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怎样提升孩子的写作能力 一堂在线“作文课”

来源:文艺报 | 王杨  2019年06月24日09:05

王 杨: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来到中国作家网文学直播间。在六一儿童节之际,中国作家网将这场直播作为送给小朋友们的节日礼物。一直以来,中国作家网就在关注孩子的阅读和写作,希望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帮助孩子们提高写作水平。今天我们特地请来了两位既有丰富写作经验,同时又非常了解孩子写作情况的老师——《儿童文学》原主编、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徐德霞老师和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获得者、作家史雷老师,请两位结合自己的创作经验,和孩子们一起聊聊写作能力的培养和写作技巧的训练。

能写出一篇好文章是很令人羡慕的事情,但有的小朋友也许会说,我又不打算当作家,为什么要学习和提高写作水平呢?接下来就请两位老师谈谈,为什么我们要培养写作能力,写作到底有什么用。首先来听听徐老师的看法。

徐德霞:我认为写作能力是人的基本能力和必备能力之一。人在精神上有两大诉求,一个是表达,一个是沟通。我们可以用语言来表达,但是有些时候,不知道跟谁说、怎么说,就需要用文字来表达。用日记把自己心里的想法写下来,另外小说、童话、诗歌都是表达情感的形式,特别是诗,一些大作家、大诗人都喜欢用诗来表达自己的情感。郁闷了要写诗,高兴了要写诗,有激情要写诗,感动了也要写诗,诗就成了表达情感的便捷渠道。

掌握语言和文字是人与动物的最大区别。大猩猩不会写,感到愤怒只能捶胸顿足或者上蹿下跳。如果成年人不会写,郁闷了只能喝闷酒或者发疯,那将多么遗憾。写作首先是人本能的需要,是必备的基本能力之一。

再一个,写作是为了沟通。不是所有的话都适合说出来,有的时候用文字的方式表达更好。

史 雷:我非常赞同徐德霞老师的观点,语言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都是一个人最基本的能力,如果一个人会说话,表达能力强,我们会称赞他口才好,如果写作能力强,我们会称他是“笔杆子”,一个人如果口才又好,写作能力又强,那就不得了了。

徐德霞:我认为最伟大的发明就是文字,它可以记录历史,让我们看到过去,把视野无限扩大。

王 杨:就是说写作有认识世界、了解人类文明的作用。在日常生活当中,上学也好,工作也好,可能随时随地需要写作,我们把它称作一种技能。

史 雷:一个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写作。小学阶段、中学阶段,我们要写作文,大学阶段要写论文,写发言稿,大学毕业要去投简历。能否写出一份让人眼前一亮的个人简历,实际上就要考验写作能力。

如何从那么多优秀的大学毕业生里面脱颖而出,获取好的第一印象,靠的就是新颖、真实、生动的个人简历。即使学习理工科也一样,比如搞工程设计,做可行性研究报告,也要用到文字。还有最后做工程总结,再到后面工程申报获奖也是如此,光工程做得好还不行,要善于把它的优点表达出来,这就面临对文字能力的考察。总之,人的一生都离不开写作。

王 杨:并不是说只有将来要成为作家或者发表作品,才需要培养写作的能力,这也是为什么要鼓励孩子去写作、去表达的原因。徐老师,您在平时工作中或者和孩子接触中,对现在孩子的写作总体上有什么印象,他们的写作状况如何?

徐德霞:我多年在《儿童文学》杂志做编辑工作。我们有一个专门为少年作者开辟的栏目,叫《文学新苗》,从中发现了很多小作者。问到我对小作者写作的印象,应该说是非常好,而且一代比一代好。特别是现在的孩子,读书多、眼界开阔、思维活跃,语言也活泼、生动。

另外,我也经常参加一些儿童写作比赛或者文学创作的评奖。看到孩子作品的时候,我们往往眼前一亮。为什么?因为他们的创作没有套路,写起来非常自由,时代特色更浓、叙述更生动、故事更好玩。有才华的小朋友真是太多了,有时候我都觉得自愧不如。

王 杨:史雷老师经常会给小作者们辅导作文,对此您有什么样的认识?在鼓励孩子写作方面,有没有好的经验可以分享?

