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收获》2019年第3期|熊育群:山河人梦——血之源(节选)

来源:《收获》2019年第3期 | 熊育群  2019年05月17日08:49

堪可告慰的是,鲜卑人的香火仍然得到了延续。当年的那场大迁徙,在遥远的岭南找到了历史的回音。它回响的时空是这么壮阔、浩荡和悠远。

——熊育群《血之源》

广东霄南村

血之源

——《风过草原》续篇①

【①熊育群《风过草原》刊载于2012年第4期《收获》。】

进入霄南,脑海里浮现加格达奇的那个早晨,街道上不见人影,半夜三点小城就被太阳照耀。大兴安岭,漫长一夜,火车从北往南没能走出这条巨大山脉。

霄南是广东鹤山市龙口镇的一个古村落,东南绕村的龙口河,从西江流入南海,随大海潮起潮落。村口古码头的大榕树遮天蔽日,四面池塘汪洋一片,潮湿的空气让榕树悬空的气根猛长。

鹤山与加格达齐,不同的两个世界,一条隐秘的血脉正在将它们连接,指向大兴安岭的一个山洞——嘎仙洞。 那是九年前的夏天,我从漠河一路南下,穿越中国北方的大版图,由黑龙江、内蒙古、河北,直到北京,小兴安岭、大兴安岭、呼伦贝尔草原,燕山山脉、华北平原……都是大地理,草原辽阔,山脉低缓,河流岑静,大湖白亮,人烟稀少,世界只在青与蓝中交替。嘎仙洞的出现使得一次漫游变得目标明确——在现实与逝去的时空里,寻觅一个民族迁徙的足迹。

嘎仙洞是一个原始的山洞,藏匿于茫茫大兴安岭中。1980年的一天,洞口岩壁上发现了一篇石刻祝文,它是一千五百多年前刻下的。那一次刻石行动,记录在《魏书》中:太平真君四年(公元443年),中书侍郎李敞被北魏皇帝委派,前来寻找山洞,并祭祀祖先。他们走了四个多月,行程达四千五百多里。祭祖是学习汉人的做法,用了马、牛、羊三牲供品,场面十分隆重。

石刻祝文的发现,确定了嘎仙洞就是拓跋鲜卑祖先居住生活的地方,也是他们大迁徙的出发地。一场长达三百年的迁徙,鲜卑人从原始森林的狩猎到草原的游牧,再到中原的农耕,伴随着生存方式的巨大改变,他们从一个没有文字、靠刻木纪契的原始部落,成为中原的统治民族,先后建立了燕、秦、凉、魏等十二个政权,特别是北魏统一了北方中国。汉族人三千年累积起来的文明,仿佛一夜间,他们就进入了。这是一个怎样的文明历程呢?这一历程肇始之地就在这个山洞。而这条迁徙之路正是我南行的路线。

山腰上的山洞,巨大的岩石拱起,洞口向着峡谷敞开,视野开阔。山坡上草木繁茂,遍地开着金莲花、马下芹、百日红、百日紫,颜色绚烂。

祖居之地、祭祀重地被发现了,嘎仙洞却没有鲜卑人的后嗣来祭祀。走进山洞,如此荒凉、冷清,不见一炷香火,像洞中深处的黑暗,我感受的是一种生命的空寂。一个曾经强大的民族早已消失在历史时空中。

走出洞口,眺望山脉与森林,想象带领拓跋鲜卑走出山洞的酋长拓跋毛,“聪明武略,远近所推,统国三十六,大姓九十九,威振北方,莫不率服……”,一切遥远得像是传说。

十年了,一个来自岭南的人孤独地寻找自己的祖先。他坐了四天四夜的火车,跑到了加格达奇。无人为他记下这一笔。他曾经站在洞口眺望,心情远比今日的我复杂,那是一种血脉的回响与呐喊。

那年夏天,一场雷雨将一位年轻女子赶到了他的诊所。来者眼睛四处张望,看到墙上悬挂的执业医生的名字,她的脸上掠过一阵惊喜。在确认眼前的人就是医生后,她好奇地问:你们怎么从大兴安岭来到这里了?被问者一脸疑惑。这个叫李曼华的女子却很兴奋,她是广西民族大学的学生,正在研究民族历史。她说,你的祖先是鲜卑人,来自内蒙古的呼伦贝尔,是从大兴安岭的林海雪原中走出来的。

医生名叫源可就,他是霄南村人。这个村的人都姓源。他们常常会疑惑:为何世上只有他们姓源?

