仍是我们最大的成就感。就如同不能因为人生终将死亡就选择不活一样,也不能因为作品终将消失而选择不去写作,这是作者与编者达成的共同价值观,去写或许有一天会留下印迹,不写永远不会留下印迹。一部作品是否伟大的确立权不在作者手中,不在编辑手中,而在时间手中,谁又能掌控时间呢?
从整体上打量这期刊物,我们力争做到两个平衡:一是艺术创新与传统守正的平衡。小说《图书馆》和《想象制造》是两篇在表达上具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作品,小说《照相馆》和散文《岱山行》《瓯》在传统写作的路子上深入开掘。二是颂扬时代与反观现实的平衡。散文《平潭:给我一座桥》深情地讲述一座桥、一个海岛与一个伟大时代的关系,作者对新时代的赞颂发乎内心,小说《愤怒之名》却从“小人物”的角度去反观我们时代的伦理现实。小说家陈毅达的长篇小说《海边春秋》研讨会在北京召开,本期“文艺探索”特摘登研讨会上专家的发言。
目 录
小说纵横
重点推介
李月峰 愤怒之名(中篇)
刘凤阳 愤怒使人觉醒(评论)
中 篇
黄金明 图书馆
短 篇
程相崧 语言学家
张可旺 照相馆
李永兵 想象制造
潘 洗 恍如桃花
我和我的祖国
丁彬媛 平潭:给我一座桥
诗歌现场
名 家·郁 葱 / 这个世界,意味深长(组诗)
柳 沄 周 围(组诗)
哈 雷 我抱紧的灵魂在这里随风散落(组诗)
林宗龙 片刻集(组诗)
熊衍东 一粒豌豆炸开豆荚跳出来(组诗)
董欣潘 浪花开不败(组诗)
谷 频 蘸满海水的纸鸢(组诗)
连 山 连山诗四首
林远钊 致一位老师(外三首)
阮宪铣 时光的草香和虫鸣(组诗)
青春诗笺
麦 豆 翅膀是一对刀叉(组诗)
散文风尚
新实力
沙 爽 瓯
八方文采
石泽丰 篱笆与人
李寂荡 岱山行
蒋 泥 弯拐漂流
黄锦萍 火辣辣的火锅
涂明谦 汀州往事
洪辉煌 欧阳詹与韩愈
绿 萍 开合之间
文艺探索
李敬泽 施战军 等
反映伟大时代精神,生动讲述中国故事
——陈毅达长篇小说《海边春秋》研讨会专家发言摘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