史 雷:我的感觉跟徐德霞老师一样,就是现在孩子们的写作水平和能力比我们那代人强很多,这恰恰是近些年来全社会重视阅读的结果。孩子从小能够接触大量文学作品,显然对写作是有很大帮助的。我曾经带过北京小作家协会的两名会员,小男孩四年级,想象力非常丰富,我当时给他的建议是,一定要维持这样的想象力,并且保护想象力。用什么办法呢?还是多阅读文学作品。另一位女孩子独立思考能力非常强,但是想象力弱一些,我给她写评语的时候说:“你的阅读非常广泛、兴趣也非常广泛,这非常好,但是你一定要记住,如果想在文学这条道路上走下去,一定要多阅读文学作品,尤其是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这样才能去挖掘或者发现自己的想象力。”

第二个问题是怎么鼓励孩子写作。我非常幸运,在中小学阶段遇到了包括我母亲在内的三位非常优秀的语文老师。其中一位老师当时用莎士比亚的经历鼓励我,他说只要坚持不懈,就一定会走向成功。评价一个老师并不完全看他的学生是不是能考高分,关键看他是不是能让一个学生对他的专业产生兴趣,因为兴趣才是最好的老师。

王 杨:单说写作能力可能比较空泛,如果具体到一篇文章,两位老师认为写作能力都体现在哪些方面呢?

徐德霞:有这么几点。第一是语言表达能力,这是最重要的。写论说文要把道理讲清楚,写记叙文要把事情说清楚,如果到了创作阶段,那要求就更多了。比如,如何结构故事,从哪些方面去塑造一个人物,这些就很具体。另外,文学作品讲究真情实感、与众不同,不管是写作文还是写文章,都要有真情实感,这一点史雷会更清楚。

史 雷:刚才徐老师说要与众不同。什么是与众不同?就是文学的“陌生化”。什么是文学的陌生化?主题、内容、思想,还有刚才徐老师提到的人物形象塑造等等,这些都可以陌生化。

徐德霞:是的,我觉得现在学生写作文有个最大的问题就是雷同,缺少与众不同。特别是命题作文,好多孩子写的都一样。老师给了个思路,就顺着老师的思路去写了,其实这样是不可取的。

王 杨:反而被限制住了。

徐德霞:对,没有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写作一定要发自内心,我觉得这是学生平常写作文时应注意的地方。

史 雷:说到这里,我对辅导过的一个五年级女孩写的一篇游记印象深刻。孩子们写游记,尤其是著名的地方,通常会陷入一个俗套。比如写到巴黎,就写埃菲尔铁塔、巴黎圣母院等,容易把塞纳河沿岸有名的景点列一个流水账。这个小姑娘不同,她虽然也提到了埃菲尔铁塔,但只是惊鸿一瞥。她看到塞纳河两岸建筑窗台上的鲜花,想起了学过的一篇文章中的观点,“自己的花是叫别人看的”,于是她避免了很多学生写游记经常走入的误区,顺着不同的思路展开,还总结了很多自己的想法,谈到“分享”,甚至谈到“利他”,这就达成了刚才我们提到的“陌生化”。

王 杨:这就是说,写作要和自己的生活经验建立起联系。古人讲,散文“以景抒情”或者“以景言志”也是这个道理。当你看到一个景物,假如能往前想一步,也许就可以把文章写得更鲜活一点。

徐德霞:写作方法有很多种,可以正面描写,侧面描写,也可以反衬,可以对比,小朋友要逐渐掌握这些写法。在看到一篇你很喜欢的好文章时,不妨想一想作者是怎么写的。反复品味的过程,就是技艺提高的过程,读书切忌囫囵吞枣。

王 杨:所以说阅读是很重要的。我记得曹文轩老师说过,如果写作是一支箭,阅读就是一张弓,阅读是写作的动力源。

我发现大家有时候对写作能力有一些不太准确的认识。比如,在描述一个事物时,容易堆砌很多形容词、副词,层层叠叠。有的人可能会觉得这么做显得有文采,但事实上有时适得其反。两位老师平时给小作者讲解作文或者在编辑稿件的过程中,有没有发现过类似误区,可以给小朋友们提个醒。

史 雷:类似情况很普遍,甚至在成人写作中也一样。我把这样的现象称为“穿着婚纱去跑110米跨栏”,太费劲了。我们去看经典或者说伟大的作品,会发现那些伟大的作家们往往非常珍惜自己的语言和文字。比如,鲁迅先生写《狂人日记》,里面写到一个被迫害妄想症患者狂人的心理,“那赵家的狗,何以看我两眼”。正常人根本不会在意狗的眼神,但是不正常的人则不同。鲁迅先生用很简单的几个字写透一个妄想症患者的心理,这很不简单。写作时,我们一定要珍惜自己的语言。

