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户登录

中国作家协会主管

蒋萌:只问你心,无问西东

来源:中国作家网 | 杜佳  2019年05月15日14:00

1.

看着萌萌从蹒跚学步,长成花儿般的少年;又见证他从生死边缘,无比艰难地获得重生;更目睹一度沉寂的他,最终在精神上站立起来。陪儿子走过这一路,是我最大的骄傲。

——母亲 马桂芝

蒋萌自传《生命是劫后重生的奇迹》书影

这段亲昵感性的话语来自《生命是劫后重生的奇迹》封底,母亲马桂芝口中的萌萌,大名蒋萌,14岁起因极罕见病症不得不与轮椅相伴。本应是肆意绽放的年纪不幸遭此厄运,蒋萌也曾“一度沉寂”,困守家中十年。在家独处的日子里,学英语、学编程、攒电脑,天性要强的他还是琢磨着掌握一门技能,自己养活自己。寒来暑往,在学习这件事上,他甚至不肯给自己放一天假,然而,这些计划中的选项最终都没能如愿。兜兜转转,一通偶然的来电和父亲不经意的提议,让蒋萌在转角遇见“写作”,这个意外选项撞进蒋萌的生活,助他绝地反击,重新掌握命运的主动权。

蒋萌入选共青团中央“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

如今,作为人民网评论员、《观点1+1》栏目主持人、作家,蒋萌以各种身份活跃在人们的视野之中,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他因爱岗敬业,表现突出,被共青团中央评为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受到表彰,但他仍谦称写作是“没有选择的选择”。即将步入不惑之年,蒋萌用一本自传与过往握手言和,至此,他的目光更多投向了未来。封面上,一幅张开双臂拥抱日出的人物剪影令人心底生发出光明与温暖——假如“身体不能远足”是命运的一道难题,那么,“思想仍要远行”则是蒋萌用全身心书写的答案。

2.

那些计划过的路都没走通,最终我发现自己与写作这件事刚好契合,这是由各种尝试促成的,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

——蒋萌

脊髓内肿瘤发病率是十万分之零点三,听起来遥不可及,而当它降临到某个个体身上,是何等具体而沉重。即便在多方求医后侥幸捡回一条命,可双下肢瘫痪、左手不灵活、腰部使不上劲儿的严重后遗症仍时刻叫嚣着现实的残酷。“困囚”斗室,蒋萌开始了漫长的自救之路。精神突围中,他与写作相遇了。

据父亲蒋元明回忆,蒋萌从小就有写日记的习惯。起初的日记内容只是简单的“今天我很高兴”,再无更多具体描述。日子久了,当年那个小孩童的笔下开始出现完整的故事了,记述和同学打乒乓球的日记中除“你来我挡”等场面描写以外,甚至还有对焦灼心理的描写。在病后最艰难的几年,做完手术的蒋萌在家独处,即使连手都不能自如活动,仍然保持着写日记的习惯。那时的日记中并没有痛彻人生的感悟,相反只是对生活琐事的记录,就是这些非常私人化的记述,无意中完成了一项语言训练,也如实刻录了蒋萌“特殊时期”的生活片断。

学英语也是锻炼语言的过程。从1995年开始直到2001年前后,他持续了五六年的高强度学习。英译汉,汉译英,需要把逻辑理顺,每天按照背单词、读课文、做作业、自己批改的流程循环往复。考虑到同龄人的学习进度,同时抱着专注于一件事的想法,他几乎不为自己留休息日。

锻炼也是他生活中的重要任务,如果不坚持可能会出现两种极端情况:要么是缺乏运动,变成大胖子;要么是由于肌肉功能退化,人变得干瘦。从十几岁到现在,眼见着蒋萌的状态保持不错,背后的付出可想而知。

艺术源于生活,写作同样如此。同龄人青少年时代考虑最多的恐怕是学习,其他事项多由父母操持,大可不必忧心。而蒋萌小小年纪就接触到看病难、托关系等社会弊病,当时对这些怪现象还不能全然理解,但他仍然形成了属于自己的看法。更不必说亲身经历生离死别,人情冷暖,这些对本该未经世事的年纪显得过于沉重,但他注重观察、思考问题的习惯也由此萌芽。

由无忧无虑到终日与轮椅相伴,巨大的心理落差使蒋萌产生了自卑情绪,寡言少语。十年不外出,蒋萌与世界的连结来源于每日读报,其中看得最多的是社会版新闻。阅读有兴趣,读后有感想,长年下来,形成了积累。数理化蒋萌没学过,但社会上的事他无论亲身经历还是阅读积累都看了很多,认识水平已经远超同龄人,甚至比有些成年人更加深刻,这就是为什么他开始写评论之后,“一发而不可收”。十年独处的日子听起来不可思议,但它客观上给了蒋萌消化和理解见闻的机会。

