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古人高考

来源:新华日报 | 柏滨丰  2019年06月13日08:18

炎炎夏日,难耐俩字:烤和考。

高考汹涌,自古如此。宋真宗赵恒曾经亲自撰写科举“广告文案”:富家不用买良田,书中自有千钟粟;安居不用架高堂,书中自有黄金屋;出门莫恨无人随,书中车马多如簇;娶妻莫恨无良媒,书中自有颜如玉;男儿若遂平生志,六经勤向窗前读。

相较今天的考生们就近考试、交通便利,古代的考生们可没那么走运。从隋朝正式启动科举到清朝末期废除科举,一千三百多年间,进京赶考的交通方式并没有发生根本性变革:一路风尘仆仆,少则个把月,多则半年,不仅非常烧钱,而且极为艰险。

“目注燕京思报国,身游鹿郡叹离家。甘霖远被吾乡否,回首烟云万里遐。”清朝嵩明举人刘凤骞徒步赶考,途中生病时写下一首七律,诗中交织着疲惫、期待、思乡等复杂情绪。

在古代,徒步赶考是主流,原因全在一个字,穷!寡靠两条腿跋山涉水太耗精力,很容易生病。光绪十五年,晋宁州金砂村的李承祜、李承祐兄弟俩结伴赶赴京城会试。途中,李承祐受了风寒卧床不起,还没等到会试开始就病死了。李承祜忙着料理胞弟后事,又要扶柩回晋宁,最终也错过了会试。

经济条件稍好的考生一般会租个代步工具,比如唐朝诗人贾岛。他初次参加科举考试,从老家河北取道幽州范阳县前往长安,一路上时常租驴。抵达长安后,贾岛寻访好友李凝,未遇,赋诗《题李凝幽居》。路上,贾岛“选择恐惧症”爆发,在驴背上一路琢磨:哎呀,这个“僧敲月下门”,是用“推”字好呢,还是用“敲”字好呢?苦思冥想间,不小心闯入了京兆尹韩愈的出巡车队。韩愈得知缘由,沉思半晌,说,作“敲”字佳矣。可惜的是,即使受到韩愈的赏识,贾岛依然仕途坎坷,多次赶考都名落孙山。

“十年常苦学,一上谬成名。擢第未为贵,贺亲方始荣。时辈六七人,送我出帝城。轩车动行色,丝管举离声。”这是白居易《及第后归觐,留别诸同年》中的几句。骑马、坐马车的待遇,少部分考生才享用得上,比如出身官宦家庭的唐朝诗人白居易。二十七岁时,白居易骑马进京赶考,成为十七名新科进士中最年轻的一个,兴奋得一夜无眠,意气风发之际写下这首诗。

清朝顺治年间,为鼓励举子参加考试,朝廷补贴每人10两至20两银子当路费,在所在地布政使处即可领取。还可以领取火牌,在沿路驿站免费租用马车,马车上插有“礼部会试”的黄旗,遭遇土匪强盗可保平安。

不过,骑马也不是没有风险。明代著名医家江瓘主编的《名医类案》记载:“(某考生)入京师赴省试,过桥坠马,右臂臼脱。”考生昏迷不醒之际,幸好有路过的良医救治,“五日复常,遂得赴试”。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走水路的考生中,最令人感慨的要数唐朝诗人张继。公元755年,他从湖北襄州出发,坐船赴长安赶考,最终名落孙山。返程时,因为心情极度郁闷,他取道苏州散心。夜幕降临,望景伤情,随口吟出一首《枫桥夜泊》,遂成千古绝唱,而当年的状元早已隐入历史的皱纹无人知晓。

四川合川人丁治棠,曾参加光绪十五年的会试。光绪十四年阴历十二月二十日,他从家中出发坐船到重庆,二十三日转船前往上海,二月初七终于到达北京,前后耗费四十七天。四月二十六日,他原路返程,七月回到重庆。从离家到返家,前后一共耗时八个月。八个月!在远行坐高铁、乘飞机的我们看来,这简直不能忍受。很可惜,即使“费银数百”,最终还是“如泥牛沉海,毫无消息”。要知道,那时私塾老师的年收入也不过十来两银子。

昆山人龚炜曾作《赴考》一文,讲述自己以孱弱之躯赴考,一路中暑、晕船,最终只能半途折回,以至“绝意名场”。

十年寒窗,中榜、落榜的处境天差地别。读来最令人唏嘘的,莫过于宋代董德元落榜后写下的《柳梢青》:“满腹文章,满头霜雪,满面埃尘。直至如今,别无收拾,只有清贫。功名已是因循。最懊恨、张巡李巡。几个明年,几番好运,只是瞒人。”个中滋味,可谓道尽。

中榜落榜,几家欢喜几家愁。但不管怎样,无论古今,考生们与他们的青春年华,就这么渐行渐远、永不重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