徐德霞:这样的例子有很多。比如,有一篇文章写一个人特别紧张,但不直接写“特别紧张”,而是写“划火柴划了三根也划不着”,紧张心情不言而喻。类似这样的细节我们要去品味。

孩子们为了提高写作,尤其在小学阶段,特别喜欢收集好词好句,这么做好不好呢?我认为这挺好的。不但要记到本上,而且要烂熟于心,慢慢记在心里,积少成多,就会形成自己的语言风格。

王 杨:刚才讨论的内容也要给小朋友们解释一下。并不是说不可以用修辞较多的写法,比如有的作家语言就是很华丽,这是他的风格,但是写法一定要放到文章整体里边去看,与内容、形式、语言等结合起来判断。不知道两位老师注意到没有,遇到命题作文时,比如“写一写放假的生活”,常有小朋友觉得没什么可写的。史雷老师认为我们应该如何解决这种“没什么可写”的问题?

史 雷:这就是观察生活仔细不仔细,或者说会不会观察生活,对生活是否敏感的问题。我举一个国外摄影师的例子。这位摄影师一天在大街上突然看到一位修女拿着一朵鲜花急匆匆地去赶公交车。这个时候他的敏感神经马上意识到故事发生的可能,于是跟着这位修女上了公交车。原来修女是来送人的,当她把鲜花递到车窗前的刹那,摄影师拍下了一幅照片,后来这幅作品拿了国际摄影大赛奖项。如果摄影师不够敏感,对“故事”视而不见,就无法拍下这动人的一刹那。试想,如果是一位作家跟着这位修女上了公交车,他又该怎么去观察?他可以观察这位修女着急不着急,是怎么着急的;她有没有擦汗,擦汗的时候掏出的手绢是什么颜色,上面有没有绣花;修女送行的对象是男人还是女人,是老人还是年轻人……当你观察到这么多细节,还会觉得没有东西可写吗?有太多的东西可以写了。

徐德霞:我讲一点对写作非常重要的能力,就是“想象”的能力。为什么无话可说,很可能因为想象力不够。比如,哪怕看到两只狗打架,如果发挥想象力,也可以写出一篇小童话或者小文章。我记忆中有一篇文章很有想象力:它写两棵树面对面,不断交谈。后来两个工人把它们锯掉了,到这里是悲惨的转折,但这还不是故事的结局,作者接着写两棵树是根连根、心连心的,于是第二年春天又重新生长出来。本来平平常常的两棵树,因为加上了作者的想象,成为一篇很好的童话。所以,小朋友写作的时候要注意观察生活,同时要激发想象力,把思想放开一点。

王 杨:两位老师说的都很重要。要善于从生活当中发现素材或者发现灵感,并且在写的过程中进行艺术加工。

史 雷:对,第一要符合生活逻辑,第二要符合文学逻辑。

王 杨:刚才徐老师说到记录好词好句的必要,那么如何把我们记在小本上的好词好句转化成自己的语言,有没有具体的例子给同学和家长们讲讲。

徐德霞:有的同学写作文爱引用古诗,也有些人虽然一句诗没有引用,但却让我们觉得文章读起来很有诗意。我这里有一篇范文,可以来分析一下。

这篇文章是写雨的。“霏霏不绝的黄梅雨,朝夕不断。”这第一句就是一个静态的描写,下面笔触开始流动。“旬月绵延,湿黏黏的苔藓从石阶下一直浸到他舌底、心底。七月,听台风台雨在古屋上一夜盲奏,千寻海底的热浪沸沸被狂风挟来,掀翻整个太平洋只为向他的矮屋檐重重压下,整个海在他的蜗壳上哗哗泻过。”写得非常有气势。“不然便是雷雨夜,白烟一般的纱帐里听羯鼓一通又一通。”把雷声比成鼓声,把大雨写成纱帐。下边又换了一种,“滔天的暴雨滂滂沛沛扑来,强劲的电琵琶忐忐忑忑,弹动屋瓦的惊悸腾腾欲掀起。”这里又把雨声比喻成电吉他声,下边是又一个转换,“不然便是斜斜的西北雨,斜斜刷在窗玻璃上,鞭在墙上,打在阔大的芭蕉叶上,一阵春濑泻过。”这里连着用了三个动词,一个是“刷在”,一个是“鞭在”,一个是“打在”,我记得一位大师说过,要想学好作文,先用动词,少用形容词,排比句中接连使用的动词更考验功夫。