拆过电脑,拆过母亲的手机,即使这两样当初还属于大多数人眼中的奢侈品,家人还是无条件相信蒋萌:“我的家人相信我,让我去尝试,这给了我很大鼓励。如果在家很封闭,动手做事时被质疑,我不会成为今天的我。父母该工作时就去工作,虽然十年中可能面临暂时的孤独,但也因此有了思考的时间,内心有了独立的空间。”

技能、身体、思想的准备于无形中成熟,加上家人的支持,蒋萌距离找到自己擅长的事只剩一个机会。

不久,这个机会来敲门了。

2004年的一天,蒋萌接到一个打给父亲的电话。来电者是上海的一位老报人邵传烈,打电话是希望蒋元明为东方网撰稿。当时父亲不在家,约稿意愿便由蒋萌转达,没想到蒋元明说:“你也可以试着写写。”没想到父亲会有此提议,蒋萌将担心实话实说:“我行吗?”蒋元明鼓励儿子:“不就是写文章吗,写不好,还能写坏了吗?”父亲的态度为蒋萌卸下了心理包袱。不久,他发表了处女作——《F1需要“花瓶”吗?》。蒋萌是F1赛事的老观众,因此写起这篇需要相关知识的评论游刃有余。尽管这第一次尝试的文字今天看来稍显青涩,但先声夺人的文风得到了编辑和网友的赞许,迈出了宝贵的第一步。机遇的来临激荡了蒋萌的内心,他在自传中写道:“我隐隐感觉到,写作有可能会成为我的一个活计。它犹如一缕曙光,微微地照亮了我阴霾久矣的生活……写作就像一根救命稻草,在恰当的时间,以恰好的方式,被我恰巧撞上,我想我必须抓住它!”

蒋萌笑谈,过去读报,是“有想法没处说”,自从写起评论,他可以把想法表达出来了。好的评论文章要以理服人,极其注重逻辑:不能简单粗暴地说“这事儿不应该这样,应该那样”,读者会问“为什么”。早在读者提问之先,评论作者就要理顺说理的逻辑,使行文顺理成章,严谨圆满,这是一个环环相扣的思考过程。好在蒋萌善于思辨,用他自己的话说写起评论来能够很快“上路”。杂文家李景阳评价蒋萌的写作:“张海迪善于抒情,史铁生善于叙事,而有同样身体条件能拿起思辨和政论武器的,也许蒋萌是第一人。”

3.

娓娓道来,有感而发,是最舒服的写作状态。

——蒋萌

特殊的境遇使蒋萌没有机会接受专业和系统的训练,他的写作反而因此收获了自己的特色——蒋元明评价儿子的写作走的是“野路子”;更有人评价他擅长“白描”。鲜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时下流行的文艺范儿格调,趟“野路子”的蒋萌通常会选取网友关注度高的话题动笔,语言朴实而真诚,论说平和而理性,无需渲染和煽情,流淌在笔尖的皆是真实见闻,发自真心真情。

写到两位发小的随笔篇幅几乎占据了自传的一整个章节。蒋萌坦言,由于与两位发小感情很深,又有多年交往的积淀,写起来感觉更自由。这样的文章有感而发,叙述娓娓道来,自然流露。纯粹的情感不会随时间流逝而消失,真诚的情谊涉过岁月的河而历久弥新。真挚的记述不但是感动作者的,同样会感动读到它的人,蒋萌认为“人内心对善良的感知是与生俱来的”。

4.