无独有偶,在香港中文大学读书的源月霞,上历史课时,老师对她说,你的祖先是鲜卑人。源月霞感到惊奇,老师怎么知道自己是哪里人?她以为鲜卑是地名,便去图书馆查找。源月霞在香港出生,她的父亲早年从霄南村移居香港。平日与人交往,她的源姓常被人写成袁,人家还质疑她是不是写错了,因为没有听说过姓源的。

旅居香港的源国振听到消息,回到了霄南村,找出压在柜底一百多年的《源氏大宗族谱》。他打开包裹的油纸,反复阅读,仍然读不太明白,于是,打电话给珠海的同学源荣枝,让他回来一起解读。也是巧合,《源氏大宗族谱》从台湾传回来了一部。源氏人决心搞清楚自己的身世,他们成立了一个源氏历史文化研究会。

古老的族谱是一条时光隧道,谱写着一个家族的血脉流程,它一直抵达源氏的始祖——鲜卑族南凉国王秃发傉檀的幼子——源贺。

源可就的生活自此失去了平静。他去找村里的老人询问,埋首族谱,在祠堂里察看古旧的字画、雕花、对联,在古巷和古城墙间寻寻觅觅……他寻找着自己身世的蛛丝马迹,得到确证之后,他走上了祖先的迁徙之路。

源氏迁居广东鹤山的始祖叫源潜夫。公元1273年,他带着三个儿子和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源学海,从西江大雁山上岸,最先定居于云蓼,后来迁到楼冲。楼冲是片沙滩地,常遭洪水,于是搬迁到了霄南,后来又迁至鹤城,最后还是迁回了霄南,一住就是七百四十多年。

鹤山之前源氏的祖居地在珠玑巷,源氏人在此生活了一百多年。再之前,则要追索到南宋建炎年间,临漳与洛阳的源氏祖先会合,从洛阳分两路南下,鹤山源氏的祖先沿着运河往东南方向走,走到了应天府,又改乘船,经山阳到达高邮、泰州、扬州一带。金兵南侵,他们随皇室继续南迁,到达江西的上饶,再经抚州、吉安、赣州,从大庾走梅关古道翻越南岭,落脚广东南雄珠玑巷。

寻根就从珠玑巷开始。源可就组织源氏族人来到了南雄。

珠玑巷是珠三角广府人共同的祖居地。祖先们都从中原迁徙而来,到达的时间相差并不远。当地文化局局长把寻找源氏居地的他们带到了祠堂旧址,源姓人生活过的“大社头”。他们还帮源可就找到了相关的资料……

嘎仙洞进入源可就的视野是在三年后,源可就寻根的视线由此望向了鲜卑人遥远的源头。这段历史源氏族谱并无记载。源可就要找到祖先最初出发的地方,找到鲜卑民族的孕育地。他关了自己的诊所。香港亚洲电视台得知源可就去寻根的信息,派了记者同他一起上路。

出了加格达奇火车站,源可就找到一家寿衣花圈店买了香烛,到水果店买了家乡的水果香蕉,他要以自己家乡拜祭祖先的方式来祭奠他们,希望祖先的灵魂得到安息。

大兴安岭即便孟夏,树林里风一吹,哪怕穿了罩衣,身上也感到阵阵凉意。一年里,植物生长的时间只有三个月。冬天温度降到零下四五十度。对比四季如春的岭南,这里的生存环境无疑是严酷的。祖先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生活,源可就对他们生出了敬意。在寻找祖先南迁的原由时,他首先想到了气候。有人研究了鲜卑南迁与当时的气候关系。《后汉书》记载,公元46年北方发生严重干旱和蝗灾,“草木尽枯,人畜饥疫,死耗太半”。同时,北方频下大雪,大雪厚达丈余。在如此恶劣的气候下,鲜卑无法生存而被迫南迁是可信的。

鄂伦春民族博物馆馆长田刚听说拓跋鲜卑的后人前来嘎仙洞祭祖,感到十分惊讶。过去也有一些前来嘎仙洞的人,自称是拓跋鲜卑的后人,但都没有根据,多是附会。源可就是有证据的,他的到来令田刚无比兴奋。这是田刚任馆长以来第一次见到拓跋鲜卑后人。

田刚领着源可就登上洞口石级,打开围住洞壁上石刻祝文的铁栏门,指着一行行已经模糊的文字,一句一句给他讲解。因为石刻祝文的出现,可以断定过去的大鲜卑山就是现在的大兴安岭,而非从前认为的外兴安岭或贝加尔湖一带。

源可就在洞中点燃香烛,在一块大石上摆好供果,烧了一叠纸钱。他双膝跪地,合掌于胸,深深弯腰拜祭。这一刻,他觉得祖先的灵魂来到了自己身旁,离他很近。两千年的岁月只是意念中的阴阳之隔。

离开大兴安岭,源可就踏上了祖先南迁之路。他穿过呼伦贝尔大草原,来到海拉尔和满洲里。

千里草原,他一路陷入了沉思。一步步挨近了满洲里拓跋鲜卑人的墓地。

旷野无人,车上没有祭品,想到草原上也许能找到鲜花,他在路上拦车询问。一个面包车司机告诉他,前面就有。很近,三十公里路。草原上的花很小,源可就问他花是大还是小的。对方答黄色的。再问有没有大一点的,司机说,有,单子梅。

