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作家,毕加索”:马拉加天才不为人知的一面

来源:中国作家网 | 王杨  2019年06月28日18:01

6月26日起,北京塞万提斯学院与马拉加毕加索博物馆合作,举办题为“作家,毕加索”的展览,展示西班牙天才艺术大师巴勃罗·毕加索最不为人知的一面——这位西班牙马拉加的艺术天才不仅在20世纪对西方绘画史产生了深远影响,同时也是一位诗人。展览开幕当天,马拉加毕加索博物馆艺术总监何塞·莱夫雷罗、马拉加大学艺术史教授欧亨尼奥·卡尔莫纳、诗人西川以及毕加索诗歌法语译者余中先围绕毕加索的诗歌创作举行了一场对谈,会谈由塞万提斯学院总部文化部部长马丁·洛佩斯-维加主持。

为祝贺毕加索80寿辰,由郭沫若起草的贺电手稿原件及定稿前不同版本的修改稿。

展览中还有一件特殊的未曾发表过的展品: 诗人郭沫若在1961年代表中国政府为祝贺毕加索80寿辰而起草的贺电手稿原件。这份手稿表现出了中国对这位马拉加天才的与尊重,同时也见证了中国人民和毕加索之间的友谊。手稿原件由收藏家李志远提供,除原稿之外,还包括定稿之前数个版本的修改稿。毕加索与中国之间的吸引是双向的。这位安达卢西亚画家深深被中国书法的抽象意境、自由笔触和简洁之美所吸引,沉醉在纸与墨的诗意对话中,他为此对克劳德·罗伊说出了那句著名的话:“如果我出生在中国,我就不会成为画家而是书法家了,我会写我的画。”毕加索在1956年曾见过画家张仃,十年后又在法国戛纳见到张大千,他曾多次对他们表明自己是中国艺术表现力和包容性的崇拜者。

何塞·莱夫雷罗、欧亨尼奥·卡尔莫纳、西川、余中先在对谈现场

上世纪30年代中后期,毕加索开始诗歌创作。何塞·莱夫雷罗说,当时在巴黎生活的毕加索作为艺术家成名已久,但也会感到孤独,怀念故乡马拉加,他以语言作为武器,通过写作来表达自己的想法。他的诗有些难以理解,但从中可以看出他的才华以及对于创作的热情。欧亨尼奥·卡尔莫纳谈到,有研究者认为毕加索的诗作反映出他处在危机之中,“但他什么时候不处在危机当中呢?他对于世界各地的事情都一直保持关注”。卡尔莫纳说:“毕加索写作是因为他有话要说,他把语言汇成河流,河流中出现他的回忆,记忆总是不稳定的,总是流动的,他想探究自己的起源,关于他自己是谁。”

创作中的毕加索

余中先在几年前翻译了毕加索写于1935年至50年代的几百首法语诗。他认为毕加索的诗与画是相通的,他的法语诗中有很多对于绘画中线条和颜色的描述,充满艺术表现力。“毕加索有一颗童心,什么事情都要尝试,”余中先说,他在诗歌创作中也尝试了多种形式,比如名词的堆积、诗歌主题的变奏,比如用不同的词语和语言方式表达同一个主题,等等。余中先举例说,毕加索在1936年5月4日的一首诗中写道:“我的母亲是一杯烈酒。”为什么这么写呢?因为他外祖母是造酒的。“毕加索是个爱创造的人,在艺术上,他总是要想进各种方式来表达自己。”

毕加索诗歌《青铜石头锅》数码复制稿

在西川看来,毕加索的诗歌创作并不孤独,他与保罗·艾吕雅、聂鲁达等关系密切。毕加索的诗歌有其独特之处,但从中也能看出受到现代主义潮流的影响。他的创作与乔伊斯、斯泰因等诗人、作家相互呼应,有一种艺术共振。多年前,西川就在国内出版的一本超现实主义诗选中读到过毕加索和达利的诗歌,能看出他们与其他诗人的不同。但西川认为超现实主义并不能完全涵盖毕加索的创作,他的诗歌中有游戏、胡来的成分,这种“游戏”“胡来”是正面的意义,是艺术家能量的挥洒。西川说,毕加索54岁开始写诗,在这个年纪,很多作家创作上已经成型甚至感到厌倦,但毕加索的诗中有一种初生的力量,艺术活力扑面而来。同时西川注意到,“毕加索无论在艺术或者文学方面做什么样的尝试,都有一种强烈的抒情性”。

毕加索诗歌《火焰的舌头》数码复制稿

此次展览概括地介绍了毕加索如何以原创性的方式,通过铅笔和中国墨绘制文字、演绎如象形文字般的插图,向读者诉说他的世界与他的回忆。展览的展品包括毕加索的照片、与其文学创作相关的出版物、诗歌手稿以及专门为此次展览制作的纪录片,包括塞万提斯学院总院长、诗人路易斯·加尔西亚·蒙特罗在内的众多作家和文学工作者,在纪录片中分享了他们对毕加索及其文学作品的感想。虚苑创始人、收藏家姜兴道为此次展览友情提供的四幅毕加索原版版画作品也同时展出。

此次展览开幕恰逢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798)的展览“毕加索——一位天才的诞生”展出期间,在北京塞万提斯学院免费向公众开放,在北京结束展览之后将前往上海巡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