王 杨:因为我也做编辑,当我们看到上面这样的文字,会认为这个作者的文字很有辨识度,或者说他擅长个性化表达。史雷老师,在您看来,我们应该怎么鼓励孩子作个性化的表达。

史 雷:我刚才提到的陌生化原则和个性化有一定联系。陌生化一定与你观察的对象,即你最熟悉的生活是紧密相关的。我举一个自己的例子。刚上班时,早晨我会路过一个街心花园,会碰到一群老头遛鸟。因为我的少年时代是在四川西部的大山里度过的,所以我会模仿十多种鸟的叫声。碰上遛鸟我就会吹口哨,跟画眉对唱,结果一个老头冲我特别紧张地摆手,制止我。这个记忆一直留在我的脑海当中,20年以后,当我构思一篇关于老北京人驯鸟的小说时,这个细节一下就调出来了。我查了资料才恍然大悟,为什么那个老头不让我吹口哨,因为鸟类天生会模仿各种各样的声音,包括天敌的声音。我发现百灵鸟能学很多种声音,更绝的是老北京人利用百灵鸟的本领,让它去学老北京人运水时车轱辘的声音。受此启发,我写成了小说《凤凰台》,这部小说获得了陈伯吹国际儿童文学奖。这就是个性化表达的例子,因为它来自我的生活,是别人没有观察到的。我们要鼓励孩子多观察生活,从中得到自己独特的感受和思想。

王 杨:徐老师,我们一般说写作是灵感的迸发,或者是才华的流露,您觉得写作需要训练吗?

徐德霞:需要,要勤写、勤练。我也是个作家,但是后来因为需要管理刊物,工作任务很重,另外年纪也大了,身体不太好,就逐渐放弃了写作。现在我退休了,十来年没有写东西,再想写的时候笔是生的。我也尝试过,但写出来的东西我自己都不满意。笔力一定是要练的,下功夫也是一个技巧。要经常写、经常练,才会越写越顺。

王 杨:史雷老师能不能结合自己的经历谈谈您如何有意识地自我训练,请给小朋友和家长们介绍一下这方面的经验。

史 雷:关于怎么保持文学创作的状态,我想第一点就是重视阅读,尤其是阅读经典的文学作品。我一年会阅读大约70本书,不光是文学作品,还有地理、历史、艺术、建筑等门类书籍。广泛涉猎不同种类的书籍有助于文学创作。

我开始并不想写儿童文学作品。2008年,我读到了曹文轩老师的《草房子》,这个时候我并没有急于写作,而是想了解一下中国儿童文学的发展现状,所以我把当时中国当代最优秀的儿童文学长篇作品都看了一遍。那时儿童文学擂台赛已经开始,有了阅读基础,我真的动笔时,第一年就拿了儿童文学擂台赛的金奖。

王 杨:我发现史雷老师真的非常有好奇心和探究精神,遇到问题喜欢刨根究底,一定要找到答案。遇到鸟叫声的问题,他会继续深入研究鸟的习性;读了曹文轩老师的《草房子》,他就要研究儿童文学。这是在写作当中很值得大家学习的品质。所谓的写作训练不仅是整天坐在桌子前对着纸写,而是从阅读出发,从观察生活出发。

从史雷老师的经历中我们可以看到“探究精神”对写作培养的重要性。请徐老师谈谈,写作训练既然需要一定的引导,那么作为家长如何既有效引导孩子,同时又能保护他们写作的天性与特质,做到不干预他们宝贵的好奇心和想象力呢?

徐德霞:这个问题非常好。家长辅导孩子写作文的目的往往要符合学校老师的要求,期待在命题作文中得到好的分数,这是带着套路的辅导。如果在这样的前提下辅导,当看到孩子的作文不符合预期时,有的家长可能就会很直接地批评孩子了。事实上,哪怕一个孩子只写出半页纸,我们也能在半页纸当中找到他的优点。这时候,家长应当首先指出孩子哪点写得好,然后再指出哪点写得不好。我们可以用启发的方式来引导他,让孩子主动思考,进而自发地完善自己的写作。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在写作中表现出的优点,及时肯定,鼓励教育是非常重要的。

有些家长教孩子的方式过于简单直接,这是有失考虑的。正确的做法是用心对待每一次跟孩子的对话。成年人要充分考虑,我的话说出去,对孩子有什么样的影响;我对这篇作文的点评反馈给孩子,他会有什么样的想法。就是说,我们应当站在孩子的立场去考虑问题。“爱”不能成为简单粗暴对待的理由,好的相处需要用心站在对方立场去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