不知道单子梅是什么颜色的花,源可就最希望采摘到白花或者黄花,找到单子梅时才知道它是紫红色的。

源可就在草原上疾走,四处寻觅,手中小小的黄花渐渐积成了一把。紫红的单子梅也采到了。单子梅有枝杆,花朵大一些。

一千多年里,源可就是第一个来祭祀鲜卑人的后人,面对陌生又空荡的大草原,他胸中涌起一种忧伤与惶惑的情感,他相信自己的用心祖先是会看到的。寻觅花束走得出汗了,他脱了罩衣,一会儿下坡,一会儿上坡,草地在他的眼前起伏、抖动,一股荒野之气弥漫,他体会到了祖先走过茫茫草原的艰辛。

这处墓场建成了鲜卑古墓陈列室。挖开的棺木埋在地下两三米深处,上面罩了玻璃。一具完整的人骨,头向北,脚朝南,头骨下有一条条小辫子。尸骨头对着的地方是他祖先迁徙的出发地嘎仙洞。脚对着的地方,是他要迁往的方向。源可就献上一束花,向尸骨三鞠躬。望着森森白骨,他发起了呆……

时空相隔,缈远迷茫,源可就真切感受到没有这些先人,就不会有霄南村的后人。这里无疑是源氏人生命的一个源头。源氏族谱不能缺少这一段历史,他要把它补写进去。

鲜卑源于东胡,出现于秦末。他们在大兴安岭过着游猎生活,男人伐木、打猎,女人驯鹿、采野果、做家务,劳动成果按户平均分配。

进入草原,他们开始逐水草而居,鲜卑迅速分散为多个部落。拓跋毛五世孙拓跋推寅南迁到“大泽”落脚。大泽位于现今内蒙古翁牛特旗科尔沁。拓跋推寅的八代孙拓跋诘汾再度向西南迁徙,走到了匈奴莫顿发迹的阴山。

拓跋诘汾儿子众多,他死后,幼子力微继位,长子匹孤被冷落。不久,匹孤率领数千人马离开阴山,西迁到了河西走廊一带游牧。他们发展壮大后,以河湟流域的西平、乐都与河西走廊武威一带为活动中心。匹孤的八代孙秃发乌孤在公元397年建立南凉王国。而力微的后代拓跋珪于公元386年建立了北魏王朝。秃发与拓跋,同一血脉的两个分支,相同的读音不知为何变成了不同的文字。

公元414年6月,南凉被西秦所灭。凉王秃发傉檀投降,一年后被毒死。太子虎台被杀。外逃的子孙,保周、破羌兄弟俩逃到了河西走廊的北凉,后又投奔北魏,分别被太武帝拓跋焘封为张掖公和西平侯。延和三年秋天,破羌随拓跋焘征讨北部山胡,因功召见,赐姓源。迎讨北伐的南朝宋军时,破羌战功显著,拓跋焘再赐他名“贺”。从此,破羌以源贺名彰于世。

源贺转战东西,为北魏统一北方立下汗马功劳,他撰写的《十二阵图》成为重要军事著作;出牧地方颇有政声;太武帝被奸臣杀害,他统领禁军平叛;献文帝卒,他坚决站在冯太后一边,交帝玺于五岁的孝文帝拓跋宏。孝文帝改革,特别是施行鲜卑与汉民族融合的政策,使得北魏不断发展壮大。

源氏家族从此繁盛显赫,在魏、齐、周、隋、唐成为望族。家族血脉从源贺开始,传至唐代,源氏有名的人物达八十余人,进入《魏书》《北齐书》《隋书》《北史》《旧唐书》的有二十多个,如源延、源怀、源绍、源子雍、源延伯、源子恭、源纂等北魏名将名臣,北齐大将军源彪,隋时源文宗、源师、源雄等,唐代源贺七世孙源乾曜为唐玄宗宰相,霄南源氏从他的血脉下传。《全唐诗》收录源乾曜诗四首。源乾曜曾孙源寂以诗与刘禹锡、白居易、张籍等唱和,留下佳话。源氏家风素有口碑,源贺的遗训成为源氏家训,传至今日……

作家简介

熊育群,端午节出生于汨罗江畔。同济大学建筑工程系毕业。历任广东省作家协会副主席、秘书长、广东文学院院长、同济大学兼职教授、杰出校友等。获得第五届鲁迅文学奖、《中国作家》郭沫若散文奖、第十三届冰心文学奖等,入选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广东省文学领军人才、德艺双馨作家等。出版有诗集《三只眼睛》《我的一生在我之外》,长篇小说《连尔居》《己卯年雨雪》,散文集及长篇纪实作品《春天的十二条河流》《西藏的感动》《走不完的西藏》《罗马的时光游戏》《路上的祖先》《雪域神灵》,摄影散文集《探险西藏》,文艺对话录《把你点燃》等20部。《己卯年雨雪》《西藏的感动》《无巢》《生命打开的窗口》等作品在德国、俄罗斯、意大利、匈牙利、埃及、约旦、日本、英国等国翻译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