评论的良知在于做一个“建构者”。

——蒋萌

浏览蒋萌以往的评论作品,话题从批评国足的颓废之风到批评干部中年龄造假的现象;从关注农民工春节返乡的“摩托车车队”到由好莱坞大片票房居高现象聚焦文化自信,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父亲蒋元明是一位杂文家,受此影响,蒋萌与杂文界多有交往,他的评论中也渗透了杂文的影响。他认为评论本身就与杂文存在着关联:杂文诞生于积弊深重的旧社会,其本意是针砭时弊。在蒋萌眼中,当下的评论更多地是做社会进步的建构者,“哪怕批评和揭露一些问题,实际是希望我们的社会更好,进而提出一些可行的建构意见。”以蒋萌为代表的评论写作者常常提出社会中突出存在的问题,其目的绝不仅止于提问,更多的是为寻求解决提供一种可能,“有时候个体的事情解决了,涉及的不光是个体利益,随之带来的可能是制度的变化。”谈到评论的良知,蒋萌的眼中升起温暖而坚定的光芒,话语如同他的文章一样平实而不乏力量:“面对一些个案,即使我们发出呼吁了,情况也许并不会在一时一事上有所改变,但毕竟面对社会上一些暂时的不尽如人意和不公平现象,我们没有选择沉默,而是为之大声疾呼,相信有这样的声音存在,就能够更多地引起大家的关注,那么管理者和立法者就会尽快意识到过去忽略的某个问题是有悖社会公平公正的,从而作出相应改变。通过对个案的呼吁乃至解决,就有可能对大的环境,甚至制度性的东西有所推动。看到曾经觉得不合理的事情改变了,我们的社会在慢慢进步,我的内心感到踏实和欣慰。”

今年两会期间,人民网特别制作的《两会听我“蒋”》视频节目由蒋萌担任撰稿和主持。数据分析显示,这一系列节目中访问量最高的话题是《医改要放什么大招儿了?》。短小精悍的节目内容透露出两点核心信息:一是去年有17种抗癌药大降价,被纳入医保;二是大病医疗保险报销比例由过去的百分之五十提高到百分之六十。社会进步是在潜移默化中进行的,对此,蒋萌深有体会。从小时候亲身经历看病没有任何医保报销,随时面临没钱看病的窘境,到如今亲眼见证“一老一小”保险的全覆盖和医保报销比例的逐年提高,这就是无可否认的进步——“国家由一个个个体组成,并不是空泛的概念。每个人都过好了,个人的梦想得以实现,那么距离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也就越来越近了。”在这个意义上,一直将视线转向社会民生的时评是时代的记录者、见证者和推动者。

5.

传播环境发生着各式各样的变化,其中有些已经相当深刻,而有些刚刚萌芽,但都不会影响评论的核心与实质。

——蒋萌

两会期间,《两会听我“蒋”》获得了近两千万的点击量。试水新形式让蒋萌和他的同事切身体会到,社会发展日新月异,新生事物层出不穷,评论的传播方式也随之发生着变化。目前,b站和抖音等视频传播平台的原创内容时长一般是一分钟。综合传播平台卡时长的条件限制和青年网友的阅读习惯,评论的内容面临极大考验。热度较高的视频内容一般为碎片化的生活片断,碎片化的传播方式与传统意义上评论的内容属性相去甚远。在一分钟内梳理基本新闻事实都显得困难,更何谈做出有深度的评论,这是目前蒋萌和他的同事面临的一个困扰。受时间限制,《两会听我“蒋”》并没有采用蒋萌的原声,而是采用加快语速的合成声说内容,虽然时间稍显紧张,但好在所谈内容都是关系民生的话题,加之小动画等形式的嵌入,丰富了网友的观感体验,因此收获了不错的反响。

在蒋萌看来,无论是未来“全媒体”生产方式对从业者提出更高要求,还是人工智能等技术进步带来的冲击,都是外部传播环境层面的变化,最正常不过,“但毕竟现在传统媒体仍然存在,我们的创新是逐步尝试向新的介质转移。”

6.

写作的抒发作用对我来说很重要,即便如此,我仍然越来越意识到人生由很多部分组成,写作不是唯一。

——蒋萌

蒋萌近影

起初蒋萌并不愿意写那本自传,要回顾痛苦的经历,并且进行诸多心理自剖,他内心曾经很抵触。但当完成之后回头看,这次写作经历让他终于放下过往,同时,一种珍惜的情感油然而生。审视过去给予了他看向未来的力量——“看到经历了这么多事,不容许我颓废和消极,我应该活出更好的自己。”活出更好的自己,对蒋萌而言,这话绝不虚浮空洞。能够顺利出行、跟他人交流交往、体验更多生活的美好,这都是很现实的事,远比单一的写作更能体会人生。或者说,是写作为蒋萌打开了一扇门,使他不再是那个担忧未来会怎样的小男孩,成长为可以一步步迈出门槛,以更加独立自由的姿态迎向世界的人。

或许,写作是否是生命中最重要的事已经不那么重要。“爱你所爱,行你所行,只问你心,无问西东。”——蒋萌将它作为自己的微信签名——“并不是我看过电影变成这样一个人,而是这段话刚好契合了我现在的心境”——经由写作这个曾经的唯一,他将去体验更加丰盛的人生。